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上樓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上樓輪椅,解決現有輪椅不具備上下樓功能,且結構復雜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架,設置于支架前端的前輪,以及設置于支架后端的后輪,所述前輪為兩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后輪為四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所述支架上設有兩個帶齒輪的電機,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每個電機均連接著同側的前輪和兩個后輪,所述支架上還設有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瓶,所述支架前端還設有用于控制輪椅的手柄;所述后輪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動力齒輪,該動力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上的齒輪相連;所述支架上還設有位于電機上的坐墊和扶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實現自動上下樓,解決了老年人、傷殘人士外出不便的困難。
【專利說明】電動上樓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上樓輪椅。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老年人的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廣,但老年人體力有限,走不了多久就體力不支,尤其是在上下樓時,更加不方便。然而現有的輪椅無論是手動或是電動的一半都不具備上下樓功能,傷殘人士無外力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無法上下樓,故而現有的輪椅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上樓輪椅,解決現有輪椅不具備上下樓功能,且結構復雜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電動上樓輪椅,包括支架,設置于支架前端的前輪,以及設置于支架后端的后輪,所述前輪為兩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后輪為四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所述支架上設有兩個帶齒輪的電機,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每個電機均連接著同側的前輪和兩個后輪,所述支架上還設有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瓶,所述支架前端還設有用于控制輪椅的手柄;所述后輪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動力齒輪,該動力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上的齒輪相連;所述支架上還設有位于電機上的坐墊和扶手。
[0006]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兩個分別設置于傳動桿兩端的錐齒輪,其中一個錐齒輪與動力齒輪嚙合,另一個錐齒輪與電機上的齒輪嚙合;所述后輪上還設有剎車以及用于控制剎車且具有剎車手柄的剎車裝置,該剎車手柄與手柄連接。另外,所述前輪與電機相連的方式與后輪與電機相連的方式相同。
[0007]再進一步地,所述坐墊下方的支架上還設有減震器。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前輪通過連接桿與支架相連,所述連接桿遠離前輪的一端設有萬向節,該萬向節通過伸縮桿與手柄相連。
[0009]另外,所述動力齒輪還連接有旋轉桿,該旋轉桿貫穿設置于支架上的鉸桿一端,該鉸桿活動連接于支架上并可相對支架旋轉。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1](I)本實用新型采用四個后輪,并且每側設置兩個后輪,在上樓時,只需啟動電機帶動后輪旋轉,并且將壓住剎車手柄剎住后輪阻止其運動,此時,由于電機的動力加上傳動機構兩個后輪便相對電機的齒輪旋轉,調整了兩個后輪相對支架的位置,使其與水平面成一定的夾角,便能實現上下樓體。
[0012](2)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兩個前輪,和四個后輪,保證了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性,并且兩個前輪之間互不影響,均有單獨的把手控制,并且兩側的后輪也不會相互影響,均有單獨的剎車、電機等控制,不會因某個部件的問題造成整個輪椅癱瘓,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
[0013](3)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制造相當容易,且操作十分方便,適于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部平面示意圖。
[0016]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支架,2-前輪,3-后輪,4-電機,5-電瓶,6-手柄,7-動力齒輪,8-坐墊,9-扶手,10-傳動桿,11-錐齒輪,12-減震器,13-剎車手柄,14-萬向節,15-伸縮桿,16-旋轉桿,17-鉸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18]如圖1、2所示,電動上樓輪椅,包括支架1,設置于支架I前端的前輪2,以及設置于支架后端的后輪3,所述前輪為兩個分別位于支架兩側,后輪為四個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所述支架I上設有兩個帶齒輪的電機4,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每個電機均連接著同側的前輪和兩個后輪,所述支架I上還設有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瓶5,所述支架I前端還設有用于控制輪椅的手柄6 ;所述后輪I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動力齒輪7,該動力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上的齒輪相連;所述支架上還設有位于電機上的坐墊8和扶手9。本實用新型的每個后輪的結構均是一樣的,故而本實用新型有兩個手柄,左右各一個,分別控制同側的電機,以實現同側的后輪運動。
[0019]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10,兩個分別設置于傳動桿兩端的錐齒輪11,其中一個錐齒輪與動力齒輪嚙合,另一個錐齒輪與電機上的齒輪嚙合;所述后輪上還設有剎車以及用于控制剎車且具有剎車手柄13的剎車裝置,該剎車手柄與手柄6連接;而剎車裝置屬于現有成熟技術故不在此敘述。所述前輪與電機相連的方式與后輪與電機相連的方式相同,均是通過傳動桿、錐齒輪相連的。
[0020]為了減少使用者在使用時的震動,所述坐墊8下方的支架上還設有減震器12。使用者坐在坐墊時,則不會感覺到震動,安全可靠。
[0021]為了保證本實用新型前輪能夠朝任何方向旋轉,以調整本實用新型的前進方向,所述前輪2通過連接桿與支架相連,所述連接桿遠離前輪的一端設有萬向節14,該萬向節通過伸縮桿15與手柄相連。
[0022]另外,所述動力齒輪7還連接有旋轉桿16,該旋轉桿16貫穿設置于支架上的鉸桿17 —端,該鉸桿17活動連接于支架上并可相對支架旋轉;前述旋轉干貫穿鉸桿是為了保證后輪運行的穩定,而且后輪旋轉時,旋轉桿則會跟著后輪一起相對鉸桿旋轉。
[0023]通過上述設置,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只需通知手柄開啟電機,本實用新型便能運行,在上樓時,只需捏住剎車手柄,并且開啟電機,兩個后輪便相對與其相連的齒輪進行旋轉,調整后輪與水平面的角度,此時旋轉桿隨之一起運動,并且由于鉸桿與支架活動相連,在后輪進行旋轉時,鉸桿也會隨著同向的旋轉,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穩定。當調整好后輪與水平面的角度時,只要松開剎車手柄,本實用新型便會自動的上樓。操作十分簡單,而且相當安全。
[0024]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電動上樓輪椅,包括支架(1),設置于支架(I)前端的前輪(2),以及設置于支架后端的后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為兩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后輪為四個并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所述支架(I)上設有兩個帶齒輪的電機(4),分別位于支架兩側,每個電機均連接著同側的前輪和兩個后輪,所述支架(I)上還設有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瓶(5),所述支架(I)前端還設有用于控制輪椅的手柄(6);所述后輪(I)上設有與其固定相連的動力齒輪(7),該動力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上的齒輪相連;所述支架上還設有位于電機上的坐墊(8)和扶手(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上樓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10),兩個分別設置于傳動桿兩端的錐齒輪(11 ),其中一個錐齒輪與動力齒輪嚙合,另一個錐齒輪與電機上的齒輪嚙合;所述后輪上還設有剎車以及用于控制剎車且具有剎車手柄(13)的剎車裝置,該剎車手柄與手柄(6)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上樓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8)下方的支架上還設有減震器(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上樓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2)通過連接桿與支架相連,所述連接桿遠離前輪的一端設有萬向節(14),該萬向節通過伸縮桿(15)與手柄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上樓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齒輪(7)還連接有旋轉桿(16),該旋轉桿(16)貫穿設置于支架上的鉸桿(17)—端,該鉸桿(17)活動連接于支架上并可相對支架旋轉。
【文檔編號】A61G5/06GK203417302SQ201320522407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唐勇 申請人: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