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18~22克、莪術15~20克、三棱10~15克、川芎10~15克、丹參18~22克、地鱉蟲8~12克、穿山甲8~12克、守宮12~16克、山慈菇15~20克、全蝎8~12克、牡蠣8~12克、僵蠶8~12克、茯苓18~22克、白芍18~22克、太子參12~15克、當歸18~22克、山藥18~22克、枸杞子18~22克;取各原料藥放于砂鍋中,加3~4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1~2小時,煎煮1~2小時,過濾,即得。本制劑中,莪術、川芎、丹參、穿山甲等活血化瘀,守宮、山慈菇、全蝎、牡蠣等軟堅散結,茯苓、白芍、太子參、當歸、山藥、枸杞子健脾益氣、扶正固本,諸藥配伍,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3]肝硬化晚期可出現門靜脈壓力升高,導致門脈高壓性胃病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目前對肝硬化門脈高壓癥除行外科宇術和介入治療外,還可以通過內科治療以降低門靜脈系統血流及降低肝內和側枝血管阻力,達到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并發癥的目的。目前臨床所用藥物大多數是通過減少心臟輸出量,收縮內臟血管,減少門靜脈的 血流量,長時間應用該類藥物可使肝臟血流量降低而加重肝臟損害,并對全身血流產生不良影響,故西藥在降低門靜脈壓力方面的運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尋找一種臨床療效確切而副反應低的藥物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治療的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
黃芪18~22克、莪術15~20克、三棱10-15克、川芎10~15克、丹參18~22克、地鱉蟲8~12克、穿山甲8~12克、守宮12~16克、山慈菇15~20克、全蝎8~12克、牡蠣8~12克、僵蠶8~12克、茯苓18~22克、白芍18~22克、太子參12~15克、當歸18~22克、山藥18~22克、枸杞子18~22克。
[0006]優選地,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18克、莪術15克、三棱10克、川芎10克、丹參18克、地鱉蟲8克、穿山甲8克、守宮12克、山慈菇15克、全蝎8克、牡蠣8克、僵蠶8克、茯苓18克、白芍18克、太子參12克、當歸18克、山藥18克、枸杞子18克。
[0007]優選地,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22克、莪術20克、三棱15克、川芎15克、丹參22克、地鱉蟲12克、穿山甲12克、守宮16克、山慈菇20克、全蝎12克、牡蠣12克、僵蠶12克、茯苓22克、白芍22克、太子參15克、當歸22克、山藥22克、枸杞子22克。
[0008]優選地,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20克、莪術18克、三棱12克、川芎13克、丹參20克、地鱉蟲10克、穿山甲10克、守宮14克、山慈菇17克、全蝎10克、牡蠣10克、僵蠶1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太子參14克、當歸20克、山藥20克、枸杞子20克。
[0009]所述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步驟為:取各原料藥放于砂鍋中,加3~4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廣2小時,煎煮廣2小時,過濾,即得。
[0010]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配方中,各原料藥的藥理作用如下: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黃芪具有保肝、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白蛋白合成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0011]莪術: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破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等。
[0012]三棱:味辛,澀;性涼;歸肝、脾經。具有祛瘀通經、破血消癥、行氣消積的功效。
[0013]川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對降低門靜脈壓力有明顯作用,且其降壓作用是通過降低門靜脈系統的阻力實現的,并不改變門靜脈血流量,對肝功能的保護有積極作用。
[0014]丹參:味苦;性微寒。丹參可以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減輕門脈阻力從而降低門脈高壓;刺激胃壁分泌黏液而減輕胃黏膜的損傷;誘發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改善微循環,增加胃黏膜血流和氧供;抗氧化和減輕細胞內鈣超載,保護胃黏膜等作用,對輕、中度出血治療效果。
[0015]地鱉蟲:味咸;性寒;有小毒;歸肝經。能夠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
[0016]穿山甲:味咸;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功效,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
[0017]守宮:味咸;性寒;有小毒;入腎、肝二經。有軟堅散結、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0018]山慈菇:味苦、微辛;性涼。能夠消腫散結、化痰、清熱解毒。
[0019]全蝎:味辛;性平;有毒;歸肝經。能夠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0020]僵蠶: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
[0021]茯苓: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0022]白芍:味苦酸;性涼,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
[0023]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丨季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
[0024]當歸:味甘、辛、苦;性溫;歸肝、心、脾經。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當歸除含有有蒿本內酯、阿魏酸等有效成分外,還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使肝臟炎癥反應明顯減輕,使肝組織原量減少,肝硬變程度減輕,其活血化瘀的功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門脈血流阻力下降。
[0025]山藥:味甘;性平。健脾胃、益肺腎、補虛羸;治食少便溏、虛勞、喘咳、尿頻、帶下、消渴。
[0026]枸杞子:味甘;性平。養肝,滋腎,潤肺。
[0027]肝硬化門脈高壓的病理基礎是肝內血循環的紊亂,導致肝臟血循環障礙,中醫的活血化瘀類藥物可以疏通肝臟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流狀態,從而達到降低門脈高壓的目的。本發明的中藥制劑主治肝硬化門脈高壓,治療時,口服,每劑(上述給出的優選的配方量即為一劑的量),每日一劑,20天為一療程。
`[0028]本制劑中,莪術、川芎、丹參、穿山甲等活血化瘀,守宮、山慈菇、全蝎、牡蠣等軟堅散結,茯苓、白芍、太子參、當歸、山藥、枸杞子健脾益氣、扶正固本,諸藥配伍,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0]實施例1: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配方為:黃芪18克、莪術15克、三棱10克、川芎10克、丹參18克、地鱉蟲8克、穿山甲8克、守宮12克、山慈菇15克、全蝎8克、牡蠣8克、僵蠶8克、茯苓18克、白芍18克、太子參12克、當歸18克、山藥18克、枸杞子18克。
[0031]制備方法為:取各原料藥放于砂鍋中,加3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I小時,煎煮I小時,過濾,即得。
[0032]實施例2: —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配方為:黃芪22克、莪術20克、三棱15克、川芎15克、丹參22克、地鱉蟲12克、穿山甲12克、守宮16克、山慈菇20克、全蝎12克、牡蠣12克、僵蠶12克、茯苓22克、白芍22克、太子參15克、當歸22克、山藥22克、枸杞子22克。
[0033] 制備方法為:取各原料藥放于砂鍋中,加4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2小時,煎煮2小時,過濾,即得。
[0034]實施例3: —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
配方為:黃芪20克、莪術18克、三棱12克、川芎13克、丹參20克、地鱉蟲10克、穿山甲10克、守宮14克、山慈菇17克、全蝎10克、牡蠣10克、僵蠶1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太子參14克、當歸20克、山藥20克、枸杞子20克。
[0035]制備方法為:取各原料藥放于砂鍋中,加4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1.5小時,煎煮1.5小時,過濾,即得。
[0036]臨床資料:
病例選擇:96例病人,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0.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診斷標準,隨機選擇48例作為試驗組,剩余48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肝功能損害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0037]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治療后脾消腫,無嘔血、脾功能亢進以及腹積水現象,脅痛、乏力、納差、腹脹、脅下痞塊、口干苦、舌象、脈象等主要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有效:治療后脾消腫,脾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嘔血,腹中少量積水,脅痛、乏力、納差、腹脹、脅下痞塊、口干苦、舌象、脈象等主要臨床癥狀有好轉;
無效:治療后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存在嘔血和腹積水現象。
[0038]治療方案:
1、基礎治療: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包括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補充營養、視情況輸注白蛋白或血衆等支持治療以及保肝、降酶治療。
[0039]2、試驗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服本中藥制劑,每日I劑(實施例1的配方量制備的藥物),分早晚各沖服一次,20天為一個療程。
[0040]3、對照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口服IOmg心得安,每日服用3次。[0041]4、結果分析:5個療程后,治療組治愈29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89.6 %,6~12個月的隨訪中,未發現復發現象;對照組治愈16例,有效16例,總有效率66.7%, 6^12個月的隨訪中,發現2例患者復發,因此,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用藥無毒副作用及過敏 病例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18~22克、莪術15~20克、三棱10-15克、川芎10-?5克、丹參18~22克、地鱉蟲8~12克、川山甲8~12克、守宮12~16克、山慈菇15~20克、全蝎8~12克、牡蠣8~12克、僵蠶8~12克、茯苓18~22克、白芍18~22克、太子參12~15克、當歸18~22克、山藥18~22克、枸杞子18~22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18克、莪術15克、三棱10克、川芎10克、丹參18克、地鱉蟲8克、穿山甲8克、守宮12克、山慈菇15克、全蝎8克、牡蠣8克、僵蠶8克、茯苓18克、白芍18克、太子參12克、當歸18克、山藥18克、枸杞子18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22克、莪術20克、三棱15克、川芎15克、丹參22克、地鱉蟲12克、穿山甲12克、守宮16克、山慈菇20克、全蝎12克、牡蠣12克、僵蠶12克、茯苓22克、白芍22克、太子參15克、當歸22克、山藥22克、枸杞子22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藥制備而成的:黃芪20克、莪術18克、三棱12克、川芎13克、丹參20克、地鱉蟲10克、穿山甲10克、守宮14克、山慈菇17克、全蝎10克、牡蠣10克、僵蠶1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太子參14克、當歸20克、山藥20克、枸杞子20克。
5.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取各原料 藥放于砂鍋中,加3~4倍藥量重量倍數的水浸泡f 2小時,煎煮f 2小時,過濾,即得。
【文檔編號】A61P9/12GK103611092SQ201310669132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1日
【發明者】逄錦忠, 王淑慧, 李政, 袁青, 黃永文 申請人:逄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