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伸縮頂軸端頭分為平面和圓弧面,可在套管內通過手柄按通過槽的限位在頂軸后端彈簧張力下自動伸出套管;伸縮頂軸組裝在以車軸為支點的撬桿上時,其平面可將扳動撬桿的運動力傳遞給輪輻,帶動車輪前轉,其圓弧面能在反向作用力下碰撞輪輻使頂軸克服彈簧張力回縮至套管內,撬桿得以回位;伸縮頂軸反向組裝在輪架上時,其圓弧面碰撞輪輻回縮配合車輪前轉,其平面則在車輪后滑時自動卡住輪輻;伸縮頂軸組裝在轉向槽座上時,其端頭可插入輪架平板使車輪定向;伸縮頂軸不用時可固定縮進套管內;輪椅的凸塊斜角膠胎的凸塊前端均有朝上的斜角在上樓時卡進樓梯;車架的結構設計使輪椅在樓梯上不會后仰側翻;輪椅兩側可向內收疊。
【專利說明】—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
【技術領域】
[0001]當前沒有電梯的樓房仍是多數百姓的居所,這也意味著其中部分喪失行動能力而又住在樓上的人到樓下的花園、街道上看看成了一種奢望,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因為至今仍沒有一種可在普通樓房上下樓梯的器械,為此本專利提出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作為對市場缺失需求的補遺。
技術背景
[0002]我國已提前進入老年化社會,因此住在沒有電梯的樓上而又喪失了行動能力的人數也在迅速增加,但要在普通樓房的樓梯上由家人幫助載人上下樓梯的器械必須具備:①匹配的動力和相對較小的配重;②能舒適乘座和在樓梯上上下并小角度轉彎的輕便結構;③在樓梯的斜面上具有防后翻和側倒的安全性能和相對低廉的價格,由于以上需求相互制約,因此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一種能在普通樓房狹窄樓梯上使用的器械。
【發明內容】
[0003]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均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安裝在撬桿下端;撬桿伸縮頂軸組成中的伸縮頂軸活動安裝在限位套管內,軸身縱向豎直裝有頂軸操作手柄,軸后裝有頂軸彈簧;限位套管管壁上掏有頂軸伸出位和項軸縮回位,作為通道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除了通過頂軸操作手柄對伸縮頂軸的伸縮進行限位外,還可使頂軸操作手柄到達伸出位或是縮回位;當頂軸操作手柄在頂軸伸出位時,伸縮頂軸前端在頂軸彈簧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的限位尺寸自動伸出在限位套管外,此時向上扳動倚車軸轉動的撬桿,撬桿下端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帶動限位套管,伸出在限位套管外的伸縮頂軸前端的頂軸平面將撬動其所碰到的任一輪輻上側面,通過撬動輪幅帶動前輪沿車軸轉動,輪椅由此按前輪的轉動角度被帶上一格樓梯,當向上扳動撬桿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使伸縮頂軸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向下扳動撬桿的作用力將使伸縮頂軸端頭的頂軸圓弧面碰到所遇到的輪輻的下側面,輪輻在反向的作用力下擠壓頂軸圓弧面,迫使伸縮頂軸在限位套管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內,撬桿伸縮頂軸組成依靠撬桿下端得以倚車軸反向通過輪輻回到需要的做功點,而伸縮頂軸在通過輪輻后則又在頂軸彈簧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的限位尺寸自動重新伸出在限位套管外,此時可繼續向上扳動倚車軸的支點轉動的撬桿帶動輪椅按前輪的轉動角度再上一格樓梯,如此反復操作,輪椅就具備了上樓梯的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撬桿伸縮頂軸組成,可通過頂軸操作手柄沿限位套管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將伸縮頂軸縮回到頂軸縮回位,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內不再彈出,撬桿伸縮頂軸組成在此狀態下不再發揮作用。
[0004]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為防止正在上樓梯的輪椅下滑,本設計中在輪椅后輪的輪架套管安裝架上安裝了輪架伸縮頂軸組成:輪架伸縮頂軸組成的原理與結構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完全一致,但安裝在輪架套管安裝架上的輪架伸縮頂軸組成當其頂軸操作手柄在限位套管的頂軸伸出位時,伸縮頂軸前端的頂軸平面與頂軸圓弧面的朝向,與相同件在撬桿伸縮頂軸組成的朝向正好相反,因此當后輪被前輪帶動上樓梯時,后輪的輪輻上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中伸縮頂軸的頂軸圓弧面,作用力迫使伸縮頂軸在限位套管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內,在輪架伸縮頂軸組成得以通過輪輻的同時,后輪因此也在前輪帶動下向樓梯上方旋轉了與前輪相同的角度;但是當前輪向上扳動撬桿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使撬桿伸縮頂軸組成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輪椅在樓梯上向上的動力消失,車輪在樓梯斜面上會隨輪椅的重力向下滑動,當這種滑動產生時,后輪的輪幅在向后的轉動中,其下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中的伸縮頂軸的頂軸平面,頂軸平面將卡住輪輻向后的轉動,輪椅在樓梯上下滑的運動被輪架伸縮頂軸組成自動阻止,下滑的作用力進一步通過輪架套管安裝架及車軸傳遞至后輪支架,繼而通過己具備向后自動單向止動的后輪上的凸塊斜角膠胎與地面的摩擦,阻止了輪椅在樓梯上的下滑,使前輪向下扳動撬桿讓撬桿伸縮頂軸組成重新回位到做功點,然后再次向上扳動撬桿帶動前輪繼續向上轉動一定角度上新的一格樓梯的動做得以持續進行;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輪架伸縮頂軸組成,可通過其頂軸操作手柄沿限位套管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將伸縮頂軸縮回到頂軸縮回位,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內不再彈出,輪架伸縮頂軸組成在此狀態下也不再發揮作用。
[0005]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輪椅在平地使用時,由于前輪與車架固定不能轉向,為方便平地使用,輪椅后輪是可通過后輪支架轉向的,但輪椅在上下樓梯時,由于作用力加大,因此后輪又不允許在上下樓梯時轉向以防輪子在重力下側偏,為此本設計在輪架槽座上安裝了定位伸縮頂軸組成:定位伸縮頂軸組成的原理與結構也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完全一致,因為兩側后輪的轉向功能是通過后輪支架上承重的輪架支撐軸穿過輪架側板及平板中的平板、輪架水平軸承、輪架槽座的下槽板實現的:輪架槽座下的輪架側板及平板中的平板依靠輪架支撐軸為軸心帶動后輪轉向轉動;而定位伸縮頂軸組成安裝在輪架槽座上,由于在輪架槽座的下槽板與輪架側板及平板中的平板上留有同心孔,該孔直徑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中的伸縮頂軸相同,因此當定位伸縮頂軸組成的頂軸操作手柄撥在限位套管的頂軸伸出位時,伸縮頂軸的伸出端在頂軸彈簧的張力下,將同時插進輪架槽座的下槽板和輪架側板及平板中的平板的同心孔內,輪架側板及平板不能再在輪架槽座下轉動,后輪的轉向功能被終止,從而保障了輪椅上下樓梯的安全;當輪椅在平地使用時,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中的頂軸操作手柄沿限位套管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撥在頂軸縮回位,使伸縮頂軸的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內,后輪的轉向功能即可恢復。
[0006]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本設計中的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前輪和后輪均是由凸塊斜角膠胎、輪框、輪輻、輪轂、輪軸組成;輪椅的前、后輪獨特設計的凸塊斜角膠胎其每一個凸塊前端均具備向上的斜角,保障輪椅上樓梯時每一個凸塊都能以較大的仰角及時在運動中卡住每一格樓梯梯面形成的直角,并利用其對凸塊斜角膠胎形成的摩擦力,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能帶動前輪向樓梯上方轉動;而輪椅在以后輪在前的方式下樓梯時,凸塊斜角膠胎的每一個凸塊均以斜角上端的角尖先接觸地面繼而滾過整個斜角,相對加大了前、后輪與地面接觸點的穩定性,使輪椅在剎車裝置的控制下安全下樓梯。
[0007]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輪椅的前輪大,因此半徑尺寸也大,以利用前輪相對樓梯格高度較大的半徑上樓梯;后輪小,使輪椅在阻止從樓梯上下滑的單向自動止動中重心相對降低。
[0008]—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輪椅在上樓梯時兩側前輪為主動輪、輪椅在上樓梯時前輪首先接觸樓梯,動力前置可使動力完全作用在輪椅上樓梯的功能上,避免了推擠磕碰對動力的損耗。
[0009]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左右側前輪外側均裝有撬桿:撬桿由撬桿下端、撬桿安裝架、撬桿上端、卡位頂球、撬桿手柄、撬桿收放卡槽組成;撬桿下端端頭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安裝有撬桿伸縮頂軸組成;撬桿安裝架安裝在前輪的輪軸上并倚為撬桿的運動支點,因為支點與前輪同軸,因此撬桿下端端頭安裝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能在撬桿的上下圓周運動中到達前輪輪輻任一需要的做功點,撬動前輪向前轉動;撬桿下端的桿筒內套裝有撬桿上端,板動撬桿前先將撬桿上端抽出需要加長的長度,通過卡位頂球自動固定,這樣從撬桿手柄至撬桿安裝架中線的長度就可大幅加長,撬桿的這個在使用時被加長的長度相當于杠桿的施力端,而被撬動的前輪的半徑尺寸相當于杠桿的做功端,兩者尺寸相差得越大,根據杠桿原理,扳動撬桿手柄,并以安裝在前輪輪軸上的撬桿安裝架為運動支點,帶動前輪向樓梯上轉動所需使用的力就越小,以此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得以有效實現。
[0010]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因為左右側的撬桿分別撬動左右側的前輪各自向前轉動,所以在輪椅進入樓梯拐彎處時,只扳動一側的撬桿帶動相應的前輪向前轉動,另一側的前輪因無動力固不會轉動,輪椅由此出現單邊轉的運動狀態,輪椅借此實現了大角度的轉彎,以適應現實中輪椅上樓梯在轉彎中的實際需要;此外,在輪椅無需使用撬桿時,可將撬桿上端縮進撬桿下端的桿筒內,通過卡位頂球自動固定后,撬桿可收放進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上的撬桿收放卡槽內,方便輪椅下樓梯或是在平地上的使用。
[0011]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兩側前輪的車軸上均裝有前輪支架;兩側后輪的車軸上也裝有后輪支架,后輪支架由垂直撐板、輪架套管安裝架、輪架側板及平板、輪架支撐軸,輪架水平軸承、輪架槽座、后輪架斜撐梁、后輪架撐梁、推車把手梁、把手撐梁等件組成;兩側的前、后輪之間,均依靠前后輪上連接梁、前后輪下連接梁、扶手梁形成連接,這種車架結構保證了輪椅負重上下樓梯時重心前移,防止輪椅上下樓梯時向后傾仰;此外,前、后輪上、下連接梁和扶手梁的前端均與前輪支架的外側板連接,后端均與后輪支架內側的后輪架斜撐梁和后輪架撐梁連接,因此組裝后的輪椅兩側后輪之間的寬度大于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的寬度,保障輪椅在使用時不會側翻。
[0012]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在兩側后輪車轂與垂直撐板之間,通過車軸裝有轂帶式剎車盤,在推車把手梁上裝有剎車手柄、剎車安裝板,通過剎車鋼絲連接轂帶式剎車盤實現輪椅的剎車制動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時通過剎車功能控制下樓梯的節奏,轉彎時通過單邊剎車幫助轉向。
[0013]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輪椅在兩側扶手梁與后輪架撐梁形成的夾角間裝有防護網,防止輪椅上樓梯使用撬桿時碰到乘車人的手臂;輪椅在兩側扶手梁上裝有扶手底板、扶手包皮。
[0014]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對稱的輪椅兩側可以向內收疊,方便在擺放中節省空間;輪椅的收疊主要依靠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完成:其收縮手柄的手柄底板與旋轉定位槽板的槽板頂板形成十字形固定連接,連接部還固定裝有旋轉拉軸,拉軸的另一端活動穿在拉軸套管內;拉軸套管固定安裝在上、下聯動板兩板之間的端頭上;在拉軸套管之后,上、下聯動板的兩板之間還裝有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活動頂桿的左右側端頭上下交疊,并在兩桿交疊的中心點上留有安裝孔,通過頂桿活動螺栓將上、下聯動板及兩板之間交疊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端頭活動穿在一起;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各自的另一端頭與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內側的頂桿安裝槽活動連接,并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定位;上、下聯動板的另一端用同樣方式通過頂桿活動螺栓在兩板之間穿有端頭上下交疊的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各自的另一端頭則與安裝在前輪支架內側的頂桿安裝槽活動連接,也是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定位;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頂桿定位片;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在輪椅使用時,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均呈水平對齊狀,從而將輪椅撐開到最大寬度,此時旋轉定位槽也呈水平狀,其尾部頂住了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后移;而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由于其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配套的頂桿定位片;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前移;因為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上、下均有通過頂桿活動螺栓活動連接的上下聯動板將其連為一體,因此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在水平對齊后相互作用,既不能后移也不能前移,穩定地將輪椅撐頂到最大寬度;當輪椅使用完畢需要收疊時,將收縮手柄旋轉45°角,通過與手柄底板固定連接的槽板頂板帶動旋轉定位槽板也旋轉45°角,槽板呈垂直狀,其尾部也因旋轉移位放開了對呈水平對齊狀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交疊的兩個端頭的撐頂,而頂桿定位片只能相互卡住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不能前移,活動頂桿的后移卻不受限制,所以此時向后拉動收縮手柄,手柄帶動上、下聯動板同步后移,聯動板又通過頂板活動螺栓造成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向后交叉移位,各條活動頂桿的另一端在作用力下通過各自的安裝槽活動螺栓和各自的頂桿安裝槽拉動兩側的后輪斜撐梁和兩側的前輪支架向內靠攏,使輪椅達到收窄寬度的目的;重新使用輪椅前,向前推動收縮手柄直至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相互碰到外側桿身上互裝的頂桿定位片而不能再向前移時,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即己呈水平對齊,再將收縮手柄旋轉45°角,使旋轉定位槽板尾部頂住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后,輪椅恢復使用。
[0015]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兩側可向內折疊,但輪椅機件使用時被撐開到最大寬度是活動連接,而輪椅在上下樓梯時常發生一側車輪先上或先下的情況,造成輪椅單側承重,為加強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的穩定性,必須設計可收疊的硬底座椅以滿足輪椅兩側承重不均勻的需要,本設計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是這樣實現的:在兩側前輪椅支架內側安裝有座椅前安裝板,在兩側后輪斜撐梁上安裝有座椅后安裝板,兩側座椅前、后安裝板之間套裝有座椅安裝軸,兩側座椅安裝軸之間對稱活動穿掛了座椅左側承重條和配對的座椅右側承重條數對,每對左、右側承重條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套裝在左、右側座椅安裝軸上,承重條的另一端均通過座椅承重條活動軸對稱穿在座椅活動連接板上進行活動連接,當輪椅使用時座椅左、右側承重條被拉下均水平相對時,與座椅活動連接板一體的座椅連接板邊蓋卡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上側條身,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座椅左、右側承重條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因此可以座人使用,而乘車人的重量又壓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使其保持水平狀態,進一步輔助鞏固了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在輪椅使用時將其兩側撐開到最大寬度的穩定性;當乘車人下來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座椅左、右側承重條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座椅安裝軸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在座椅活動連接板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的向上折疊;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上裝有與靠背軟墊一體的座椅軟墊。
[0016]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的垂直交叉踏腳組成也是可以垂直交叉收攏的,并可進一步向后收疊:兩側的踏腳活動桿通過安裝孔活動安裝在前輪的內側輪軸上,與踏腳活動桿形成銳角的是踏腳上連桿,而連接活動桿與上連桿夾角形成的踏腳支架連接桿安裝在這兩桿端頭的背面;這樣當垂直交叉踏腳組成放下來準備踏腳時,扳下踏腳活動桿,活動桿帶動踏腳上連桿與踏腳支架連接桿以輪軸為圓心向前轉動,當轉到需要的角度時,安裝在踏腳活動桿和踏腳上連桿端頭背面的踏腳支架連接桿正好頂住了前輪支架的內側支撐板,并以此形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承受踏腳重力而不下墜的受力點;當無需使用踏腳組成時,提起垂直交叉踏腳組成并向后推,踏腳活動桿仍以輪軸為圓心,帶動整個垂直交叉踏腳組成翻入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的下面而被向后收疊;垂直交叉踏腳踏腳組成除可向后收疊外,其兩側向上垂直交叉收疊的原理與結構基本與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一致:垂直交叉踏腳組成兩側的踏腳活動桿與踏腳上連桿形成的夾角前端,均裝有踏腳軸前安裝板與踏腳軸后安裝板,前、后安裝板之間均裝有踏腳安裝軸,兩側踏腳安裝軸之間對稱活動安裝了踏腳左側承重條和踏腳右側承重條數對,每對承重條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穿掛在左右側踏腳安裝軸上,踏腳左、右側承重條的另一端頭則通過踏腳承重條活動軸對應穿在踏腳活動連接板上活動連接;當使用中踏腳左、右側承重條均水平相對時,與踏腳活動連接板一體的踏腳連接板上蓋卡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上側條身,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踏腳左、右側承重條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踏腳組成因此可以承重踏腳,而踏腳的重力又壓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使其保持水平狀態;當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踏腳左、右側承重條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踏腳安裝軸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在踏腳活動連接板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的向上折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設計的整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撬桿伸縮頂軸組成⑴轉向放大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圖1的左視圖;圖5是圖1的B-B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的示意圖;圖6是圖1的C-C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示意圖;圖7是圖1的D-D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的示意圖。
[0018]圖中:1.撬桿伸縮頂軸組成,2.輪架伸縮頂軸組成,3.定位伸縮頂軸組成,4.伸縮頂軸,5.頂軸平面,6.頂軸圓弧面,7.頂軸操做手柄,8.頂軸彈簧,9.限位套管,10.頂軸伸出位,11.頂軸縮回位,12.頂軸操做手柄通過槽,13.撬桿套管安裝架,14.前輪,15.后輪,16.凸塊斜角膠胎,17.輪框,18.輪輻,19.輪轂,20.輪軸,21.撬桿,22.撬桿下端,23.撬桿安裝架,24.撬桿上端,25.卡位頂球,26.撬桿手柄,27.撬桿收放卡槽,28前輪支架,29.后輪支架,30.垂直撐板,31.輪架套管安裝架,32.輪架側板及平板,33.輪架支撐軸,34.輪架水平軸承,35.輪架槽座,36.后輪架斜撐梁,37.后輪架撐梁,38.推車把手梁,39.把手撐梁,40.前后輪上連接梁,41.前后輪下連接梁,42.扶手梁,43.扶手底板,44.扶手包皮,45.剎車手柄,46.剎車安裝板,47.剎車鋼絲,48.轂帶式剎車盤,49.防護網,50.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1.收縮手柄,52.手柄底板,53.旋轉定位槽板,54.槽板頂板,55.旋轉拉軸,56.拉軸套管,57.上下聯動板,58.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9.頂桿活動螺栓,60.頂桿安裝槽,61.安裝槽活動螺栓,62.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3.頂桿定位片,64.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5.座椅前安裝板,66.座椅后安裝板,67座椅安裝軸,68.座椅左側承重條,69.座椅右側承重條,70.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1.座椅活動連接板,72.座椅連接板邊蓋,73.座椅軟墊,74.靠背軟墊,75.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6.踏腳活動桿,77.踏腳上連桿,78.踏腳支架連接桿,79.踏腳軸前安裝板,80.踏腳軸后安裝板,81.踏腳安裝軸,82.踏腳左側承重條,83.踏腳右側承重條,84.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5.踏腳活動連接板,86.踏腳連接板邊蓋。
【具體實施方式】[0019]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均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
(13)安裝在撬桿下端(22);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中的伸縮頂軸(4)活動安裝在限位套管
(9)內,軸身縱向豎直裝有頂軸操作手柄(7),軸后裝有頂軸彈簧(8);限位套管(9)管壁上掏有頂軸伸出位(10)和項軸縮回位(11),作為通道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除了通過頂軸操作手柄(7)對伸縮頂軸(4)的伸縮進行限位外,還可使頂軸操作手柄(7)到達伸出位或是縮回位;當頂軸操作手柄(7)在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前端在頂軸彈簧
(8)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的限位尺寸自動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此時向上扳動倚車軸(20)轉動的撬桿(21),撬桿下端(22)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13)帶動限位套管(9),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的伸縮頂軸(4)前端的頂軸平面(5)將撬動其所碰到的任一輪輻(18)上側面,通過撬動輪幅(18)帶動前輪(14)沿車軸(20)轉動,輪椅由此按前輪
(14)的轉動角度被帶上一格樓梯,當向上扳動撬桿(21)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21)使伸縮頂軸(4)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向下扳動撬桿(21)的作用力將使伸縮頂軸(4)端頭的頂軸圓弧面(6)碰到所遇到的輪輻(18)的下側面,輪輻(18)在反向的作用力下擠壓頂軸圓弧面(6),迫使伸縮頂軸(4)在限位套管(9)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8),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4)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依靠撬桿下端
(22)得以倚車軸(20)反向通過輪輻(18)回到需要的做功點,而伸縮頂軸⑷在通過輪輻
(18)后則又在頂軸彈簧(8)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的限位尺寸自動重新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此時可繼續向上扳動倚車軸(20)的支點轉動的撬桿(21)帶動輪椅按前輪(14)的轉動角度再上一格樓梯,如此反復操作,輪椅就具備了上樓梯的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可通過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將伸縮頂軸(4)縮回到頂軸縮回位(11),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不再彈出,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在此狀態下不再發揮作用;為防止正在上樓梯的輪椅下滑,本設計中在輪椅后輪(15)的輪架套管安裝架(31)上安裝了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的原理與結構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完全一致,但安裝在輪架套管安裝架(31)上的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當其頂軸操作手柄(7)在限位套管(9)的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前端的頂軸平面(5)與頂軸圓弧面(6)的朝向,與相同件在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的朝向正好相反,因此當后輪(15)被前輪(14)帶動上樓梯時,后輪(15)的輪輻(18)上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中伸縮頂軸
(4)的頂軸圓弧面(6),作用力迫使伸縮頂軸(4)在限位套管(9)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8),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4)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在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得以通過輪輻(18)的同時,后輪(15)因此也在前輪(14)帶動下向樓梯上方旋轉了與前輪相同的角度;但是當前輪(14)向上扳動撬桿(21)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21)使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輪椅在樓梯上向上的動力消失,車輪在樓梯斜面上會隨輪椅的重力向下滑動,當這種滑動產生時,后輪(15)的輪幅(18)在向后的轉動中,其下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中的伸縮頂軸(4)的頂軸平面(5),頂軸平面將卡住輪輻(18)向后的轉動,輪椅在樓梯上下滑的運動被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自動阻止,下滑的作用力進一步通過輪架套管安裝架(31)及車軸(20)傳遞至后輪支架(29),繼而通過已具備向后自動單向止動的后輪(15)上的凸塊斜角膠胎(16)與地面的摩擦,阻止了輪椅在樓梯上的下滑,使前輪(14)向下扳動撬桿(21)讓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重新回位到做功點,然后再次向上扳動撬桿(21)帶動前輪(14)繼續向上轉動一定角度上新的一格樓梯的動做得以持續進行;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可通過其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將伸縮頂軸⑷縮回到頂軸縮回位(11),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不再彈出,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在此狀態下也不再發揮作用;輪椅在平地使用時,由于前輪(14)與車架固定不能轉向,為方便平地使用,輪椅后輪(15)是可通過后輪支架(29)轉向的,但輪椅在上下樓梯時,由于作用力加大,因此后輪(15)又不允許在上下樓梯時轉向以防輪子在重力下側偏,為此本設計在輪架槽座(35)上安裝了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的原理與結構也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完全一致,因為兩側后輪(15)的轉向功能是通過后輪支架(29)上承重的輪架支撐軸(33)穿過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輪架水平軸承(34)、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實現的:輪架槽座(35)下的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依靠輪架支撐軸(33)為軸心帶動后輪轉向轉動;而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安裝在輪架槽座(35)上,由于在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與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上留有同心孔,該孔直徑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中的伸縮頂軸(4)相同,因此當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的頂軸操作手柄撥在限位套管(9)的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的伸出端在頂軸彈簧(8)的張力下,將同時插進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和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的同心孔內,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不能再在輪架槽座(35)下轉動,后輪(15)的轉向功能被終止,從而保障了輪椅上下樓梯的安全;當輪椅在平地使用時,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中的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撥在頂軸縮回位(11),使伸縮頂軸(4)的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后輪(15)的轉向功能即可恢復;本設計中的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前輪(14)和后輪(15)均是由凸塊斜角膠胎(16)、輪框(17)、輪輻(18)、輪轂(19)、輪軸(20)組成;輪椅的前、后輪(14) (15)獨特設計的凸塊斜角膠胎(16)其每一個凸塊前端均具備向上的斜角,保障輪椅上樓梯時每一個凸塊都能以較大的仰角及時在運動中卡住每一格樓梯梯面形成的直角,并利用其對凸塊斜角膠胎(16)形成的摩擦力,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能帶動前輪(14)向樓梯上方轉動;而輪椅在以后輪(15)在前的方式下樓梯時,凸塊斜角膠胎(16)的每一個凸塊均以斜角上端的角尖先接觸地面繼而滾過整個斜角,相對加大了前、后輪(14)(15)與地面接觸點的穩定性,使輪椅在剎車裝置的控制下安全下樓梯;輪椅的前輪(14)大,因此半徑尺寸也大,以利用前輪相對樓梯格高度較大的半徑上樓梯;后輪小,使輪椅在阻止從樓梯上下滑的單向自動止動中重心相對降低;輪椅在上樓梯時兩側前輪(14)為主動輪、輪椅在上樓梯時前輪(14)首先接觸樓梯,動力前置可使動力完全作用在輪椅上樓梯的功能上,避免了推擠磕碰對動力的損耗。
[0020]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左右側前輪(14)外側均裝有撬桿(21):撬桿
(21)由撬桿下端(22)、撬桿安裝架(23)、撬桿上端(24)、卡位頂球(25)、撬桿手柄(26)、撬桿收放卡槽(27)組成;撬桿下端(22)端頭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13)安裝有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撬桿安裝架(23)安裝在前輪(14)的輪軸(20)上并倚為撬桿(21)的運動支點,因為支點與前輪同軸,因此撬桿下端(22)端頭安裝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能在撬桿(21)的上下圓周運動中到達前輪(14)輪輻(18)任一需要的做功點,撬動前輪(14)向前轉動;撬桿下端(22)的桿筒內套裝有撬桿上端(24),板動撬桿(21)前先將撬桿上端(24)抽出需要加長的長度,通過卡位頂球(25)自動固定,這樣從撬桿手柄(26)至撬桿安裝架(23)中線的長度就可大幅加長,撬桿(21)的這個在使用時被加長的長度相當于杠桿的施力端,而被撬動的前輪(14)的半徑尺寸相當于杠桿的做功端,兩者尺寸相差得越大,根據杠桿原理,扳動撬桿手柄(26),并以安裝在前輪(14)輪軸(20)上的撬桿安裝架(23)為運動支點,帶動前輪(14)向樓梯上轉動所需使用的力就越小,以此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得以有效實現;因為左右側的撬桿(21)分別撬動左右側的前輪(14)各自向前轉動,所以在輪椅進入樓梯拐彎處時,只扳動一側的撬桿(21)帶動相應的前輪(14)向前轉動,另一側的前輪因無動力固不會轉動,輪椅由此出現單邊轉的運動狀態,輪椅借此實現了大角度的轉彎,以適應現實中輪椅上樓梯在轉彎中的實際需要;此外,在輪椅無需使用撬桿(21)時,可將撬桿上端(24)縮進撬桿下端(22)的桿筒內,通過卡位頂球(25)自動固定后,撬桿(21)可收放進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36)上的撬桿收放卡槽(27)內,方便輪椅下樓梯或是在平地上的使用。 [0021]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兩側前輪(14)的車軸(20)上均裝有前輪支架
(28);兩側后輪(15)的車軸(20)上也裝有后輪支架(29),后輪支架(29)由垂直撐板(30)、輪架套管安裝架(31)、輪架側板及平板(32)、輪架支撐軸(33),輪架水平軸承(34)、輪架槽座(35)、后輪架斜撐梁(36)、后輪架撐梁(37)、推車把手梁(38)、把手撐梁(39)等件組成;兩側的前、后輪(14) (15)之間,均依靠前后輪上連接梁(40)、前后輪下連接梁(41)、扶手梁
(42)形成連接,這種車架結構保證了輪椅負重上下樓梯時重心前移,防止輪椅上下樓梯時向后傾仰;此外,前、后輪上、下連接梁(40) (41)和扶手梁(42)的前端均與前輪支架(28)的外側板連接,后端均與后輪支架(29)內側的后輪架斜撐梁(36)和后輪架撐梁(37)連接,因此組裝后的輪椅兩側后輪(15)之間的寬度大于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寬度,保障輪椅在使用時不會側翻;在兩側后輪(15)車轂(19)與垂直撐板(30)之間,通過車軸
(20)裝有轂帶式剎車盤(48),在推車把手梁(38)上裝有剎車手柄(45)、剎車安裝板(46),通過剎車鋼絲(47)連接轂帶式剎車盤(48)實現輪椅的剎車制動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時通過剎車功能控制下樓梯的節奏,轉彎時通過單邊剎車幫助轉向;輪椅在兩側扶手梁(42)與后輪架撐梁(37)形成的夾角間裝有防護網(49),防止輪椅上樓梯使用撬桿(21)時碰到乘車人的手臂;輪椅在兩側扶手梁(42)上裝有扶手底板(43)、扶手包皮(44)。
[0022]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對稱的輪椅兩側可以向內收疊,方便在擺放中節省空間;輪椅的收疊主要依靠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完成:其收縮手柄(51)的手柄底板(52)與旋轉定位槽板(53)的槽板頂板(54)形成十字形固定連接,連接部還固定裝有旋轉拉軸(55),拉軸的另一端活動穿在拉軸套管(56)內;拉軸套管(56)固定安裝在上、下聯動板(57)兩板之間的端頭上;在拉軸套管(56)之后,上、下聯動板(57)的兩板之間還裝有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活動頂桿的左右側端頭上下交疊,并在兩桿交疊的中心點上留有安裝孔,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將上、下聯動板(57)及兩板之間交疊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端頭活動穿在一起;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各自的另一端頭與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36)內側的頂桿安裝槽(60)活動連接,并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61)定位;上、下聯動板(57)的另一端用同樣方式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在兩板之間穿有端頭上下交疊的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各自的另一端頭則與安裝在前輪支架(28)內側的頂桿安裝槽(60)活動連接,也是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61)定位;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頂桿定位片(63);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在輪椅使用時,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均呈水平對齊狀,從而將輪椅撐開到最大寬度,此時旋轉定位槽(53)也呈水平狀,其尾部頂住了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后移;而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由于其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配套的頂桿定位片(63);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前移;因為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上、下均有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活動連接的上下聯動板(57)將其連為一體,因此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在水平對齊后相互作用,既不能后移也不能前移,穩定地將輪椅撐頂到最大寬度;當輪椅使用完畢需要收疊時,將收縮手柄(51)旋轉45°角,通過與手柄底板(52)固定連接的槽板頂板(54)帶動旋轉定位槽板(53)也旋轉45°角,槽板呈垂直狀,其尾部也因旋轉移位放開了對呈水平對齊狀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交疊的兩個端頭的撐頂,而頂桿定位片(63)只能相互卡住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不能前移,活動頂桿的后移卻不受限制,所以此時向后拉動收縮手柄(51),手柄帶動上、下聯動板(57)同步后移,聯動板又通過頂板活動螺栓(59)造成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向后交叉移位,各條活動頂桿的另一端在作用力下通過各自的安裝槽活動螺栓(61)和各自的頂桿安裝槽(60)拉動兩側的后輪斜撐梁(36)和兩側的前輪支架(28)向內靠攏,使輪椅達到收窄寬度的目的;重新使用輪椅前,向前推動收縮手柄(51)直至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相互碰到外側桿身上互裝的頂桿定位片出3)而不能再向前移時,`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即己呈水平對齊,再將收縮手柄(51)旋轉45°角,使旋轉定位槽板(53)尾部頂住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后,輪椅恢復使用。
[0023]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兩側可向內折疊,但輪椅機件使用時被撐開到最大寬度是活動連接,而輪椅在上下樓梯時常發生一側車輪先上或先下的情況,造成輪椅單側承重,為加強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的穩定性,必須設計可收疊的硬底座椅以滿足輪椅兩側承重不均勻的需要,本設計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是這樣實現的:在兩側前輪椅支架(28)內側安裝有座椅前安裝板(65),在兩側后輪斜撐梁(36)上安裝有座椅后安裝板(66),兩側座椅前、后安裝板(65) (66)之間套裝有座椅安裝軸(67),兩側座椅安裝軸之間對稱活動穿掛了座椅左側承重條(68)和配對的座椅右側承重條(69)數對,每對左、右側承重條(68) (69)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套裝在左、右側座椅安裝軸(67)上,承重條的另一端均通過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對稱穿在座椅活動連接板(71)上進行活動連接,當輪椅使用時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被拉下均水平相對時,與座椅活動連接板(71) —體的座椅連接板邊蓋(72)卡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上側條身,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因此可以座人使用,而乘車人的重量又壓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使其保持水平狀態,進一步輔助鞏固了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在輪椅使用時將其兩側撐開到最大寬度的穩定性;當乘車人下來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座椅安裝軸(67)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在座椅活動連接板(71)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向上折疊;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上裝有與靠背軟墊(74) —體的座椅軟墊(73)。
[0024]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的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也是可以垂直交叉收攏的,并可進一步向后收疊:兩側的踏腳活動桿(76)通過安裝孔活動安裝在前輪
(14)的內側輪軸(20)上,與踏腳活動桿(76)形成銳角的是踏腳上連桿(77),而連接活動桿與上連桿夾角形成的踏腳支架連接桿(78)安裝在這兩桿端頭的背面;這樣當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放下來準備踏腳時,扳下踏腳活動桿(76),活動桿帶動踏腳上連桿(77)與踏腳支架連接桿(78)以輪軸(20)為圓心向前轉動,當轉到需要的角度時,安裝在踏腳活動桿(76)和踏腳上連桿(77)端頭背面的踏腳支架連接桿(78)正好頂住了前輪支架(28)的內側支撐板,并以此形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承受踏腳重力而不下墜的受力點;當無需使用踏腳組成時,提起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并向后推,踏腳活動桿(76)仍以輪軸(20)為圓心,帶動整個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翻入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下面而被向后收疊;垂直交叉踏腳踏腳組成(75)除可向后收疊外,其兩側向上垂直交叉收疊的原理與結構基本與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 一致: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兩側的踏腳活動桿(76)與踏腳上連桿(77)形成的夾角前端,均裝有踏腳軸前安裝板(79)與踏腳軸后安裝板(80),前、后安裝`板之間均裝有踏腳安裝軸(81),兩側踏腳安裝軸(81)之間對稱活動安裝了踏腳左側承重條(82)和踏腳右側承重條(83)數對,每對承重條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穿掛在左右側踏腳安裝軸(81)上,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的另一端頭則通過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對應穿在踏腳活動連接板(85)上活動連接;當使用中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均水平相對時,與踏腳活動連接板(85) —體的踏腳連接板邊蓋(86)卡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上側條身,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因此可以承重踏腳,而踏腳的重力又壓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使其保持水平狀態;當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踏腳安裝軸(81)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在踏腳活動連接板(85)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的向上折疊。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均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13)安裝在撬桿下端(22);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中的伸縮頂軸(4)活動安裝在限位套管(9)內,軸身縱向豎直裝有頂軸操作手柄(7),軸后裝有頂軸彈簧(8);限位套管(9)管壁上掏有頂軸伸出位(10)和項軸縮回位(11),作為通道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除了通過頂軸操作手柄(7)對伸縮頂軸(4)的伸縮進行限位外,還可使頂軸操作手柄(7)到達伸出位或是縮回位;當頂軸操作手柄(7)在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前端在頂軸彈簧(8)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的限位尺寸自動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此時向上扳動倚車軸(20)轉動的撬桿(21),撬桿下端(22)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13)帶動限位套管(9),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的伸縮頂軸(4)前端的頂軸平面(5)將撬動其所碰到的任一輪輻(18)上側面,通過撬動輪幅(18)帶動前輪(14)沿車軸(20)轉動,輪椅由此按前輪(14)的轉動角度被帶上一格樓梯,當向上扳動撬桿(21)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21)使伸縮頂軸(4)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向下扳動撬桿(21)的作用力將使伸縮頂軸(4)端頭的頂軸圓弧面(6)碰到所遇到的輪輻(18)的下側面,輪輻(18)在反向的作用力下擠壓頂軸圓弧面(6),迫使伸縮頂軸(4)在限位套管(9)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8),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4)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依靠撬桿下端(22)得以倚車軸(20)反向通過輪輻(18)回到需要的做功點,而伸縮頂軸⑷在通過輪輻(18)后則又在頂軸彈簧(8)的張力下,按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的限位尺寸自動重新伸出在限位套管(9)外,此時可繼續向上扳動倚車軸(20)的支點轉動的撬桿(21)帶動輪椅按前輪(14)的轉動角度再上一格樓梯,如此反復操作,輪椅就具備了上樓梯的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可通過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將伸縮頂軸(4)縮回到頂軸縮回位(11),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不再·彈出,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在此狀態下不再發揮作用;為防止正在上樓梯的輪椅下滑,本設計中在輪椅后輪(15)的輪架套管安裝架(31)上安裝了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的原理與結構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完全一致,但安裝在輪架套管安裝架(31)上的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當其頂軸操作手柄(7)在限位套管(9)的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前端的頂軸平面(5)與頂軸圓弧面(6)的朝向,與相同件在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的朝向正好相反,因此當后輪(15)被前輪(14)帶動上樓梯時,后輪(15)的輪輻(18)上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中伸縮頂軸(4)的頂軸圓弧面(6),作用力迫使伸縮頂軸(4)在限位套管(9)內向后擠壓頂軸彈簧(8),在克服了彈簧的張力后伸縮頂軸(4)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在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得以通過輪輻(18)的同時,后輪(15)因此也在前輪(14)帶動下向樓梯上方旋轉了與前輪相同的角度;但是當前輪(14)向上扳動撬桿(21)的角度用完需向下扳動撬桿(21)使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重新回位到做功點時,輪椅在樓梯上向上的動力消失,車輪在樓梯斜面上會隨輪椅的重力向下滑動,當這種滑動產生時,后輪(15)的輪幅(18)在向后的轉動中,其下側面碰到的是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中的伸縮頂軸(4)的頂軸平面(5),頂軸平面將卡住輪輻(18)向后的轉動,輪椅在樓梯上下滑的運動被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自動阻止,下滑的作用力進一步通過輪架套管安裝架(31)及車軸(20)傳遞至后輪支架(29),繼而通過已具備向后自動單向止動的后輪(15)上的凸塊斜角膠胎(16)與地面的摩擦,阻止了輪椅在樓梯上的下滑,使前輪(14)向下扳動撬桿(21)讓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重新回位到做功點,然后再次向上扳動撬桿(21)帶動前輪(14)繼續向上轉動一定角度上新的一格樓梯的動做得以持續進行;輪椅在下樓梯或平地使用時,無需用到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可通過其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中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將伸縮頂軸⑷縮回到頂軸縮回位(11),使頂軸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不再彈出,輪架伸縮頂軸組成(2)在此狀態下也不再發揮作用;輪椅在平地使用時,由于前輪(14)與車架固定不能轉向,為方便平地使用,輪椅后輪(15)是可通過后輪支架(29)轉向的,但輪椅在上下樓梯時,由于作用力加大,因此后輪(15)又不允許在上下樓梯時轉向以防輪子在重力下側偏,為此本設計在輪架槽座(35)上安裝了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的原理與結構也與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完全一致,因為兩側后輪(15)的轉向功能是通過后輪支架(29)上承重的輪架支撐軸(33)穿過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輪架水平軸承(34)、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實現的:輪架槽座(35)下的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依靠輪架支撐軸(33)為軸心帶動后輪轉向轉動;而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安裝在輪架槽座(35)上,由于在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與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上留有同心孔,該孔直徑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中的伸縮頂軸(4)相同,因此當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的頂軸操作手柄撥在限位套管(9)的頂軸伸出位(10)時,伸縮頂軸(4)的伸出端在頂軸彈簧(8)的張力下,將同時插進輪架槽座(35)的下槽板和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中的平板的同心孔內,輪架側板及平板(32)不能再在輪架槽座(35)下轉動,后輪(15)的轉向功能被終止,從而保障了輪椅上下樓梯的安全 ;當輪椅在平地使用時,將定位伸縮頂軸組成(3)中的頂軸操作手柄(7)沿限位套管(9)的頂軸操作手柄通過槽(12)撥在頂軸縮回位(11),使伸縮頂軸(4)的前端縮回到限位套管(9)內,后輪(15)的轉向功能即可恢復;本設計中的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兩側的前輪(14)和后輪(15)均是由凸塊斜角膠胎(16)、輪框(17)、輪輻(18)、輪轂(19)、輪軸(20)組成;輪椅的前、后輪(14) (15)獨特設計的凸塊斜角膠胎(16)其每一個凸塊前端均具備向上的斜角,保障輪椅上樓梯時每一個凸塊都能以較大的仰角及時在運動中卡住每一格樓梯梯面形成的直角,并利用其對凸塊斜角膠胎(16)形成的摩擦力,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能帶動前輪(14)向樓梯上方轉動;而輪椅在以后輪(15)在前的方式下樓梯時,凸塊斜角膠胎(16)的每一個凸塊均以斜角上端的角尖先接觸地面繼而滾過整個斜角,相對加大了前、后輪(14)(15)與地面接觸點的穩定性,使輪椅在剎車裝置的控制下安全下樓梯;輪椅的前輪(14)大,因此半徑尺寸也大,以利用前輪相對樓梯格高度較大的半徑上樓梯;后輪小,使輪椅在阻止從樓梯上下滑的單向自動止動中重心相對降低;輪椅在上樓梯時兩側前輪(14)為主動輪、輪椅在上樓梯時前輪(14)首先接觸樓梯,動力前置可使動力完全作用在輪椅上樓梯的功能上,避免了推擠磕碰對動力的損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左右側前輪(14)外側均裝有撬桿(21):撬桿(21)由撬桿下端(22)、撬桿安裝架(23)、撬桿上端(24)、卡位頂球(25)、撬桿手柄(26)、撬桿收放卡槽(27)組成;撬桿下端(22)端頭通過撬桿套管安裝架(13)安裝有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撬桿安裝架(23)安裝在前輪(14)的輪軸(20)上并倚為撬桿(21)的運動支點,因為支點與前輪同軸,因此撬桿下端(22)端頭安裝的撬桿伸縮頂軸組成(I)能在撬桿(21)的上下圓周運動中到達前輪(14)輪輻(18)任一需要的做功點,撬動前輪(14)向前轉動;撬桿下端(22)的桿筒內套裝有撬桿上端(24),板動撬桿(21)前先將撬桿上端(24)抽出需要加長的長度,通過卡位頂球(25)自動固定,這樣從撬桿手柄(26)至撬桿安裝架(23)中線的長度就可大幅加長,撬桿(21)的這個在使用時被加長的長度相當于杠桿的施力端,而被撬動的前輪(14)的半徑尺寸相當于杠桿的做功端,兩者尺寸相差得越大,根據杠桿原理,扳動撬桿手柄(26),并以安裝在前輪(14)輪軸(20)上的撬桿安裝架(23)為運動支點,帶動前輪(14)向樓梯上轉動所需使用的力就越小,以此使輪椅上樓梯的動力得以有效實現;因為左右側的撬桿(21)分別撬動左右側的前輪(14)各自向前轉動,所以在輪椅進入樓梯拐彎處時,只扳動一側的撬桿(21)帶動相應的前輪(14)向前轉動,另一側的前輪因無動力固不會轉動,輪椅由此出現單邊轉的運動狀態,輪椅借此實現了大角度的轉彎,以適應現實中輪椅上樓梯在轉彎中的實際需要;此外,在輪椅無需使用撬桿(21)時,可將撬桿上端(24)縮進撬桿下端(22)的桿筒內,通過卡位頂球(25)自動固定后,撬桿(21)可收放進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36)上的撬桿收放卡槽(27)內,方便輪椅下樓梯或是在平地上的使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兩側前輪(14)的車軸(20)上均裝有前輪支架(28);兩側后輪(15)的車軸(20)上也裝有后輪支架(29),后輪支架(29)由垂直撐板(30)、輪架套管安裝架(31)、輪架側板及平板(32)、輪架支撐軸(33),輪架水平軸承(34)、輪架槽座(35)、后輪架斜撐梁(36)、后輪架撐梁(37)、推車把手梁(38)、把手撐梁(39)等件組成;兩側的前、后輪(14) (15)之間,均依靠前后輪上連接梁(40)、前后輪下連接梁(41)、扶手梁(42)形成連接,這種車架結構保證了輪椅負重上下樓梯時重心前移,防止輪椅上下樓梯時向后傾仰;此外,前、后輪上、下連接梁(40) (41)和扶手梁(42)的前端均與前輪支架(28)的外側板連接,后端均與后輪支架(29)內側的后輪架斜撐梁(36)和后輪架撐梁(37)連接,因此組裝后的輪椅兩側后輪(15)之間的寬度大于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寬度,保障輪椅在使用時不會側翻;在兩側后輪(15)車轂 (19)與垂直撐板(30)之間,通過車軸(20)裝有轂帶式剎車盤(48),在推車把手梁(38)上裝有剎車手柄(45)、剎車安裝板(46),通過剎車鋼絲(47)連接轂帶式剎車盤(48)實現輪椅的剎車制動功能:輪椅在下樓梯時通過剎車功能控制下樓梯的節奏,轉彎時通過單邊剎車幫助轉向;輪椅在兩側扶手梁(42)與后輪架撐梁(37)形成的夾角間裝有防護網(49),防止輪椅上樓梯使用撬桿(21)時碰到乘車人的手臂;輪椅在兩側扶手梁(42)上裝有扶手底板(43)、扶手包皮(44) 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對稱的輪椅兩側可以向內收疊,方便在擺放中節省空間;輪椅的收疊主要依靠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完成:其收縮手柄(51)的手柄底板(52)與旋轉定位槽板(53)的槽板頂板(54)形成十字形固定連接,連接部還固定裝有旋轉拉軸(55),拉軸的另一端活動穿在拉軸套管(56)內;拉軸套管(56)固定安裝在上、下聯動板(57)兩板之間的端頭上;在拉軸套管(56)之后,上、下聯動板(57)的兩板之間還裝有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活動頂桿的左右側端頭上下交疊,并在兩桿交疊的中心點上留有安裝孔,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將上、下聯動板(57)及兩板之間交疊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端頭活動穿在一起;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各自的另一端頭與安裝在后輪架斜撐梁(36)內側的頂桿安裝槽(60)活動連接,并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61)定位;上、下聯動板(57)的另一端用同樣方式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在兩板之間穿有端頭上下交疊的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各自的另一端頭則與安裝在前輪支架(28)內側的頂桿安裝槽(60)活動連接,也是通過安裝槽活動螺栓(61)定位;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頂桿定位片(63);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在輪椅使用時,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均呈水平對齊狀,從而將輪椅撐開到最大寬度,此時旋轉定位槽(53)也呈水平狀,其尾部頂住了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 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后移;而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由于其外側桿身上互裝有配套的頂桿定位片(63);使這兩條頂桿在對齊的狀態下不能前移;因為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上、下均有通過頂桿活動螺栓(59)活動連接的上下聯動板(57)將其連為一體,因此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在水平對齊后相互作用,既不能后移也不能前移,穩定地將輪椅撐頂到最大寬度;當輪椅使用完畢需要收疊時,將收縮手柄(51)旋轉45°角,通過與手柄底板(52)固定連接的槽板頂板(54)帶動旋轉定位槽板(53)也旋轉45°角,槽板呈垂直狀,其尾部也因旋轉移位放開了對呈水平對齊狀的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交疊的兩個端頭的撐頂,而頂桿定位片(63)只能相互卡住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不能前移,活動頂桿的后移卻不受限制,所以此時向后拉動收縮手柄(51),手柄帶動上、下聯動板(57)同步后移,聯動板又通過頂板活動螺栓(59)造成上下交疊的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向后交叉移位,各條活動頂桿的另一端在作用力下通過各自的安裝槽活動螺栓(61)和各自的頂桿安裝槽(60)拉動兩側的后輪斜撐梁(36)和兩側的前輪支架(28)向內靠攏,使輪椅達到收窄寬度的目的;重新使用輪椅前,向前推動收縮手柄(51)直至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62)相互碰到外側桿身上互裝的頂桿定位片(63)而不能再向前移時,后、前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 (62)即已呈水平對齊,再將收縮手柄(51)旋轉45°角,使旋轉定位槽板(53)尾部頂住后輪左右側交叉活動頂桿(58)上下交疊的兩個端頭后,輪椅恢復使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兩側可向內折疊,但輪椅機件使用時被撐開到最大寬度是活動連接,而輪椅在上下樓梯時常發生一側車輪先上或先下的情況,造成輪椅單側承重,為加強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的穩定性,必須設計可收疊的硬底座椅以滿足輪椅兩側承重不均勻的需要,本設計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是這樣實現的:在兩側前輪椅支架(28)內側安裝有座椅前安裝板(65),在兩側后輪斜撐梁(36)上安裝有座椅后安裝板(66),兩側座椅前、后安裝板(65) (66)之間套裝有座椅安裝軸(67),兩側座椅安裝軸之間對稱活動穿掛了座椅左側承重條(68)和配對的座椅右側承重條(69)數對,每對左、右側承重條(68) (69)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套裝在左、右側座椅安裝軸(67)上,承重條的另一端均通過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對稱穿在座椅活動連接板(71)上進行活動連接,當輪椅使用時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被拉下均水平相對時,與座椅活動連接板(71) —體的座椅連接板邊蓋(72)卡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上側條身,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因此可以座人使用,而乘車人的重量又壓住了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使其保持水平狀態,進一步輔助鞏固了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在輪椅使用時將其兩側撐開到最大寬度的穩定性;當乘車人下來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座椅左、右側承重條(68) (69)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座椅安裝軸(67)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座椅承重條活動軸(70)在座椅活動連接板(71)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向上折疊;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上裝有與靠背軟墊(74) —體的座椅軟墊(7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上下樓梯的輪椅,其特征是:輪椅的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也是可以垂直交叉收攏的,并可進一步向后收疊:兩側的踏腳活動桿(76)通過安裝孔活動安裝在前輪(14)的內側輪軸(20)上,與踏腳活動桿(76)形成銳角的是踏腳上連桿(77),而連接活動桿與上連桿夾角形成的踏腳支架連接桿(78)安裝在這兩桿端頭的背面;這樣當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放下來準備踏腳時,扳下踏腳活動桿(76),活動桿帶動踏腳上連桿(77)與踏腳支架連接桿(78)以輪軸(20)為圓心向前轉動,當轉到需要的角度時,安裝在踏腳活動桿(76)和踏腳上連桿(77)端頭背面的踏腳支架連接桿(78)正好頂住了前輪支架(28)的內側支撐板,并以此形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承受踏腳重力而不下墜的受力點;當無需使用踏腳組成時,提起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并向后推,踏腳活動桿(76)仍以輪軸(20)為圓心,帶動整個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翻入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的下面 而被向后收疊;垂直交叉踏腳踏腳組成(75)除可向后收疊外,其兩側向上垂直交叉收疊的原理與結構基本與輪椅的垂直交叉活動座椅組成(64) —致: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兩側的踏腳活動桿(76)與踏腳上連桿(77)形成的夾角前端,均裝有踏腳軸前安裝板(79)與踏腳軸后安裝板(80),前、后安裝板之間均裝有踏腳安裝軸(81),兩側踏腳安裝軸(81)之間對稱活動安裝了踏腳左側承重條(82)和踏腳右側承重條(83)數對,每對承重條的左、右側端頭均通過安裝孔活動穿掛在左右側踏腳安裝軸(81)上,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的另一端頭則通過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對應穿在踏腳活動連接板(85)上活動連接;當使用中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均水平相對時,與踏腳活動連接板(85) —體的踏腳連接板邊蓋(86)卡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上側條身,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的支持下,對稱安裝的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不會繼續下沉,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因此可以承重踏腳,而踏腳的重力又壓住了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使其保持水平狀態;當輪椅使用完畢,需通過水平交叉活動收縮架組成(50)將輪椅兩側向內收疊時,每一對踏腳左、右側承重條(82) (83)均在收縮的作用力下一端以左右側踏腳安裝軸(81)為圓心轉動,另一端則相互利用踏腳承重條活動軸(84)在踏腳活動連接板(85)上垂直交叉向上轉動,完成垂直交叉踏腳組成(75)的向上折疊。
【文檔編號】A61G5/06GK203493840SQ201320481177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5日
【發明者】王嘯風 申請人:王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