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折疊拐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疊拐杖,包括支撐架、固定在支撐架上部的腋托和安裝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腳桿,支撐架下部與支撐腳桿的上端部鉸接,鉸接部的下方設有用于固定支撐腳桿的鎖定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拐杖結構簡單、收納方便、收納后占用的空間面積小。
【專利說明】一種折疊拐杖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特別是一種可折疊的拐杖。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拐杖和輪椅是腿腳有殘疾的人士的重要工具。其中,輪椅一般適用于平整的地面,但不適用于樓梯,而拐杖既適合在平整的地面行走,又方便用于爬樓梯。拐杖分單拐和雙拐兩種類型,無論是單拐還是雙拐,使用時都需要使用者夾在肩下的腋窩處。市場上常見的拐杖是加工成一體的,使用時長度不可調節,且不可折疊,因此使用不便,比如坐車時,一體的拐杖很難放進車里,占用空間也大,而且拐杖的端部有可能會污染車內設施。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有人對拐杖進行改進,將拐杖下部的支撐桿改為一種可調節長度的調節桿,調節桿的兩側設有若干彈性柱,調節桿外套有與拐杖本體連接的套筒,套筒內壁設有調節孔,調節長度時,用力拉動調節桿,使調節桿兩側的彈性柱回彈,此時便可將調節桿縮如套筒內,雖然改進后的拐杖可以收縮,減小占用的空間面積,但是調節長度時需要很大的力才能使彈性柱回彈,不適合大病初愈的患者,因為此類患者身體需要養護不適合用過大的力,而且改進后的拐杖在長期使用后彈性柱的彈性會逐漸降低,伸縮困難,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涉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疊拐杖,包括支撐架、固定在支撐架上部的腋托和安裝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腳桿,所述支撐架下部與支撐腳桿的上端部鉸接,鉸接部的下方設有用于固定支撐腳桿的鎖定機構,支撐架與支撐腳桿鉸接,這樣在收納時只需將支撐腳桿翻折在支撐架上就可以了,在使用時翻轉支撐腳桿然后用鎖定機構鎖定便可以使用,整個操作過程簡單而且省時省力,收納后占用的空間面積也很小。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架下方中部設有支撐軸,所述支撐腳桿的上端部設有與支撐軸鉸接的鉸接件,鉸接件可以是軸承、扣環或者是一組相對的帶有通孔的連接板,也可以直接在支撐腳桿上端開設用于配合支撐軸的軸孔,這樣支撐腳桿便可以繞支撐軸自由轉動實現收納功能,而且支撐軸還可以起到支持支撐腳桿的作用。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鎖定機構包括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第一扣環固定在支撐架的下部,第一扣環一側邊鉸接著第二扣環,另一側邊與第二扣環扣接,第一、二扣環扣接后形成的圓環與支撐腳桿接觸的外表面呈貼合狀。第一扣環固定在支撐架上,可以使支撐腳桿穩固地停靠在第一扣環內,然后通過第二扣環的鎖定,將支撐腳桿鎖定在第一、二扣環內,這樣支撐腳桿與支撐架便穩固地連接為一體,給腿腳不便者提供有力的支撐。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凹陷部設有凸塊,用于配合支撐腳桿上的凹槽。通過凸塊與凹槽配合,可以加強第一、二扣環的鎖定作用,防止支撐腳桿產生晃動。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架與支撐腳桿的鉸接部下方還設有加固機構,加固機構包括“L”形銷軸和支撐架上的容納槽,銷軸呈彎折狀的一端可活動地裝設在容納槽內,另外一端穿過支撐腳桿通孔插入到支撐架的盲孔內,加設加固部件是為了使支撐腳桿更好地固定在支撐架上,防止使用時支撐腳桿側翻。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容納槽一側帶有兩個用于固定銷軸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內壁上設有一組相對的彈性卡塊。收納時,將銷軸抽離支撐腳桿的通孔,然后將銷軸的“L”形端頭通過彈性卡塊固定在限位槽內;使用時,摳起“L”形銷軸,并使之穿過支撐腳桿通孔插入到支撐架的盲孔內,實現支撐腳桿的加固作用。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架中部安裝有握把,握把呈弧形外凸狀。弧形外凸的握把一方面避免了支撐腳桿收納時被握把阻礙的問題,另一方面,弧形外凸的形狀可以使患者更好用力,也更容易拿取。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腳桿的端部安裝有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弧形球體,弧形球體與地面接觸的面上設有增加摩擦的花紋。橡膠材質的弧形球體可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弧形球體上的花紋可以增加摩擦力,避免拐杖打滑。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腋托的下部設有用于扣合弧形球體的凹陷區,這樣便于支撐腳桿的收納,同時,可以防止弧形形體弄臟周圍物品。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4]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拐杖結構簡單、收納方便而且收納后占用空間面積小。
[001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拐杖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拐杖收縮狀態下的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拐杖的鎖定機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拐杖的加固機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拐杖的握把示意圖。
[0021]【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實施例:
[0024]參見圖1和圖5,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拐杖包括支撐架1、腋托2和支撐腳桿3,支撐架I中部安裝有握把8,握把8呈弧形外凸狀。支撐腳桿3的端部安裝有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弧形球體9,弧形球體9與地面接觸的面上設有增加摩擦的花紋,腋托2的下部設有用于扣合弧形球體9的凹陷區10。
[0025]參見圖1,支撐架I下方中部設有支撐軸4,支撐軸4穿過支撐腳桿3的軸孔,從而支撐腳桿3與支撐架I鉸接,或者在支撐腳桿3的上端部裝設與支撐軸4鉸接的鉸接件,鉸接件可以是軸承、扣環或者是一組相對的帶有通孔的連接板。
[0026]參見圖1和圖3,支撐架I的下方設有鎖定機構6,鎖定機構6包括第一扣環61和第二扣環62,第一扣環61固定在支撐架I的下部,第一扣環61 —側邊與第二扣環62鉸接,另一側邊與第二扣環62扣接,第一扣環61和第二扣環62扣接后形成的圓環與支撐腳桿3接觸的外表面呈貼合狀,第一扣環61和第二扣環62凹陷部設有凸塊63,用于配合支撐腳桿3上的凹槽。第一扣環61與第二扣環62的扣接采用彈簧扣接結構。
[0027]參見圖2和圖4,支撐架I與支撐腳桿3的鉸接部下方還設有加固機構7,加固機構7包括銷軸71和裝設在支撐架I上的容納槽72,銷軸71的一端可活動地裝設在容納槽72內,另外一端穿過支撐腳桿3通孔插入到支撐架I的盲孔內。銷軸71為“L”形,容納槽72的一側帶有兩個用于固定銷軸71的限位槽73,限位槽73的內壁上設有一組相對的彈性卡塊74。
[0028]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拐杖的使用方式為:收納時,先打開鎖定機構6和加固機構7,然后翻轉支撐腳桿3,并將弧形球體9扣合在腋托2下部的凹陷區內,完成收納;使用時,摳起支撐腳桿3并翻轉,直至支撐腳桿3停靠在第一扣環61內,然后扣接第二扣環62,插上銷軸71,此時支撐腳桿3和支撐架I連接牢固,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0029]以上說明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完整的實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拐杖,包括支撐架、固定在支撐架上部的腋托和安裝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腳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下部與支撐腳桿的上端部鉸接,支撐架的下方設有用于固定支撐腳桿的鎖定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下端中部設有支撐軸,支撐軸鉸接于支撐腳桿上部的軸孔或者鉸接于裝設在支撐腳桿上端部的鉸接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第一扣環固定在支撐架的下部,第一扣環一側邊鉸接著第二扣環,另一側邊與第二扣環扣接,第一、二扣環扣接后形成的圓環與支撐腳桿接觸的外表面呈貼合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凹陷部設有凸塊,用于配合支撐腳桿上的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與支撐腳桿的鉸接部下方還設有加固機構,加固機構包括“L”形銷軸和支撐架上的容納槽,銷軸呈彎折狀的一端可活動地裝設在容納槽內,另外一端穿過支撐腳桿通孔插入到支撐架的盲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一側帶有兩個用于固定銷軸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內壁上至少設有一組相對的彈性卡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中部安裝有握把,握把呈弧形外凸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腳桿的端部安裝有采用橡膠材質制成的弧形球體,弧形球體與地面接觸的面上設有增加摩擦的花紋。
9.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折疊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的下部設有用于扣合弧形球體的凹陷區。
【文檔編號】A61H3/02GK203815826SQ201320793593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牟德堂 申請人:牟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