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5189閱讀:797來源:國知局
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包括長方形形狀的鞋底板、固定連接在鞋底板縱向前側的兩根前支撐桿和固定連接在鞋底板縱向后側的兩根后支撐桿,兩根前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前側的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內部粘接有前軟膠墊,前軟膠墊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前側的形狀相配合,兩根后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后側的后硬質塑料固定殼,后硬質塑料固定殼內部粘接有后軟膠墊,后軟膠墊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后側的形狀相配合,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和后硬質塑料固定殼的外圍設置有固定綁帶。本實用新型穿著方便快捷,達到了在不影響行走的情況下療養腳傷的目的,行走更加省力快捷,實用性強,便于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
【背景技術】
[0002]腳扭傷是生活中難免發生的問題,尤其是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部位,一旦扭傷腳,輕則需要躺著十天半個月,重則需要三個月左右才能完全康復,在腳扭傷養傷期間,由于腳不能著地行走,因此,現有技術中主要依靠拄拐杖跳著行走,但是拄著拐杖行走,由于受力放在了一條腿上和支撐拐杖的胳膊上,因此行走非常費力,走不了幾分鐘就得停下來歇息,致使腳扭傷的人不能很好地照顧好自己,還需要其他人員的照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其結構簡單,穿著方便快捷,達到了在不影響行走的情況下療養腳傷的目的,行走更加省力快捷,實用性強,便于推廣使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方形形狀的鞋底板、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縱向前側的兩根前支撐桿和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縱向后側的兩根后支撐桿,兩根所述前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前側的前硬質塑料固定殼,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內部粘接有前軟膠墊,所述前軟膠墊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前側的形狀相配合,兩根所述后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后側的后硬質塑料固定殼,所述后硬質塑料固定殼內部粘接有后軟膠墊,所述后軟膠墊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后側的形狀相配合,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和后硬質塑料固定殼的外圍設置有用于將前硬質塑料固定殼和前軟膠墊以及后硬質塑料固定殼和后軟膠墊綁在小腿上的固定綁帶。
[0005]上述的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綁帶的數量為兩根或三根。
[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07]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加工制作方便。
[0008]2、本實用新型穿著方便快捷。
[0009]3、腳扭傷的人穿上該簡易代步鞋行走時,將行走的力度跳過腳轉移到了腿部,扭傷的腳是懸空的,從而達到了在不影響行走的情況下療養腳傷的目的,且不再需要拄著拐杖和以單腿蹦的方式行走,行走更加省力快捷。
[0010]4、采用本實用新型后,由于行走較為方便,因此腳扭傷的人不再需要他人照顧便能夠很好地照顧好自己。
[0011]5、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強,便于推廣使用。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穿著方便快捷,達到了在不影響行走的情況下療養腳傷的目的,行走更加省力快捷,實用性強,便于推廣使用。[0013]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
[0016]I一鞋底板;2—前支撐桿;3—后支撐桿;
[0017]4一前硬質塑料固定殼;5—前軟膠墊;6—后硬質塑料固定殼;
[0018]7—后軟膠墊;8—固定綁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長方形形狀的鞋底板1、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I縱向前側的兩根前支撐桿2和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I縱向后側的兩根后支撐桿3,兩根所述前支撐桿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前側的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內部粘接有前軟膠墊5,所述前軟膠墊5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前側的形狀相配合,兩根所述后支撐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后側的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所述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內部粘接有后軟膠墊7,所述后軟膠墊7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后側的形狀相配合,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的外圍設置有用于將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前軟膠墊5以及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和后軟膠墊7綁在小腿上的固定綁帶8。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綁帶8的數量為兩根或三根。
[0021]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將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前軟膠墊5整體箍在扭傷的腳的小腿前側,并將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和后軟膠墊7整體箍在扭傷的腳的小腿后側;接著,調節腳底部到鞋底板I上表面的距離適中,并盡量使得腳底部到鞋底板I下表面之間的距離與未扭傷的一只腳所穿鞋的鞋底厚度相等;然后,用固定綁帶將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前軟膠墊5以及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和后軟膠墊7牢牢綁在小腿上,這樣,人行走時,就將行走的力度跳過腳轉移到了腿部,行走時扭傷的腳是懸空的,從而起到了在不影響行走的情況下療養腳傷的目的,且不再需要拄著拐杖和以單腿蹦的方式行走,行走更加省力快捷。另外,本實用新型使用一定時間后,就要解開固定綁帶8進行休息,為扭傷的腳提供血液流通。
[002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方形形狀的鞋底板(I)、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I)縱向前側的兩根前支撐桿(2)和固定連接在所述鞋底板(I)縱向后側的兩根后支撐桿(3),兩根所述前支撐桿(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前側的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 ),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 )內部粘接有前軟膠墊(5 ),所述前軟膠墊(5 )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前側的形狀相配合,兩根所述后支撐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用于箍在小腿后側的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所述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內部粘接有后軟膠墊(7),所述后軟膠墊(7)內表面的形狀與小腿后側的形狀相配合,所述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的外圍設置有用于將前硬質塑料固定殼(4)和前軟膠墊(5)以及后硬質塑料固定殼(6 )和后軟膠墊(7 )綁在小腿上的固定綁帶(8 )。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腳扭傷用簡易代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綁帶(8)的數量為兩根或三根。
【文檔編號】A61H3/00GK203564486SQ20132066705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6日
【發明者】楊康 申請人:陜西金合泰克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