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88051閱讀:514來源:國知局
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和下殼,上殼可拆卸地連接在下殼上,下殼與機器接口相連接,在上殼的上端連接有咬嘴,在上殼與下殼的對接面之間設有過濾膜,上殼與下殼通過彈性密封圈密封。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為一次性使用,可有效阻擋病人吹出的飛沫、余痰、食物殘渣、病原菌等,可防止肺功能儀器的污染,又可防止病人從有可能受污染的儀器中吸入病原微生物,防止了交叉感染的發生,尤其是對于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力低下的受試者。此外,呼吸過濾器還可避免飛沫、余痰、食物殘渣對壓差流速傳感器造成影響,導致肺功能檢測數據的偏差,使檢測結果不準確。
【專利說明】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用于肺功能檢測,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肺功能檢查是研宄呼吸生理的一種工具,也是診治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手段,臨床上可應用于早期檢測出肺、氣道病變,評估病情程度,鑒別呼吸困難原因,評定藥物及治療的療效,評估胸外科手術耐受力,還可評估勞動強度、耐受力等。近年來,由于高原旅游的普及,肺功能檢查作為高原體檢的一個項目,可提早發現不適合進入高原地區的人群,以減少生命危險。在國際國內,肺功能檢測和結果判斷,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球倡議”和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治指南”的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及中華醫學會診治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肺功能檢測,已經廣泛應用于呼吸內科、胸腹部外科、兒科、婦產科、職業病評定、高原醫學、健康體檢等各個領域。
[0003]肺功能檢查應用如此廣泛和重要,然而,常規肺功能檢測時卻存在著交叉感染的可能。
[0004]病人的呼吸道必須與肺功能儀器的測試管道相連接,并要求病人在這些管道回路中進行重復的最大力量吸氣和吹氣,檢測過程中,病人的吹氣流速可以達到每秒10升,常常能引起病人咳嗽,這時,病人用力呼吸或咳嗽造成的唾液、飛沫、余痰、食物殘渣等必然噴灑、粘附及沉積在檢測儀器管道、回路的表面,造成污染,這些管道和回路不能在每個病人之間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極易于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
[0005]國外多項研宄證實,肺功能儀器的內部有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已確認可通過肺功能檢查傳播的病原體包括:結核菌、曲霉菌、軍團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鼻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真菌以及其它上呼吸道菌種。
[0006]可見,肺功能檢測存在導致交叉感染的危險,特別是近年來SARS和禽流感等呼吸疾病的爆發,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日趨受到重視,建立相關安全措施刻不容緩。除了對肺功能實驗室環境和物品的常規清潔與消毒外,更好地防護呼吸道疾病通過肺功能檢測傳染,必須使用一次性使用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降低病人在進行肺功能檢測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危險。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和下殼,上殼可拆卸地連接在下殼上,下殼與機器接口相連接,在上殼的上端連接有咬嘴,在上殼與下殼的對接面之間設有過濾膜,上殼與下殼通過彈性密封圈密封。
[0009]優選地,在所述上殼和所述下殼內皆設有濾膜支撐筋,所述過濾膜設于上殼和下殼的濾膜支撐筋之間。
[0010]優選地,所述上殼的邊緣外徑設有凹環,所述下殼的邊緣內徑設有凸緣,凸緣嵌于凹環中使得所述上殼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下殼上。
[0011]優選地,所述上殼的邊緣外徑設有一凸臺,所述下殼的邊緣內徑設有一凹槽,凸臺嵌于凹槽中,使上殼與下殼相對靜止。
[0012]優選地,在所述咬嘴上設有方便咬合的若干突出橫線。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實用新型為一次性使用,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連接于病人與肺功能儀器之間,將病人呼吸道和口腔與肺功能儀器管道相隔,病人吹出的氣體經過過濾器,可有效阻擋病人吹出的飛沫、余痰、食物殘渣、病原菌等,可防止肺功能儀器的污染,又可防止病人從有可能受污染的儀器中吸入病原微生物,防止了交叉感染的發生,尤其是對于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力低下的受試者。此外,呼吸過濾器還可避免飛沫、余痰、食物殘渣對壓差流速傳感器造成影響,導致肺功能檢測數據的偏差,使檢測結果不準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分解圖;
[0016]圖2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剖面圖;
[0017]圖3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B部分的軸向剖面局部放大圖;
[0018]圖4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俯視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包括咬嘴1、上殼2、彈性密封圈3、過濾膜4及下殼5。咬嘴I上設有若干突出橫線7,方便病人的咬合。
[0021]如圖2所示,上殼2連接下殼5,咬嘴I的上端面為橢圓形,逐漸過渡到圓形和上殼2相連接,下殼5連接機器接口 6,上殼2和下殼5內分別設有支撐筋11和支撐筋10,支撐筋11和支撐筋10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圈3和過濾膜4,彈性密封圈3用于固定過濾膜4。
[0022]圖3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剖面圖的局部放大圖,所述的上殼2的邊緣設有凹環8,下殼5的邊緣設有凸緣9,安裝時下殼5上的凸緣9嵌入上殼2上的凹環8,使上殼2和下殼5連接。
[0023]圖4為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俯視局部放大圖,上殼2的邊緣外徑設有一凸臺13,下殼5的邊緣內徑設有一凹槽12,上殼邊緣外徑的凸臺13嵌于下殼邊緣外徑的凹槽12中,使上殼2和下殼5不能相對轉動。
[0024]使用時,機器接口 6和肺功能檢測儀傳感器端連接,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連接于病人與肺功能檢測儀之間。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2)和下殼(5),上殼(2)可拆卸地連接在下殼(5)上,下殼(5)與機器接口(6)相連接,在上殼⑵的上端連接有咬嘴(1),在上殼(2)與下殼(5)的對接面之間設有過濾膜(4),上殼(2)與下殼(5)通過彈性密封圈(3)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殼(2)和所述下殼(5)內皆設有濾膜支撐筋,所述過濾膜(4)設于上殼(2)和下殼(5)的濾膜支撐筋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2)的邊緣外徑設有凹環(8),所述下殼(5)的邊緣內徑設有凸緣(9),凸緣(9)嵌于凹環⑶中使得所述上殼(2)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下殼(5)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2)的邊緣外徑設有一凸臺(13),所述下殼(5)的邊緣內徑設有一凹槽(12),凸臺(13)嵌于凹槽(12)中,使上殼(2)與下殼(5)相對靜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咬嘴的呼吸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咬嘴(I)上設有方便咬合的若干突出橫線(7)。
【文檔編號】A61B5/08GK204158395SQ201320787861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楊延杰, 白春學 申請人:上海中山醫療科技發展公司,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