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組成:鉤藤15~80份,菊花15~80份,茯苓10~70份,天麻10~70份,夏枯草10~70份,山藥5~50份,熟地黃5~50份,牡丹皮5~50份。本發明還公布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組成簡單,配方新穎具有成本低、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受性、服用及攜帶方便、普遍適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ure, CRF)是指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GRF)下降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癥狀組成的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屬于祖國醫學“關格”、“癃閉”、“虛勞”、“溺毒”之范疇,病情危重,無特效治療。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主要是腎氣虛弱,標實主要是濕濁瘀毒。肝腎同源,腎氣虛弱,致肝陽上亢,肝失疏泄,水津不化,小便不利,濕濁內生,久則釀為濕毒,終至虛濁、瘀、毒互相交結,便形成了腎衰患者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病理機制。
[0003]中醫藥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目前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如中國專利200910236195.9公布了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藥,該中藥由知母、靈芝、仙茅、制大黃、生地、當歸、仙靈脾、三七和牡蠣組成;中國專利201110267902.8公布了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由黃芪、丹參、淫羊藿、大黃、何首烏、茯苓、川芎、當歸和絞股藍組合物而成;中國專利201210251545.0公布了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響鈴草、對對參、生地黃、黃芪、肉桂、牡蠣、黃芩、千斤拔、鬼針草和馬齒莧組成,上述復方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滋水平肝降壓飲(滋水平肝降壓飲:淮山藥、熟地、茯苓、丹皮、杜仲、桑寄生、川牛膝、天麻、鉤藤、菊花、夏枯草、石決明、珍珠母、生大黃)經過前期臨床試驗研究表明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該方用藥量較多,用藥成本較高,且在產業化時也較難控制復方雜質,故需要進一步對該方進行深入研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組成簡單,配方新穎的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具有成本低、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受性、服用及攜帶方便、普遍適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等特點。
[0005]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可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組成:鉤藤15~80份,菊花15~80份,茯苓10~70份,天麻10~70份,夏枯草10~70份,山藥5~50份,熟地黃5~50份,牡丹皮5~50份。
[0007]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20~70份,菊花20~70份,茯苓15~60份,天麻15~60份,夏枯草15~60份,山藥10~40份,熟地黃10~40份,牡丹皮10~40份。
[0008]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30~60份,菊花30~60份,茯苓20~50份,天麻20~50份,夏枯草20~50份,山藥15~30份,熟地黃15~30份,牡丹皮15~30份。
[0009]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40~50份,菊花40~50份,茯苓30~40份,天麻30~40份,夏枯草30~40份,山藥20~25份,熟地黃20~25份,牡丹皮20~25份。
[0010]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45份,菊花45份,茯苓35份,天麻35份,夏枯草35份,山藥22份,熟地黃22份,牡丹皮22份。
[0011]一種制備上述任一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0012]S1:按重量比稱取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
[0013]S2:將SI步驟中的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
[0014]S3:將SI步驟與S2步驟中的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藥物制劑。
[0015]本發明所述的藥物制劑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或口服液。
[0016]本發明所述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包括淀粉、硬脂酸鎂、糊精和微晶纖維素。
[0017]本發明所述的任一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藥物中的應用。
[0018]本發明的藥物組 合物可以根據制藥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述的劑型;藥物組合物可以通過口服、吸入或腸外給藥等方式施用于患者。所述的藥劑學上的劑型包括:口服給藥時使用的片劑、膠囊劑、丸劑、粉劑、顆粒劑、糖漿、口服液等;在腸外給藥時使用的凍干粉針及注射液等。
[0019]為使上述劑型能夠實現,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輔料,例如:填充齊?、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粘合劑、甜味劑、矯味劑、防腐劑、基質等。填充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殼素、微晶纖維素、蔗糖等;崩解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懸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粘合劑包括,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甜味劑包括:糖精鈉、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矯味劑包括:甜味劑及各種香精;防腐劑包括:尼泊金類、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及其鹽類、苯扎溴銨、醋酸氯乙定、桉葉油等;基質包括:PEG6000,PEG4000,蟲蠟等。
[0020]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中的鉤藤,菊花,茯苓,天麻,夏枯草,山藥,熟地黃和牡丹皮為2010版《中國藥典》第一部收載的中藥或其炮制品。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大葉鉤藤、毛鉤藤、華鉤藤或無柄果鉤藤的帶鉤莖枝,甘、微寒,歸肝、心包經,具有息風止痙,清熱平肝的作用;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 用;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甘、淡、平,歸心、肺、脾經,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天麻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的作用;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苦、辛、寒,歸肝經,具有清瀉肝火,解毒散結 的作用;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甘、平,歸肺、脾、腎經,具有補氣益陰,補肺脾腎的作用;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的作用;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腎,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清退虛熱的作用。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組合物為滋水平肝降壓飲加減化裁而來,通過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與滋水平肝降壓飲的臨床療效接近。本發明配方新穎,組成簡單,各味主藥價格均較為便宜,用藥成本低廉,本發明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可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實施例1:
[0024]稱取原料鉤藤15g,菊花15g,獲茶IOg,天麻IOg,夏枯草IOg,山藥5g,熟地黃5g,牡丹皮5g,加入輔料淀粉70g制粒,硬脂酸鎂5g,糊精60g、微晶纖維素5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25]實施例2:
[0026]稱取原料鉤藤80g,菊花80g,獲茶70g,天麻70g,夏枯草70g,山藥50g,熟地黃50g,牡丹皮50g,加入輔料淀粉500g制粒,硬脂酸鎂50g,糊精400g、微晶纖維素40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27]實施例3:
[0028]稱取原料鉤藤20g,菊花20g,獲茶15g,天麻15g,夏枯草15g,山藥IOg,熟地黃10g,牡丹皮10g,加入輔料淀粉IlOg制粒,硬脂酸鎂10g,糊精100g、微晶纖維素10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29]實施例4:
[0030]稱取原料鉤藤70g,菊花70g,獲茶60g,天麻60g,夏枯草60g,山藥40g,熟地黃40g,牡丹皮40g,加入輔料淀粉450g制粒,硬脂酸鎂40g,糊精350g、微晶纖維素35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31]實施例5:
[0032]稱取原料鉤藤30g,菊花30g,獲茶20g,天麻20g,夏枯草20g,山藥15g,熟地黃15g,牡丹皮15g,加入輔料淀粉160g制粒,硬脂酸鎂20g,糊精100g、微晶纖維素10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33]實施例6:
[0034]稱取原料鉤藤60g,菊花60g,獲茶50g,天麻50g,夏枯草50g,山藥30g,熟地黃30g,牡丹皮30g,加入輔料淀粉300g制粒,硬脂酸鎂30g,糊精250g、微晶纖維素20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35]實施例7:
[0036]稱取原料鉤藤40g,菊花40g,獲茶30g,天麻30g,夏枯草30g,山藥20g,熟地黃20g,牡丹皮20g,加入輔料淀粉230g制粒,硬脂酸鎂20g,糊精160g、微晶纖維素150g,均勻制得顆粒,裝入膠囊,得到膠囊劑。[0037]實施例8:
[0038]稱取原料鉤藤50g,菊花50g,茯苓40g,天麻40g,夏枯草40g,山藥25g,熟地黃25g,牡丹皮25g,加入輔料淀粉280g制粒,硬脂酸鎂25g,糊精150g、微晶纖維素150g,按照常規工藝制備成散劑。
[0039]實施例9:
[0040]稱取原料鉤藤45g,菊花45g,茯苓35g,天麻35g,夏枯草35g,山藥22g,熟地黃22g,牡丹皮22g,加入輔料淀粉250g制粒,硬脂酸鎂30g,糊精200g、微晶纖維素150g,按照常規工藝制備成口服液。
[0041]實施例10:
[0042]稱取原料鉤藤15g,菊花15g,獲茶IOg,天麻IOg,夏枯草IOg,山藥5g,熟地黃5g,牡丹皮5g,加入輔料淀粉70g制粒,硬脂酸鎂5g,糊精60g、微晶纖維素50g,按照常規工藝制備成散劑。
[0043]實施例11:
[0044]稱取原料鉤藤80g,菊花80g,獲茶70g,天麻70g,夏枯草70g,山藥50g,熟地黃50g,牡丹皮50g,將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
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將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將兩次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片劑。
[0045]實施例12:
[0046]稱取原料鉤藤20g,菊花20g,獲茶15g,天麻15g,夏枯草15g,山藥IOg,熟地黃IOg,牡丹皮10g,將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
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將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將兩次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膠囊。
[0047]實施例13:
[0048]稱取原料鉤藤70g,菊花70g,獲茶60g,天麻60g,夏枯草60g,山藥40g,熟地黃40g,牡丹皮40g,加入輔料淀粉450g制粒,硬脂酸鎂40g,糊精350g、微晶纖維素350g,均勻制得顆粒,壓片,得到片劑。
[0049]實施例14:
[0050]稱取原料鉤藤30g,菊花30g,獲茶20g,天麻20g,夏枯草20g,山藥15g,熟地黃15g,牡丹皮15g,將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
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將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將兩次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顆粒劑。
[0051]實施例15:
[0052]稱取原料鉤藤60g,菊花60g,獲茶50g,天麻50g,夏枯草50g,山藥30g,熟地黃30g,牡丹皮30g,將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
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將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將兩次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口服液。
[0053]實施例16:
[0054]稱取原料鉤藤40g,菊花40g,獲茶30g,天麻30g,夏枯草30g,山藥20g,熟地黃20g,牡丹皮20g,按照常規制備工藝制備成湯劑。
[0055]實施例17:
[0056]稱取原料鉤藤50g,菊花50g,茯苓40g,天麻40g,夏枯草40g,山藥25g,熟地黃25g,牡丹皮25g,按照常規制備工藝制備成片劑。
[0057]實施例18:
[0058]稱取原料鉤藤45g,菊花45g,茯苓35g,天麻35g,夏枯草35g,山藥22g,熟地黃22g,牡丹皮22g,按照倉管制備工藝制備成膠囊劑。
[0059]下面通過具體的臨床研究來驗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60]I 一般資料
[0061]本組所有病例選擇自我院治療的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標準的住院患者。按隨機平行對照法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86±10.52歲,病程最短11個月,最長6年;對照組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54.73±11.45歲,病程最短9個月,最長5.5年。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按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62]2診斷標準
[0063]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華內科雜`志》編委會腎臟病專業組擬定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標準及慢性腎功衰竭臨床分期標準(1993年),使感染、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并排除了過敏體質及無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
[0064]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指導原則》[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制定。顯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 30%,血肌酐降低< 10%;穩定: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積分減少< 30%,血肌酐無增加或降低< 1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血肌酐增加。
[0065]觀察方法:①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變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指導原則》癥狀分級量表制定,每個癥狀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3度,輕度積分I~3分,中度積分3~6分,重度積分7~9分。②觀察治療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紅蛋白以及血壓的變化。
[0066]3治療方法
[0067]基礎治療組:優質低蛋白飲食(0.6g/kg/d),保證熱量供給,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嚴格控制高血壓,并發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腎性貧血患者酌情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
[0068]治療組:在基礎治療組之上給予本發明藥物組合物進行治療,原料比例為:鉤藤30g,菊花30g,獲茶20g,天麻20g,夏枯草20g,山藥15g,熟地黃15g,牡丹皮15g。
[0069]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組之上給予滋水平肝降壓飲進行治療,原料比例為:準山藥30g,熟地15g,獲茶15g,丹皮15g,杜仲20g,桑寄生20g,川牛膝5g,天麻20g,鉤藤15g,菊花30g,夏枯草15g,石決明15g,珍珠母15g,生大黃IOg0
[0070]服用方法:每天服用I劑,每日分3次服用,I個月為I個療程,觀察3個月。[0071]4療效觀察
[0072]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功衰竭指導原則》(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0073][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制定。顯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 30%,血肌酐降低< 10% ;穩定: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積分減少< 30%,血肌酐無增加或降低< 1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血肌酐增加。
[0074]觀察方法:①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變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指導原則》癥狀分級量表制定,每個癥狀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3度,輕度積分I~3分,中度積分3~6分,重度積分7~9分。②臨床觀察: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乏力、腰膝酸痛、尿量、夜尿量及次數、水腫、惡心嘔吐、便秘等癥狀。③實驗室指標:治療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內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紅蛋白(Hgb)、24h尿蛋白定量、尿滲透壓、尿β 2 — MG、尿α I — MG等指標控制情況。
[0075]5統計學方法
[0076]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有用卡方檢驗。P < 0.05,有統計學意義。
[0077]6 結果
[0078]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值比較見表2。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見表3。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變化見表4。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見表5。
[0079]表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008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組成:鉤藤15~80份,菊花15~80份,茯苓10~70份,天麻10~70份,夏枯草10~70份,山藥5~50份,熟地黃5~50份,牡丹皮5~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20~70份,菊花20~70份,茯苓15~60份,天麻15~60份,夏枯草15~60份,山藥10~40份,熟地黃10~40份,牡丹皮10~4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30~60份,菊花30~60份,茯苓20~50份,天麻20~50份,夏枯草20~50份,山藥15~30份,熟地黃15~30份,牡丹皮15~3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40~50份,菊花40~50份,茯苓30~40份,天麻30~`40份,夏枯草30~40份,山藥20~25份,熟地黃20~25份,牡丹皮20~25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鉤藤45份,菊花45份,茯苓35份,天麻35份,夏枯草35份,山藥22份,熟地黃22份,牡丹皮22份。
6.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51:按重量比稱取各原料,混合后加入藥材6~8倍量的水浸泡0.5~I小時,隨后煎煮0.5~I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備用; 52:將SI步驟中的藥渣再加入6~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I~1.5小時,過濾得到水煎液,藥渣棄去; 53:將SI步驟與S2步驟中的水煎液合并后濃縮成浸膏,然后將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藥物制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制劑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或口服液。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包括淀粉、硬脂酸鎂、糊精和微晶纖維素。
9.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P13/12GK103860911SQ201410083450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梅建偉, 賈波, 張川峰, 張英強 申請人:成都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