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多連接器和醫療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和多連接器,多連接器(10;10’)用于在管輥泵上布置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30)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多連接器包括至少一基座構件(11)和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12’,13’),連接器元件用于將管部分(30)的各端連接至供給線路(31)和排放線路(32),其中連接器元件布置在基座構件(11)的相對兩側,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當該部分與管輥泵的泵殼體(20)中的適當向內且均勻彎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時,允許多連接器(10;10’)繞樞軸(14)進行限定的樞轉動作,并且多連接器包括與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間隔開的裝置,用于鎖定多連接器與管輥泵的泵殼體(20)。
【專利說明】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多連接器和醫療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在管輥栗(tube roller pump)上布置體外血液循環的供給與排放線路和管部分(tube segment)的多連接器(mult1-connector)。
[000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涉及上面能夠布置這種多連接器的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
【背景技術】
[0003]在用于體外血液治療(透析)的醫療設備中,常常采用管輥栗來將抽取自病人的血液返回到透析器和返回給病人。這種管輥栗是螺動栗(peristaltic pump),其中圈形管部分靠近栗殼體的適當彎折的支承表面(bearing surface)。位于支承表面內部的栗轉子則外邊緣沿該管部分運動,其中管局部呈凹口(indented),由此該管部分的彈性材料特性使得血液能夠通過該管部分供給。為此,血液經由第一端口供給到管部分,并經由管部分另一端處的另一端口排放。以這種方式,管部分例如與供給和排放線路以及若干壺(air trap)一起形成了所謂的傳輸系統,通過所述傳輸系統,病人的血液被供給透析器然后供回給病人。
[0004]那些傳輸系統優選在每次治療之后更換,并且不重復用于其他病人。因而用過的管部分在新傳輸系統引入設備之前不需要從栗上取下。為了在取下和安裝傳輸系統過程中幫助操作,已知在所述管部分的兩端的每一端處設置有適于連接至供給和排放線路的連接器。然而,這種連接器僅僅是連接件而不能實現其他功能。這種手動系統的一個缺點是,在插入栗中后可能發生混淆。可以通過例如顏色編碼和/或幾何編碼的方式來解決該問題。
[0005]此外,使供給和排放線路的兩個端口統一在一個部件中的多連接器是已知的,該多連接器隨后適于被引入栗殼體的接納部中。由于其幾何形狀和其材料特性,這些部件常常允許簡單而清楚地將栗部分插入栗中。幾何編碼排除任何不正確的安裝位置。然而,這些系統常常缺乏用于將系統插入栗中的操作表面,這就妨礙了操控。
[0006]而且,意在取代并因而幫助扣合(threading)和松脫(unthreading)的自動系統是已知的。通常,必須啟動一啟動器(actuator)來進行松脫,所述啟動器經由線性驅動使系統從其治療位置移動到松脫位置。為此目的,在這種系統中可能需要操作醫療設備上的開關/按鈕,或者觸控用戶界面上的軟件按鈕。
[0007]為了不用連接器而將管接納在輥栗內,例如專利US8,047,819B2描述了可拆卸地安裝在栗殼體上的保持器件。因此,對于不同尺寸和種類的管而言,可在栗上安裝不同的保持器件。保持器件具有夾持器件,該夾持器件包括至少一個樞接的具半圓形凹部的夾爪,使得管能夠保持在所述半圓形凹部內和相對的另一夾爪的同樣半圓形的凹部內。夾爪還可包括多個所述凹部,使得多個管能夠同時被容納。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用于將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和供給與排放線路連接至管輥栗,所述連接器幫助簡單而安全地操作至少由所述管部分、連接器和供給與排放線路形成的傳輸系統。
[000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所述醫療設備上能夠安裝由至少所述管部分、供給與排放線路、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形成的傳輸系統。
[0010]一種多連接器(10; 10’),所述多連接器(10; 10’)用于在管輥栗上布置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30)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所述多連接器(10; 10’)包括至少一基座構件(11)和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12’,13’),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12’,13’)用于將所述管部分(30 )的各端連接至供給線路(31)和排放線路(32 ),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12’,13’)布置在所述基座構件(11)的相對兩側,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當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20)中的適當向內且均勻彎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時,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允許所述多連接器(10,10’)繞樞軸(14)進行限定的樞轉動作,并且所述多連接器(10; 10’ )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 )間隔開的裝置,用于鎖定所述多連接器(10; 10 ’)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20 )。
[0011]一種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包含至少一管輥栗,所述管輥栗包括具有彎折的支承表面的栗殼體(20)和在所述支承表面(21)內旋轉的轉子(40),其中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30)能夠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21)與所述轉子(40)之間,并且血液經由供給線路(31)能夠被供給到所述管部分(30),而經由排放線路(32)血液能夠從所述管部分
(30)中排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上能夠布置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的多連接器(10; 10’),為此目的在所述栗殼體(20)上設置有第一向內且均勻彎曲的接納部(24),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能夠被引入所述接納部(24),從而形成一樞軸軸承,通過所述樞軸軸承所述多連接器(10; 10’)是可繞樞軸(14)樞轉的,并且在所述栗殼體(20)處,同等地設有用于鎖定的裝置,所述用于鎖定的裝置適于與設置在所述多連接器(10; 10’)處的用于鎖定的裝置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多連接器(10; 10’)能夠在至少一相對位置可拆卸地緊固到所述栗殼體。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連接器適于將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和供給與排放線路安裝到管輥栗上,所述多連接器具有至少一基座構件和兩個連接器元件,所述連接器元件用于將所述管部分的各端連接至供給線路和排放線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兩個連接器元件布置在所述基座構件的相對兩側,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外輪廓具有至少一滑動軸承部分,尤其是包括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這可以是中空的圓柱形部分,當所述部分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處的對應滑動軸承部分協作時,尤其是與管輥栗的栗殼體中向內且均勻彎曲的凹部協作時,允許所述多連接器繞樞軸進行限定的樞轉動作,并且在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旁或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間隔開,設置有用于鎖定所述多連接器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的裝置。
[0013]多連接器的這種結構使得第一連接器元件能夠被引入到管輥栗的栗殼體處的接納部內,其中可通過連接器元件的圓柱形區域形成樞軸軸承,使得多連接器可繞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圓柱軸樞轉。當插入和取下多連接器時,這可以被有利地使用,用于鎖定多連接器的裝置設置在第一連接器元件旁的栗殼體處。因而在樞軸點的區域中的可能的鎖定裝置不認為是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鎖定多連接器的裝置,而是可以被額外地設置。基本的鎖定裝置用于在治療位置處鎖定多連接器與栗殼體。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中,多連接器以及由此其兩個連接器可被固定地連接至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和供給與排放線路。在多連接器的一側,插在用于栗送功能的管輥栗中的管部分的兩端連接至連接器元件,由此形成了管圈。在多連接器的另一側,各供給和排放線路連接至各連接器元件。管到多連接器的這些連接可通過粘結(bonding)方式實現。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中,多連接器的各連接器元件具有至少一個接納部,用于可拆卸地將管部分和供給與排放線路連接到多連接器。然后所述多連接器形成了可重復使用的適配器(adapter),該適配器可連接至例如標準傳輸系統,由此所述多連接器的有利構造也適于用在標準傳輸系統中。例如,管部分經由單個的標準連接器元件連接至供給和排放線路,然后管部分可被壓入用于可拆卸的連接的多連接器的連接器元件的接納部內。之后,多連接器可與安裝在管輥栗上的傳輸系統一起布置在管輥栗處。
[0016]作為用于任何類型的傳輸系統的適配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該第二實施方式的多連接器具有多連接器的材料無需是生物兼容的優點,因為其不與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觸。
[0017]用于將多連接器鎖定在治療位置的裝置可以形成在例如,與兩個連接器元件互連的基座構件處。然而,用于將多連接器鎖定在治療位置的裝置可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器元件的區域中,或者由所述連接器元件自身構成。例如,第二連接器元件可相同地以至少部分呈圓柱形的形狀形成,其中其圓柱軸彼此平行延伸。以這種方式,能夠實現第一連接器元件可用作樞軸軸承,基座構件與第二連接器元件可繞該樞軸軸承的圓柱軸樞轉,其中第二連接器元件可壓入相對的接納部,從而實現多連接器在治療位置處的鎖定。
[0018]兩個連接器元件之間的連接基座構件允許對多連接器的良好操控,因為尤其是可在基座構件處形成抓握表面,所述抓握表面能夠在用戶插入和取下過程中用于移動所述多連接器。而且,單手操控是可能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基座構件的至少一個側面為此目的呈S形狀。該形狀能夠體現(entail)例如多連接器的人機工程學設計,使其能夠容易和安全地被抓握。S形或者甚至具多個S形的扭曲形狀的表面特別允許安裝在栗殼體處的多連接器的抓握和轉出(swiveling out),因為以這種方式能夠形成適當的抓握區域,即使在安裝狀態下該區域也能夠被夠到。因此,不需要啟動器來將多連接器移出治療位置。也不需要操作開關或按鈕來啟動松脫操作。
[0019]然而,多連接器的S形或不同形狀的側面還可用作幾何編碼,通過該幾何編碼,當所述栗殼體同樣適當地形成時,所述多連接器可特別地在栗殼體處對準。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在多連接器處設置有其他的裝置,通過該裝置多連接器可保持在栗殼體處的一位置內,在該位置內所述多連接器經由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布置在栗殼體上,但并非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旁的栗殼體鎖定。因而,涉及前面提到的額外的鎖定裝置,通過該額外的鎖定裝置所述多連接器能夠被保持在松脫位置,例如在樞軸軸承處轉出之后,而操作者不必操作其他機構就使得多連接器不會再次轉回。這些額外的鎖定裝置可例如,通過彎折的彈簧元件在多連接器處實現,所述彈簧元件布置在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區域中的基座構件上。彈簧元件的彎曲基本上沿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圓柱形區域的外輪廓延伸,其中至少一個止擋元件設置在該彈簧元件處。止擋元件可以是在所述彈簧元件處的至少一凹口或凸起。當栗殼體呈適當形狀時,多連接器通過鎖定在栗殼體處而可被保持在至少轉動(swivel)位置。
[0021]此外,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相關醫療設備,包含至少一管輥栗,所述管輥栗包括具有彎折的支承表面的栗殼體和在所述支承表面內旋轉的轉子,其中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能夠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與所述轉子之間,并且血液經由供給線路能夠被供給到所述管部分,而經由排放線路血液能夠從所述管部分中排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連接器適于安裝在所述栗殼體上,為此效果在所述栗殼體處設置有接納部,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圓柱形區域能夠被引入所述接納部,從而形成一樞軸軸承,通過所述樞軸軸承所述多連接器可繞所述連接器元件的圓柱軸樞轉。而且,在所述栗殼體處,設有用于將所述多連接器的一區域鎖定在所述栗殼體處的裝置,所述區域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旁。
[0022]可以通過例如在栗殼體處的接納部形成用于將所述多連接器鎖定在栗殼體上的裝置,在所述裝置中第二連接器元件能夠嚙合。如前面已經描述,為此目的第二連接器元件可具有圓柱形狀,使得能夠被引入凹槽形狀的接納部中。選擇所述凹槽形狀的接納部的幾何形狀和尺寸,例如使得該第二連接器元件不得不被迫越過該接納部的邊緣,以便與該接納部的凹槽嚙合。該操作發生在安裝多連接器過程中,而在卸裝過程中,該第二連接器元件不得不越過止擋邊緣而被拉拔出該接納部,以便再次釋放鎖定。該多連接器和/或栗殼體因而應當以任何便于允許該鎖定功能的方式彈性地形成。
[0023]除了這些在樞軸軸承旁的鎖定裝置之外,在栗殼體處設置其他的裝置,以便能夠將多連接器保持在樞軸軸承的至少轉動位置(swivel position)。為此,例如在栗殼體處設置止擋件(stop catch)用以與多連接器的彈簧元件鎖定。
[0024]能夠將多連接器固定在治療位置并同時沿著第一連接器元件的圓柱軸是進一步希望的。為此,在栗殼體處,可以形成至少一抬升件(elevation),當多連接器安裝上時,該抬升件與多連接器的底座構件接觸,由此防止位移,因為多連接器在此方向上強制連接(positively connected)至栗殼體。
[0025]典型地,在栗殼體處布置有樞接罩,通過該樞接罩能夠覆蓋栗的至少支承表面和轉子,其中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罩配置成使得當第一連接器元件被引入相應的接納部時形成逆支承(counter-bearing)。罩和多連接器的幾何形狀因而相匹配。
[002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包括這種醫療設備,其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連接器布置在栗殼體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特性和有利的進一步改進由從屬權利要求和下面優選實施方式的代表參照附圖來呈現,附圖中:
[0028]圖1是具有血栗的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的本意圖;
[0029]圖2是包括插入的管狀件和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多連接器的管輥栗的示意圖;
[0030]圖3a是根據圖2的管輥栗的第一示意性側視圖;
[0031]圖3b是根據圖3a的示意性側視圖,其中多連接器被轉出;
[0032]圖4a是根據圖2的管輥栗的第二示意性側視圖;
[0033]圖4b是根據圖4a的示意性側視圖,其中多連接器被轉出;[0034]圖5是根據圖3a在取下多連接器后的示意圖;
[0035]圖6是包括插入的管狀件和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呈適配器形式的多連接器的管輥栗的示意圖;和
[0036]圖7是根據圖6的管輥栗的示意性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圖1顯示了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或透析器60的主要基本部件的示意圖,包括血栗,所述血栗為管輥栗。管輥栗包括栗殼體20,栗殼體20典型地布置在透析機60的正面(front side)。
[0038]病人的動脈血31被提供至所述管輥栗,并且經由體外血液循環來供給。隨后,血液被返回給病人作為靜脈血32。經由連接到透析設備的多個部件的傳輸系統,通過所述栗供給血液,傳輸系統的管部分30插設于血栗中,而轉子40經由所述管部分30以蠕動的方式供給血液,如圖2的放大視圖明顯所示。
[0039]在血液流經血栗之后,血液優選在先流經動脈壺65后,到達透析器63。在透析器63中,通過與供給到和排放出透析器63的透析液64進行物質交換來凈化血液。在血液流經透析器63后,血液到達靜脈壺66,然后被提供給病人。在圖1中用箭頭標識了病人血液的該循環。
[0040]通過顯示/輸入單元61能設定透析參數并能監控治療(therapy),所述顯示/輸入單元61可以呈觸摸屏的形式。透析機60進一步包括控制單元62。
[0041]圖2顯示了包括插入的管部分30和第一實施方式的多連接器10的管輥栗的示意圖。所述管輥栗包括對于設備的操作者容易夠到栗殼體20,所述栗殼體20適于被罩50(圖2未示出)所覆蓋,所述罩50適于通過鉸鏈被例如朝上地樞接,以便接近管部分30。
[0042]在栗殼體20中,利用殼體中的凹口(indentation)形成能夠以圈形插入管部分30的彎曲支承表面21,使得管部分30的兩個管端部突伸出殼體20。凹口可以形成為具有在栗殼體20中的側面,該側面基本上均勻地垂直于設備的正面,或者支承表面21通過呈凹形或甚至是本身扭曲的凹口的側面而不均勻地形成。
[0043]在支承表面21內,布置具有橢圓外周的轉子40,使其在旋轉時能夠容易地在其頂點41、42或布置于其上的輥處壓迫管部分30。通過轉子40的順時針旋轉,被壓迫的管部分30的區域同樣地順時針運動,直到對應的頂點41再次從管部分30脫開。然而此時,相對的頂點42已經再次與管部分30接觸,使得在被轉子40壓迫的管部分30的各區域中的血液以蠕動的方式從栗入口供給到栗出口。
[0044]在管部分30的兩個端部,設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連接器10,以建立到供給線路31和排放線路32的連接,血液由此通過該多連接器10進行供給和排放,并且管部分30和兩個線路31和32經由該多連接器10可拆卸地安裝到栗殼體20,如下面將進一步詳細描述。這些線路31,32是體外血液循環的一部分,并且與諸如壺65和66之類的各種部件以及透析器63連接。
[0045]多連接器10包括與兩個相對的連接器元件12、13互連的基座構件11,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也可被稱為連接器。至少連接器元件12具有圓柱或中空圓柱形狀,或者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表面。據此,該連接器元件12可無需工具而被引入或插入栗殼體20中的一適當形狀的,尤其是向內且均勻彎曲的,接納部24(參見圖3a),由此產生一樞軸軸承或滑動軸承,多連接器10在安裝和卸裝過程中能夠繞該樞軸軸承或滑動軸承轉動(swivel)。第二連接器元件13優選同樣地具有圓柱或中空圓柱形狀,其中也可設置具臺階狀外表面或止動面的圓柱。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的圓柱軸14,14’彼此平行地延伸,并橫向于基座構件11或多連接器10的縱延伸向(longitudinal extension),使得兩個線路31,32被同樣地以平行方式導弓丨到栗中或從栗中導引出。
[0046]多連接器10由此能夠從繞連接元件12處的樞軸點的投影平面轉出。在轉入(swiveled-1n)位置,設置有使多連接器10可鎖定在栗殼體20處的裝置(means)。例如,第二連接器元件13呈這樣的形狀:當其被壓入栗殼體20時,其與栗殼體20中的接納部25相哺合(engage in)。然而,當多連接器10轉出圖2的投影平面時,也可以通過稍微拉一下而從所述接納部25釋放所述第二連接器元件13。因而多連接器10的基座構件11本身可稍具彈性,以便允許哺合或強制鎖定(positive locking)于接納部25中。然而,基座構件11也可以是相對剛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接納部25將在栗殼體20中配置成彈性的。
[0047]在圖2的視圖中,基座構件11的至少左側面15為S形。該左側面15構成一幾何編碼,其中該編碼也可呈其他適當的形狀。據此,可以在栗殼體20處明確地定位該多連接器10,其中進一步支持在栗殼體20處沿圓柱軸14,14’的運動。為此,在栗殼體20處,例如,以栗殼體20處的抬升件的形式設置適當形狀的支撐元件22。基座構件11的側面15靠近所述支撐元件22。由此多連接器10能夠在支撐元件22處定位,同時在栗出口區域中不會被按壓到栗中。
[0048]基座構件11可以是廉價的可拋棄形式,由三維的面和/或支持件(braces)的結構構成,所述三維的面和/或支持件形成向外開口的空穴(hollow),使得側面15在其另一面能夠同時靠近多連接器10下方以虛線示出的支撐元件23。由此多連接器10不會在栗入口處從栗中被側向拉出。
[0049]基座構件11的另外的面可以例如,同樣地彎折或甚至自身扭曲,從而在基座11的左側能夠形成抓握表面。操作者可以在所述抓握表面處抓住該多連接器10,以將其首先插入上接納部24,然后將其轉動進入投影平面并將其鎖定在下接納部25中。為了詳細解釋該操作,圖3a和3b示出了多連接器10的第一側視圖,該視圖在圖2中對應于從右側看的視圖。
[0050]圖3a示出了插入的多連接器10,該多連接器10的上連接器元件12被引入栗殼體20中的半圓形的接納部23內。在此位置連接器元件12的圓柱形和接納部24形成一具有樞軸點或樞軸的滑動軸承,所述多連接器10能夠繞該樞軸點或樞軸樞轉。下連接器元件13嚙合于接納部25中。這可以通過例如,具有起到止擋邊(圖3a和3b中的接納部25的左邊緣)作用的邊緣26的半圓形接納部25來實現,所述止擋邊凸伸入多連接器10繞樞軸的轉動區域,連接器元件13在進入接納部25之前不得不越過所述止擋邊而受到壓迫。然而,鎖定也可以在其他部件處實現。例如,多連接器10也可以通過適當的幾何形狀被鎖定在支撐元件23的內部。這是多連接器10的治療位置(扣合位置(threading position))。
[0051]在此視圖中,還可看見下連接器元件13具有兩個用于連接線路的孔(oriHce),所述孔的另一面開口通入適于連接至栗的管部分30的接合管(joint tube)。以這種方式能夠連接不同的線路。例如,一個孔可用于血液提供,而另一端口可用于壓力測量。而且,在上連接器元件12處,可設置另一連接管19,然而其僅在圖2中示出并且垂直于圓柱軸14延伸。別的線路,例如可以是肝素提供,可以同樣地連接至所述另一端口 19。
[0052]此外,防止多連接管10被拉出栗外的支撐元件23是明顯的,其中另一支撐元件22表示在多連接器10的后面。栗殼體20被可繞上鉸鏈51樞轉的鉸接罩50所進一步覆蓋。在卸裝過程中,如圖3b所示,多連接器10可越過基座構件11處形成的抓握表面逆著所述罩50拉出。該位置被定義為第二位置,也可被稱為松脫位置(unthreading position)。
[0053]為此,多連接器10可被抓握在其基座構件11處并繞上接納部24中的樞軸點轉動,如箭頭所示。為此目的,可以構形成(shape)基座構件11的另一 S形區域16,使得操作者能夠在此區域安全地抓握住多連接器10。通過拉拔下連接器元件13而越過止擋邊緣26,迫使克服下接納部25的鎖定。栗的關閉的罩50用作逆支承(counter-bearing),并且同時用作在第二端位置處的多連接器10的支座(abutment)。
[0054]為了能夠在松脫位置保持住多連接器10,在例如上樞軸點處設置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的功能可以從圖4a和4b推斷出,圖4a和4b顯示了從左邊看去圖2的多連接器的視圖,然而,僅表示出了上樞軸點的放大截取圖。在圖4a中,多連接器10再次顯示為治療位置,其中在基座構件11的該側上,一弧形彈簧元件17布置在基座構件11處。所述彈簧元件17基本上沿著連接器元件12的外輪廓延伸,并包括成抬升件形式的止擋元件18。在多連接器10的此位置處的所述抬升件鄰接在栗殼體20處形成的止擋件27。由此多連接器10在上下連接器元件12,13處與栗殼體20鎖定。
[0055]當將多連接器10轉出治療位置而進入松脫位置時,必須不僅僅要從下鎖定中旋出,還要從上鎖定中旋出。這在圖4b中示出,其中可以看見在繞樞軸點樞轉時,拉拔上連接器元件12,使止擋元件18越過栗殼體20處的止擋件27。多連接器10可被保持在此位置,因為止擋元件18此時從另一側靠近止擋件27并且不會僅由于多連接器10的重量而滑回或轉回。栗罩50可起到逆支承的作用。
[0056]圖5示出了從栗殼體20取下多連接器10,之前已將栗罩50繞鉸鏈51向上轉動,以便取下多連接器10。然而,也可以設置其他類型的罩和打開機構。在分別根據圖3b和4b的轉動動作之后,多連接器10此時能夠從上接納部24取下,如箭頭所示出。
[0057]鎖定操作優選受益于這樣的事實:基座構件11通過其多個彎折表面的幾何形狀而形成為具彈性。由此用于基座構件11和/或連接器12,13的材料可以是允許這種彈性的硬塑料。
[0058]為了幫助校正多連接器10在栗殼體20上的安裝,可設置顏色編碼。依賴于該實施方式,通過部件和栗殼體20的特定形狀,也防止了不正確的安裝。
[0059]圖6示出了包括插入的管件和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多連接器10’的管輥栗,其中多連接栗10’被用作傳輸系統的適配器。所述多連接器10’的結構基本上對應于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管部分30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直接且緊緊地連接至多連接器10。要連接的傳輸系統再次至少由管部分30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組成,然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經由簡單的連接元件33,34連接至管部分30。
[0060]為了能夠得益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這種標準傳輸系統的多連接器10’的優點,多連接器10’的連接器元件12’,13’構形成使管部分30的管能夠可拆卸地布置在連接器元件12’,13’上。為此,連接器元件12’,13’配置為接納部,這可通過例如中空圓柱形連接器元件12’,13’獲得,所述中空圓柱形連接器元件12’,13’具有能夠壓入管部分30的縱向段。管部分30插入連接器元件12’,13’也能夠從圖7的側視圖中推斷出。
[0061]治療之后,可再次從適配器10’中取下管部分30,并可將一新的管部分附接于上面,使得適配器構成可重復使用的部件。
[0062]在多連接器的替代性實施方式中,由于形成有連接器元件,使得要布置的傳輸系統的連接元件33,34能夠設置在多連接器的連接器元件處,以便將傳輸系統連接至適配器。在此情況下,鎖定連接也是有用的。同樣,經由供給和排放線路的連接或多種類型的連接組合也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連接器(10; 10’),所述多連接器(10; 10’)用于在管輥栗上布置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30)和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所述多連接器(10; 10’)包括至少一基座構件(11)和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 12’,13’),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 12’,13’)用于將所述管部分(30)的各端連接至供給線路(31)和排放線路(32),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12’,13’)布置在所述基座構件(11)的相對兩側,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當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20)中的適當向內且均勻彎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時,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勻彎曲的外輪廓的部分允許所述多連接器(10,10’)繞樞軸(14)進行限定的樞轉動作,并且 所述多連接器(10; 10’)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間隔開的裝置,用于鎖定所述多連接器(10; 10’)與所述管輥栗的栗殼體(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緊緊地連接至所述管部分(30)和所述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個所述連接器元件(12’,13’)包括用于將所述管部分(30)和所述供給與排放線路(31,32)可拆卸地連接至所述多連接器(10’)的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鎖定的裝置設置在第二連接器元件(13,13’)的區域中,或者由所述第二連接器元件(13,13’)自身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12%13’)都具有中空的圓柱形狀,其圓柱軸(14; 14’ )彼此平行地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兩個連接器元件(12,13; 12’,13’)之間的所述基座構件(11)處形成抓握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構件(11)具有至少一幾何編碼。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連接器(10;10’)處,設置有能夠將所述多連接器(10; 10’)保持在所述栗殼體(20)處的一位置的裝置,在所述位置所述多連接器(10; 10’)被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導引在所述栗殼體(20)處,但并非經由所述用于鎖定的裝置可拆卸地緊固于所述栗殼體(20 )。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附近,在所述基座構件(11)上布置有彎折的彈簧元件(17),所述彎折的彈簧元件(17)的彎折基本上順著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的彎曲外輪廓部分,其中在所述彈簧元件(17)處設有至少一個止擋元件(18)。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止擋元件(18)是在所述彈簧元件(17)處的至少一凹口或抬升件。
11.一種用于體外血液治療的醫療設備,包含至少一管輥栗,所述管輥栗包括具有彎折的支承表面的栗殼體(20)和在所述支承表面(21)內旋轉的轉子(40),其中體外血液循環的管部分(30)能夠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21)與所述轉子(40)之間,并且血液經由供給線路(31)能夠被供給到所述管部分(30),而經由排放線路(32)血液能夠從所述管部分(30)中排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上能夠布置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的多連接器(10; 10’),為此目的在所述栗殼體(20)上設置有第一向內且均勻彎曲的接納部(24),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能夠被引入所述接納部(24),從而形成一樞軸軸承,通過所述樞軸軸承所述多連接器(10; 10’)是可繞樞軸(14)樞轉的,并且 在所述栗殼體(20)處,同等地設有用于鎖定的裝置,所述用于鎖定的裝置適于與設置在所述多連接器(10; 10’)處的用于鎖定的裝置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多連接器(10; 10’)能夠在至少一相對位置可拆卸地緊固到所述栗殼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醫療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處用于鎖定所述多連接器(10; 10’)的裝置由在栗殼體(20)處的第二向內且均勻彎曲的接納部(25)形成,在所述裝置中第二連接器元件(13; 13 ’)適于被嚙合。
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醫療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處設置有用于沿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12’)的樞軸(14)固定所述多連接器(10;10’)的裝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醫療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處,形成有至少一個止擋件(27),當安裝所述多連接器(10; 10’)時,所述止擋件(27)靠近所述多連接器(10;10’)的基座構件(11)。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醫療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處設置有用于與根據權利要求9的所述多連接器(10;10’)的所述彈簧元件(17)鎖定的止擋件(27),從而所述多連接器(10; 10’)能夠被保持在所述樞軸軸承的至少一樞接位置。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醫療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殼體(20)處布置有用于覆蓋所述支承表面(21)和所述轉子(40 )的栗罩(50 ),所述罩(50 )被成形以使其在所述第一連接器元件(12; 12 ’)被 引入所述接納部(24 )時形成逆支承。
【文檔編號】A61M39/10GK203598350SQ20132039240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日
【發明者】奧利弗·沙佛, 德克·莫勒, 布魯諾·斯滕澤爾 申請人:B·布萊恩·阿維圖姆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