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運用3D打印等技術制作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用于顱骨缺損患者的外形美觀、吻合性良好、合并癥少的人工顱骨修復假體的制備。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綜合利用3D打印等技術方法進行人工制作顱骨實現患者顱骨的修復重建,克服了常用的顱骨修復材料在塑型、強度、工藝、吻合性等方面的缺陷,臨床應用的副作用明顯減少。
【專利說明】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尤其涉及3D打印制作顱骨缺損模具,最終實現塑形重建顱骨假體的制作。
【背景技術】
[0002]多種原因,諸如戰爭、車禍、重物打擊等各種原因導致許多患者因為手術或者顱骨損傷等方式出現顱骨缺損,患者病情平穩后,鑒于顱骨缺損影響美容,并且缺損部位沒有顱骨的保護存在,存在安全隱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從安全及生活質量角度,許多患者要求顱骨缺損的修復。因此,就該研究成果的應用上,存在著巨大的潛在用戶,市場應用前景廣闊。[0003]現在醫學上常用鈦網制作顱骨修復假體,鈦網雖然具有組織相容性好的特點,但強度和硬度均低于顱骨組織,耐沖擊時產生塑性變形,鈦網邊緣鋒利容易刺破皮膚而暴露出來,引起皮膚感染。而且金屬物質的存在,存在心理障礙,并且影響進一步的MRI等影像學檢查(MRI存在磁性,對于缺損金屬重建材料存在弊端),這些缺點都是鈦網顱骨修復難以克服的缺點,嚴重影響了修復效果。而壓痕、起皺、回彈和邊緣翹曲是多點成形中特有的成形缺陷,壓痕和起皺影響顱骨修復體的外形美觀,回彈會使修復體尺寸與骨窗尺寸不吻合,導致修復體塌陷或固定松動。邊緣翹曲會使使修復體與骨窗不能良好貼合,影響修復質量。顱骨修復技術,不僅關系到廣大顱骨缺損患者健康和美觀,而且嚴重影響患者今后的生活質量,因此對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0004]鑒于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針對現有顱骨修復假體的制備缺陷,從生產方法和工藝上對其進行改進,提出一種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包括三維建模和3D打印顱骨假體模具的制作及顱骨假體制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維實體假體加工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CT及MRI影像技術三維重建,模擬出顱骨缺損的大小及曲面參數;
(2)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顱骨缺損模具;
(3)對人工顱骨類似物材料進行打印,制作出顱骨缺損修補假體;
(4)清理修復假體外側的邊緣,切合顱骨缺損部位。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極為顯著:
本發明利用3D打印制作缺損顱骨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常用的顱骨修復材料在機械性能、工藝加工性能以及吻合性方面的不足,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產生壓痕、起皺、回彈和邊緣翹曲等成型缺陷,制備周期大大縮短,臨床應用的副作用明顯減少。
[000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0008]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CT或者MRI等影像技術,在三維造型軟件中建立顱骨修復假體的三維模型;
(2)根據修復假體三維模型數據,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顱骨缺損模具;
(3)假體所采用的材料為與人類存在組織相容性極好的材料(如HAP骨水泥材料與檸檬酸水溶液構成水和凝結體系);
(4)通過計算機運算,計算所需填充假體的體積等參數,予以調配填充材料,這樣填充進模具,經壓制就達到所需修補顱骨缺損的假體;
(5)對打印好的假體材料進行清理及完善個體化塑形。
[0009]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人工顱骨修復假體制備方法,包括三維建模和3D打印顱骨假體模具的制作及顱骨假體制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維實體假體加工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CT及MRI影像技術三維重建,模擬出顱骨缺損的大小及曲面參數; (2)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顱骨缺損模具; (3)對人工顱骨類似物材料進行打印,制作出顱骨缺損修補假體; (4)清理修復假體外側的邊緣,切合顱骨缺損部位。
【文檔編號】A61F2/28GK103908358SQ201410180327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日
【發明者】王學建 申請人:王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