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背部按摩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特別是一種背部按摩車。
背景技術:
目前腰、肩、頸等相關部委經常酸痛的人群日益增大,這和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有關,如司機、IT人員等。按摩可對神經系統產生抑制調節作用,起到鎮痛效應,能夠解除肌肉痙攣,起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四周炎癥消退,解除神經擠壓的功效,但是市場上的按摩器雖然種類繁多,但大多是針對四肢關節等部位而制作的按摩器,達不到背部按摩的要求;即使有少部分針對背部按摩保健的按摩器,也存在按摩范圍小、舒適度低等問題。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人經過長期研究設計,發明出一種背部按摩車,用以彌補以上不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部按摩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整體結構的設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背部按摩車,包括按摩架、按摩磙,其特征在于:在按摩架上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支架,在支架的上方設置有“rN”形扶手,在相對平行的支架內側等距安裝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按摩磙,按摩磙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上;在按摩架的一端垂直設置有“T”形受力桿;在按摩架的下部設置有支腿,支腿起到支撐作用;扶手、支架、受力桿及支腿固為一體。所述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其特征在于:按摩磙是由軸桿、按摩輪所構成,按摩輪呈環形結構套設在軸桿上,按摩輪以軸桿為軸轉動;在按摩輪的外側設置有若干按摩點,在按摩輪的內壁設置有內軸環;內軸環、按摩輪及按摩點固為一體。所述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其使用方法為:當人體平躺于按摩車上時,雙腳勾住受力桿,用力屈伸雙腿,則身體前后滑動,背部作用于按摩磙,按摩輪轉動起到按摩的作用。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比較所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采用本技術方案制作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可以對使用者整個背部進行滾動式按摩,按摩范圍廣,舒適度高,能夠充分起到按摩背部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經脈的效果,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按摩磙結構示意圖。圖中:L按摩架,11.支架,111.扶手,12.受力桿,13.支腿;[0015]2.按摩磙,21.軸桿,22.按摩輪,221.按摩點,222.內軸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背部按摩車,包括按摩架1、按摩磙2,其特征在于:在按摩架I上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支架11,在支架11的上方設置有形扶手111,在相對平行的支架11內側等距安裝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按摩磙2,按摩磙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11上;在按摩架I的一端垂直設置有“T”形受力桿12 ;在按摩架I的下部設置有支腿13,支腿13起到支撐作用;扶手111、支架11、受力桿12及支腿13固為一體。所述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其特征在于:按摩磙2是由軸桿21、按摩輪22所構成,按摩輪22呈環形結構套設在軸桿21上,按摩輪22以軸桿21為軸轉動;在按摩輪22的外側設置有若干按摩點221,在按摩輪22的內壁設置有內軸環222 ;內軸環222、按摩輪22及按摩點221固為一體。
權利要求1.一種背部按摩車,包括按摩架(I)、按摩磙(2),其特征在于:在按摩架(I)上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支架(11),在支架(11)的上方設置有形扶手(111),在相對平行的支架(11)內側等距安裝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按摩磙(2),按摩磙(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11)上;在按摩架(I)的一端垂直設置有“T”形受力桿(12);在按摩架(I)的下部設置有支腿(13),支腿(13)起到支撐作用;扶手(111)、支架(11)、受力桿(12)及支腿(13)固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其特征在于:按摩磙(2)是由軸桿(21)、按摩輪(22)所構成,按摩輪(22)呈環形結構套設在軸桿(21)上,按摩輪(22)以軸桿(21)為軸轉動;在按摩輪(22)的外側設置有若干按摩點(221),在按摩輪(22)的內壁設置有內軸環(222);內軸環(222)、按摩輪(22)及按摩點(221)固為一體。
專利摘要一種背部按摩車,包括按摩架、按摩磙,其特征在于在按摩架上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支架,在支架的上方設置有形扶手,在相對平行的支架內側等距安裝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按摩磙,按摩磙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上;在按摩架的一端垂直設置有“T”形受力桿;在按摩架的下部設置有支腿,支腿起到支撐作用;扶手、支架、受力桿及支腿固為一體。采用本技術方案制作的一種背部按摩車,可以對使用者整個背部進行滾動式按摩,按摩范圍廣,舒適度高,能夠充分起到按摩背部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經脈的效果,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H15/00GK203029591SQ20132004287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陳櫟壇 申請人:陳櫟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