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叩診錘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叩診錘由錘頭及錘柄構成,錘頭由兩段柱體同軸對接構成,錘柄由兩個擴張臂構成,兩擴張臂固定于兩柱體對接端的后側;擴張臂采用中空結構,尾端腔內設有一個滑動針座,滑動針座的后側固定有刺針,前側設有推力彈簧;所述的擴張臂前端側壁開有側孔,拉線一端與滑動針座連接,另一端通過擴張臂的側孔引出后連接于另一柱體的前側。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快捷,使用順手,功能較多,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新型叩診錘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叩診錘。
【背景技術】
[0002]叩診錘是神經內科常用的診斷器械之一,其通常由錘頭及錘柄構成,雖結構簡單,但其功能較為單一,而神經內科檢查使用的工具較多,檢查過程中來回的切換,操作較為麻煩,而給醫務工作帶來一定的不便。現有技術中有的叩診錘采用圓規似的柄部,柄部設有觸覺針,其具備觸覺檢測的功能,但其尖端一直暴露在外,在叩診時容易劃傷或刺傷,操作人員,在操作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具有觸覺檢測、測量功能的新型叩診錘。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新型叩診錘,由錘頭及錘柄構成;所述的錘頭由兩段柱體同軸對接構成,對接端設有固定兩者軸向相對位置的插接機構及限定兩者周向相對位置的定位頂珠;所述的錘柄由兩個擴張臂構成,所述的兩擴張臂固定于兩柱體對接端的后側;所述的擴張臂采用中空結構,尾端腔內設有一個滑動針座,滑動針座的后側固定有刺針,前側設有推力彈簧;所述的擴張臂前端側壁開有側孔,一條拉線一端與滑動針座連接,另一端通過擴張臂的側孔引出后連接于另一柱體的前側;其中一柱體對接端的側壁上設有顯示兩擴張臂尾端間距的刻度。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作為叩診錘使用時,兩擴張臂合并為錘柄,滑動針座受拉線牽引而位于擴張臂內,不會在叩診時劃傷操作者;作為觸覺檢查器使用時,將兩擴張臂根據需要進行擴張,同時滑動針座在推力彈簧作用下伸出擴張臂尾端,以便進行針剌檢查,通過柱體上的刻度可方便的確定兩刺針的間距,而無需借助其他裝置進行測量。其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快捷,使用順手,功能較多,具有顯著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錘頭部分剖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拉線,2、柱體,3、側孔,4、擴張臂,5、推力彈簧,6、滑動針座,7、刺針,8、插接機構,9、定位頂珠。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看圖1、2所示,錘頭由兩段柱體2同軸對接構成,對接端設有固定兩者軸向相對位置的插接機構8及限定兩者周向相對位置的定位頂珠9 ;所述的錘柄由兩個擴張臂4構成,所述的兩擴張臂4固定于兩柱體2對接端的后側;所述的擴張臂4采用中空結構,尾端腔內設有一個滑動針座6,滑動針座6的后側固定有刺針7,前側設有推力彈簧5 ;所述的擴張臂4前端側壁開有側孔3,拉線I 一端與滑動針座6連接,另一端通過擴張臂4的側孔3引出后連接于另一柱體2的前側;其中一柱體2對接端的側壁上設有顯示兩擴張臂4尾端間距的刻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叩診錘由錘頭及錘柄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錘頭由兩段柱體同軸對接構成,對接端設有固定兩者軸向相對位置的插接機構及限定兩者周向相對位置的定位頂珠;所述的錘柄由兩個擴張臂構成,所述的兩擴張臂固定于兩柱體對接端的后側;所述的擴張臂采用中空結構,尾端腔內設有一個滑動針座,滑動針座的后側固定有刺針,前側設有推力彈簧;所述的擴張臂前端側壁開有側孔,一條拉線一端與滑動針座連接,另一端通過擴張臂的側孔引出后連接于另一柱體的前側;其中一柱體對接端的側壁上設有顯示兩擴張臂尾端間距的刻度。
【文檔編號】A61B5/107GK203597973SQ201320736343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霍震 申請人:霍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