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
背景技術: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對于普外術后的特殊病人需要超生檢查,而超生檢查處于開放環境,超生探頭檢查產生的細菌,從而會感染病人手術部位。因此,解決術后病人做超生檢查時不會因探頭細菌而感染成為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隔離板為透明材質,其內部有耦合劑不會因為隔離而妨礙超生波的診斷,同時避免了超生探頭接觸病人而產生的細菌,達到同樣或更好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包括:隔離板1、耦合劑層2,其特征在于:隔離板I內有耦合劑層2,隔離板I為弧形透明材質,耦合劑層2為醫用耦合劑。本實用新型能夠產生的有益效果: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隔離板為透明材質,其內部有耦合劑不會因為隔離而妨礙超生波的診斷,同時避免了超生探頭接觸病人而產生的細菌。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包括:隔離板I是透明的弧形,檢查時把隔離板I放到患者身上,超生探頭在隔離板面進行檢查,耦合劑層2在隔離板內部,由于隔離板I是密封的,所以耦合劑可以均勻的分布在隔離板內。所述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隔離板為透明材質,其內部有耦合劑不會因為隔離而妨礙超生波的診斷,同時避免了超生探頭接觸病人而產生的細菌。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包括:隔離板(I)、耦合劑層(2),其特征在于:隔離板(I)內有耦合劑層(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術后隔離板,其特征在于:隔離板(I)為弧形透明材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術后隔離板,其特征在于:耦合劑層(2)為醫用耦合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普外術后隔離板,包括隔離板(1)、耦合劑層(2),其特征在于隔離板(1)內有耦合劑層(2),隔離板(1)為弧形透明材質,耦合劑層(2)為醫用耦合劑,本實用新型的產品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隔離板為透明材質,其內部有耦合劑不會因為隔離而妨礙超生波的診斷,同時避免了超生探頭接觸病人而產生的細菌,達到同樣或更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B8/00GK203042301SQ20132007138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
發明者黃朔 申請人:黃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