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該喉罩還包括有一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也與所述氣囊連通;所述通道管內分別設置有氣道導管、食道導管和器械導管;所述氣道導管的機器端與呼吸機的標準接口連接,所述氣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所述食道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食道器械出入的食道器械開口,所述食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食道口對應設置;所述器械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氣道器械出入的氣道器械開口,所述器械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喉罩的安全性能,讓醫護人員能更便捷、更安全、更廣泛地使用該喉罩。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喉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背景技術】
[0002]為了維持無意識的病人呼吸換氣,必須給其建立呼吸通道。傳統的方式是使用氣管插管。但氣管插管存在較大缺陷:首先是難于快速和適當將管道插入氣管,因為這是需要很高技術的一種處理過程,往往還要借助喉鏡等裝置,因此必須有一定技術的操作者才能實施,就使得這一方式在一些需要盡快在病人體內建立呼吸通道以爭取治療時間的情況(例如危重患者搶救等)帶來很多不便;其次,氣管插管在使用過程中易引起病人的心肺反應、喉嚨疼痛、咳嗽或喉痙攣等,而且由于插入時需要控制病人的頭和頸部,使得病人頸部還可能受到傷害;另外,為了方便插入,氣管插管的遠端尺寸必須足夠小,這就使得產生的呼吸通道較小或較窄。
[0003]喉罩通氣裝置是另外一種建立呼吸通道的新型裝置。使用喉罩通氣裝置能較容易地插入病人體內建立呼吸通道,一般操作者經過短期培訓就能使用,因此在急救的場合也非常適用。由于喉罩通氣裝置不需要與氣管敏感的內部通道相接觸就可以向病人的肺充氣,因此病人受刺激的程度大為減輕,而且所建立的呼吸通道尺寸顯著大于由氣管插管所建立的呼吸通道。同時,由于插入時對病人頭、頸等部位的操縱動作較小,因此對病人的潛在傷害也較小。由于上述的優勢,喉罩通氣裝置自1983年實用新型以來越來越流行。
[0004]現有的喉罩通氣裝置還存在如下缺陷:與呼吸裝置的接口只有一個,在需要給病人進行纖支鏡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時,必須拔下呼吸裝置,影響了呼吸通道的順暢;而且,連通食道的導管通道尺寸較小,胃鏡等內窺鏡無法通過。
[0005]另外,現有的喉罩通氣裝置也有其缺陷:由于喉罩使用原理是插入喉部充氣后膨脹形成氣囊彈性體,與喉腔貼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在呼吸過程中氣體從喉罩與喉腔的縫隙中泄漏,然后通過喉罩上的導管與呼吸設備連接給患者通氣。氣囊一般是采用硅膠或塑膠等原料經模具塑形制成,再通過粘接工藝形成氣囊,如果粘接不良或材料本身氣密性能不好,在一定壓力下會造成漏氣現象,這樣就無法起到密封作用,假如這種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就極有可能發生醫療風險,不能安全地給患者供氣,這就造成醫護人員在選擇喉罩應用時有所擔憂,不能更廣泛和長時間地使用喉罩。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在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順暢的基礎上,還可以向食道和氣道伸入器械進行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該喉罩包括通道管和氣囊,所述通道管與所述氣囊連接,該喉罩還包括有一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也與所述氣囊連通;其中,所述通道管內分別設置有氣道導管、食道導管和器械導管;其中,所述氣道導管的機器端與呼吸機的標準接口連接,所述氣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其中,所述食道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食道器械出入的食道器械開口,所述食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食道口對應設置;其中,所述器械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氣道器械出入的氣道器械開口,所述器械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喉罩還包括有用于量化檢測氣囊壓力的測壓表,所述測壓表與所述氣囊連通。
[0010]進一步的,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單向閥分別通過一根充氣管與所述氣囊連通,或者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單向閥共用一根充氣管與所述氣囊連通。
[0011]進一步的,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充氣管通過第一導管連通,或者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充氣管一體設置。
[0012]進一步的,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充氣管通過第二導管連通。
[0013]進一步的,在所述測壓表上設置有一連接頭,在所述測壓表的連接頭與所述第二導管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一連接管。
[0014]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管與單向閥一體設置。
[0015]進一步的,所述測壓表的連接頭與所述連接管之間為不可拆卸固定密封連接或者可拆卸密封連接。
[001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頭的外圓周壁從上至下逐漸變小,且在所述連接頭底端設有圓弧面。
[0017]進一步的,在所述連接頭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漏凹槽。
[0018]進一步的,在所述連接管上還設置有一密封塞。
[0019]進一步的,所述測壓表為表盤指針式或數字式測壓表。
[0020]進一步的,所述食道導管的內徑為4-10mm。
[0021]進一步的,所述器械導管在所述通道管的機器端設有單向閥和/或塞子。
[0022]進一步的,所述器械導管的病人端下方設有弧形導槽,所述弧形導槽位于所述氣囊上。
[0023]本實用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包括有一量化檢測氣囊壓力的測壓表,該測壓表與所述氣囊連通,可以實時、準確、可靠地檢測氣囊的壓力狀況,且氣囊的壓力狀況能通過測壓表進行量化。另外,本實用新型還配制有與氣囊連通的單向閥,可以根據測壓表檢測到的壓力狀況對氣壓進行實時調整,對氣囊內的壓力進行矯正。
[0024]本實用新型的氣道導管和器械導管的病人端分別與人體的氣道對應設置,在使用時,可使操作者在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順暢的同時,將纖支鏡等伸入到氣道進行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簡化操作步驟,降低對患者的影響。而且與人體的食道對應設置的食道導管可讓胃鏡等內窺鏡或胃管進入并通過,便于實施檢查治療或胃腸道營養等操作。
[0025]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三個不同用途通道的方式,能夠在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順暢的同時,向食道和氣道伸入器械進行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從而簡化操作步驟,進一步降低對患者的影響。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量化檢測氣囊壓力能力,可實時、準確、可靠地檢測氣囊的壓力狀況,提高本實用新型使用安全。經過上述兩個方面的綜合改良,從而進一步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能,讓醫護人員能更便捷、更安全、更廣泛地使用該喉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壓力檢測部分100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實用新型喉罩部分200的第一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喉罩部分200的第二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本實用新型弧形導槽的剖面示意圖。
[0032]圖中:
[0033]100—壓力檢測部分;1一充氣管;2—單向閥;3—測壓表;4一連接頭;41一圓弧面;42—防漏凹槽;421—上斜面;422—下底面;5—連接管;6—密封塞;7—第一導管;8—第二導管;9 一接口管;
[0034]200—喉罩;201—氣囊;202—通道管;203—食道導管病人端;204—器械導管病人端;205—氣道導管病人端;206—塞子;207—器械導管;208—食道導管;209—氣道導管;2011—弧形導槽;2071—器械導管機器端;2081—食道導管機器端;2091—氣道導管機器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作進一步說明。
[0036]實施例1
[003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的整體結構示意圖,該安全三通道喉罩包括壓力部分100和喉罩部分200。
[0038]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壓力檢測部分100,能夠實時量化檢測氣囊的壓力,其包括有一量化檢測氣囊壓力的測壓表3,該測壓表3與所述氣囊連通,該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還包括有一單向閥2,所述單向閥2也與所述氣囊連通。
[0039]本實施例采用可量化檢測氣囊的測壓表3,該測壓表3選用為表盤指針式或數字式測壓表,以方便醫護人員實時查看。因此,該測壓表與所述氣囊連通,可以實時、準確、可靠地檢測氣囊的壓力狀況,及時發現漏氣等不良現象,讓醫護人員能長期、長時間、更廣泛地安全使用喉罩。
[0040]本實施例與氣囊連通的單向閥2,可以根據測壓表3檢測到的壓力狀況對氣壓進行實時調整,對氣囊內的壓力進行矯正,讓氣囊中的氣壓恢復到安全范圍內,進而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0041]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測壓表3與單向閥2共用一根充氣管I與所述氣囊連通,及圖中充氣管只有一根充氣管,這樣可以在物理上簡化設備,方便生產和使用。
[0042]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只要測壓表3和單向閥2能夠與氣囊連通即可,并不限定其具體的連接方式,比如測壓表3與單向閥2還可以分別通過一根充氣管與氣囊連通(圖中未示意出),即測壓表3通過一根充氣管與氣囊連通,單向閥2通過另一根充氣管與氣囊連通,這些形式都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43]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單向閥2與充氣管I通過第一導管7連通,測壓表3與充氣管I通過第二導管8連通,以便于實時檢測氣囊氣壓,也有利于通過單向閥2對氣囊的氣壓進行糾正。
[0044]同樣,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只要測壓表3和單向閥2能夠與氣囊連通即可,并不限定其具體的連接方式,比如:單向閥2與充氣管I 一體設置(圖中未示意出),即不通過第一導管7直接連接到充氣管I上,又比如:單向閥2與連接管5 —體設置(圖中未示意出),即也不用第一導管7直接連到連接管5上,這些形式都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45]如圖2所示,在測壓表3上設置有一連接頭4,在所述測壓表3的連接頭4與所述第二導管8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一連接管5,用該連接管5將測壓表3和第二導管8連接起來。
[0046]其中,測壓表3的連接頭4與所述連接管5之間為不可拆卸固定密封連接或者可拆卸密封連接,即是測壓表3可以與所述連接管5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活動連接。
[0047]當其活動連接時,在所述連接管5上可以配置一密封塞6,在不需要插入所述測壓表3檢測氣囊的壓力狀況,且氣囊已充氣時,可用密封塞6密封蓋住所述連接管5上的開口,防止漏氣。
[0048]如圖3所示,連接頭4的外圓周壁從上至下逐漸變小,且所述連接頭4底端設有圓弧面41。所述圓弧面41能夠導引所述連接頭4順利進入所述連接管5與其配合連接,所述連接頭4的外圓周壁從上至下逐漸變小,以便于所述連接頭4進入所述連接管5內后,所述連接頭4的外壁與所述連接管5的內壁緊密配合,密封效果良好。
[0049]如圖3所示,在連接頭4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漏凹槽42,所述防漏凹槽42具有上斜面421和下底面422,所述下底面422水平設置。通過在所述連接頭4的外壁上設置所述防漏凹槽42,使得所述連接頭4插入所述連接管5內后,二者之間的密封連接效果更好。
[0050]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為本實用新型連接頭4與所述連接管5的密封形式的一種,其他將兩者密封連接在一起的密封形式都是本實用新型的等效保護范圍,比如采用加密封墊圈或者利用材料的彈性擠壓密封等。
[0051]本實施例中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100的充氣管I上連接有測壓表3,所述測壓表3的連接頭4插入連接管5內與所述連接管5配合密封連接后,所述測壓表3能實時、準確、可靠地檢測所述氣囊201的壓力狀況,且所述氣囊201的壓力狀況能通過所述測壓表3進行量化,配合所述單向閥2使用,可對所述氣囊201內的壓力進行矯正,讓醫護人員能及時發現漏氣或壓力過大過小等不良現象,能放心長時間使用,可以更安全、更廣泛地使用喉罩。
[0052]如圖1、4、5所示,本實用新型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包括通道管202和氣囊201,所述通道管202與所述氣囊201連接。
[0053]如圖所示,通道管201內分別設置有氣道導管209、食道導管208和器械導管207。
[0054]其中,氣道導管209的機器端2091與呼吸機的標準接口連接,所述氣道導管209的病人端205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使用時,呼吸機與所述氣道導管209的所述機器端2091連接后,操作者可對患者實施機械通氣。[0055]其中,所述食道導管208的機器端2081設置有可供食道器械出入的食道器械開口,所述食道導管208的病人端203開口與人體的食道口對應設置。所述食道導管208的的機器端2081可供內窺鏡(例如胃鏡)或胃管等器械進入并通過,所述食道導管208的病人端203與所述人體的食道對應設置。使用時,內窺鏡(例如胃鏡)或胃管等器械從所述食道導管208的所述機器端2081開口進入,經所述食道導管208再從所述病人端203開口伸出并進入所述人體食道,以實施內鏡檢查治療或食道引流或胃腸道營養等操作。為了便于內窺鏡(例如胃鏡)或胃管等器械能通過所述食道導管208,所述食道導管208的內徑為4-10mm。
[0056]其中,所述器械導管207的機器端2071設置有可供氣道器械出入的氣道器械開口,所述器械導管207的病人端204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使用時,器械導管207的機器端2071可供纖支鏡或吸痰管等器械進入并通過,以實施纖支鏡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所述器械導管207的病人端204也與所述人體的所述氣道對應設置。使用時,纖支鏡或吸痰管等器械從所述器械導管207的所述機器端2071開口進入,經所述器械導管207再從所述病人端204開口伸出并進入所述人體氣道,以實施纖支鏡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
[0057]其中,器械導管207在所述通道管的機器端設有單向閥和/或塞子。所述器械導管207不使用時,所述塞子206蓋合于所述器械導管207的所述機器端2071開口上,所述器械導管207處于閉合狀態,防止漏氣。當需要使用所述器械導管207進行器械操作時,可以打開所述塞子206,將器械插入并進入所述人體氣道,實施操作,這樣既能不影響患者的呼吸通道順暢,又能實施其他醫療操作。
[0058]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器械導管207的所述機器端2071也可以設有單向閥,或者所述器械導管207的所述機器端2071設有所述塞子206和所述單向閥。
[0059]本實用新型結合人體喉部氣道解剖結構特點,為使纖支鏡等器械能方便進入患者氣道,器械導管207的病人端204下方設有弧形導槽2011,所述弧形導槽2011位于所述氣囊201上。當器械伸出所述器械導管207后能順著所述弧形導槽2011直接進入所述人體氣道。
[0060]本實用新型的氣道導管209的病人端、所述器械導管207的病人端分別與人體的氣道對應設置,在使用時,可使操作者在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順暢的同時,進行纖支鏡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簡化操作步驟,降低對患者的影響,而且與人體的食道對應設置的所述食道導管208可讓胃鏡等內窺鏡或胃管進入并通過,便于實施檢查治療或胃腸道營養等操作。
[0061 ] 因此,本實施例不僅具有量化檢測氣囊壓力能力,可實時、準確、可靠地檢測氣囊的壓力狀況,提高本實用新型使用安全。而且,本實施例還能夠在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順暢的同時,向食道和氣道伸入器械進行檢查、治療或吸痰等操作,從而簡化操作步驟,進一步降低對患者的影響。經過上述兩個方面的綜合改良,從而進一步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0062]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該喉罩包括通道管和氣囊,所述通道管與所述氣囊連接,其特征在于: 該喉罩還包括有一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也與所述氣囊連通; 其中,所述通道管內分別設置有氣道導管、食道導管和器械導管; 其中,所述氣道導管的機器端與呼吸機的標準接口連接,所述氣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 其中,所述食道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食道器械出入的食道器械開口,所述食道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食道口對應設置; 其中,所述器械導管的機器端設置有可供氣道器械出入的氣道器械開口,所述器械導管的病人端開口與人體的氣道口對應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喉罩還包括有用于量化檢測氣囊壓力的測壓表,所述測壓表與所述氣囊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單向閥分別通過一根充氣管與所述氣囊連通,或者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單向閥共用一根充氣管與所述氣囊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充氣管通過第一導管連通,或者所述單向閥與所述充氣管一體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壓表與所述充氣管通過第二導管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測壓表上設置有一連接頭,在所述測壓表的連接頭與所述第二導管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一連接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管與單向閥一體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壓表的連接頭與所述連接管之間為不可拆卸固定密封連接或者可拆卸密封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頭的外圓周壁從上至下逐漸變小,且在所述連接頭底端設有圓弧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連接頭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漏凹槽。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連接管上還設置有一密封塞。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壓表為表盤指針式或數字式測壓表。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道導管的內徑為4-10mm。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導管在所述通道管的機器端設有單向閥和/或塞子。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導管的病人端下方設 有弧形導槽,所述弧形導槽位于所述氣囊上。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598324SQ20132077567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肖哲毅 申請人:廣州耀遠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