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由丸劑、粉劑、殺毒湯和藥膏組成,丸劑4-6粒/次,每天均一次;粉劑與藥膏配合使用,先涂粉劑,再涂藥膏,在涂前用殺毒湯清洗患處;本發明由多種中草藥配制而成,內外同用,標本兼治,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滲透力更強,易吸收,不易皮膚過敏等特點,制作方法簡便,療效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自由基。其中,95%的自由基都是對我們有害的氧自由基。它們攻擊細胞,產生氧化作用,傷害細胞功能,使人體活力下降,臉部出現皺紋、色斑等衰老現象,皮膚變得灰暗。另外,由于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會讓皮膚里產生毒素,時間長了膚色也會變得灰暗沒有光澤,慢慢會出現各種皮膚病,很難根治。如面上濕癬、頭癬、楊梅瘡、手腳癬、體股癬等各種皮膚病。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由火硝25克、礬30克、水銀12克和一個剝皮饅頭組成;其制備方法為:
[0006]I)按照帆火硝、水銀順序層層添加在一碗內,將碗倒扣于鐵鍋內,碗外圍用5_6cm泥條密封,用麻桿做柴文火燒 制1.45小時,燒制時注意碗外圍不能跑氣或漏氣;
[0007]2)燒制完畢后,立即將碗翻轉置于木板上,碗內呈老紅色氣體,將碎成小塊的剝皮饅頭倒入碗中,用手沾水搽搓,直至饅頭粉呈灰褐色,然后用手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一次造粒約400粒左右;
[0008]3)將鐵鍋內殘留的紅黃色塊狀物取出,制成粉劑,使用時摻醋調和搽涂患處;
[0009]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殺毒湯,將花椒20克、食鹽100克、大蒜秸桿粉15克加水2500克,熬煮半小時成湯,用于清洗患處;
[0010]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藥膏,將礬粉、輕粉、帶胡蔥白按500:1.5:500比例混成膏泥,涂于患者不愈處,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
[0011]本發明所用到的原料藥可從普通中藥店購買得到,其規格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即可。
[0012]1、用法與用量:本發明藥物的用藥量取決于具體劑型,以及病人的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數;
[0013]成年人:丸劑4-6粒/次,每天均一次;粉劑與藥膏配合使用,先涂粉劑,再涂藥膏,在涂前用殺毒湯清洗患處;
[0014]兒童:丸劑2-3粒/次,湯劑50-100克/次,兼顧小孩體質適當增減或隔日一服;粉劑與藥膏配合使用,先涂粉劑,再涂藥膏。
[0015]2、注意事項:
[0016]I)本方適用于10-60歲年齡人群使用,60歲以上者可在丸劑的處方中加入輕粉和紅粉。
[0017]2)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0018]3)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0019]4)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0020]5)該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0021]6)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0022]7)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002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由多種中草藥配制而成,內外同用,標本兼治,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滲透力更強,易吸收,不易皮膚過敏等特點,制作方法簡便,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5]實施例1
[0026]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由火硝25克、礬30克、水銀12克和一個剝皮饅頭(200克左右)組成;其制備方法為:
[0027]I)按照礬火硝、水銀順序層層添加在一碗內,將碗倒扣于鐵鍋內,碗外圍用5_6cm泥條密封,用麻桿做柴文火燒制1.45小時,燒制時注意碗外圍不能跑氣或漏氣;
[0028]2)燒制完畢后,立即將碗翻轉置于木板上,碗內呈老紅色氣體,將碎成小塊的剝皮饅頭倒入碗中,用手沾水搽搓,直至饅頭粉呈灰褐色,然后用手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一次造粒約400粒左右;
[0029]3)將鐵鍋內殘留的紅黃色塊狀物取出,制成粉劑,使用時摻醋調和搽涂患處;
[0030]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殺毒湯,將花椒20克、食鹽100克、大蒜秸桿粉15克加水2500克,熬煮半小時成湯,用于清洗患處;
[0031]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藥膏,將礬粉、輕粉、帶胡蔥白按500:1.5:500比例混成膏泥,涂于患者不愈處,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
[0032]典型病例:
[0033]病例I
[0034]楊某某,男,45歲,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鎮人。在一家廢舊塑料廠上班,于2013年5月12日就診,臉部出現暗紅,呈塊狀,觸碰微痛。隨給與本發明藥方,每天服用丸劑4粒,I天I次,同時用殺毒湯清洗患處,然后涂抹粉劑和藥膏,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一周后瘡愈,無再犯。
[0035]病例2
[0036]陳某某,女,55歲,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人。2013年7月中旬,患面上濕癬,涂抹各種藥膏無效后,于當年7月底來我處診治,隨給與本發明藥方,每天服用丸劑4粒,I天I次,同時用殺毒湯清洗患處,然后涂抹粉劑和藥膏,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一周后痊愈,無再犯。
[0037]病例3
[0038]謝某某,女,15歲,安徽省界首市人。皮膚干燥,色素沉著,且冬天手面容易凍裂。手上經常起水痘、扁平疣或皰疹,醫治多年都沒有根治。后給與本發明藥方,每天服用丸劑2粒,I天I次,同時用殺毒湯清洗患處,然后涂抹粉劑和藥膏,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3周后痊愈,隨訪一年,未再犯。
[0039]病例4
[0040]強某某,男,35歲。患有接觸性皮炎,皮膚大面積瘙癢,在生活及工作中較為不便。后給與本發明藥方,每天服用丸劑4粒,I天I次,同時用殺毒湯清洗患處,然后涂抹粉劑和藥膏,用紗布綁纏,干后再涂,直至痊愈。4周后痊愈,隨訪一年,未再犯。
[004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 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制劑,由丸劑、粉劑、殺毒湯和藥膏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丸劑由火硝25克、礬30克、水銀12克和一個剝皮饅頭組成;其制備方法為: O按照帆、火硝、水銀依次層層添加在一碗內,將碗倒扣于鐵鍋內,碗外圍用5-6cm泥條密封,用麻桿做柴文火燒制1.45小時,燒制時注意碗外圍不能跑氣或漏氣; 2)燒制完畢后,立即將碗翻轉置于木板上,碗內呈老紅色氣體,將碎成小塊的剝皮饅頭倒入碗中,用手沾水搽搓,直至饅頭粉呈灰褐色,然后用手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 3)將鐵鍋內殘留的紅黃色塊狀物取出,制成粉劑,使用時摻醋調和搽涂患處; 所述殺毒湯是由花椒20克、食鹽100克、大蒜秸桿粉15克和水2500克組成,將花椒、食鹽和大蒜秸桿粉放入水中,熬煮半小時成湯,用于清洗患處; 所述藥膏是將礬粉、輕粉、帶胡蔥白按500:1.5:500比例混成膏泥,用于涂在患者不愈處。
【文檔編號】A61K36/8962GK103961516SQ201410160972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明者】王振科 申請人:王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