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硅膠導尿管,特別是一種帶有自動緩釋給藥系統的硅膠導尿管。其作用是在臨床留置導尿過程中,在保證導尿、沖洗膀胱的同時,通過自動緩釋給藥系統將鎮痛或消炎藥液緩慢、持續地流入人體尿道內,且又通過硅膠導尿管的引流槽將殘留藥液或尿道自身分泌物排出,進而達到鎮痛消炎的功效,避免因長時間置管誘發尿道感染等并發癥。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導尿管為乳膠導尿管和硅膠導尿管,在國內市場,乳膠導尿管占主導地位,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導尿留置時間超過二天或兒童用的導尿管,其硅膠導尿管占主導地位,硅膠導尿管比乳膠導尿管更適用于醫學使用。硅膠導尿管和乳膠導尿管對比如下:1.硅膠材料是WHO認定可永久留置人體內的四種材料之一;硅膠的化學組份和物理結構,決定了它具有其它同類材料難以取代的特點:化學性能穩定、熱穩定性好、吸附性能高、對組織兼容性大、有較高的機械強度等。而乳膠材料化學性能不穩定、耐熱性差、對組織兼容性較差,機械強度低。2.硅膠導尿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細胞毒性,無致敏與刺激反應。而乳膠導尿管含有一種對體腔內的細胞有毒物質,有細胞毒性反應,會導致尿道炎癥等反應;乳膠對組織刺激性大,會引起過敏反應。
3.硅膠導尿管產品極為柔軟,呈透明或半透明體,便于尿液流的觀察,但價格相對乳膠導尿管偏高二倍左右。二乳膠導尿管產品質地過分柔軟,醫護人員操作起來相對困難,難以將其順利插入膀胱內。4.硅膠導尿管內徑寬闊,其排泄流量大于乳膠導尿管二倍以上,內腔道不會形成結鈣、沉淀,而引發引流不暢通,徹底解決了導管堵塞導致拔管困難的問題。而乳膠導尿管內徑狹窄且較長時間留置使用乳膠導尿管容易引起包殼形成,它是由于尿中的礦物鹽沉淀到尿管上形成的,使內腔道上形成結鈣、沉淀,不利于引流,則會造成再次插管,如發生導尿管堵塞則會導致拔管困難。5.硅膠導尿管適宜于人體中的中長期留置導尿,最長留置時間為29天,這樣可以避免多次插管,減輕且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尿路交叉感染的發生;同時,經臨床證實,用硅膠導尿管能使患者的不適程度降到最低。而乳膠導尿管則沒有這種效果。現有的一次性使用硅膠導尿管一般包括硅膠管身、球囊或稱水囊、尖部或稱頭部、排泄錐形接口、充起錐形接口、沖洗錐形接口及氣閥。所稱的硅膠導尿管是指以硅橡膠材料制成的導尿管,硅膠管體的前部設有球囊及尖部,在球囊與尖部之間的硅膠管體上開有排泄孔,在球囊內的管體上開有球囊孔,硅膠管體的后部設有排泄錐形接口、充起錐形接口,在充起錐形接口上裝有單向充氣閥,這是一種二腔硅膠導尿管,主要適用于臨床上患者排尿;硅膠管體的后部設有排泄錐形接口、充起錐形接口和沖洗錐形接口,這是一種三腔硅膠導尿管,主要適用于臨床上患者排尿及沖洗膀胱。排泄錐形接口通過硅膠管體的排泄內腔道與位于管體球囊前部的排泄孔貫通,用于患者排尿,充起錐形接口通過硅膠管體的充起內腔道與球囊孔貫通,通過單向充氣閥向球囊注氣或注水后可充起球囊,用于固定留置的尿管,沖洗錐形接口通過硅膠管體的沖洗內腔道與導頭上的沖洗孔貫通,注入生理鹽水或注射用水可用于沖洗膀胱。由于現有硅膠導尿管的球囊粘貼在硅膠管體外壁上,采用球囊模壓或粘接工藝而成,在管體球囊部均會形成凸形,與管體外徑圓整度不成線型,在臨床上插入或抽出尿道過程中,使患者尿道脹縮感頻繁、疼痛感加劇,不便于尿道插入或抽出;此外因三腔硅膠導尿管一般不帶有塞蓋,在留置導尿過程中,尿液從沖洗口流入至沖洗錐形接口流出而使臨床護理帶來不便。中國專利號:03231019.6,公開了一種帶自動緩釋給藥系統的一次性醫用導管,它涉及到導尿管、氣管插管、引流等醫用導管在臨床使用時的自動緩釋給藥功能,其缺陷是:一是沒有明確導管的材料構成;二是沒有清晰地明確在臨床導尿過程中,導尿管帶有自動緩釋給藥系統的結構組成及作用機理;三是沒有明確通過輸液泵將藥液進入病人體內后藥液殘留物的排出通道。四、對出液孔的位置及數量規定不明晰。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夠有效地將尿道產生的分泌物排出體外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系統的硅膠導尿管,在臨床導尿的同時通過自動緩釋輸液泵,將麻醉藥物或消炎藥物持續、緩釋地對病人尿道供藥,并可對自身分泌物或殘留藥液通過導尿管器械結構特征排出,以達到消除尿道炎癥、減輕病人的不適感、疼痛感、異物感或預防感染等并發癥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包括管體、球囊和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頭固定在管體的前端,管體的后端設置有排泄接口、充氣接口和注藥接口,所述的管體內設置有排泄腔道、球囊腔道和注藥腔道,排泄腔道與排泄接口連接,球囊腔道與充氣接口連接,注藥腔道與注藥接口連接;所述管體表面靠近導頭的部位設置有排泄孔,排泄孔與排泄腔道連通;所述管體表面設置有球囊孔,球囊孔與球囊腔道連通,球囊與管體固定,球囊孔位于球囊內;所述管體表面設置有若干出液孔,出液孔與注藥腔道連通;所述的管體表面還設置有引流槽,引流槽從管體的后端延伸至管體與球囊連接處;所述的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包括緩釋輸液泵和輸液導管,輸液導管的一端與緩釋輸液泵連接,另一端與注藥接口連接,輸液導管上設置有止流夾,通過止流夾可實現通流或止流。尿道內自然形成的分泌物可以通過引流槽通道排出,避免分泌物長時間在尿道內產生炎癥;自動緩釋給藥裝置與注藥接口連接,通過注藥接口可直接注入清洗液經出液孔對尿道進行清洗,清洗尿道內的分泌物,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可以緩慢、持續地注入消炎藥物,保證導尿管長時間在尿道不會引起尿道發炎并可消除異物感、疼痛感和不舒適感。本實用新型所述管體的后端還設置有沖洗接口,管體內設置有沖洗腔道,導頭內設置有沖洗口,所述沖洗腔道的前端與沖洗口連接,后端與沖洗接口連接。可以通過外部器械連接沖洗接口,清洗液通過沖洗口對膀胱進行沖洗。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沖 洗接口上設置有塞蓋,塞蓋包括錐形塞、蓋子和連接帶,蓋子塞入錐形塞內密合匹配,蓋子的末端通過連接帶與錐形塞連接;錐形塞為空心錐形體,錐形塞塞入沖洗接口內,錐形塞的外壁與沖洗接口的內壁密合匹配,錐形塞通過連接帶與沖洗接口連接。當需要對膀胱沖洗時,可拔出蓋子,通過外部器械連接沖洗接口對膀胱進行沖洗;當不需要沖洗時,塞進蓋子,可避免在留置導尿過程中尿液從沖洗口流入沖洗腔道、直至沖洗接口處流出而造成護理不便的現象。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緩釋輸液泵包括芯柱、彈性硅膠囊、單向進液閥、限流管和皮圈,所述的芯柱的中心設置有一軸向通孔、芯柱的側壁的設置有一個與通孔互相垂直連通的小孔;芯柱的一端與單向進液閥連接,另一端與限流管連接,限流管與輸液導管連接;彈性硅膠囊包裹在芯柱的外側,皮圈套在彈性硅膠囊的兩端。通過向單向進液閥注入藥液,經芯柱內的通孔和小孔,使彈性硅膠囊充起形成橢圓型球囊狀,通過彈性硅膠囊固有的回縮性能使藥液從限流管緩慢、持續流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管體的表面設置有球囊內置凹槽,球囊設置在球囊內置凹槽上,球囊的兩端與球囊內置凹槽的兩端通過粘接固定,球囊的外壁與管體的表面保持平齊;所述的球囊孔位于球囊內置凹槽上。球囊恰好位于球囊內置凹槽內,球囊外壁與管體表面保持平齊,使整根導尿管成直線型,在插入或抽出尿道時更加方便,不會造成患者尿道脹縮頻繁,減輕疼痛。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注藥接口和充氣接口上均設置有單向充氣閥,充氣接口用于連接注射器,當注射器插入單向充氣閥時,單向充氣閥貫通,可進行充氣或抽氣,當注射器拔出時,單向充氣閥復原,充氣接口封閉,能夠防止氣體流出,使球囊持續作用;注藥接口用于連接注藥閥時,單向充氣閥導通,可直接注入清洗液或藥液,當注射器拔出時,單向充氣閥復原,注藥接口封閉,能夠防止藥液回流;當要緩釋、持續注藥時,可連接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出藥閥進行緩釋、持續給藥治療。本實用新型所述引流槽的數量為2 5條,引流槽均勻分布在管體外壁上;所述引流槽的一端與管體后 端的距離為0.5 2cm,引流槽的另一端與球囊的距離為0.5
1.5cm ;所有引流槽寬度之和不超過管體外徑周長的50%。本實用新型所述出液孔的數量為3 20個,每相鄰兩個出液孔之間的距離相等,為I 5cm,出液孔的孔徑為0.8 1.5mm。本實用新型所述管體的內壁還設置有顯影定位點,該顯影定位點位于排泄孔與導頭之間。導尿管進入尿道時可以通過X射線探測顯影定位點的位置,便于導尿管定位。本實用新型所述導尿管的材料為硅膠,球囊內置凹槽通過一次模壓成型并與管體為一體,再將球囊的兩端通過粘接工藝粘接到球囊內置凹槽上,使球囊與管體平齊。而一般的硅膠導尿管是采用球囊模壓或粘接工藝,所以球囊包裹在管體外,無法達到平齊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結構設計合理,在導尿管插入人體尿道時,可由緩釋輸液泵輸入藥液,使藥液緩慢、持續地注入尿道,保證導尿管長時間在尿道不會引起尿道發炎及不適感,同時可將殘留藥液或尿道自身分泌物通過引流槽排出,以達到消炎及預防感染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合理,它將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消炎鎮痛功能與硅膠導尿管的導尿、沖洗、引流功能合為一體,特別適用于留置導尿過程中作弓I流分泌物、消炎鎮痛之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緩釋輸液泵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B-B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參見圖1 圖2,本實施例包括管體1、球囊2和導頭3,所述的導頭3固定在管體I的前端,管體I的后端設置有排泄接口 4、充氣接口 5和注藥接口 6,所述的管體I內設置有排泄腔道41、球囊腔道51和注藥腔道61,排泄腔道41與排泄接口 4連接,球囊腔道51與充氣接口 5連接,注藥腔道61與注藥接口 6連接;所述管體I表面靠近導頭3的部位設置有排泄孔42,排泄孔42與排泄腔道41連通;所述管體I表面設置有球囊孔52,球囊孔52與球囊腔道51連通,球囊2與管體I固定,球囊孔52位于球囊2內;所述管體I表面設置有若干出液孔62,出液孔62與注藥腔道61連通;所述的管體I表面還設置有引流槽11,引流槽11從管體I的后端延伸至管體I與球囊2連接處;所述的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包括緩釋輸液泵21和輸液導管22,輸液導管22的一端與緩釋輸液泵21連接,另一端與注藥接口6連接,輸液導管22上設置有止流夾23,通過止流夾23可實現通流或止流。尿道內自然形成的分泌物可以通過引流槽11通道排出, 避免分泌物長時間在尿道內產生炎癥;注藥接口6可直接連接注射器向注藥腔道注入清洗液或藥液,并通過出液孔62對尿道進行清洗,清洗尿道內的分泌物,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可以緩慢、持續地注入消炎藥物,保證導尿管長時間在尿道不會引起尿道發炎并可消除異物感、疼痛感和不舒適感。本實施例中,緩釋輸液泵21包括芯柱24、彈性硅膠囊25、單向進液閥26、限流管27和皮圈28,所述的芯柱24的中心設置有一軸向通孔29、芯柱24的側壁的設置有一個與通孔29互相垂直連通的小孔20 ;芯柱24的一端與單向進液閥26連接,另一端與限流管27連接,限流管27與輸液導管22連接;彈性硅膠囊25包裹在芯柱24的外側,皮圈28套在彈性硅膠囊25的兩端。通過向單向進液閥26注入藥液,經芯柱24內的通孔29和小孔20,使彈性硅膠囊25充起形成橢圓型球囊狀,通過彈性硅膠囊25固有的回縮性能使藥液從限流管27緩慢、持續流出。本實施例中,管體I的表面設置有球囊內置凹槽12,球囊2設置在球囊內置凹槽12上,球囊2的兩端與球囊內置凹槽12的兩端通過粘接固定,球囊2的外壁與管體I的表面保持平齊;所述的球囊孔52位于球囊內置凹槽12上。球囊2恰好位于球囊內置凹槽12內,球囊2外壁與管體I表面保持平齊,使整根導尿管成直線型,在插入或抽出尿道時更加方便,不會造成患者尿道脹縮頻繁,減輕疼痛。本實施例中,注藥接口 6和充氣接口 5上均設置有單向充氣閥7,充氣接口 5用于連接注射器,當注射器插入單向充氣閥7時,單向充氣閥7貫通,可進行充氣(水)或抽氣(水),當注射器拔出時,單向充氣閥7復原,充氣接口 5封閉,能夠防止氣體或水流出,使球囊2持續起固定尿管的作用;注藥接口 6用于連接注射器或出藥閥時,單向充氣閥7導通,可進行注藥,注藥閥脫離時,單向充氣閥7關閉,能防止藥液回流。本實施例中,引流槽11的數量為2條,引流槽11均勻分布在管體I外壁上;所述引流槽11的一端與管體I后端的距離為1.5cm,引流槽11的另一端與球囊2的距離為Icm ;所有引流槽11寬度之和不超過管體I外徑周長的50%。本實施例中,出液孔62的數量為10個,每相鄰兩個出液孔62之間的距離相等,為4cm,出液孔62的孔徑為1mm。本實施例中,管體I的內壁還設置有顯影定位點13,該顯影定位點13位于排泄孔42與導頭3之間。導尿管進入尿道時可以通過X射線探測顯影定位點13的位置,便于導尿
管定位。使用時,將導尿管插入尿道,導頭3和球囊2進入膀胱,插入時,球囊2與管體I的直線型結構不會增加尿道的脹縮,減輕患者痛苦;導尿管插入后,從充氣接口 5充入氣體,使球囊2鼓起呈球狀9,將導尿管固定,不易移動;尿液通過排泄孔42流出后,當要結束留置導尿時,用注射 器插入單向充氣閥7至到位,引出球囊2內的氣體,使球囊2復原,抽出導尿管。當需要作導尿時消炎鎮痛使用時,可以用緩釋輸液泵21將藥液從注藥接口 6輸入導尿管,從出液孔62緩慢、持續地流入尿道,對尿道進行清洗和消炎,尿道內的殘留的藥液和分泌物可以通過引流槽11流出體外,防止產生炎癥。本實施例中,導尿管的材料為硅膠,球囊內置凹槽12通過一次模壓成型與管體I連為一體,再將球囊2粘接到球囊內置凹槽12上,使球囊2與管體I平齊。而一般的硅膠導尿管是采用球囊模壓或粘接工藝,所以球囊2包裹在管體I外,管體I上無法設置球囊內置凹槽12,達不到平齊的效果。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管體I的后端還設置有沖洗接口 8,管體I內設置有沖洗腔道81,導頭3內設置有沖洗口 82,所述沖洗腔道81的前端與沖洗口 82連接,后端與沖洗接口 8連接。可以通過外部設備連接沖洗接口 8,清洗液通過沖洗口 82對膀胱進行沖洗,清洗完成后,清洗液從排泄孔42排出。本實施例中,沖洗接口 8上設置有塞蓋83,塞蓋83包括錐形塞84、蓋子85和連接帶86,蓋子85塞入錐形塞84內密合匹配,蓋子85的末端通過連接帶86與錐形塞84連接;錐形塞84為空心錐形體,錐形塞84塞入沖洗接口 8內,錐形塞84的外壁與沖洗接口 8的內壁密合匹配,錐形塞84通過連接帶86與沖洗接口 8連接。避免在導尿過程中尿液從沖洗口 82進去導尿管至沖洗接口 8處流出。其余結構和功能與實施例1相同。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說明具體形狀和尺寸的,則該零件可以為與其結構相適應的任何形狀和尺寸;同時,零件所取的名稱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包括管體、球囊和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頭固定在管體的前端,管體的后端設置有排泄接口、充氣接口和注藥接口,所述的管體內設置有排泄腔道、球囊腔道和注藥腔道,排泄腔道與排泄接口連接,球囊腔道與充氣接口連接,注藥腔道與注藥接口連接;所述管體表面靠近導頭的部位設置有排泄孔,排泄孔與排泄腔道連通;所述管體表面設置有球囊孔,球囊孔與球囊腔道連通,球囊與管體固定,球囊孔位于球囊內;所述管體表面設置有若干出液孔,出液孔與注藥腔道連通;所述的管體表面還設置有引流槽,引流槽從管體的后端延伸至管體與球囊連接處;所述的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包括緩釋輸液泵和輸液導管,輸液導管的一端與緩釋輸液泵連接,另一端與注藥接口連接,輸液導管上設置有止流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后端還設置有沖洗接口,管體內設置有沖洗腔道,導頭內設置有沖洗口,所述沖洗腔道的前端與沖洗口連接,后端與沖洗接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沖洗接口上設置有塞蓋,塞蓋包括錐形塞、蓋子和連接帶,蓋子塞入錐形塞內密合匹配,蓋子的末端通過連接帶與錐形塞連接;錐形塞為空心錐形體,錐形塞塞入沖洗接口內,錐形塞的外壁與沖洗接口的內壁密合匹配,錐形塞通過連接帶與沖洗接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釋輸液泵包括芯柱、彈性硅膠囊、單向進液閥、限流管和皮圈,所述的芯柱的中心設置有一軸向通孔、芯柱的側壁的設置有一個與通孔互相垂直連通的小孔;芯柱的一端與單向進液閥連接,另一端與限流管連接,限流管與輸液導管連接;彈性硅膠囊包裹在芯柱的外偵牝皮圈套在彈性硅膠囊的兩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表面設置有球囊內置凹槽,球囊內置凹槽與管體成一體,采用一次模壓成型;球囊設置在球囊內置凹槽上,球囊的兩端與球囊內置凹槽的兩端通過粘接固定,球囊的外壁與管體的表面保持平齊;所述的球囊孔位于球囊內置凹槽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藥接口和充氣接口上均設置有單向充氣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數量為2 5條,引流槽均勻分布在管體外壁上;所述引流槽的一端與管體后端的距離為0.5 2cm,引流槽的另一端與球囊的距離為0.5 1.5cm ;所有引流槽寬度之和不超過管體外徑周長的50%。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的數量為3 20個,每相鄰兩個出液孔之間的距離相等,為I 5cm,出液孔的孔徑為0.8 1.5mm。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內壁還設置有顯影定位點,該顯影定位點位于排泄孔與導頭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尿管的材料為硅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自動緩釋給藥裝置的硅膠導尿管,包括管體、球囊和導頭,導頭固定在管體的前端,管體的后端設置有排泄接口、充氣接口和注藥接口,管體內設置有排泄腔道、球囊腔道和注藥腔道,排泄腔道與排泄接口連接,球囊腔道與充氣接口連接,注藥腔道與注藥接口連接;管體表面設置有排泄孔、球囊孔和出液孔,排泄孔與排泄腔道連通,球囊孔與球囊腔道連通,出液孔與注藥腔道連通,球囊與管體固定;所述自動緩釋給藥裝置包括緩釋輸液泵和輸液導管,輸液導管的一端與緩釋輸液泵連接,另一端與注藥接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將自動緩釋給藥功能與導尿管的導尿、沖洗、引流功能合為一體,特別適用于留置導尿過程中作引流分泌物、消炎鎮痛之用。
文檔編號A61M3/02GK203090197SQ20132005821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發明者徐慶康, 郁鵬忠, 錢江 申請人:海鹽康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