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涉及漂浮水療洗浴方法,將一漂浮枕置于泳帽頭枕部,將泳帽戴于頭上;將一漂浮物置于身體重心附近位置,并束緊;然后下到水中,動作舒緩地平躺或俯臥于水面,進而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包括:靜漂、翻轉、滾轉、四肢聯動、水中瑜伽、水中體操、自由動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創造一種全新的水療保健項目――神漂SPA,使人在自由平漂于水面的基礎上,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寧靜與激動相結合,戲水和保健相結合,療養和美體相結合,運動和補水相結合,心靈和身體兼顧,達到休閑、美容、保健、瘦身、減壓、娛樂、補水、全身護理、醫療復健、釋放壓力、濡養精神、凈化心靈、強健身體、內外兼養的水療保健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洗浴保健領域,進一步是漂浮水療洗浴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療保健SPA行業逐漸盛行。SPA —詞源于拉丁文“Solus Par Agula”(Health by water)的字首,Solus (健康),Par (在),Agula=(水中),意指用水來達到健康。SPA早期僅是以具療效的溫泉和礦泉水浴為主,至今演變成一種人人都可享受,并且集休閑、美容、保健、瘦身、減壓、娛樂、補水、醫療復健于一體的休閑健康新概念。SPA行業保健方法繁多,有推、拿、按、揉、搓、泡、熏、蒸、餐飲等等,給人們提供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五感享受和保健,但卻缺少一種更美好的感覺,就是“漂” 一一 “飄飄欲仙”,像神仙一樣自由飄蕩翻騰的感受。本發明旨在填補這一空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它可使人在水中體驗到一種像神仙一樣自由飄蕩翻騰的美好感覺,從而達到休閑、美容、保健、瘦身、減壓、娛樂、補水、全身護理、醫療復健、釋放壓力、濡養精神、凈化心靈、強健身體、內外兼養的水療保健效果。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一漂浮枕(一般選擇浮力I公斤左右,具體可以是浮力0.5 — 2公斤)置于泳帽頭枕部,將泳帽戴于頭上;將一漂浮物置于身體重心附近位置(如腰腹部),并束緊(一般選擇浮力6公斤左右,具體可以是浮力4 - 8公斤);然后下到水中(一般選擇水深1.2米左·右,具體可以是水深I 一 2米)(水溫度適宜,一般要求水溫為15 — 45度,進一步為20 - 40度,再進一步為25 — 38度),動作舒緩地平躺或俯臥于水面,進而開始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所述水療保健動作,可以是一般人可作出的有助于健身的普通動作,可以是人類可及的所有動作,包括:
靜漂:在平躺或俯臥于水面的情況下,自由選擇手或腳劃動或不動、伸展或彎曲,上舉或下垂、時間或長或短。此動作可充分享受漂浮游蕩的寂靜空靈之感,達到徹底放松身體、放飛心靈的目的;
翻轉: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將手臂抱于胸前或背于身后,并攏雙腿,然后屏住呼吸,扭身向左或向右翻轉一次或多次,換氣后可重復翻轉。此動作可充分享受如魚得水的樂趣,達到讓水流按摩全身,保健內臟的目的;
滾轉: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用雙臂抱住雙膝,然后屏住呼吸,向前或向后滾轉。其他同翻轉;
四肢聯動: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充分伸展四肢,人成“大”字形,然后屏住呼吸,四肢同時用力下壓或上舉,收縮或伸展,使人體在水中騰出或浸入。此動作根據換氣情況可作一次或多次,可充分享受揮灑激蕩、鴛鴦戲水的美妙感覺,達到釋放激情、渲泄情緒、讓水流按摩全身的效果;水中瑜伽:站立或坐臥于水中,借助浮力可做出其他條件下難以做出的多種瑜伽動作,取得更好地瑜伽保健效果;
水中體操:直立或倒立,調整動作,形成短時的直立或倒立,其中倒立需配合憋氣;兩頭起,即臀部下沉,也可在臀部下沉后再猛然抬起;亦可模仿花樣游泳的多種動作;
自由動作:在調理呼吸和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隨心所欲地作多種平衡或失衡、激烈或舒緩,騰出或潛入等動作。 [0005]進一步:
可以將本方法設置為一種商業模式,即:將上述方法設置為游泳或水療SPA的商業項目,在各種水療場所,包括泳池、浴池、水療SPA、水上瑜伽會所,管理方將上述動作合理編排,設置教練員或服務生,指導參與者(參與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做以上各種動作;獲得一定的商業利益。
[0006]可以將本方法制作文圖資料、光盤或DV,即:將上述動作,經合理編排,形成由易至難的系列完整套路(時長可以由數分鐘至數十分鐘),由示范者(示范者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做動作,制成文圖資料、光盤或DV,面向社會發行,以獲得一定的商業利益。
[0007]再進一步:
所述的漂浮物可以是具有一定浮力的漂浮泳衣或漂浮褲頭,如充氣泳衣,充氣褲頭;將充氣泳衣或充氣褲頭穿在身上且束緊。
[0008]所述漂浮枕指在泳帽后腦部設置密度小于水的扁平裝置;具體為充氣、低密度泡沫塑料之一種,形狀可選擇規則或不規則矩形、橢圓形、圓形、多邊形之一或組合。組合可以是兩種,也可以是兩種以上。
[0009]所述漂浮褲頭包括氣囊、氣門,氣囊上設有氣門,其中:在氣囊上設有定位帶。
[0010]所述氣囊可以為寬扁多邊形間隔互通氣囊,氣囊上設有定位帶;所述氣囊也可以為寬扁多邊形間隔不互通氣囊,氣囊上設置有與獨立氣室數相對應氣門,氣囊上設有定位帶。
[0011]所述漂浮褲頭包括可漂浮物、若干束帶或/和搭扣,束帶連接于漂浮物或其束縛物上;漂浮物經束帶或/和搭扣連接后,整體形成褲頭形;所述可漂浮物包括充氣氣囊或低密度泡沫塑料等多種可漂浮材料。
[0012]所述氣囊分為主氣囊與副氣囊,主氣囊大部分位于人體的腰后部,副氣囊大部分位于人體的前腹部,主氣囊與副氣囊在襠部相連;兩氣囊上各設置一個氣門。
[0013]所述漂浮褲頭可用束縛于人體腰腹部的漂浮物替代。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創造一種全新的水療保健項目一一神漂SPA,使人在自由平漂于水面的基礎上,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寧靜與激動相結合,戲水和保健相結合,療養和美體相結合,運動和補水相結合,心靈和身體兼顧,達到休閑、美容、保健、瘦身、減壓、娛樂、補水、全身護理、醫療復健、釋放壓力、濡養精神、凈化心靈、強健身體、內外兼養的水療保健效果。
[001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6]圖1為本發明褲頭使用正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褲頭使用背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泳帽使用示意圖。
[0017]圖中:I為主氣囊,2為副氣囊氣門,3為搭扣A,4為副氣囊,5為搭扣B,6為主氣囊氣門,7為束帶,8為隔線,9為泳帽,10為漂浮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褲頭使用如圖1、圖2所示,主體分為主氣囊I與副氣囊4,使用時主氣囊I大部分位于人體的腰后部,副氣囊4在部分位于人體的前腹部,主氣囊I與副氣囊4在襠部相連;經束帶7和搭扣A3 (本發明各有四個,為左右對稱公布)(可選擇拉緊式搭扣)相扣接,形成褲頭形,主氣囊I與副氣囊4分別設有主氣囊氣門6與副氣囊氣門2 ;主氣囊I與副氣囊4均為扁平多邊形或不規則左右對稱間隔互通氣囊結構,隔線8把主氣囊I與副氣囊4塑造成不同模樣。
[0019]使用時,打開副氣囊氣門2和主氣囊氣門6,向內充氣,充氣完畢后關閉兩氣門;之后,將本發明主氣囊I置于腰間,副氣囊4置于腹前,將束帶7調整松緊程度后將搭扣A3扣好,即可投入使用。
[0020]漂浮枕使用如圖3所示,在泳帽9后加裝漂浮物10,形成漂浮枕(帽),所述的漂浮物10可以是充氣囊,也可以是其它如低密度泡沫塑料形成的漂浮物。使用時將泳帽戴于頭上,漂浮物10處于腦后部 ,平躺于水面,頭即可在水的的浮力作用下被托起。
[0021]所述漂浮枕指在泳帽后腦部設置密度小于水的扁平裝置;具體為充氣、低密度泡沫塑料之一種,形狀可選擇規則或不規則矩形、橢圓形、圓形、多邊形之一或組合。
[0022]所述漂浮褲頭包括可漂浮物、若干束帶或/和搭扣,束帶連接于漂浮物或其束縛物上;漂浮物經束帶或/和搭扣連接后,整體形成褲頭形;所述可漂浮物包括充氣氣囊或低密度泡沫塑料等多種可漂浮材料。
[0023]所述氣囊分為主氣囊與副氣囊,主氣囊大部分位于人體的腰后部,副氣囊大部分位于人體的前腹部,主氣囊與副氣囊在襠部相連;兩氣囊上各設置一個氣門。
[0024]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將上述漂浮枕(如圖3所示)置于泳帽頭枕部,將泳帽戴于頭上;將上述漂浮褲頭(如圖1、圖2所示)穿在身上且束縛牢固,然后下到水中,動作舒緩地平躺或俯臥于水面,進而開始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所述水療保健動作包括:靜漂、翻轉、滾轉、四肢聯動、水中瑜伽、水中體操、自由動作。動作名稱及方法詳見前述部分,不再累述。
[0025]本發明的注意事項:
1、本發明所使用的漂浮褲頭為本發明人的專利“褲頭形助泳健身器”(專利號ZL2013201744289)、“一種有定位帶的充氣式助泳器”(專利號ZL 2009202583466)。
[0026]2、本發明各動作實施初期,使用者應在熟練掌握此方法的人的指導幫助下實施,掌握技術要領后可單獨實施。
[0027]3、本發明不適用于未成年人和有不適應病癥的群體。
[0028]4、本發明的實施場所應有必要的監護人員實施監護。
[0029]5、本發明的實施可根據實施場所的不同情況,選擇裸體或穿著泳衣進行。
[0030]6、本發明用具不得作為救生用具使用。[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一漂浮枕置于泳帽頭枕部,將泳帽戴于頭上;將一漂浮物置于身體重心附近位置,并束緊;然后下到水中,動作舒緩地平躺或俯臥于水面,進而做各種水療保健動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療保健動作包括:靜漂、翻轉、滾轉、四肢聯動、水中瑜伽、水中體操、自由動作;所述靜漂指:在平躺或俯臥于水面的情況下,自由選擇手或腳劃動或不動、伸展或彎曲,上舉或下垂、時間長或短;所述翻轉指: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將手臂抱于胸前或背于身后,并攏雙腿,然后屏住呼吸,扭身向左或向右翻轉一次或多次,換氣后可重復翻轉;所述滾轉指: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用雙臂抱住雙膝,然后屏住呼吸,向前或向后滾轉;所述四肢聯動指:在靜漂于水面的狀態下,充分伸展四肢,人成“大”字形,然后屏住呼吸,四肢同時用力下壓或上舉,收縮或伸展,使人體在水中騰出或浸入;所述水中瑜伽:站立或坐臥于水中,借助浮力可做出其他條件下難以做出的多種瑜伽動作,取得更好地瑜伽保健效果;水中體操:直立或倒立,調整動作,形成短時的直立或倒立;兩頭起,即臀部下沉,也可在臀部下沉后再猛然抬起;亦可模仿花樣游泳的多種動作;所述自由動作指:在調理呼吸和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隨心所欲地作多種平衡或失衡、激烈或舒緩,騰出或潛入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物為具有一定浮力的漂浮泳衣或漂浮褲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枕的浮力為0.5 - 2公斤。
5.根據權利要求1或 3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的浮力為4— 8公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深I一 2米;所述水溫為15 - 45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設置為游泳或水療SPA的商業項目,在各種水療場所,包括泳池、浴池、水療SPA、水上瑜伽會所,管理方將上述動作合理編排,設置教練員或服務生,指導參與者做以上各種動作;獲得一定的商業利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的所述動作,經合理編排,形成由易至難的系列完整套路,由示范者做動作,制成文圖資料、光盤或DV,面向社會發行,以獲得一定的商業利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枕指在泳帽后腦部設置密度小于水的扁平裝置;具體為充氣、低密度泡沫塑料之一種,形狀可選擇規則或不規則矩形、橢圓形、圓形、多邊形之一或組合。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漂浮水療保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褲頭指以下結構之一:A包括氣囊、氣門,氣囊上設有氣門,其中:在氣囊上設有定位帶;所述氣囊為寬扁多邊形間隔互通氣囊;或為寬扁多邊形間隔不互通氣囊,不互通氣囊上設置有與獨立氣室數相對應氣門,氣囊上設有定位帶;B包括可漂浮物、若干束帶或/和搭扣,束帶連接于漂浮物或其束縛物上;漂浮物經束帶或/和搭扣連接后,整體形成褲頭形;所述可漂浮物包括充氣氣囊或低密度泡沫塑料。
【文檔編號】A61F5/00GK103584934SQ201310543968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王兆林 申請人:王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