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面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根據負壓及生物電場促創面修復原理公開了一種創面治療儀,包括支撐罩、單向通氣閥門、電極片、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源正負極接觸柄、導線。支撐罩的底座扁平而質地柔軟內安裝電極片,電極片嵌合于支撐罩底座內,其暴露面用于接觸創面,電極片之間通過導線串聯,支撐罩可根據接觸創面的弧度適度變形。電極片通過導線與支撐罩底座上的電源負極接觸柄連接,支撐罩正中內側壁安裝一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極探針通過導線外接于支撐罩外側壁的電源正極接觸柄。支撐罩的側壁設有單向通氣閥門外接負壓發生裝置。本發明通過負壓抽吸使支撐罩內形成負壓,外接電源使支撐罩區域形成生物電場,從而快速促創面愈合。
【專利說明】創面治療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促創面快速愈合治療儀,特別是用于軟組織損傷的修復。
【背景技術】
[0002]軟組織損傷對機體的影響除了帶來損傷部位的疼痛外,損傷部位皮膚缺損常引發感染,更嚴重者會導致感染擴散至全身。所以及時封閉創面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式有負壓治療技術及得到公認的生物電場促創面愈合的理論性研究,兩者在治療軟組織損傷過程中都能起到促組織細胞分裂、增殖、向創面/傷口中心定向遷移的作用,而且可刺激血管細胞向創面/傷口遷移,使損傷組織出現新生血管,從而促進創面修復。
[000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創面治療儀,為了達到盡快封閉軟組織創面的目的,本發明結合負壓技術及生物電場技術,刺激創面加快愈合。
[0004]為了達到此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創面治療儀包括支撐罩、單向通氣閥門、電極片、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源正負極接觸柄、導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設在支撐罩側壁上,可外接負壓發生裝置,電極片通過導線串聯,位于支撐罩底座內,并通過導線與支撐罩底座上的電源負極接觸柄連接,支撐罩正中內側壁設有一個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極探針通過導線連接于支撐罩外側壁的電源正極接觸柄。
[0005]所述的支撐罩為醫用硅膠做成的“穹窿”形結構,可發生一定的形變,向外突出中央部內留有空間,邊緣部為薄層環形片狀結構。
[0006]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設在支撐罩側壁,可外接負壓發生裝置,單向通氣閥門與支撐罩為一體結構,其材質與支撐罩相同。
[0007]所述的電極片為多個,且通過導線串聯而成導電通路,安裝在支撐罩底座內,電極片底面與支撐罩底座邊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暴露于支撐罩外,余部分嵌入支撐罩邊緣結構內,電極片為無毒導電材質制成。
[0008]所述的電極探針安裝在支撐罩正中內側壁,該探針為任意形狀,有伸縮性,其材質為無毒導電材料做成。
[0009]所述的電源正、負極接觸柄分別安裝在支撐罩頂部和底座邊緣部外側壁,前者通過導線與可伸縮電極探針連接,后者通過導線與電極片導電通路相連接,接觸柄材質由無毒導電材料做成。
[0010]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為漏斗狀結構,中央設有圓形通氣孔,通氣孔內設有單向閥門,其可以向外抽吸空氣,但不能向內注入空氣。
[0011]由于本發明結合了創面負壓治療技術和生物電場治療技術,通過負壓和生物電場共同作用于創面,從而促進創面快速愈合。
[0012]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圖1是創面治療儀全圖。
[0013]圖2是創面治療儀側面截面圖。
[0014]圖3是創面治療儀底面圖。
[0015]如圖1所示創面治療儀支撐罩(I)側壁設有單向通氣閥門(2),支撐罩(I)底座內設有電極片(3),電極片(3)通過導線(7)串聯,串聯電極片(3)組通過導線(7)與電源負極接觸柄(6)連接,支撐罩(I)正中內側壁設有可伸縮電極探針(4),電極探針(4)末端與電源正極接觸柄(5)連接。
[0016]具體實施時,將整個創面治療儀支撐罩放于創面,支撐罩底座內的電極片與創周接觸,調節電極探針長度,使其與創面中心接觸,于電源接觸柄連接可提供治療范圍電壓的電源,使該支撐罩內形成生物電場達到治療目的;于支撐罩側壁的單向通氣閥門處外接負壓發生裝置,使支撐罩內形成負壓,達到負壓治療目的,兩者同時應用從而促進創面快速愈
口 ο
[0017]本發明不限于實施例的范圍,凡是能夠提供生物電場并結合負壓技術進行創面治療的方法,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創面治療儀,包括支撐罩、單向通氣閥門、電極片、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源正負極接觸柄、導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設在支撐罩側壁上,可外接負壓發生裝置,電極片通過導線串聯位于支撐罩底座內,并與支撐罩底座上的電源負極接觸柄連接,支撐罩正中內側壁設有一個可伸縮電極探針,電極探針連接于支撐罩外側壁的電源正極接觸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罩為醫用硅膠做成的“穹窿”形結構,可發生一定的形變,向外突出中央部內留有空間,邊緣部為薄層環形片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設在支撐罩側壁,可外接負壓發生裝置,單向通氣閥門與支撐罩為一體結構,其材質與支撐罩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片為多個,且通過導線串聯而成導電通路,安裝在支撐罩底座內,電極片底面與支撐罩底座邊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暴露于支撐罩外,余部分嵌入支撐罩邊緣結構內,電極片為無毒導電材質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探針安裝在支撐罩正中內側壁,該探針為任意形狀,有伸縮性,其材質為無毒導電材料做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正、負極接觸柄分別安裝在支撐罩頂部和底座邊緣部外側壁,前者通過導線與可伸縮電極探針連接,后者通過導線與電極片導電通路相連接,接觸柄材質由無毒導電材料做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面治療 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通氣閥門為漏斗狀結構,中央設有圓形通氣孔,通氣孔內設有單向閥門,其可以向外抽吸空氣,但不能向內注入空氣。
【文檔編號】A61N1/36GK103550863SQ20131058760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周建大, 王少華, 劉進言, 熊武 申請人:周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