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84868閱讀:223來源:國知局
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包括植入把手和設置在植入把手上的導管,所述導管設有開槽,導管的一端設有定位開口環,導管的另一端設有加強開口環組;導管插接有推桿,推桿設有限位塊,所述推桿的尾部設有推桿把手,推桿把手推桿的連接部分為彎折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植入彎電極于耳蝸內。
【專利說明】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入器,特別涉及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
【背景技術】
[0002]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蝸電極分直電極和彎電極兩大類。直電極不能做到近蝸軸刺激,植入時可能損傷耳蝸。彎電極植入不方便,在植入前如果不把電極張直是沒法植入耳蝸內,所以外大都采用在電極陣聯時預埋支撐內芯,通過一根直的支撐內芯把彎電極張直,手術時邊插入邊抽出支撐內芯,電極插入和支撐鋼芯抽出要同步,電極插入過快容易損傷耳蝸或折彎支撐鋼芯,電極插入過慢、支撐芯抽出過快容易使電極頭勾回卡在耳蝸內無法再植入耳蝸內,由于支撐芯抽出后無法再插回電極內,電極無法再插入耳蝸,只能更換一套植入體去植入,導致手術中斷,手術時間長,對耳蝸損傷加重;同時術中視覺效果也不好,看不清插入的具體狀況,容易劃破電極硅膠體及電極絲絕緣層,使電極短路;由于有支撐芯,電極陣列粗,很難做成纖細狀,影響植入深度;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植入工具和方法把彎電極安全植入于耳蝸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方便彎電極植入耳蝸,提高了植入效率,減輕了病人痛苦、減少了對耳蝸的損傷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包括植入把手和設置在植入把手上的導管,所述導管設有開槽,導管的一端設有定位開口環,導管的另一端設有加強開口環組;導管插接有推桿,推桿設有限位塊。
[0006]進一步地,所述推桿的尾部設有推桿把手,推桿把手推桿的連接部分為彎折部。
[0007]進一步地,所述推桿把手的頭部設有保護球。
[0008]進一步地,所述保護球為球形形狀。
[0009]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開口環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包括第一加強開口環和與第一加強開口環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強開口環。
[0012]進一步地,所述植入把手設有若干固定孔。
[0013]進一步地,所述植入把手的表面設有防滑紋。[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由于所述導管設有開槽,導管的一端設有定位開口環,導管的另一端設有加強開口環組;導管插接有推桿,推桿設有限位塊,所以通過該植入器可以方便安全地植入彎電極到耳蝸。由于所述推桿的尾部設有推桿把手,推桿把手推桿的連接部分為彎折部,所以通過設置彎折部可以在植入彎電極的過程中給手術醫生的覺效果更加好,更加方便觀察植入彎電極的狀況。由于所述推桿把手的頭部設有保護球,所述保護球為球形形狀,所以防割手。由于所述定位開口環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包括第一加強開口環和與第一加強開口環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強開口環,所以通過設置加強開口環組可以防止導管變形。由于所述植入把手設有若干固定孔,所以通過若干固定孔可以外部固定支架連接。由于所述植入把手的表面設有防滑紋,所以具有防滑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人工耳蝸彎電極裝入植入器前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人工耳蝸彎電極裝入植入器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人工耳蝸彎電極裝入植入器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人工耳蝸彎電極裝入植入器后固定到耳蝸口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人工耳蝸彎電極通過植入器開始導入耳蝸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為人工耳蝸彎電極通過植入器完全導入耳蝸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8為人工耳蝸彎電極已經植入耳蝸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與圖8所示,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包括植入把手4和設置在植入把手4上的導管1,導管I設有開槽2,導管I的一端設有定位開口環3,導管I的另一端設有加強開口環組;導管I插接有推桿8,推桿8設有限位塊9,推桿8的尾部設有推桿把手11,推桿把手11與推桿8的連接部分為彎折部10,通過設置彎折部10可以在植入彎電極的過程中視覺效果更加好,更加方便觀察植入彎電極的狀況;推桿把手11的頭部設有保護球12,防割手;保護球12為球形形狀,定位開口環3布置在導管I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布置在導管I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包括第一加強開口環6和與第一加強開口環6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強開口環7,通過設置加強開口環組可以防止導管I變形;植入把手4設有若干固定孔5,通過若干固定孔5可以外部固定支架連接;植入把手4的表面設有防滑紋。
[0024]本實用新型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首先將人工耳蝸彎電極15裝入該植入器,即彎電極插入導管I中,從彎電極尾部開始裝入該植入器,彎電極扁位放置在開槽2內;人工耳蝸彎電極15裝入該植入器后,固定到耳蝸13的電極植入口 14、該植入器的定位開口環3定位在耳蝸13的電極植入口 14處,人工耳蝸彎電極15采用推桿8推入耳蝸,推桿8推著人工耳蝸彎電極15的尾部使彎電極向前移動;人工耳蝸彎電極15通過該植入器完全植入耳蝸13,限位塊9碰到導管1,撤走該植入器,即完成人工耳蝸彎電極15植入到耳蝸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包括植入把手和設置在植入把手上的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設有開槽,導管的一端設有定位開口環,導管的另一端設有加強開口環組;導管插接有推桿,推桿設有限位塊;所述推桿的尾部設有推桿把手,推桿把手推桿的連接部分為彎折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把手的頭部設有保護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球為球形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開口環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布置在導管的外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開口環組包括第一加強開口環和與第一加強開口環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強開口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把手設有若干固定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把手的表面設有防滑紋。
【文檔編號】A61F2/18GK203539491SQ20132065972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譚治平, 許時昂, 洪宇祥 申請人:杭州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