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
背景技術:
目前,普外科醫生在給患者做清創時沒有一個理想的操作臺使用,在清創過程中操作麻煩、費時費力,現有技術的普外科用操作臺在使用時,患者在保持好姿勢后,還常常需要做出調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極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夠方便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創操作,減輕醫務人員工作難度,提高醫療操作效率的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包括移動底座、萬向輪、座椅、升降器、支撐桿、操作臺、儲物缸和提手,所述移動底座的頂面分別設有座椅和升降器,底面設有萬向輪,所述升降器內緊固著頂部與操作臺底面連接的支撐桿,所述操作臺左端設有正方形凹槽,儲物缸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內,儲物缸兩側設有提手,提手與儲物缸連接處外側設有肋條。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夠方便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創操作,在減輕醫務人員工作難度的同時提高了醫療操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操作臺的俯視圖;其中,1-移動底座;2_萬向輪;3-座椅;4_升降器;5_支撐桿;6_操作臺;7-儲物缸;8-提手;9_正方形凹槽;10-肋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通過附圖1和附圖2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包括移動底座1、萬向輪2、座椅3、升降器4、支撐桿5、操作臺6、儲物缸7和提手8,所述移動底座I的頂面分別設有座椅3和升降器4,底面設有萬向輪2,所述升降器4內緊固著頂部與操作臺6底面連接的支撐桿5,所述操作臺6左端設有正方形凹槽9,儲物缸7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9內,儲物缸7兩側設有提手8,提手8與儲物缸7連接處外側設有肋條10。使用時,患者坐在座椅3上,醫務人員通過升降器4調節操作臺6的高度,通過操作臺6左端的儲物缸7對患者進行清創清洗,雜物放入儲物缸7內即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夠方便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創操作,在減輕醫務人員工作難度的同時提高了醫療操作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包括移動底座(I)、萬向輪(2)、座椅(3)、升降器(4)、支撐桿(5)、操作臺¢)、儲物缸(7)和提手(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I)的頂面分別設有座椅(3)和升降器(4),底面設有萬向輪(2),所述升降器(4)內緊固著頂部與操作臺(6)底面連接的支撐桿(5),所述操作臺(6)左端設有正方形凹槽(9),儲物缸(7)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9)內, 儲物缸(7)兩側設有提手(8),提手(8)與儲物缸(7)連接處外側設有肋條(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普外科用清創操作臺,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移動底座、萬向輪、座椅、升降器、支撐桿、操作臺、儲物缸和提手,其特征是所述移動底座的頂面分別設有座椅和升降器,底面設有萬向輪,所述升降器內緊固著頂部與操作臺底面連接的支撐桿,所述操作臺左端設有正方形凹槽,儲物缸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內,儲物缸兩側設有提手,提手與儲物缸連接處外側設有肋條。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夠方便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創操作,在減輕醫務人員工作難度的同時提高了醫療操作效率。
文檔編號A61G15/00GK202982533SQ20132002355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徐曉東 申請人:徐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