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小腸穿刺套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由穿刺針、導絲、擴皮器、留置型引流管組成,穿刺針由一細針構成,擴皮器由錐形的細管構成,穿刺針和擴皮器都具有中空的內腔,并都帶有手柄,留置型引流管由導管和內芯組成,導管的前端設置有傘形頭,傘形頭由傘頭和可張縮的傘翼構成,傘翼由多個條形翼片組成,翼片由彈性材料制成,內芯由一中空的細桿構成,導管和內芯的底部帶有手柄。本產品設計巧妙,易于操作,采用留置型引流管,巧妙置入小腸腸腔予以固定,從而起到充分引流減壓的作用,很好的解決了近端梗阻腸管水腫問題,為一期手術恢復腸管連續性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有非常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經皮小腸穿刺套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品【技術領域】,涉及腸梗阻的治療器材,具體地說,是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
【背景技術】
[0002]結腸及小腸疾病是一類常見的疾病,易引起腸梗阻,并引發一系列癥狀,甚至導致死亡,手術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由于梗阻導致腸道近端水腫及腸道本身性質的特殊性,手術往往以遠端封閉近端造瘺為主,無法直接恢復腸管連續性,需要二期手術還納。
[0003]現有技術中,往往采用胃管減壓,來解決梗阻導致的消化液潴留問題,胃管對于低位腸梗阻減壓效果較差,無法解決低位梗阻腸管水腫問題,而經經皮小腸穿刺,置入引流管,可以解決低位梗阻腸管水腫問題,但現有技術中沒有經皮小腸穿刺專用的手術器材,因此急待研發。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包括穿刺針、導絲、擴皮器和引流管,手術中穿刺采用超聲引導法,將引流管巧妙置入小腸腸腔予以固定,從而起到充分引流減壓的作用,很好的解決了近端梗阻腸管水腫問題,有非常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由穿刺針、導絲、擴皮器、留置型引流管組成,穿刺針由一細針構成,擴皮器由錐形的細管構成,穿刺針和擴皮器都具有中空的內腔,并都帶有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留置型引流管由導管和內芯組成,導管的前端設置有傘形頭,傘形頭由傘頭和可張縮的傘翼構成,傘翼由多個條形翼片組成,翼片由彈性材料制成,內芯由一中空的細桿構成,導管和內芯的底部帶有手柄。
[0007]所述導管底部的手柄帶有凸沿,該凸沿設置有外螺紋絲扣,內芯底部的手柄帶有接口,該接口設置有內螺紋絲扣,該內螺紋絲扣與所述導管底部手柄凸沿的外螺紋絲扣相配合。
[0008]所述穿刺針的外部設置有護套。所述導絲的外部設置有護套。所述翼片為V形。所述翼片有三片。所述導絲由細金屬絲構成。
[0009]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以下積極有益效果:
[0010]本產品設計巧妙,易于操作,采用留置型引流管,巧妙置入小腸腸腔予以固定,從而做到充分引流減壓的作用,很好的解決了近端梗阻腸管水腫問題,為一期手術恢復腸管連續性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
[0011]用本產品進行經皮小腸穿刺置管引流手術,操作簡單,降低了手術的難度和術后護理的難度,與單純穿刺引流術相比,它引流徹底且安全,靈敏度高,引導準確,傷口修復愈合快,明顯縮短療程,避免了反復穿刺的弊端,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側視圖。
[0014]圖3是圖1中穿刺針和護套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導絲在護套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是導絲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6是擴皮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7是圖6的側視圖。
[0019]圖8是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9是圖8的側視圖。
[0021]圖10是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11是圖10的側視圖。
[0023]圖12是內芯與導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13是內芯插入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圖中標號
[0026]10穿刺針
[0027]11手柄12通孔13通孔
[0028]20導絲21護套
[0029]30擴皮器
[0030]31手柄32通孔33通孔
[0031]40擴皮器50擴皮器
[0032]60 導管
[0033]61手柄62通孔63通孔
[0034]64凸沿65外螺紋絲扣
[0035]66傘頭67傘翼68翼片
[0036]70內芯71手柄72通孔
[0037]73通孔74接口75內螺紋絲扣
[0038]80包裝盒81管卡
[0039]請參照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由穿刺針10、導絲20、擴皮器30、40、50以及留置型引流管組成,穿刺針10由一細針構成,穿刺針10的底部設置有手柄11,
[0040]穿刺針10具有中空的內腔,內腔的頂端設置有通孔12,內腔的底端與手柄11尾部的通孔13連通,通孔12、13用于穿置導絲20,穿刺針10外部設置有護套14,護套14起安全保護作用。導絲20由一細金屬絲構成,導絲20的外部設置有護套21。
[0041]擴皮器30由錐形的細管構成,擴皮器30的底部設置有手柄31,擴皮器30具有中空的內腔,內腔的頂端設置有通孔32,內腔的底端與手柄31尾部的通孔33相通,通孔32、33用于穿置導絲20。[0042]擴皮器40、50的結構與擴皮器30的結構相同,只是擴皮器40的管徑比擴皮器30的管徑小,擴皮器50的管徑比擴皮器40的管徑小。
[0043]請參照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留置型引流管由導管60和內芯70組成,導管60的底部帶有手柄61,導管60的頂端設置有傘形頭,傘形頭由傘頭66和可張縮的傘翼67構成,傘翼67由多個條形翼片68組成,本實施例中,翼片68共有三片,翼片68由具有彈性回縮力的材料制成,可以是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彈簧片,如用鈦合金制成的彈簧片,還可以是其它記憶合金制成的彈簧片。三片翼片68環繞導管60周向均布。翼片68在回縮狀態時呈V字形,在伸展狀態時呈一字形。導管60具有中空的內腔,在傘形頭的傘頭65上設置有通孔62,在手柄61的尾部設置有通孔63,通孔62、63用于穿置導絲20。導管60底部的手柄61帶有凸沿64,凸沿64設置有外螺紋絲扣65。
[0044]內芯70由一中空的細桿構成,內芯70的底部帶有手柄71,內芯70具有中空的內腔,內腔的頂端設置有通孔72,內腔的底端與手柄71尾部的通孔73連通,通孔72、73用于穿置導絲20。內芯70底部的手柄71帶有接口 74,接口 74設置有內螺紋絲扣75,該內螺紋絲扣75正好與導管60底部手柄凸沿64的外螺紋絲扣65實現旋擰配合。當內芯70插入導管60的內腔后,內芯70的頂端抵頂導管60的傘頭66,于是翼片68被傘頭66拉直,成為圖13所示狀態。當內芯70從導管60的內腔撤出后,傘頭66不再受內芯70頂端抵推作用力,于是翼片68在彈性復位力的作用下回縮,收縮成V形,如圖8、圖9所示。
[0045]在優選實施例中,上述的穿刺針10、導絲20、擴皮器30、40、50以及導管60和內芯70都封裝在一個無菌的透明包裝盒80中,包裝盒80中設置有管卡81,管卡81用于固定套件中的各器材。
[0046]本實用新型的經皮小腸穿刺套件,操作簡單,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0047]第一步:超聲引導下確定穿刺點后,常規消毒,鋪巾,進針點局麻,將穿刺針垂直刺入腸腔,經超聲引導證實穿刺針已正確位于小腸內(梗阻近端)部位,經穿刺針抽出小腸液表示穿刺成功。
[0048]第二步:抽出小腸液后,經穿刺針10手柄11底端的通孔13插入導絲20,拔出穿刺針10。
[0049]第三步:沿導絲20插入較細的擴皮器50,擴張穿刺進針處,然后退出擴皮器50。
[0050]第四步:再沿導絲20插入較粗的擴皮器40,進一步擴張穿刺進針處,然后退出擴皮器40。
[0051]第五步:再沿導絲20插入最粗的擴皮器30,進一步擴張穿刺進針處,然后退出擴皮器30。
[0052]第六步:將內芯70底部手柄的接口 74旋擰在導管60底部手柄的凸沿64上,使導管60與內芯70連接成為一體,此時,內芯70的頂端抵頂導管60的傘頭66,于是翼片68被傘頭66拉直,成為圖13所示狀態。
[0053]第七步:將插有內芯70的導管60沿導絲20引導插入腸腔,然后退出導絲20。
[0054]第八步:將內芯70底部手柄的接口 74從導管60底部手柄的凸沿64上旋擰開,退出內芯70,調整導管60頂端傘頭66位置,使其放置于腸腔較低部位,此時導管60前端的傘形頭在三條翼片68的彈性復位力的作用下回縮,正好卡在小腸內壁中,三條翼片68之間的空隙形成側孔,供液體流出,達到引流減壓效果。[0055]第九步:將導管60外露部分固定于皮膚上,凸沿64接三通,三通與引流袋相連,包扎穿刺口。
[0056]本實用新型的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可以在梗阻時,通過超聲引導,將導管置入近端增大的腸腔內,并固定于腸壁,及時地進行腸道減壓,減輕腸管水腫,減輕患者中毒癥狀,改善全身狀況的同時,也改善了局部腸道情況,為手術,特別是為一期吻合創造有利條件,有非常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
1.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由穿刺針、導絲、擴皮器、留置型引流管組成,穿刺針由一細針構成,擴皮器由錐形的細管構成,穿刺針和擴皮器都具有中空的內腔,并都帶有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留置型引流管由導管和內芯組成,導管的前端設置有傘形頭,傘形頭由傘頭和可張縮的傘翼構成,傘翼由多個條形翼片組成,翼片由彈性材料制成,內芯由一中空的細桿構成,導管和內芯的底部帶有手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導管底部的手柄帶有凸沿,該凸沿設置有外螺紋絲扣,內芯底部的手柄帶有接口,該接口設置有內螺紋絲扣,該內螺紋絲扣與所述導管底部手柄凸沿的外螺紋絲扣相配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穿刺針的外部設置有護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導絲的外部設置有護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翼片為V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翼片有三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皮小腸穿刺套件,其特征是:所述導絲由細金屬絲構成。
【文檔編號】A61B19/02GK203576655SQ20132074659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劉林 申請人:劉林, 唐云, 董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