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包含有鋸葉棕果、車前、魚腥草、血紅白葉藤、夏枯草、火麻仁、南瓜子、白術、紅棗干、花椒。經驗證,采用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對基孔肯雅熱患者進行治療,服藥1-2天可退燒,服藥后12小時內關節腫痛得到有效緩解,服藥3天后,皮疹發病癥狀基本消失。病愈后,病人罕見關節腫大、屈伸受限、免疫力下降等常見后遺癥。本發明的提出徹底改變了之前基孔肯雅熱無藥可治的現狀,降低患者發病期間的痛苦,消除病愈后的后遺癥。且本發明提供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成本低廉,原料易得,無毒副作用,特別有利于在疫區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經伊蚊傳播,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亞證實了基孔肯雅熱流行,1956年分離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近年在印度洋地區造成了大規模流行。我國曾從云南和海南省蝙蝠、蚊蟲中分離到CHIKV。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為3-12天,它的特征就是突然發熱,經常伴有關節疼痛。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淋巴結腫大、紅色皮疹等。一般發熱1-7天即可退熱,約3天后再次出現較輕微的發熱,持續3-5天恢復正常。基孔肯雅熱本身并不致命,盡管病程很短,目前而言,基孔肯亞熱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能采取諸如物理降溫、服用止痛藥物以及病愈后的康復治療等對癥治療,患者通常只能聽天由命,等待疾病的自愈。對患者而言,這一過程痛苦而艱難。此外,這種疾病可能會留下長期的后遺癥,比如關節疼痛,可能持續數月,某些情況下甚至可達數年。在老年人身上,該疾病的癥狀更加嚴重。另外,它更大的危險在于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增大患者死于其他致命疾病的風險。鑒于現代醫學對基孔肯亞熱的研究止步不前,采用傳統醫學手段縮減基孔肯亞熱的痊愈時間、減少患者發病期間的痛苦以及降低后遺癥的發病率具有良好的前景。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一種能有效縮短基孔肯雅熱痊愈時間、降低后遺癥發病率的藥物。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配方包含有鋸葉棕果、車前、魚腥草、血紅白葉藤、夏枯草、火麻仁、南瓜子、白術、紅率、花椒。
[0005]進一步的,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有:
鋸葉棕果 1-3份; 車前 0.5-1份 魚腥草 0.2-1份 血紅白葉藤20-60份 夏枯草 3-7份;
火麻仁 2-15份;
南瓜子 0.1-1份;
白術 10-15份;
紅棗 1-2份;花椒 0.05-0.2份。
[0006]更進一步的,所述原料配方中包含有按干重重量份計25-30份的血紅白葉藤。
[0007]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上述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按所述的原料配方稱量各原料組分;將各原料組分置于密封容器中,加入重量為原料總重量10倍的水,攪拌均勻后以10-15°c /min的速度將混合物加熱至95_100°C,并維持混合物的溫度直至密封容器內液體體積小于或等于原加入清水體積的20%-35%。
[0008]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相對于現有技術能夠大幅縮短患者的痊愈時間。經驗證,采用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對基孔肯雅熱患者進行治療,服藥1-2天可退燒,服藥后12小時內關節腫痛得到有效緩解,服藥3天后,皮疹發病癥狀基本消失。病愈后,病人罕見關節腫大、屈伸受限、免疫力下降等常見后遺癥。本發明的提出徹底改變了之前基孔肯雅熱無藥可治的現狀,降低患者發病期間的痛苦,消除病愈后的后遺癥。且本發明提供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成本低廉,原料易得,無毒副作用,特別有利于在疫區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09]鋸葉棕果:鋸葉棕學名為“沙巴棕”,屬于棕櫚科灌木植物,通常生長在南北美洲氣候炎熱的地區,其果實具有行氣消淤、溫中散寒的效果。其提取物具有抑制人體內5a—還原酶活性,通常用于前列腺肥大癥。
[0010]車前:又名五根草、車輪菜,有助上焦水氣宣化而行水之上源,利尿通淋、活血散瘀的功效,本發明選用的是帶根全草。 [0011]魚腥草: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因其性寒,一般認為邪寒入體之人不易食用。
[0012]血紅白葉藤iCryptolepis sanguinolen ta,是一種原產于非洲的白葉藤屬
植物,富含可用于治療糖尿病的白葉藤堿。甘、補、溫,可用于瘧疾的輔助治療。
[0013]夏枯草:富含含有皂甙、蘆丁、夏枯草甙、金絲桃甙及揮發油等生物活性物質,性寒,通常認為具有清瀉肝火、散結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本發明選用的是帶根全草。
[0014]火麻仁:為桑科植物大麻(CazwaAi1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種子,別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線麻子。味甘,性平。能益脾補虛,養陰潤燥,通便。通常用于用于腳氣腫痛;體虛早衰;心陰不足,心悸不安;血虛津傷,腸燥便秘等。
[0015]南瓜子:南瓜子為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南瓜的種子。本發明中的南瓜子為夏、秋南瓜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子,曬干制成。傳統醫學認為,有殺蟲之功,且甘平不傷正氣,主要用于驅殺絳蟲。對血吸蟲幼蟲也具有很好的殺滅作用,是血吸蟲病的食療佳品。
[0016]白術:又名山薊、楊抱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術等。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本發明以干制的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通常用于治療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0017]紅棗:又名大棗,本發明以其干制品入藥。傳統醫學認為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
[0018]花椒:味辛,性熱,具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臨床效果。
[0019]基孔肯雅熱屬中醫學溫疫范疇,病因為疫毒時邪,借蚊蟲之力侵襲人體。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為三大主癥,兼見惡寒〃肌肉酸痛等邪犯衛表經絡之證候,及肢體困倦〃 口渴〃納差等脾胃濕困的表現,故病位主要在衛表經絡〃關節,涉及脾胃。其病機特點為按衛氣營血的規律傳變,傳變迅速,在衛分時間較短,很快傳入氣分,初起可見衛氣同病,但病程中尚未見營血分傳變。基孔肯雅熱患者常見的病征為發熱、關節疼痛腫大、頭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淋巴結腫大、紅色皮疹等,為溫熱夾濕之邪犯于衛表,經絡之氣不利。邪犯衛表,衛陽被遏,則發熱而惡風寒;濕性沉重,流注于肌肉經絡,則見肢體困倦,四肢酸楚,肌肉麻木,滲注于關節,則關節腫痛"屈伸不利。彭劍虹,鄭志文等人的《基孔肯雅熱77例早中期中醫辨證論治體會》(新中醫[J].北京: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43 (4):68-70)主張采用“寒溫合流”的思想,公開了荊芥〃防風〃羌活〃獨活辛溫解表,石膏〃葛根辛涼撤熱,兩法結合使邪從汗解,而又不致燥傷陰津;佐以板藍根清解熱毒,絲瓜絡"忍冬藤清透關節經絡之邪,使邪不留戀關節。全方可解表透邪,兼清里熱。發明人經實踐,認為上述治療方案并未能達到較優的療效,病人需治療兩天以上方能退燒,皮疹和關節疼痛等均要持續5天以上。在初次治療退燒后的12小時內容易再次發熱(俗稱雙峰熱)。此外,上述的治療方法亦無法避免關節疼痛、頭痛等后遺癥的發生。發明人在行醫過程中偶然發現,原本用于治療糖尿病血紅白葉藤能夠迅速緩解基孔肯雅熱患者發熱、關節疼痛等癥狀。但其治療效果并不穩定。因此,發明人經大量實驗驗證,依據傳統醫學君臣配伍的思想,以魚腥草、夏枯草輔助血紅白葉藤清退內臟之火,再以火麻仁、南瓜子、白術祛除經絡濕毒,佐以紅棗、花椒滋養守正驅寒邪,固本培元,最終得緩解患者痛苦并縮短病愈的時間。
[0020]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
有:
鋸葉棕果 2.7份;
車前 0.6份 魚腥草 0.8份 血紅白葉藤48份 夏枯草 5份;
火麻仁 4.4份;
南瓜子 0.5份;
白術 13份;`
紅棗1.7份;
花椒 0.13份。
[0021]上述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依上述的原料配方稱量各原料組分;將各原料組分置于密封容器中,加入重量為原料總重量10倍的水,攪拌均勻后以11°C /min的速度將混合物加熱至99°C,并維持混合物的溫度直至密封容器內液體體積小于或等于原加入清水體積的30%,最終制得一湯劑。
[0022]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
有:
鋸葉棕果 1份;
車前 1份 魚腥草 0.2份 血紅白葉藤60份 夏枯草 3份;
火麻仁 15份;
南瓜子 0.1份;
白術 15份;
紅棗2份;
花椒 0.05份。 [0023]上述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按權所述的原料配方稱量各原料組分;將各原料組分置于密封容器中,加入重量為原料總重量10倍的水,攪拌均勻后以10°C /min的速度將混合物加熱至100°C,并維持混合物的溫度直至密封容器內液體體積小于或等于原加入清水體積的20%。向上述藥液加入增稠劑,并對其進行冷凍干燥,制成丸劑。本實施例中,所述增稠劑主要成分為淀粉。
[0024]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
有:
鋸葉棕果 3份;
車前 0.5份 魚腥草 1份 血紅白葉藤20份 夏枯草 7份;
火麻仁 2份;
南瓜子 1份;
白術 10份;
紅棗1份;
花椒 0.2份。
[0025]所述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按所述的原料配方稱量各原料組分;將各原料組分置于密封容器中,加入重量為原料總重量10倍的水,攪拌均勻后以15°C /min的速度將混合物加熱至95°C,并維持混合物的溫度直至密封容器內液體體積小于或等于原加入清水體積的35%。對上述藥液進行冷凍干燥,制得濃縮液,灌入膠囊制得膠囊劑。
[0026]實施例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
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包含有鋸葉棕果、車前、魚腥草、血紅白葉藤、夏枯草、火麻仁、南瓜子、白術、紅棗干、花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按干重重量份計包含有: 鋸葉棕果 1-3份; 車前 0.5-1份 魚腥草 0.2-1份 血紅白葉藤20-60份 夏枯草 3-7份; 火麻仁 2-15份; 南瓜子 0.1-1份; 白術 10-15份; 紅棗1-2份; 花椒 0.05-0.2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中包含有按干重重量份 計25-30份的血紅白葉藤。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基孔肯雅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按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原料配方稱量各原料組分;將各原料組分置于密封容器中,加入重量為原料總重量10倍的水,攪拌均勻后以10-15°C /min的速度將混合物加熱至95-100°C,并維持混合物的溫度直至密封容器內液體體積小于或等于原加入清水體積的20%-35%。
5.由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原料配方制得的湯劑。
6.由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原料配方制得的丸劑。
7.由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原料配方制得的膠囊劑。
【文檔編號】A61K36/889GK103768314SQ201310675415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胡曉, 嚴燕平, 陶遠舒 申請人: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