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包括傳動機構、艾條夾持機構、自動控制傳動系統,以及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該裝置采用機電一體設計,以電機作為動力源,采用單片機控制電機傳動,通過傳動機構使夾持艾條的夾筒實現預定的左右周期運動和上下規律運動。通過機械自動化控制該裝置的行程和周期,很好的代替了人工,最終使艾條熏灸的功效得到充分發揮。此外,本發明整體外形為桌子造型,設計結構緊湊,操作簡單,方便在家庭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艾條熏灸治療的裝置,尤其是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艾條熏灸又稱穴位艾條熏灸。根據每個治療者不同的承受程度,施灸時離皮膚10~30mm。艾條熏灸過程中,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保持一定位置高度,然后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地進行。目前,艾條熏灸都是靠人工手持艾條進行的,靠人工手持艾條由于工作時間較長,手工治療相當累。二是手工不能使艾條很好的定位在同一高度,使艾條的功效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結構緊湊,方便在家庭使用,操作簡單的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用機器代替手工操作,實現預計的運動規律,充分發揮艾條熏灸的功效。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 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包括傳動機構、艾條夾持機構、自動控制傳動系統以及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具體結構和連接關系是:
[0005]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偏心輪、連桿、第一滑塊、滑板、凹槽、第二滑塊、可上下移動支架板、滑槽、第一軸承座、第一滾子軸承、第二軸承座、第二滾子軸承、支撐架、第二錐齒輪、螺紋桿、絲桿螺母、絲桿螺母固定架、第一錐齒輪以及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所述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主軸與偏心輪配合,偏心輪與連桿一端連接,連桿另一端與第一滑塊連接,第一滑塊與滑板焊接,滑板上開有凹槽,第二滑塊和滑槽焊接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第一軸承座與第一滾子軸承過盈配合,第二軸承座與第二滾子軸承過盈配合,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固定在支撐架上,螺紋桿一端與第一滾子軸承配合、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承配合后再與第二錐齒輪過盈配合,絲桿螺母與螺紋桿配合,絲桿螺母固定架與可上下移動支架板焊接,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主軸通過鍵固定。
[0006]所述艾條夾持機構包括滑板和夾筒以及緊固艾條螺釘,夾筒焊接在滑板上,艾條一端穿過夾筒后再通過緊固艾條螺釘將艾條固定。
[0007]所述控制傳動機構包括單片機和單片機定位架,單片機通過單片機定位架緊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單片機與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串聯,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單向轉動的轉速并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轉速、正反轉及工作周期。
[0008]所述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包括桌板、實心支梁、緊固支梁螺釘和空心支撐桿,桌板與實心支梁焊接,實心支梁可在空心支撐桿中自由伸縮,實心支梁通過緊固支梁螺釘來固定實心支梁在空心支撐桿中伸縮的程度。[0009]所述空心支架的四腳都裝配有可360度旋轉的滾輪支撐架以及滾輪。
[0010]所述單片機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單向轉動的轉速,控制夾筒中艾條左右移動的速度,左右移動總行程為40mm。
[0011]所述單片機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轉速,正反轉及工作周期,螺紋桿的正反轉動,使絲桿螺母沿螺紋桿向上或向下移動,上下移動總行程為300mm,其工作周期為15分鐘。
[0012]本發明的突出優點在于:
[0013]1、由于采用空心支撐桿、實心支梁、緊固支梁螺釘,可以上下伸縮,用來粗調夾筒的位置高度。
[0014]2、夾筒的左右移動是通過第二滑塊和凹槽相對運動和滑板和滑槽的相對運動來實現的,兩者相結合使艾條熏灸能夠準確定位。
[0015]3、夾筒能夠做左右移動和上下移動的復合運動,左右運動是實現艾條在穴位上方的移動,上下移動是根據不同規格的艾條燃燒速度給定不同的轉速,讓艾條燃燒的速度和夾筒向下運動的速度相同,從而保證艾條的燃燒段與治療穴位的位置高度不變,使艾條熏灸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0016]4、以電動機作為動力源,單片機控制電動機傳動,用機器代替了人工。
[0017]5、帶滾輪的桌子狀裝置可360度旋轉,移動十分方便。
[0018]6、整體外觀設計為桌子狀,可用來存放艾條,或是治療時所必需的物品。
[0019]7、本裝置設計緊湊巧妙,簡單實用,使用方便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的左右傳動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的左右傳動部分的俯視圖。
[0023]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的上下傳動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發明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的上下傳動部分的側視圖。
[0025]圖中標記為:
[0026]I六角螺栓,2支撐架,3第一軸承座,4螺紋桿,5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6緊固螺釘,7可上下移動支架板,8滑槽,9絲桿螺母固定架,10螺母,11第一滾子軸承,12偏心輪,13銷釘,14連桿,15第一滑塊,16第二滑塊,17滑板,18夾筒,19緊固艾條螺釘,20凹槽,21絲桿螺母,22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3第二滾子軸承,24第二軸承座,25桌板,26第一錐齒輪,27鍵,28第二錐齒輪,29單片機定位架,30開關按鈕,31正轉按鈕,32單片機,33反轉按鈕,34實心支梁,35緊固支梁螺釘,36空心支撐桿,37空心支架,38可360°旋轉的滾輪支撐架,39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包括傳動機構、艾條夾持機構、自動控制傳動系統,以及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具體結構和連接方式為:
[0028]所述電機帶動夾筒做復合運動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緊固螺釘6、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偏心輪12、連桿14、銷釘13、第一滑塊15、滑板17、凹槽20、第二滑塊16、滑槽8、第一軸承座3、第一滾子軸承11、第二軸承座24、第二滾子軸承23、六角螺栓1、螺母10、支撐架2、第二錐齒輪28、螺紋桿4、絲桿螺母21、絲桿螺母固定架9、鍵27、第一錐齒輪26以及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所述的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5組通過緊固螺釘6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上,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的主軸與偏心輪12配合,從而通過主軸的轉動帶動偏心輪12的轉動。偏心輪12通過銷釘13與連桿14 一端連接,連桿14另一端通過銷釘與第一滑塊15連接,從而使第一滑塊15左右移動。滑板17與第一滑塊15焊接、滑板17上開有凹槽20、第二滑塊16和滑槽8焊接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上,使得滑板17在滑槽18中左右移動,第二滑塊16在凹槽20中左右移動。兩個相對運動使滑板17能良好定位。第一軸承座3與第一滾子軸承11過盈配合,第二軸承座24與第二滾子軸承23過盈配合,通過六角螺栓I與螺母10的配合將第一軸承座3和第二軸承座24固定在支撐架上,螺紋桿4 一端與第一滾子軸承11配合,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承23配合后再與第二錐齒輪28過盈配合,使螺紋桿4有良好的定位,同時轉動時摩擦也小。焊接在絲桿螺母固定架9的絲桿螺母21與螺紋桿4配合,第一錐齒輪26與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的主軸通過鍵27固定。使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22帶動第一錐齒輪26轉動,第二錐齒輪28與第一錐齒輪26嚙合帶動螺紋桿4的轉動,使焊接在絲桿螺母固定架9的絲桿螺母21沿螺紋桿4上下移動,絲桿螺母固定架9與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焊接,從而傳力給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形成上下運動。
[0029]所述艾條夾持機構包括滑板17和夾筒18以及緊固艾條螺釘19。夾筒18焊接在滑板17上,艾條一端穿過夾筒 18后再通過緊固艾條螺釘19將艾條固定。使得滑板17左右和上下的復合運動規律傳遞給夾筒18,從而實現艾條左右和上下的復合運動。
[0030]所述控制傳動機構包括單片機32和單片機定位架29。單片機32通過單片機定位架29緊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上,單片機32與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串聯,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單向轉動的轉速和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的轉速、正反轉及工作周期。
[0031]所述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包括桌板25、實心支梁34、緊固支梁螺釘35和空心支撐桿36。桌板25與實心支梁34焊接,實心支梁34可在空心支撐桿36中自由伸縮,實心支梁34通過緊固支梁螺釘35來固定實心支梁34在空心支撐桿36中伸縮的程度。空心支架37的四腳都裝配有可360度旋轉的滾輪支撐架38以及滾輪39,這些機構構成形似桌子裝置。可用來存放艾條,或是治療時所必需的物品。
[0032]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由開關按鈕30控制啟動與停止,由單片機32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單向轉動的轉速,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承受程度來控制夾筒中艾條左右移動的速度。醫學研究數據表明,其左右移動總行程為40_時,治療效果最佳。單片機32還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轉速,正反轉及工作周期。按下正轉按鈕31螺紋桿4的正轉,使絲桿螺母21沿螺紋桿4向上移動,按下反轉按鈕33螺紋桿4的反轉,使絲桿螺母21沿螺紋桿4向下移動,絲桿螺母固定架9與絲桿螺母21和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焊接,絲桿螺母21的運動傳遞給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形成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的上下運動。其上下移動總行程為300mm,其工作周期為15分鐘。根據不同規格的艾條燃燒速度給定不同的轉速,讓艾條燃燒的速度和夾筒向下運動的速度相同,從而保證艾條的燃燒段與治療穴位的位置高度不變。
[0033]工作原理及過程:
[0034]通過緊固支梁螺釘35來固定實心支梁34在空心支撐桿36中伸縮的程度,以用來粗調夾筒的位置高度,使夾筒位于治療患者的穴位上方合適位置。按正轉按鈕31使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正轉,通過第二錐齒輪28與第一錐齒輪26傳動,使螺紋桿正轉,絲桿螺母21相對螺紋桿向上運動,通過絲桿螺母固定架傳力,從而推動可上下移動的支架板7也向上運動。反之,按下反轉按鈕33使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反轉,絲桿螺母21向下運動,從而推動可上下移動的支架板7也向下運動,在單片機控制下,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22的工作周期為15min。按下開關按鈕30,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轉動進行工作。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帶動偏心輪12轉動,通過連桿14傳動,使焊接在滑板17上的第一滑塊15左右運動,從而產生滑板17與滑槽8的相對運動,和焊接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7的第二滑塊16與凹槽20的相對運動,通過此復合運動實現夾筒的左右準確運動。
[0035]通過開關按鈕30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5的啟動與停止,再單片機32控制其單項轉動的轉速。通過正轉按鈕31讓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正轉,通過反轉按鈕33讓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反轉,再由單片機32控制其正轉和反轉的速度,讓其正轉速度固定為lr/s,讓其反轉速度設為2r/min,目的是為了使夾艾條的夾筒往下運動的速度與艾條燃燒的速度相同,從而保證艾條下端離治療穴位的距離高度始終不變。工作周期為15分鐘。即啟動十五分鐘后,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22自動停止,艾條在一個工作周期內也恰好燃燒完。工作周期內,幫助患者治療的人通過按下開關按鈕30使夾筒夾著艾條在穴位上方左右移動,同時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34反轉使絲桿螺母每分鐘下降20mm,該左右運動和向下運動的復合運動可使艾條熏灸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0036]使用方法:本發明工作條件為家用220V家用普通電源,每次治療時間為十五分鐘。
[0037]使用前,讓患者靜躺在治療床上,自然放松。幫患者治療的人將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移至接進患者處,按正轉按鈕31使夾筒18上升到合適高度。然后在夾筒18處裝夾好艾條,再擰緊緊固艾條螺釘19,點燃艾條后,再細調其位置,讓艾條燃燒端施離皮膚10~30mm,艾條燃燒端施離皮膚的距離根據每個治療者不同的承受程度來定,按開關按鈕30使艾條開始左右移動,同時按正轉按鈕33使艾條產生向下給進的運動,讓艾條燃燒的速度和夾筒18向下運動的速度相同,從而保證艾條的燃燒段與治療穴位的位置高度不變。艾條左右運動和向下運動的復合運動可使艾條熏灸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包括傳動機構、艾條夾持機構、自動控制傳動系統以及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其特征在于,具體結構和連接關系是: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偏心輪、連桿、第一滑塊、滑板、凹槽、第二滑塊、可上下移動支架板、滑槽、第一軸承座、第一滾子軸承、第二軸承座、第二滾子軸承、支撐架、第二錐齒輪、螺紋桿、絲桿螺母、絲桿螺母固定架、第一錐齒輪以及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所述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主軸與偏心輪配合,偏心輪與連桿一端連接,連桿另一端與第一滑塊連接,第一滑塊與滑板焊接,滑板上開有凹槽,第二滑塊和滑槽焊接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第一軸承座與第一滾子軸承過盈配合,第二軸承座與第二滾子軸承過盈配合,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固定在支撐架上,螺紋桿一端與第一滾子軸承配合、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承配合后再與第二錐齒輪過盈配合,絲桿螺母與螺紋桿配合,絲桿螺母固定架與可上下移動支架板焊接,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主軸通過鍵固定; 所述艾條夾持機構包括滑板和夾筒以及緊固艾條螺釘,夾筒焊接在滑板上,艾條一端穿過夾筒后再通過緊固艾條螺釘將艾條固定; 所述控制傳動機構包括單片機和單片機定位架,單片機通過單片機定位架緊固定在可上下移動支架板上,單片機與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串聯,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單向轉動的轉速并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轉速、正反轉及工作周期; 所述可伸縮和移動的支架桌包括桌板、實心支梁、緊固支梁螺釘和空心支撐桿,桌板與實心支梁焊接,實心支梁可在空心支撐桿中自由伸縮,實心支梁通過緊固支梁螺釘來固定實心支梁在空心支撐桿中伸縮的程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架的四腳都裝配有可360度旋轉的滾輪支撐架以及滾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第一電動機和減速箱組單向轉動的轉速,控制夾筒中艾條左右移動的速度,左右移動總行程為4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組的正轉速度為lr/s,反轉速度為2r/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第二電動機和減速箱帶動螺紋桿的正反轉動,使絲桿螺母沿螺紋桿向上或向下移動,上下移動總行程為300mm,其工作周期為15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控制艾條左右移動熏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筒的左右移動是通過第二滑塊和凹槽相對運動和滑板和滑槽的相對運動來實現的,兩者相結合使艾條熏灸能夠準確定位。
【文檔編號】A61H39/06GK103989579SQ201410221522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鄭廣平, 馬桂香, 鄭羽, 洪安靜, 覃海英, 李俚, 謝紅梅, 黃江, 黃寶嵐, 謝少堅, 林志 申請人: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