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302422閱讀:819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竹根七、沙苑子、趕風柴、蘇木、伸筋草、臭草、陸英、長桿蘭、迎春花、杜衡、陰香皮、絡石藤、龍眼獨活、藜蘆、蒿本和榼藤;本發明中藥藥膏選用優質中藥材科學配伍制成,具有舒筋通絡、緩急止痛、活血化瘀、散風利濕之功效,用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頸椎病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的治療,作用速度快,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使用簡單,對頸椎病的治療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總有效率達94.3%。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000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 、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癥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癥狀。
[0004]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白領一族需要在電腦前久坐,而平時又缺乏鍛煉,就很容易引起頸椎病。大批頸椎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藥物的治療,長年頸肩疼痛、上肢麻木,肌肉無力,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0005]目前針對頸椎病有多種治療方法,物理療法有利用各種機械的牽引療法、按摩療法、熱療、磁療等,效果不夠理想,而治療骨質增生的藥品多為外用藥,一般只能緩解癥狀,雖然也有內服藥,但毒性大,不宜久服。所以,各大醫院迫切需要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不含有激素,宜于長期服用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及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藥膏選用優質中藥材科學配伍制成,具有舒筋通絡、緩急止痛、活血化瘀、散風利濕之功效,用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頸椎病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的治療,作用速度快,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使用簡單,對頸椎病的治療能夠到達標本兼治的目的,總有效率達94.3%。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9]竹根七56~82份沙苑子53~79份趕風柴45~71份蘇木40~67份
[0010]伸筋草40~66份臭草36~65份陸英36~65份長桿蘭32~59份
[0011]迎春花31~58份杜衡26~55份陰香皮24~54份絡石藤20~48份
[0012]龍眼獨活19~42份黎蘆19~42份蒿本13~34份植藤11~30份。
[0013]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0014]竹根七60~78份沙苑子57~75份趕風柴49~67份蘇木45~63份
[0015]伸筋草44~62份臭草40~60份陸英40~60份長桿蘭36~54份
[0016]迎春花35~53份杜衡30~50份陰香皮29~49份絡石藤25~43份
[0017]龍眼獨活23~39份藜蘆23~39份蒿本17~30份榼藤15~26份。
[0018]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9]竹根七65~73份沙苑子62~70份趕風柴54~62份蘇木50~58份
[0020]伸筋草49~57份臭草45~55份陸英45~55份長桿蘭41~49份
[0021]迎春花40~48份杜衡35~45份陰香皮34~44份絡石藤30~38份[0022]龍眼獨活27~35份藜蘆27~35份蒿本20~27份榼藤18~22份。
[0023]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24]竹根七69份沙苑子66份趕風柴58份蘇木54份
[0025]伸筋草53份臭草50份陸英50份長桿蘭45份
[0026]迎春花44份杜衡40份陰香皮39份絡石藤34份
[0027]龍眼獨活31份藜蘆31份蒿本23份榼藤20份。
[0028]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9](I)將竹根七、沙苑子、迎春花和陰香皮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30]( 2)將趕風柴、蘇木、陸英、長桿蘭、龍眼獨活、藜蘆和蒿本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3~1.17的稠膏,備用;
[0031](3)將伸筋草、杜衡、絡石藤和榼藤洗凈,浸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時,加熱回流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將濾液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
1.11~1.13的稠膏,備用;
[0032](4)將臭草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33](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細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膏,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
[0034]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5]竹根七:味甘、微苦,性寒。滋陰瀉火,活血調經。治勞熱咳嗽,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陜西中草藥》載:“除風濕,清熱瀉火,鎮痛止血,調經活血,滋陰補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勞傷,月經不調,骨蒸勞熱。”
[0036]沙苑子: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主治肝腎虛引起的腰膝酸痛,頭暈眼花,遺精早泄,遺尿,尿頻,帶下,目暗不明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沙苑子含維生素A類物質、脂肪油、鞣質,具有祛風解熱,補腎明目的作用。
[0037]趕風柴:微苦,性平。止血消炎,祛瘀止痛。治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肺結核、肺膿瘍、大葉性肺炎等引起的出血,潰瘍病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尿,創傷出血,流感,燒傷,化膿性皮膚潰瘍,子宮頸糜爛,跌打損傷,風濕痛。《嶺南采藥錄》載:“煎水洗跌打傷,能去瘀生新。如遇風腫,將葉煎水洗,取其梗和豬精肉煎服,能驅風消腫。”
[0038]蘇木:味甘、咸,性辛涼;歸心、肝、胃、脾經。祛痰止痛,活血散風,活血祛瘀,消腫定痛。主治婦人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心腹痛,產后血暈,癰腫,跌打損傷,破傷風。《日華子本草》載:“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0039]伸筋草:味苦、辛,性溫;歸肝經。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用于風寒濕痹,筋脈拘攣疼癰;外用治跌打扭傷腫痛。《生草藥性備要》載:“消腫,除風濕。浸酒飲,舒筋活絡。其根治氣結疼痛,損傷,金瘡內傷,去痰止咳。”
[0040]臭草:味辛、微苦,性寒;歸肺、腎、肝、心經。祛風清熱,活血散瘀,消腫解毒。主治感冒發熱,小兒高熱驚風,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熱毒瘡瘍,小兒濕疹,蛇蟲咬傷。《南寧市藥物志》載:“退熱祛風,利尿消腫。治小兒發熱驚風,風濕骨痛。”
[0041]陸英:味苦、辛,性寒;歸肝經。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腎炎水腫,風濕痛,脫臼,腎炎水腫,腳氣水腫,蕁麻疹,跌撲損傷,骨折。《本經》載:“主骨間諸痹,四肢拘攣疼酸,膝寒痛,陰痿,短氣不足,腳腫。”
[0042]長桿蘭:味苦,性平。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主治熱淋,黃疸,水腫,腳氣浮腫,疝氣腹痛,風濕痹痛,毒蛇咬傷,瘡癰腫毒,跌打損傷。《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載:“清熱解毒,祛風濕,消炎,利尿。治風濕性腰腿痛,胃痛,尿路感染,腳氣水腫,食物中毒。”
[0043]迎春花:味苦、甘、潘,性平。解毒消腫,利尿止血,止痛。用于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貴州民間藥物》載:“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
[0044]杜衡:味辛,性溫,小毒;歸肺、肝、腎、膀胱經。疏風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主治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濕痹,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疬,腫毒,蛇咬傷。《江蘇藥材志》載:“發汗,祛痰。治感冒頭痛,牙痛,口舌生瘡。”
[0045]陰香皮:味辛、微甘,性溫;歸脾經。溫中止痛,祛風散寒,解毒消腫,止血。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泄瀉,食欲不振,風寒濕痹,腰腿疼痛,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瘡癤腫毒。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載:“祛風散寒,溫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脹,腹瀉。”
[0046]絡石藤:味苦,性微寒;歸心、肝、腎經。祛風通絡,涼血消腫。用于風濕熱痹,筋脈拘攣,腰膝酸痛,喉痹,癰腫,跌撲損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絡石藤50%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及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
[0047]龍眼獨活:味甘,性微溫,無毒;入腎、膀胱經。鎮靜催眠,鎮痛抗炎。《藥性論》載,“治中諸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勞損,主風毒齒痛。”
[0048]藜蘆:味辛、苦,性寒,有毒。祛痰,催吐,殺蟲。用于中風痰壅,癲癇,瘧疾,骨折;外用治疥癬,滅蠅蛆。藥理實驗表明,藜蘆1%_5%水浸液對蚊、蠅、蚤、虱有強烈的毒殺作用。蒿本:味辛,性溫;歸膀胱經。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用于風寒感冒,巔頂疼痛,風濕痹痛。《珍珠囊》載:“治太陽頭痛,巔頂痛,大寒犯腦,痛連齒頰。”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蒿本中性油有鎮靜、鎮痛、解熱及抗炎作用,并能抑制腸和子宮平滑肌,還能明顯減慢耗氧速度。
[0049]榼藤:味苦、澀,性平,有毒;歸腎經。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四肢麻木。《廣西藥植名錄》載:“通經,消瘡腫,治風濕腰痛。”
[005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1]本發明中藥藥膏選用優質中藥材科學配伍制成,具有舒筋通絡、緩急止痛、活血化瘀、散風利濕之功效,用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頸椎病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的治療,作用速度快,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使用簡單,對頸椎病的治療能夠到達標本兼治的目的,總有效率達94.3%。
【具體實施方式】
[005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0053]實施例1
[0054]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55]竹根七78g沙苑子75g趕風柴67g蘇木63g
[0056]伸筋草62g臭草60g陸英60g長桿蘭54g
[0057]迎春 花53g杜衡50g陰香皮49g絡石藤43g
[0058]龍眼獨活39g藜蘆39g蒿本30g榼藤26g。
[0059]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60](I)將竹根七、沙苑子、迎春花和陰香皮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61 ] (2)將趕風柴、蘇木、陸英、長桿蘭、龍眼獨活、藜蘆和蒿本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3~1.17的稠膏,備用;
[0062](3)將伸筋草、杜衡、絡石藤和榼藤洗凈,浸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時,加熱回流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將濾液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
1.11~1.13的稠膏,備用;
[0063](4)將臭草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64](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細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膏,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
[0065]用法用量:外用,將患處洗凈擦干,取適量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處,按摩至完全吸收,每日2次,12天為I個療程,2~3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66]實施例2
[0067]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8]竹根七73g沙苑子70g趕風柴62g蘇木58g
[0069]伸筋草57g臭草55g陸英55g長桿蘭49g
[0070]迎春花48g杜衡45g陰香皮44g絡石藤38g
[0071]龍眼獨活35g藜蘆35g蒿本27g榼藤22g。
[0072]本實施例的中藥藥膏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
[0073]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74]竹根七69g沙苑子66g趕風柴58g蘇木54g
[0075]伸筋草53g臭草50g陸英50g長桿蘭45g
[0076]迎春花44g杜衡40g陰香皮39g絡石藤34g
[0077]龍眼獨活31g藜蘆31g蒿本23g榼藤20g。
[0078]本實施例的中藥藥膏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79]實施例4[0080]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81]竹根七65g沙苑子62g趕風柴54g蘇木50g
[0082]伸筋草49g臭草45g陸英45g長桿蘭41g
[0083]迎春花40g杜衡35g陰香皮34g絡石藤30g
[0084]龍眼獨活27g藜蘆27g蒿本20g榼藤18g。
[0085]本實施例的中藥藥膏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86]實施例5
[0087]本發明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88]竹根七60g沙苑子57g趕風柴49g蘇木45g
[0089]伸筋草44g臭草40g陸英40g長桿蘭36g [0090]迎春花35g杜衡30g陰香皮29g絡石藤25g
[0091]龍眼獨活23g藜蘆23g蒿本17g榼藤15g。
[0092]本實施例的中藥藥膏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93]臨床資料:
[0094]1、病例選擇:
[0095]作為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選擇確診的頸椎病患者140例臨床觀察,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7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齡50~73歲,平均年齡61.5歲,病程I~12年;對照組7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61.5歲,病程I~11年;
[0096]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0097]2、中藥藥膏選擇:
[0098]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藥膏,外用,將患處洗凈擦干,取適量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處,每日2次,12天為I個療程,連續服用2~3個療程,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99]對照組服用頸通顆粒,開水沖服,一次20克,一日3次,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100]3、療效判定:
[0101](I)治愈:癥狀全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0102](2)顯效:癥狀明顯減輕,身體明顯好轉。
[0103](3)有效:癥狀有所減輕,身體有所好轉。
[0104](4)無效:通過治療后癥狀無減輕或加重。
[0105]4、結果:
例數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治愈率總有效率
[0106]治療組 70 36 18 12 4 51.4% 94.3%
對照組 70 14 12 10 34 20% 51.4%
[0107]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0108]典型病例舉例:[0109]1、周某,女,50歲,山東臨沂人。患者2年前出現頸部酸脹、疼痛,天氣變化時明顯加重,行藥物、理療、針刀等治療,可暫時緩解癥狀。后癥狀明顯加重并出現左臂疼痛,經多種藥物治療無效,現患者病情逐漸加重,在當地醫院行頸椎磁共振檢查,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癥,醫生建議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I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明顯緩解,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2個療程后,痊愈,身體恢復正常,隨訪至今未復發。
[0110]2、馮某,男,53歲,陜西延安人。患者患有頸椎病多年,服用藥物治療,服用一段時間后未見任何好轉,經朋友介紹來我院就診,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I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2個療程后,癥狀消失,身體恢復正常,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0111]3、陳某,男,58歲,遼寧丹東人。患者頸部活動受限,去醫院就診查出:頸部活動度受限,可查及明顯壓痛點,引頸試驗( + ),頸部轉動試驗( + ),雙下肢肌力、肌張力可。頸椎磁共振示:C5/6椎間盤突出,相應脊髓平面尚可。患者入院后經專家組會診,綜合患者病情特點,建議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使用I個療程后,患者身體恢復良好,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2個療程后,患者自述原癥狀早已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工作與患病前無異。
[0112]4、諸某,女,62歲,福建南平人。患者患有頸椎病5年余,去過多家醫院就診,服用過多種藥物治療,未見任何起色,經人介紹來我院就診,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I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明顯緩解,繼續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2個療程后,原癥狀消失全無,身體恢復正常,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0113]5、衛某,男,69歲,江蘇鹽城人。患者受風著涼后覺左側頸根疼痛,用過多種方法治療,都未見起色,有時疼痛難忍,服用一些止痛藥,停藥后疼痛加劇,經鄰居介紹,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使用I個療程后,疼痛癥狀明顯減輕,繼續使用I個療程后,疼痛癥狀消失,3個月后隨訪無復發。 [0114]6、沈某,女,71歲,浙江紹興人。患者肩部、上臂疼痛,咳嗽、噴嚏時加重。去醫院就診,確診為頸椎病,用過很多藥物治療都未見好轉,后來我院就診,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I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明顯好轉,繼續使用本發明中藥藥膏I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消失,I年后隨訪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竹根七56~82份沙苑子53~79份趕風柴45~71份蘇木40~67份 伸筋草40~66份臭草36~65份陸英36~65份長桿蘭32~59份 迎春花31~58份杜衡26~55份陰香皮24~54份絡石藤20~48份 龍眼獨活19~42份藜蘆19~42份蒿本13~34份榼藤11~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竹根七60~78份沙苑子57~75份趕風柴49~67份蘇木45~63份 伸筋草44~62份臭草40~60份陸英40~60份長桿蘭36~54份 迎春花35~53份杜衡30~50份陰香皮29~49份絡石藤25~43份 龍眼獨活23~39份藜蘆23~39份蒿本17~30份榼藤15~2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竹根七65~73份沙苑子62~70份趕風柴54~62份蘇木50~58份 伸筋草49~57份臭草45~55份陸英45~55份長桿蘭41~49份 迎春花40~48份杜衡35~45份陰香皮34~44份絡石藤30~38份 龍眼獨活27~35份藜蘆27~35份蒿本20~27份榼藤18~22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竹根七69份沙苑子66份趕風柴58份蘇木54份 伸筋草53份臭草50份陸英50份長桿蘭45份 迎春花44份杜衡40份陰香皮39份絡石藤34份 龍眼獨活31份藜蘆31份蒿本23份榼藤20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竹根七、沙苑子、迎春花和陰香皮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2)將趕風柴、蘇木、陸英、長桿蘭、龍眼獨活、藜蘆和蒿本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3~1.17的稠膏,備用; (3)將伸筋草、杜衡、絡石藤和榼藤洗凈,浸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3~4小時,加熱回流提取2~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將濾液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1.11~.1.13的稠膏,備用; (4)將臭草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細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藥膏,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膏。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3830579SQ201410131194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日
【發明者】李志平, 劉澤智 申請人:李志平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