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體、手臂固定帶及手指固定帶,所述手形主體為手指伸開狀,分為前臂段、手掌段及手指段,前臂段兩側設置有手臂固定帶,每個手指一側均設置有手指固定帶,手指段中的大拇指魚際處設置有承重板,所有部件均為一體化成型,采用鋁合金材料,厚度為0.1mm至2.5mm。本實用新型可在腕、掌、指手術中輔助術者擺放并固定手的體位,利于顯露,提高術者及助手工作效率,減少醫務人員不必要的電離輻射損傷。
【專利說明】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
【背景技術】
[0002]手部和手指是人體在工作場所最常受到傷害的部位,對于嚴重手外傷,常需手術 治療。手外科手術要求精細,手術時間長,術者的可操作空間狹小,手術切口可能位于手掌 (指)的掌面、背面或側面,所以手外科手術對患肢(指)的體位要求較高,不僅有多種特殊體 位,且在術中需長時間保持穩定。目前的手外科手術主要通過助手牽拉固定患肢(指)擺好 體位,使術者能以最好的途徑進入手術野,并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維持體位,然而,這不僅會 進一步縮小術者的操作空間,并且患肢(指)難以長時間保持穩定,甚至由于助手的肌肉疲 勞,不自主地改變最初體位。尤其是當涉及需行血管或神經修復時,術中的輕微抖動,都會 造成顯微鏡下數十倍的放大,嚴重影響術者的操作。當術中需行透視時,為了獲取理想的影 像,助手需繼續在透視過程中保持患肢(指)的體位,這就增加了醫務人員的電離輻射損傷, 長期的積累會嚴重損害醫務人員的健康。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手外科手術中腕、掌、指體位難以維持穩定的不足,本實用新型 提供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該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可在術中輔助術者擺放并固定 手掌(指)的體位,提高術者及助手工作效率,減少醫務人員不必要的電離輻射損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 器,包括手形主體、手臂固定帶及手指固定帶,所述手形主體為手指伸開狀,分為前臂段、手 掌段及手指段,前臂段兩側設置有手臂固定帶,每個手指一側均設置有手指固定帶,手指段 中的大拇指魚際處設置有承重板。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有部件均為一體化成型,采用鋁合金材料,厚度 為 0.1mm 至 2.5mmo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鋁合金材料的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具有良好的塑形 性,可輔助術者擺放手掌(指)的體位,并在整個手術中保持穩定,也使助手的雙手得以解 放,可在其他方面給予術者協助,提高術者及助手工作效率,透視時,由于鋁合金材料有良 好的X線透過性,攝影過程中不影響骨骼及軟組織顯影,可輔助術者保持體位,獲取理想的 圖像,又減少醫務人員不必要的電離輻射損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定手術部位的示意圖。
[0010]圖中1.手形主體,2.手臂固定帶,3.手指固定帶,4.前臂段,5.手掌段,6.手指段,7.承重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體1、手臂固定帶2 及手指固定帶3,所述手形主體I為手指伸開狀,分為前臂段4、手掌段5及手指段6,前臂段 4兩側設置有手臂固定帶2,手指段6的每個手指一側均設置有手指固定帶3,手指段6中的 大拇指魚際處設置有承重板7。
[0012]如圖2所示,使用時,術者將患肢置于手形主體I上,將手臂固定帶2按患者手臂 外形折彎塑形,固定手臂,手指固定帶3折彎塑形固定手指,將患肢(指)按術中需要體位塑 形并保持,而無需助手再牽拉固定患肢(指),如需保持患肢(指)處于水平位,可在承重板7 上添加重物,抵抗前臂自然旋轉,手術結束后,松開手臂固定帶2及手指固定帶3,取下手形 主體I即可。
[0013]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0014]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 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 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 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體、手臂固定帶及手指固定帶,所述手形主體為手指伸開狀,分為前臂段、手掌段及手指段,其特征是:前臂段兩側設置有手臂固定帶, 每個手指一側均設置有手指固定帶,手指段中的大拇指魚際處設置有承重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外科手術體位固定器,其特征是:所有部件均為一體化成型,采用招合金材料,厚度為0.1mm至2.5_。
【文檔編號】A61G13/12GK203379324SQ201320442909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4日
【發明者】趙良瑜, 姜蕾, 廖心遠, 侯春林, 陳愛民 申請人:趙良瑜, 姜蕾, 廖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