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

文檔序號:1295888閱讀:361來源:國知局
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此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包括:吸附柱空腔和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內的,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內壁上附有肝素鋰層,所述肝素鋰層的厚度為0.5-1mm,所述樹脂顆粒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每個所述吸附孔的孔徑大小為120.5nm,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分別連通有血液導管。本發明提供的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能夠實現選擇性的吸附,有效地清理艾滋病患者的血漿,可大大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延緩、挽救患者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艾滋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000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顧名思義它會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的缺陷。1981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至今無有效療法的致命性傳染病。該病毒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導致免疫系統失去抵抗力,從而導致各種疾病及癌癥得以在人體內生存,發展到最后,導致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0004]病毒現狀:在世界范圍內導致了近1200萬人的死亡,超過3000萬人受到感染。
[0005]1986年7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公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會議決定,將艾滋病病毒改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
[0006]在2004年,全球估計有3590至4430萬人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伴生存,其中430至640萬人屬于新發感染病例,另外,有280至350萬人死于艾滋病。這些數字并在不斷增長中,其中,東亞、東歐、中亞等地區漲幅最快。感染最嚴重的地區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亞與東南亞。
[0007]形態結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120納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l20與gp41 ;gp41是跨膜蛋白,gpl20位于表面,并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向內是由蛋白pl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衣殼(Capsid),衣殼在電鏡下呈高電子密度。衣殼內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組、酶(逆轉錄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來自宿主細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為逆轉錄的引物)。
[0008]基因編碼:病毒基因組是兩條相同的正鏈RNA,每條RNA長約9.2-9.8kb。兩端是長末端重復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s, LTR),含順式調控序列,控制前病毒的表達。已證明在LTR有啟動子和增強子并含負調控區。LTR之間的序列編碼了至少9個蛋白,可分為三類:結構蛋白、調控蛋白、輔助蛋白。
[0009]1.gag基因能編碼約500個氨基酸組成的聚合前體蛋白,經蛋白酶水解形成P17,P24核蛋白,使RNA不受外界核酸酶破壞。
[0010]2.Pol基因編碼聚合酶前體蛋白,經切割形成蛋白酶、整合酶、逆轉錄酶、核糖核酸酶H,均為病毒增殖所必需。
[0011]3.env基因編碼約863個氨基酸的前體蛋白并糖基化成gpl60, gpl20和gp41。gpl20含有中和抗原決定簇,已證明HIV中和抗原表位,在gpl20V3環上,V3環區是囊膜蛋白的重要功能區,在病毒與細胞融合中起重要作用。gpl20與跨膜蛋白gp41以非共價鍵相連。gp41與祀細胞融合,促使病毒進入細胞內。實驗表明gp41亦有較強抗原性,能誘導產生抗體反應。
[0012]4.TaT基因編碼蛋白可與LTR結合,以增加病毒所有基因轉錄率,也能在轉錄后促進病毒mRNA的翻譯。
[0013]5.Rev基因產物是一種順式激活因子,能對env和gag中順式作用抑制序(Cis-Acting repression sequance, Crs)去抑制作用,增強gag和env基因的表達,以合成相應的病毒結構蛋白。
[0014]6.Nef基因編碼蛋白P27對HIV基因的表達有負調控作用,以推遲病毒復制。該蛋白作用于HIv cDNA的LTR,抑制整合的病毒轉錄。可能是HIV在體內維持持續感集體所必需。
[0015]7.Vif基因對HIV并非必不可少,但可能影響游離HIV感染性、病毒體的產生和體內傳播。
[0016]8.VPU基因為HIV-1所特有,對HIV的有效復制及病毒體的裝配與成熟不可少。
[0017]9.Vpr基因編碼蛋白是一種弱的轉錄激活物,在體內繁殖周期中起一定作用。
[0018]HIV-2基因結構與HIV-1有差別:它不含VPU基因,但有一功能不明VPX基因。核酸雜交法檢查HIV-1與HIV-2的核苷酸序列,僅40%相同。env基因表達產物激發機體產生的抗體無交叉反應。
[0019]艾滋病毒在擴散的過程中是通過不斷的復制原有的病毒蛋白來擴散的,本研究治療艾滋病的思路為切斷血液中艾滋病毒的復制原。艾滋病毒主要是存在于人體血液中,其它的存在之地分別是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甚至腦脊液等,但在這些地方存活時間不長。無論在任何體液都會最`終都會回到血液中;艾滋病毒也主要是在血液中完成不斷地復制。所以把血液中的艾滋病毒吸附并濾除掉便一蹴而就。艾滋病毒復制相對吸附濾除而言較慢,經過多次反復吸附及濾過,最終艾滋病毒會全部清除,大大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延緩、挽救患者壽命。
[0020]專利申請號201210118840中公開了一種艾滋病毒親和吸附柱,該吸附柱會將血液中的艾滋病毒和對人體有益的蛋白一起吸附,在治療的同時影響了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致使患者在治療中期身體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補充,而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

【發明內容】

[002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及其使用方法,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0022]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包括:吸附柱空腔和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內的,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
[0023]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內壁上附有肝素鋰層,所述肝素鋰層的厚度為0.5-lmm ;
[0024]所述樹脂顆粒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每個所述吸附孔的孔徑大小為120.5nm ;
[0025]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分別連通有血液導管。
[0026]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在一個空腔內設有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該樹脂顆粒帶堿性基團呈正電,艾滋病毒帶有負電,帶堿性基團呈正電的樹脂顆粒能夠將帶負電的艾滋病毒吸附。同時樹脂吸附顆粒上設有多個吸附孔,這些吸附孔的孔徑大小均為120.5nm,為略大于艾滋病毒顆粒的直徑,所以說該樹脂吸附顆粒通過電性以及孔徑大小能夠限制僅吸附艾滋病毒顆粒,對于其它不是艾滋病毒的顆粒不會吸附,也就是本發明提供的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能夠實現選擇性的吸附。
[0027]肝素是一種抗凝劑,是由二種多糖交替連接而成的多聚體,在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肝素鋰是常用的肝素抗凝劑,肝素的鈉、鉀、鋰、銨鹽,其中以肝素鋰最好。在吸附柱空腔的內壁上均勻附有肝素鋰層,肝素鋰層中的肝素成分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帶有強大的負電荷,同性電荷相斥,可以防止帶負電的病毒附著在吸附柱空腔的內壁;同時又可以與帶正電的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顆粒相吸,形成更緊密地結合為一體的屏障來保證更有效地吸附病毒。再者,因肝素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的作用,從而阻止了血小板聚集,所以能使血漿不會在吸附柱內形成血栓;另外,其它的吸附柱在用時,一定需要用肝素溶液預沖多遍使其肝素化才能使用,還需要給患者體內注射一定量的肝素,使患者全身肝素化,而本吸附柱一切全免,既可以抗凝血,又可以免預沖,使用簡單。綜上所述,加了肝素鋰的吸附柱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顯。
[0028]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9]啟動血液體外循環凈化裝置,用生理鹽水將所述血液導管及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沖洗一遍,然后再啟動并進入血漿的體外凈化循環模式;
[0030]從人體動脈引血出來,使用血漿分離器將血液分離為有形成分和無形成分;所述有形成分血細胞直接回輸體內,所述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所述血液導管進入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內,經吸附顆粒吸附后再回輸至人體靜脈;同時在所述血液導管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通過輸液器給所述血液導管內注入用于抗凝的肝素溶液,控制所述血液導管的輸液滴速為30滴/分鐘。
[0031]當使用本發明提供的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時,先啟動血液體外循環凈化裝置用生理鹽水將血液導管及本吸附柱沖洗一遍,然后再啟動并進入血漿的體外凈化循環模式。從人體動脈引血出來,使用血漿分離器將血液進行分離,血液被分成有形成分一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和無形成分一血漿。有形成分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直接回輸體內,而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該吸附柱空腔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進入吸附柱內,經樹脂吸附顆粒將血漿中的艾滋病毒吸附,之后再通過吸附柱空腔另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回輸人體靜脈。血漿體外凈化循環過程的同時在血管路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直接通過輸液器給血液導管內注入肝素溶液,用于抗凝。
[0032]從人體動脈抽出的血液首先通過血漿分離器進行血液分離后,其中的有形成分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直接回輸體內,而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該吸附柱空腔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進入吸附柱內,經樹脂吸附顆粒將血漿中的艾滋病毒吸附,之后再通過吸附柱空腔另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回輸人體靜脈,實現了吸附柱對于艾滋病毒的特異性的選擇性吸附,使艾滋病毒患者的血漿得到了有效地清理。
[0033]而且因為本發明吸附柱內壁上均布有肝素鋰,免去了以往的其它的吸附柱要從低濃度肝素溶液預沖到高濃度肝素溶液預沖若干遍使其肝素化的繁瑣,所以在操作上也變得
非常簡單。
[0034]同時血漿凈化循環過程中,在血管路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直接通過輸液器給血液導管內注入肝素溶液,該肝素溶液為約500mL生理鹽水配SOmg肝素鈉混合制成,血液導管輸液滴速調為約30滴/分鐘。這樣不用反復預沖管路和吸附柱,也不用給患者體內注射首劑肝素量,讓患者全身肝素化,還不用追加肝素,該過程大約能夠節省血漿的凈化循環前的準備時間35至40分鐘,而且一邊血漿體外循環,一邊加肝素,比常規的肝素給首劑然后每隔半小時追加一定量肝素的臨床使用方法更精準,更高效。
[0035]本使用方法僅適用于本吸附柱,因為本吸附柱為已經加了肝素鋰的吸附柱,免預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6]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截面圖;
[0038]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使用方法流程圖;
[0039]1.吸附柱空腔,2.樹脂顆粒,3.過濾網,4.密封蓋,5.血漿出入口,6.血液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41]實施例1:如圖1至圖3所示,
[0042]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包括:吸附柱空腔I和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I內的,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2 ;
[0043]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內壁上附有肝素鋰層,所述肝素鋰層的厚度為0.5-lmm ;
[0044]所述樹脂顆粒2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每個所述吸附孔的孔徑大小為120.5nm ;
[0045]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分別連通有血液導管6。
[0046]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在一個空腔內設有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2,該樹脂顆粒為樹脂吸附顆粒,帶堿性基團呈正電,艾滋病毒帶有負電,帶堿性基團呈正電的樹脂顆粒2能夠將帶負電的艾滋病毒吸附。同時樹脂吸附顆粒上設有多個吸附孔,這些吸附孔的孔徑大小均為120.5nm,為略大于艾滋病毒顆粒的直徑,所以說該樹脂吸附顆粒通過電性以及孔徑大小能夠限制僅吸附艾滋病毒顆粒,對于其它不是艾滋病毒的顆粒不會吸附,也就是本發明提供的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能夠實現選擇性的吸附。
[0047]肝素是一種抗凝劑,是由二種多糖交替連接而成的多聚體,在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肝素鋰是常用的肝素抗凝劑,肝素的鈉、鉀、鋰、銨鹽,其中以肝素鋰最好。在吸附柱空腔I的內壁上均勻附有肝素鋰層,肝素鋰層中的肝素成分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帶有強大的負電荷,同性電荷相斥,可以防止帶負電的病毒附著在吸附柱空腔I的內壁;同時又可以與帶正電的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顆粒相吸,形成更緊密地結合為一體的屏障來保證更有效地吸附病毒。再者,因為肝素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的作用,從而阻止了血小板聚集,所以能使血漿不會在吸附柱內形成血栓;另外,其它的吸附柱在用時,一定需要用肝素溶液預沖多遍使其肝素化,而且還需要給患者體內注射一定量的肝素,而本吸附柱一切全免,既可以抗凝血又可以免預沖,使用簡單。綜上所述,加了肝素鋰的吸附柱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顯。
[0048]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49]101.啟動血液體外循環凈化裝置,用生理鹽水將所述血液導管6及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沖洗一遍,然后再啟動并進入血漿的體外凈化循環模式;
[0050]102.從人體動脈引血出來,使用血漿分離器將血液分離為有形成分和無形成分;有形成分血細胞直接回輸體內,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所述血液導管6進入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內,經吸附顆粒吸附后再回輸至人體靜脈;同時在所述血液導管6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通過輸液器給所述血液導管6內注入用于抗凝的肝素溶液,控制所述血液導管6的輸液滴速為30滴/分鐘。
[0051]當使用本發明提供的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時,先啟動血液體外循環凈化裝置用生理鹽水將血液導管6及本吸附柱沖洗一遍,然后再啟動并進入血漿的凈化循環模式。從人體動脈引血出來,用血漿分離器將血液進行分離,血液被分成有形成分血細胞分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和無形成分一血漿。有形成分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直接回輸體內,而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該吸附柱空腔I 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6進入吸附柱內,經樹脂吸附顆粒將血漿中的艾滋病毒吸附,之后再通過吸附柱空腔I另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6回輸人體靜脈.血漿體外凈化循環過程的同時在血管路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直接通過輸液器給血液導管6內注入肝素溶液,用于抗凝。
[0052]從人體動脈抽出的血液首先通過血漿分離器進行血液分離后,其中的有形成分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直接回輸體內,而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該吸附柱空腔I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6進入吸附柱內,經樹脂吸附顆粒將血漿中的艾滋病毒吸附,之后再通過吸附柱空腔I另一端連通的血液導管6回輸人體靜脈,實現了吸附柱對于艾滋病毒的特異性的選擇性吸附,艾滋病毒患者的血漿得到了有效地清理。
[0053]而且因為本發明吸附柱內壁上均布有肝素鋰,免去了以往的其它的吸附柱要從低濃度肝素溶液預沖到高濃度肝素溶液預沖若干遍使其肝素化的繁瑣,所以在操作上也變得
非常簡單。`
[0054]同時血漿凈化循環過程中,在血管路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直接通過輸液器給血液導管6內注入肝素溶液,該肝素溶液為約500mL生理鹽水配SOmg肝素鈉混合制成,血液導管6輸液滴速調為約30滴/分鐘。這樣不用反復預沖管路和吸附柱,也不用給患者體內注射首劑肝素量,讓患者全身肝素化,還不用追加肝素,該過程大約能夠節省血漿的凈化循環前準備時間三十五至四十分鐘,而且一邊血漿體外循環,一邊加肝素,比常規的肝素給首劑然后每隔半小時追加一定量肝素的臨床使用方法更精準,更高效。
[0055]本使用方法僅適用于本吸附柱,因為本吸附柱為已經加了肝素鋰的吸附柱,免預沖。
[0056]實施例2:
[0057]根據上述實施例,本發明還做了如下改進:
[0058]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設有血漿能夠通過,所述樹脂顆粒2不能通過的過濾網3和密封蓋4,所述密封蓋4上設有血漿出入口 5 ;
[0059]所述過濾網3包裹在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所述密封蓋4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的最外側,所述密封蓋4的內壁和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外壁密封連接;所述血液導管6分別和所述血漿出入口 5連通。
[0060]為了在加工吸附柱空腔I的同時,能夠將樹脂顆粒2裝入吸附柱空腔I內,同時能夠將吸附柱空腔I密封的很好,在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設了密封蓋4,密封蓋4上設有血漿出入口 5,通過該血漿出入口 5,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分別連通有血液導管6。
[0061]為了能夠使得吸附柱空腔I能夠實現吸附、過濾血漿的同時,不會將其中的吸附顆粒掉出,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設置了血漿能夠通過、樹脂顆粒2不能通過的過濾網3,所述過濾網3包裹在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所述密封蓋4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兩端的最外側,所述密封蓋4的內壁和所述吸附柱空腔I的外壁密封連接。
[0062]為了達到較好的吸附效率,優選地,設置樹脂顆粒2的總體積大于等于所述吸附柱空腔I容積的1/2。
[0063]每個所述樹脂顆粒2的粒徑相同。為了能夠使得多個樹脂顆粒2之間排布的更加緊密整齊,可以設置每個樹脂顆粒2的粒徑相同。
[0064]樹脂顆粒2呈層狀分布。也可以設置樹脂顆粒2的粒徑較大,使得樹脂顆粒2呈層狀分布。
[0065]每個樹脂顆粒2均為均勻的圓粒或均勻方粒。優選地,為了方便加工,設置每個樹脂顆粒2均為均勻的圓粒。也可以設置每個樹脂顆粒2均為均勻的方粒。或者為其它任何形狀的樹脂顆粒2均可。
[0066]血液導管6與密封蓋4上設置的血漿出入口 5的內壁熔接。為了提高吸附柱空腔I與血液導管6之間連接的 密閉性,可以設置血液導管6的外壁與吸附柱空腔I上的血漿出入口 5的內壁熔接。
[0067]血漿出入口 5的內壁上設有用于和血液導管6擰接的緊固螺紋。為了能夠在設置血液導管6的初期,未被固定的血液導管6不會輕易脫落,可以在血漿出入口 5的內壁上設置用于和血液導管6擰接的緊固螺紋。在連接初期,通過該緊固螺紋將血液導管6和血漿出入口 5緊固連接,之后再進行熔接。
[006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以,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任何在吸附劑顆粒的孔徑上做效仿、改動均屬侵權。
【權利要求】
1.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柱空腔和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內的,由大孔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制成的樹脂顆粒; 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內壁上附有肝素鋰層,所述肝素鋰層的厚度為0.5-lmm ; 所述樹脂顆粒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每個所述吸附孔的孔徑大小為120.5nm ; 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分別連通有血液導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設有血漿能夠通過,所述樹脂顆粒不能通過的過濾網和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血漿出入口 ; 所述過濾網包裹在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所述密封蓋設在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兩端的最外側,所述密封蓋的內壁和所述吸附柱空腔的外壁密封連接;所述血液導管分別和所述血漿出入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樹脂顆粒的總體積大于等于所述吸附柱空腔容積的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樹脂顆粒的粒徑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樹脂顆粒呈層狀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樹脂顆粒均為均勻的圓粒或均勻方粒。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導管與所述血漿出入口的內壁熔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漿出入口的內壁上設有用于和血液導管擰接的緊固螺紋。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啟動血液體外循環凈化裝置,用生理鹽水將所述血液導管及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沖洗一遍,然后再啟動并進入血漿的體外凈化循環模式; 從人體動脈引血出來,使用血漿分離器將血液分離為有形成分和無形成分;有形成分血細胞直接回輸體內,無形成分血漿,則通過所述血液導管進入所述艾滋病毒特異性血漿吸附柱內,經吸附顆粒吸附后再回輸至人體靜脈;同時在所述血液導管的近動脈端的三通閥的加藥處通過輸液器給所述血液導管內注入用于抗凝的肝素溶液,控制所述血液導管的輸液滴速為30滴/分鐘。
【文檔編號】A61M1/38GK103691016SQ20141001820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倪自謙 申請人:倪自謙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