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消毒柜的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毒柜,特別是一種消毒柜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消毒柜具有通過分隔板I隔開的上下兩個內膽,第一內膽2和第二內膽3,參見附圖1-圖3,第一密封圈4嵌設在第一內膽2的外邊緣,第二密封圈5嵌設在第二內膽3的外邊緣,用于封閉第一內膽2的第一門體6壓接在第一密封圈4上,用于封閉第二內膽3的第二門體7壓接在第二密封圈5上。這種消毒柜的密封結構比較復雜,且制作成本比較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密封可靠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柜體內的內膽以及設置在柜體上的密封門,其結構特征是內膽的外邊緣設置有密封圈,密封門為二個以上,密封門包括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其中,第一密封門靠向第二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條,第一密封門通過第一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二密封門靠向第一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條,第二密封門通過第二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一密封條的邊緣與第二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密封條的長度和第二密封條的長度分別大于密封圈的內部寬度。所述第一密封門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一密封條的第一壓板。所述第一密封門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密封條及第一壓板的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二密封門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二密封條的第二壓板。所述第二密封條包括第二裝配頭和與第二裝配頭相接且朝外延伸的第二搭接邊,第二壓板上設置有第二裝配槽,第二裝配頭嵌設在第二裝配槽中。所述第二裝配槽的內壁上設置有防止第二裝配頭脫出的第二倒鉤。所述第二密封門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二密封條及第二壓板的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二密封條還包括支撐邊,該支撐邊與第二搭接邊相接且位于第二搭接邊的側面,支撐邊壓接在第二安裝槽的外側。所述密封門還包括第三密封門,第二密封門靠向第三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三密封條,第二密封門通過第三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三密封門靠向第二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四密封條,第三密封門通過第四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三密封條的邊緣與第四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0019]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后,由于第一密封條的邊緣與第二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密封條的長度和第二密封條的長度分別大于密封圈的內部寬度,故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能較好的密封內膽,使內膽與外界徹底隔絕開來,提高了消毒柜的密封性能。當內膽比較大,密封門為三個以上時,也就是包括第一密封門、第二密封門和第三密封門,此時,相鄰的密封門之間通過與其對應的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從而提高S封效果。由于本產品中的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分別與拉籃或拉架相接,而內膽中取消了原有的分隔板,故本產品的內部空間不再受分隔板的限制,增大了本產品的空間利用率。本實用新型取消了以往的分隔板,簡化了結構,降低了制作成本,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密封可靠的特點。
圖1為現有消毒柜移除第一門體和第二門體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消毒柜的局部剖切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移除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后的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切示意圖。圖7為圖6中的B處放大示意圖。圖8為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的后視立體示意圖。圖9為圖8中的C處放大示意圖。圖10為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的后視局部剖切示意圖。圖11為圖10中的D處放大示意圖。圖12為第二密封門與第二密封條、第二壓板的分解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的E處放大示意圖。圖中:1為第一密封門,2為第二密封門,2.1為第二安裝槽,3為第一密封條,4為第二密封條,4.1為第二裝配頭,4.2為第二搭接邊,4.3為支撐邊,5為第一壓板,6為第二壓板,6.1為第二裝配槽,6.1.1為第二倒鉤,8為內膽,9為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4-圖13,本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柜體內的內膽8以及設置在柜體上的密封門,內膽8的外邊緣設置有密封圈9 ;密封門為二個以上,密封門包括第一密封門I和第二密封門2 ;其中,第一密封門I靠向第二密封門2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條3,第一密封門I通過第一密封條3壓接在密封圈9上,第二密封門2靠向第一密封門I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條4,第二密封門2通過第二密封條4壓接在密封圈9上;第一密封條3的邊緣與第二密封條4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第一密封條3的長度和第二密封條4的長度分別大于密封圈9的內部寬度。[0040]第二密封門2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二密封條4的第二壓板6。第二密封條4包括第二裝配頭4.1和與第二裝配頭4.1相接且朝外延伸的第二搭接邊4.2,第二壓板6上設置有第二裝配槽6.1,第二裝配頭4.1嵌設在第二裝配槽6.1中。第二裝配槽6.1的內壁上設置有防止第二裝配頭4.1脫出的第二倒鉤6.1.1。第二密封門2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二密封條4及第二壓板6的第二安裝槽2.1。第二密封條4還包括支撐邊4.3,該支撐邊4.3與第二搭接邊4.2相接且位于第二搭接邊4.2的側面,支撐邊4.3壓接在第二安裝槽的外側。支撐邊4.3可以起到支撐第二搭接邊4.2的作用,能夠加強第二密封條4的強度,并且能夠加強密封性能。第一密封門I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一密封條3的第一壓板5。第一密封門I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密封條3及第一壓板5的第一安裝槽。至于第一密封門、第一密封條3和第一壓板5的其余結構與第二密封門2、第二密封條4和第二壓板6基本相同,這里就不再贅述。以上為密封門包括第一密封門I和第二密封門2的技術方案,當密封門還包括第三密封門時,第二密封門2靠向第三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三密封條,第二密封門2通過第三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9上;第三密封門靠向第二密封門2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四密封條,第三密封門通過第四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9上;第三密封條的邊緣與第四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技術方案來確保相鄰的各密封門之間通過與其對應的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以提高密封性能。
權利要求1.一種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柜體內的內膽(8)以及設置在柜體上的密封門,其特征是內膽(8)的外邊緣設置有密封圈(9),密封門為二個以上,密封門包括第一密封門(I)和第二密封門(2); 其中, 第一密封門(I)靠向第二密封門(2)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條(3),第一密封門(I)通過第一密封條(3)壓接在密封圈(9)上, 第二密封門(2)靠向第一密封門(I)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條(4),第二密封門(2)通過第二密封條(4)壓接在密封圈(9)上; 第一密封條(3)的邊緣與第二密封條(4)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條(3)的長度和第二密封條(4)的長度分別大于密封圈(9)的內部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門(I)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一密封條(3)的第一壓板(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門(I)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密封條(3)及第一壓板(5)的第一安裝槽。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門(2)上設置有用于壓接第二密封條(4)的第二壓板(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條(4)包括第二裝配頭(4.1)和與第二裝配頭(4.1)相接且朝外延伸的第二搭接邊(4.2),第二壓板(6)上設置有第二裝配槽(6.1),第二裝配頭(4.1)嵌設在第二裝配槽(6.1)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裝配槽(6.1)的內壁上設置有防止第二裝配頭(4.1)脫出的第二倒鉤(6.1.1)。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門(2)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二密封條(4)及第二壓板(6)的第二安裝槽(2.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條(4)還包括支撐邊(4.3),該支撐邊(4.3)與第二搭接邊(4.2)相接且位于第二搭接邊(4.2)的側面,支撐邊(4.3)壓接在第二安裝槽的外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密封門還包括第三密封門, 第二密封門(2)靠向第三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三密封條,第二密封門(2)通過第三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9)上; 第三密封門靠向第二密封門(2 )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四密封條,第三密封門通過第四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9)上; 第三密封條的邊緣與第四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一種消毒柜的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柜體內的內膽以及設置在柜體上的密封門,內膽的外邊緣設置有密封圈,密封門為二個以上,密封門包括第一密封門和第二密封門;其中,第一密封門靠向第二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條,第一密封門通過第一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二密封門靠向第一密封門的一側的內邊緣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條,第二密封門通過第二密封條壓接在密封圈上;第一密封條的邊緣與第二密封條的邊緣相互搭接在一起。第一密封條的長度和第二密封條的長度分別大于密封圈的內部寬度。本實用新型取消了以往的分隔板,簡化了結構,降低了制作成本,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密封可靠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L2/00GK203043015SQ20132002362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陳恒良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泰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