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屬中醫產后發熱、缺乳、乳汁不通、崩漏等病證范疇。本病病機多為氣血兩虛,淤血阻滯,氣機不利。本發明選擇具有益氣養血,理氣祛瘀為的中藥奶漿果、二色補血草、紅香藤、化橘紅、飯團根、青絲龍、馬蘭、櫚木,由我院制劑室水煎成湯劑,經臨床試驗,總有效率達到86.0%,明顯優于對照組。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衛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
【背景技術】
[0002]剖宮產術作為一種產科分娩的干預手段,近年來由于手術方式的改進、優化,以及社會各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在不斷上升,其術后并發癥也有日益增多之勢,如術后子宮復舊不良,惡露量多且持續時間延長,乳汁分泌不足致母乳喂養率下降,術后發病率及感染增高等。剖宮產術后腹脹是產科常見的臨床癥狀,尤其是瘢痕子宮更易發生,產婦由此而異常痛苦。術后胃腸功能不能順利恢復,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還可引起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礙。目前在減少剖宮產術后并發癥,促進子宮復舊等方面,西醫均是對癥治療,不能統籌兼顧,既增加產婦的經濟負擔,又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我國傳統中醫中藥卻有很好的療效,且對產婦與新生兒無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屬中醫產后發熱、缺乳、乳汁不通、崩漏等病證范疇。本病病機多為氣血兩虛,淤血阻滯,氣機不利,治療多為益氣養血,理氣祛瘀為法。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奶漿果30-60份、二色補血草15-30份、紅香藤6-9份、化橘紅3-6份、飯團根12-30份、青絲龍9-15份、馬蘭9_18份、櫚木6_9份。
[0005]優選的,奶漿果45份、二色補血草22份、紅香藤7份、化橘紅5份、飯團根21份、青絲龍12份、馬蘭14份、櫚木7份。
[0006]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研粗末加白酒調成糊狀。
[0007]方中:奶漿果補血、下乳;二色補血草補血、止血、散瘀、調經;紅香藤行氣止痛、破積;化橘紅理氣健胃、化痰消食;飯團根行氣止痛、活血散瘀;青絲龍破血、止痛、消腫、清熱;馬蘭清熱解毒、消積、散瘀、止血;櫚木活血化瘀、祛風消腫。
[0008]臨床資料
[0009]1、一般資料100例均為剖宮產術后的產婦,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0例,年齡18-40歲,經產婦10例,初產婦40例,平均年齡23.4歲;對照組50例,經產婦14例,初產婦36例,年齡18~37歲,平均年齡23.4歲,兩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 > 0.05)。
[0010]2、治療方法治療組:稱取上述中藥奶漿果45g、二色補血草22g、紅香藤7g、化橘紅5g、飯團根21g、青絲龍12g、馬蘭14g、櫚木7g。于手術后30min內,將上述中藥混合研粗末加白酒調成糊狀,敷于神闕穴(臍部),每12h換藥I次。
[0011]對照組:按婦產科術后常規治療。
[0012] 觀察并記錄兩組病人術后腸鳴音及肛門排氣出現的時間。[0013]3、療效判定標準以手術結束回病房至肛門排氣時間為腸蠕動恢復時間,< 24h為顯效,24-48h為有效,有效與顯效總稱為總有效,> 48h為無效。
[0014]4、治療結果治療組50例,其中顯效15例(30.0%),有效28例(56.0%),無效7例(14.0%),總有效率86.0%;對照組50例,其中顯效10例(20.0% ),有效20例(40.0%),無效20例(40.0% ),總有效率60.0%。兩組比較,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 < 0.05。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一:稱取奶漿果45g、二色補血草22g、紅香藤7g、化橘紅5g、飯團根21g、青絲龍12g、馬蘭Hg、櫚木7g。于手術后30min內,將上述中藥混合研粗末加白酒調成糊狀,敷于神闕穴(臍部),每12h換藥I次。
[0016]實施例二:稱取奶漿果30g、二色補血草30g、紅香藤6g、化橘紅6g、飯團根12g、青絲龍15g、馬蘭18g、櫚木6g。于手術后30min內,將上述中藥混合研粗末加白酒調成糊狀,敷于神闕穴(臍部),每12h換藥I次。
[0017]實施例三:稱取奶衆果60g、二色補血草15g、紅香藤9g、化橘紅3g、飯團根30g、青絲龍9g、馬蘭9g、櫚木9g。于手術后30min內,將上述中藥混合研粗末加白酒調成糊狀,敷于神闕穴(臍部),每 12h換藥I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外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奶漿果30-60份、二色補血草15-30份、紅香藤6-9份、化橘紅3_6份、飯團根12-30份、青絲龍9-15份、馬蘭9-18份、櫚木6_9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的中藥外敷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外敷劑優選的,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奶漿果45份、二色補血草22份、紅香藤7 份、化橘紅5份、飯團根21份、青絲龍12份、馬蘭14份、櫚木7份。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3893337SQ20141012730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田越, 羅英 申請人: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