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普外科醫療用品領域,特別是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當有些病人血管破裂時在止血的同時要對血管進行縫合,但首先要對破裂部位進行止血處理,通常使用橡膠管止血,扎接過程麻煩,同時也會給病人帶來不適感。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20699634.8公開了一種新型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其包括系帶,系帶上固定有加壓氣袋,加壓氣袋上安裝有進氣管,進氣管的一端連接有氣泵,氣泵上安裝有控制開關;系帶是由棉線制成的呈長條形;加壓氣袋是由醫用橡膠制成的。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止血效果不是太明顯,且需要有氣泵對加壓氣袋進行充氣,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止血效果好,且結構簡單的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包括棉質的彈性帶,彈性帶兩端設有粘扣,所述彈性帶中段橫向固定設置兩塊硬質塊,兩塊硬質塊中間橫向固定設置氣囊,氣囊上設置止血藥包;所述氣囊接有軟管,軟管末端設置充氣球囊,軟管與充氣球囊連接處設置閥門。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硬質塊為長方體硅膠塊,且縱向對稱設置于彈性帶中段的兩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氣囊上表面與止血藥包接觸面為粘扣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氣囊兩邊增加了硅膠塊,硅膠塊對傷口兩邊施壓,并通過充氣球囊對氣囊充氣,氣囊對傷口直接加壓使止血藥包緊貼傷口,起到對傷口快速止血的效果,且止血藥包能夠根據需要隨時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此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所示的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包括棉質的彈性帶1,彈性帶I兩端設有粘扣2,彈性帶I中段橫向固定設置兩塊硬質塊3,兩塊硬質塊3中間橫向固定設置氣囊4,氣囊4上設置止血藥包5 ;氣囊4接有軟管6,軟管6末端設置充氣球囊8,軟管6與充氣球囊8連接處設置閥門7,其中硬質塊3為長方體硅膠塊,且縱向對稱設置于彈性帶I中段的兩邊,氣囊4上表面與止血藥包5接觸面為粘扣連接。使用時,將棉質的彈性帶I通過粘扣2固定手臂或腿上,硅膠塊壓于傷口兩側,擰緊閥門7,反復擠壓充氣球囊8對氣囊4充氣,此時止血藥包5緊緊壓住傷口,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氣囊4兩邊增加了硅膠塊,硅膠塊對傷口兩邊施壓,并通過充氣球囊8對氣囊4充氣,氣囊4對傷口直接加壓使止血藥包6緊貼傷口,起到對傷口快速止血的效果,且止血藥包能夠根據需要隨時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包括棉質的彈性帶(I),彈性帶(I)兩端設有粘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帶(I)中段橫向固定設置兩塊硬質塊(3),兩塊硬質塊(3)中間橫向固定設置氣囊(4),氣囊(4)上設置止血藥包(5);所述氣囊(4)接有軟管¢),軟管(6)末端設置充氣球囊(8),軟管(6)與充氣球囊(8)連接處設置閥門(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塊(3)為長方體硅膠塊,且縱向對稱設置于彈性帶(I)中段的兩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4)上表面與止血藥包(5)接觸面為粘扣連 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普外科手術用止血裝置,包括棉質的彈性帶,彈性帶兩端設有粘扣,所述彈性帶中段橫向固定設置兩塊硬質塊,兩塊硬質塊中間橫向固定設置氣囊,氣囊上設置止血藥包;所述氣囊接有軟管,軟管末端設置充氣球囊,軟管與充氣球囊連接處設置閥門。本實用新型在氣囊兩邊增加了硅膠塊,硅膠塊對傷口兩邊施壓,并通過充氣球囊對氣囊充氣,氣囊對傷口直接加壓使止血藥包緊貼傷口,起到對傷口快速止血的效果,且止血藥包能夠根據需要隨時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B17/135GK203042361SQ2013200751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董剛, 孫利平, 田家祥, 李修志, 楊方武, 陳夫圓 申請人:董剛, 孫利平, 田家祥, 李修志, 楊方武, 陳夫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