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屬于中藥領域。它包括中藥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墊芯填充有中藥粉末,所述中藥粉末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粉碎制成:藿香20克、白芷20克、樸硝20克、丁香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50克、豆豉50克、艾葉50克。本發明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絡的功效,可促進氣血的運行,從整體水平進行良性調節,從根本上治療便秘。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藥墊,具體為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
【背景技術】
[0002]便秘是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癥。便秘常影響食欲及腸道營養物質的吸收,使體內有毒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延長,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便秘的主要表現是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或排便次數與間隔時間基本正常,但糞質干燥,排出困難,或糞質不干,排出不暢。還可伴腹脹,腹痛,食欲減退,暖氣反胃,大便帶血等癥狀。便秘可是暫時性的,也可是長期的,通常長期便秘我們也稱之為習慣性便秘。
[0003]便秘的治療中,西醫治療只能給瀉藥通便,服用具通腑瀉下功能的藥物,但瀉藥久服會消耗人體正氣,導致多數患者藥物依賴造成惡性循環,長期依賴瀉藥只會逐漸加重便秘程度。服用中藥副作用相對小些,但長期服用中藥,苦澀酸辛的味道令人頭痛,長時間的煎煮藥也給當今繁忙的人群造成莫大麻煩。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在深入研究便秘的發病的機理的基礎上,研發出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該藥墊純中藥制成,無副作用,使用方便,能夠更有效的治療習慣性便秘。
[0005]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包括中藥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墊芯填充有中藥粉末,所述中藥粉末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粉碎制成:
[0007]藿香20克、白芷20克、樸硝20克、丁香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50克、豆豉50 克、艾葉50克。
[0008]制作及使用方法:
[0009]將生姜切碎如小米粒大小,余藥共研為細末,同入鐵鍋內炒熱,再裝入棉布縫制的布袋內,布袋規格30cmX 30cm左右。將護臍墊放于臍部正中,貼緊腹部,每次熱敷20 — 30 分鐘,每日一次。一周為一療程。下次可將藥再次加熱繼續熱熨腹部,隔兩日換藥I次。
[0010]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郁滯、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便秘的形成,治療上應從調理人體的臟腑功能入手,平衡陰陽,順氣導滯為原則,解除便秘問題。
[0011]本發明通過中藥溫熱療法,其藥效協同作用,藥墊溫熱刺激肌膚,通過神闕穴(俗稱肚臍眼)滲透體內,能疏通經脈,流暢氣血。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絡的功效,可促進氣血的運行,從整體水平進行良性調節,從根本上治療便秘。
[0012]藥理作用:
[0013]藿香:辛,微溫。入肺、脾、胃經。快氣,和中,辟移,祛濕。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 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0014]白芷:辛,溫。入肺、髀、胃經。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0015]樸硝:味咸,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瀉熱通便,潤燥軟堅,瀉火解毒,清火消腫。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腫,水腫,乳腫,閉經,便秘。
[0016]丁香:辛,溫。入胃、脾、腎經。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
[0017]小茴香:辛、甘,溫。入肝、腎、脾、胃經。理氣止痛,調中和胃。疏肝理氣,暖腎祛寒,溫脾開胃,善止痛,為胃痛、寒疝、睪丸偏墜以及婦女小腹冷痛之常用藥。
[0018]生姜: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有解熱、抗菌、消炎作用; 有鎮靜、止吐、抗過敏、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0019]豆豉:味苦、性寒,入肺、胃經;有疏風、解表、清熱、除濕、祛煩、宣郁、解毒的功效; 可治療外感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等癥。
[0020]艾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通過中藥溫熱療法,其藥效協同作用,藥墊溫熱刺激肌膚,通過神闕穴(俗稱肚臍眼)滲透體內,能疏通經脈,流暢氣血。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絡的功效,可促進氣血的運行,從整體水平進行良性調節, 從根本上治療便秘。
[0022]本發明采用以上配方后,具有以下臨床結果:
[0023]一般患者使用護臍墊2天,即排下大便,服藥一到兩療程,每日排便一次,不干不瀉。通過治療觀察50例,治療10天,痊愈46例(92%),顯效3例(6%),有效I例(2%),總有效率高達100%。
[0024]臨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復至病前水平,其它癥狀全部消失。
[0025]顯效:便秘明顯改善,排便間隔時間及便質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間隔在 72小時以內,其它癥狀大部分消失。
[0026]有效:排便間隔時間縮短為48小時以內,或便質干結改善,其它癥狀均有好轉。
[0027]典型病例
[0028]例一,原某某,男,45歲。患者便秘多年,便次為每周1-2次,糞便硬,并結成球塊狀。糞便的顏色仍然為褐色至深褐色。曾長期服用西藥通便藥物,服藥時正常,停藥即便秘, 后來也嘗試用中草藥方和輕瀉藥治療,但效果欠佳。后來使用本發明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使用兩個療程后,便秘已經恢復正常了,后來回訪一切良好。
[0029]例二,王某某,男,68歲。患者多年大便干結,數日一行。開始吃些瀉藥來緩解。時間久了,吃瀉藥也不能緩解便秘的癥狀,每次排便都需半小時以上,累得滿頭大汗,痛苦異常,患者使用本發明護臍墊一個療程,大便正常。鞏固一個療程痊愈。電話隨訪,至今未復發。
[0030]病例三,白某,女45歲。患者患慢性便秘已有10余年,患者常有便意,但難以排出。 需服用瀉藥后方能通,但這樣只能取效一時,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停藥大便即不通。患者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效。患者使用本發明護臍墊兩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便轉。鞏固一個療程,大便正常。電話隨訪,至今未復發。【具體實施方式】
[0031]實施例I :
[0032]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包括中藥墊芯,所述中藥墊芯填充有中藥粉末,所述中藥粉末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粉碎制成:
[0033]藿香20克、白芷20克、樸硝20克、丁香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50克、豆豉50 克、艾葉50克。
[0034]制作及使用方法:
[0035]將生姜切碎如小米粒大小,余藥共研為細末,同入鐵鍋內炒熱,再裝入棉布縫制的布袋內,布袋規格30cmX 30cm左右。將護臍墊放于臍部正中,貼緊腹部,每次熱敷20 — 30 分鐘,每日一次。一周為一療程。下次可將藥再次加熱繼續熱熨腹部,隔兩日換藥I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護臍墊,包括中藥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墊芯填充有中藥粉末,所述中藥粉末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粉碎制成: 藿香20克、白芷20克、樸硝20克、丁香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50克、豆豉50克、艾Pf 50 克。`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3550751SQ201310573630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張秀霞 申請人:張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