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2~18份,赤芍10~15份,牡丹皮10~15份,丹參12~18份,炒蒼術6~12份,炒黃柏10~15份,萆薢12~18份,防己6~12份,雞血藤6~12份,川牛膝6~12份,甘草3~8份。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采用多味中藥配伍,加之甘草有調和諸藥,加強藥效之功,能夠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用于治療各種風濕性腰腿疼痛,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腰腿疼痛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腰腿疼痛是脊柱脊髓外科門診常見病癥。腰部疼痛主要包括勞損性疼痛(軟組織疼痛)、間盤源性疼痛、風濕性疾病,腿部疼痛主要包括腰間盤突出癥、關節炎、血管性疾病、風濕性疾病,其中風濕性腰腿疼痛是常見癥,其發病時間長且不易治愈,往往造成患者行動不便,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
[0003]目前,西醫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閉、紫外線照射、牽引、手術等方法,其缺點是治標不治本,治療時間長,療效差,費用大,且手術危險性極高,中醫采用內外服藥劑,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方法,針對性差,治療時間長,治療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的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的中藥制劑。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2~18份,赤芍10~15份,牡丹皮10~15份,丹參12~18份,炒蒼術6~12份,炒黃柏10~15份,萆蘚12~18份,防己6~12份,雞血藤6~12份,川牛膝6~12份,甘草3~8份。
[0007]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原料藥還包括荊芥6~12份。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4~16份,赤芍10~14份,牡丹皮10~14份,丹參14~16份,炒蒼術7~11份,炒黃柏10~14份,萆蘚14~16份,防己7~11份,雞血藤7~11份,川牛膝7~11份,甘草5~7份,荊芥7~11份。
[0009]優選的,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5份,赤芍12份,牡丹皮12份,丹參15份,炒蒼術9份,炒黃柏12份,萆蘚15份,防己9份,雞血藤9份,川牛膝9份,甘草6份,荊芥9份。
[0010]本發明配方中:
[0011]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止痛,補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虛眩暈,虛寒腹痛,風濕性腰腿疼痛,風濕痹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中藥當歸補血活血、溫經止痛,有良好的補血作用,又因其性溫,能扶助正氣,又可活血消腫止痛,故血虛、血瘀兼有寒邪凝滯之證最為相宜。
[0012]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熱妄行,吐衄發斑,瘀血經閉,風濕性腰腿疼痛,熱毒瘡瘍,肝火目赤,中藥赤芍清熱涼血、消腫止痛,能活血調經、止痛,能瀉肝火。
[0013]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蒸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熱吐衄,發斑,陰虛內熱,無汗骨蒸,經閉痛經,風濕性腰腿疼痛,瘡瘍腫痛,腸癰腹痛,牡丹皮味辛,入血分,可活血化瘀、通經消癥,辛寒,有清熱涼血、散瘀消斑功效,能清熱涼血、活血消癰,善入陰分,有清血中伏熱之功。
[0014]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月經不調,心腹疼痛,癥瘕積聚,風濕熱痹,瘡瘍腫痛,煩躁不寐,心悸,失眠,中藥丹參苦能泄降,寒能清熱涼血,功擅活血祛瘀,故可用于血熱瘀阻引起的多種病證,能清心涼血且有養血安神作用。
[0015]炒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辟穢,祛風濕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濕濁中阻,腹脹嘔惡,風寒濕痹,足膝腫痛,風寒感冒,雀目夜盲,中藥蒼術辛苦性溫,其氣芳香,既能化濕濁,又能燥濕以健脾運,且能行散宣暢氣機,故為治療濕濁阻滯中焦之要藥,辛散苦燥,溫以勝寒,為治療風寒濕痹之要藥,辛溫能發散在表之風、寒、濕邪,還可用于雀目夜盲,常與豬肝、羊肝等品蒸煮服食,又能芳香辟穢祛邪。
[0016]炒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毒瘡瘍,濕疹,陰虛發熱,中藥黃柏瀉火解毒力強,善治濕熱瘡瘍,清熱燥濕,善清除下焦濕熱,入陰分,善退虛熱。
[0017]萆蘚,味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具有利濕濁,祛風濕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膏淋,白濁,帶下,風濕痹痛,腰痛,中藥萆蘚祛風濕,舒筋通絡,用于感受風濕之邪所致痹證、腰痛。
[0018]防己,味苦、辛 ,性寒,歸膀胱、腎、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利水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濕痹痛,水腫脹滿,腳氣浮腫,中藥防己味辛通散,善祛風濕止痛,苦寒清泄,入膀胱、腎經,能利水并清下焦濕熱。
[0019]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歸肝經,具有活血補血,舒筋活絡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血虛經閉,風濕痹痛,中風不遂,既能活血,又能補血,又有舒筋活絡作用。
[0020]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0021]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脾、肺、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解止痛,緩和藥性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熱毒瘡瘍,藥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攣痛,甘草有止咳作用,能補脾益氣,甘草生用性涼,既善解毒,又可清熱,入心而益氣,有緩急止痛作用,本品還具緩和藥性、調和諸藥之功。
[0022]荊芥,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麻疹不暢,瘡瘍腫瘤,出血證,中藥荊芥既能宣散透疹,又能祛風止癢,藥性平和,善于祛風解表,風寒、風熱表證均可配伍應用,經炒炭后,有止血作用,還能辛散解毒消瘡。
[00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采用多味中藥配伍,加之甘草有調和諸藥,加強藥效之功,能夠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用于治療各種風濕性腰腿疼痛,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0026]實施例一
[0027]—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2份,赤茍10份,牡丹皮10份,丹參12份,炒蒼術6份,炒黃柏10份,萆蘚12份,防己6份,雞血藤6份,川牛膝6份,甘草3份,荊芥6份。
[0028]實施例二
[0029]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8份,赤芍15份,牡丹皮15份,丹參18份,炒蒼術12份,炒黃柏15份,萆蘚18份,防己12份,雞血藤12份,川牛膝12份,甘草8份,荊芥12份。
[0030]實施例三
[0031]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4份,赤茍10份,牡丹皮10份,丹參14份,炒蒼術7份,炒黃柏10份,萆蘚14份,防己7份,雞血藤7份,川牛膝7份,甘草5份,荊芥7份。
[0032]實施例四
[0033]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6份,赤茍14份,牡丹皮14份,丹參16份,炒蒼術11份,炒黃柏14份,萆蘚16份,防己11份,雞血藤11份,川牛膝11份,甘草7份,荊芥11份。
[0034]實施例五
[0035]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5份,赤芍12份,牡丹皮12份,丹參15份,炒蒼術9份,炒黃柏12份,萆蘚15份,防己9份,雞血藤9份,川牛膝9份,甘草6份,荊芥9份。
[0036]使用方法:將上述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內服。
[0037]本發明經過對100例患者的治療,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典型病例如下:
[0038]病例I
[0039]胡某,男,52歲,腰腿疼痛反復發作已5年,肢體沉重,晨起僵硬,關節屈伸不利,遇冷加重,化驗:血沉50mm/h,類風濕因子陰性,臨床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證屬寒溫痹病,月艮用本發明兩周后,關節疼痛減輕,連續堅持用藥2個多月后,腰腿關節疼痛、晨起僵硬諸癥消失,功能恢復,化驗指標均正常。
[0040]病例2
[0041]曹某,男,32歲,之前受風寒,當時怕冷,未經正規治療,每當陰雨、寒冷天雙膝關節痛,近來病癥加重,腰背及周身關節痛,陰雨天入冬后更是疼痛難忍,確診為風濕性腰腿疼痛癥狀,服用本發明半個月后,腰背及膝關節疼痛減輕,繼續服用本發明兩個月后,腰背及周身關節疼痛完全消失,又繼續服用一個月鞏固療效,隨訪一年,至今未復發。
[0042]病例3
[0043]李某,女,63歲,左膝疼痛三年,最近膝關節腫脹,難蹲難起,晨起腿發僵,屈伸作響,且日趨嚴重,服用本發明半個月后,膝關節腫脹消失,繼續服用本發明一個月后,膝關節恢復正常,走路也不疼痛,繼續服用半月鞏固療效,隨訪一年未有復發。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2~18份,赤芍10~15份,牡丹皮10~15份,丹參12~18份,炒蒼術6~12份,炒黃柏10~15份,萆蘚12~18份,防己6~12份,雞血藤6~12份,川牛膝6~12份,甘草3~8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還包括荊芥6~12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屬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4~16份,赤芍10~14份,牡丹皮10~14份,丹參14~16份,炒蒼術7~11份,炒黃柏10~14份,萆蘚14~16份,防己7~11份,雞血藤7~11份,川牛膝7~11份,甘草5~7份,荊芥7~11份。
4.如權利 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5份,赤芍12份,牡丹皮12份,丹參15份,炒蒼術9份,炒黃柏12份,萆蘚15份,防己9份,雞血藤9份,川牛膝9份,甘草6份,荊芥9份。
【文檔編號】A61K36/8945GK103520429SQ20131052075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于海軍 申請人:于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