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包括支架管本體,所述支架管本體由上至下順次分為腎孟段、輸尿管段、輸尿管膀胱壁段及膀胱段,所述腎孟段、輸尿管段為柔性中空導管,所述輸尿管膀胱壁段為牽引線,膀胱段為卡塊,所述牽引線的一端與中空導管的尾部固定相連,所述牽引線的另一端與位于膀胱內的卡塊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輸尿管膀胱壁段用牽引線代替了以往的中空導管,利用輸尿管自身的膀胱壁段抗返流的機制可實現支架管的抗返流目的,置入輸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輸尿管狹窄和粘連堵塞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術】
[0002]輸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手術中應用極為廣泛,適用于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腎積水”、“腎移植”、腎及輸尿管良性腫瘤等上述尿路手術以及碎石機碎石、輸尿管狹窄的擴張等治療過程中,它植入輸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輸尿管狹窄和粘連堵塞等作用。使用時,輸尿管支架一端放置于腎孟,支架本體置于輸尿管內,另一端放置于膀胱。現有的輸尿管支架由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硅橡膠或聚氨酯制成,管子末端互為相反方向朝內彎曲成圓圈狀,如圖1所示,管子前后末端成“ J”形,又被稱為雙“ J”管。
[0003]雖然輸尿管支架管的應用提高了手術成功率,但是,留置輸尿管支架管后仍然會引起一些并發癥,常見的有: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置管后腰痛、尿頻、尿急、膀胱刺激癥狀、輸尿管支架管結石等。其中,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是目前函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嚴重限制了治療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0004]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的原因主要在于輸尿管支架管是一種可以雙向引流的導管,在使用過程中,膀胱輸尿管的抗返流機制消失,當膀胱內的壓力大于腎盂和輸尿管內的壓力時,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膀胱內尿液向輸尿管和腎盂返流。此外,置管后尿液不斷被引流,腎盂輸尿管圓錐失去了充盈刺激,導致輸尿管蠕動明顯減弱或消失,這也使得尿液返流率增加。
[0005]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的后果是導致腎臟逆行感染的機會增加,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極大地破壞了治療效果。針對該問題目前尚無有效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在置入輸尿管支架管后再留置導尿管引流膀胱內的尿液,并常規使用抗生素;拔除導尿管后鼓勵患者多排尿,使膀胱處于空虛狀態;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并防止腹壓增高;發生感染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但是,這些辦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這一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以從根本上解決現有輸尿管支架管存在的膀胱輸尿管尿液返流問題。將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正確留置于體內后,尿液只能被其從腎盂和輸尿管經過單一流向引流進入膀胱,而膀胱內的尿液卻無法經其向腎盂和輸尿管返流。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包括支架管本體,所述支架管本體由上至下順次分為腎孟段、輸尿管段、輸尿管膀胱壁段及膀胱段,所述腎孟段、輸尿管段為柔性中空導管,所述輸尿管膀胱壁段為牽引線,膀胱段為卡塊,所述牽引線的一端與中空導管的尾部固定相連,所述牽引線的另一端與位于膀胱內的卡塊連接。
[0009]上述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中,所述卡塊為具有彈性的“C”形橡膠管。[0010]上述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中,所述支架管本體的頭部成“J”形。
[0011]上述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中,所述牽引線的長度為I?5cm。
[0012]上述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中,所述牽引線的長度為3cm。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輸尿管膀胱壁段用牽引線代替了以往的中空導管,利用輸尿管自身的膀胱壁段抗返流的機制可實現支架管的抗返流目的,置入輸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輸尿管狹窄和粘連堵塞的作用;同時腎臟集合系統不與外界直接相通,可避免腎造瘺外引流所引起的出血和感染;而且因無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適,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術后康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0017]圖中標記:1_中空導管,2-牽引線,3- “C”形橡膠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實施例1
[0021]如附圖2、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包括支架管本體,所述支架管本體由上至下順次分為腎孟段、輸尿管段、輸尿管膀胱壁段及膀胱段,所述腎孟段、輸尿管段為柔性中空導管1,所述輸尿管膀胱壁段為3cm長的牽引線2,膀胱段為“C”形橡膠管3,所述牽引線2的一端與中空導管I的尾部固定相連,所述牽引線2的另一端與位于膀胱內的“C”形橡膠管3連接。
[0022]如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輸尿管支架管存在的無法阻止尿液由膀胱返流至腎盂和輸尿管的技術缺陷,正確留置于體內后,柔性中空導管I的一端位于腎盂,另一端位于輸尿管膀胱壁的上方,輸尿管膀胱壁段用牽引線2代替了以往的中空導管,牽引線2的另一端與位于膀胱內的“C”形橡膠管3連接,避免支架管向上位移,并方便用膀胱鏡取出支架管。由于輸尿管膀胱壁段用牽引線代替了以往的中空導管,利用輸尿管自身的膀胱壁段抗返流的機制可實現本實施例支架管的抗返流目的,尿液只容許被其從腎盂和輸尿管經過單一流向引流進入膀胱,而膀胱內的尿液卻無法經其向腎盂和輸尿管返流。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包括支架管本體,所述支架管本體由上至下順次分為腎孟段、輸尿管段、輸尿管膀胱壁段及膀胱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腎孟段、輸尿管段為柔性中空導管,所述輸尿管膀胱壁段為牽引線,膀胱段為卡塊,所述牽引線的一端與中空導管的尾部固定相連,所述牽引線的另一端與位于膀胱內的卡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為具有彈性的“C”形橡膠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管本體的頭部成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線的長度為I ?5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返流輸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線的長度為3cm。
【文檔編號】A61F2/82GK203447616SQ201320556902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黃翔 申請人: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