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32-76、僵蠶38-75、桔梗40-82、川貝母42-87、款冬花35-86、麥冬32-68、瓜蔞28-59、八角蓮25-57、蟬蛻20-49、前胡31-63、連翹23-58、薄荷19-42、鱉甲12-35、茯苓27-61、麻黃13-39、黃芩18-41、雞內金11-35、知母9-23。本發明的藥物配方嚴謹、君臣佐使分明,君臣佐使諸藥相合,用“培土生金”、“虛則補其母”的方法、健脾、益肺、止咳、化痰。本發明的藥物經過藥效學實驗和臨床驗證對小兒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且療效快、效果明顯、副作用少,不會傷及小兒的臟腑患者。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小兒咳嗽是一種防御性反射運動,可以阻止異物吸入,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的積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繼發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癥均可引起咳嗽。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1、急性咳嗽:是指病程小于2周,多見于上呼吸道或者下呼吸道感染引起以及哮喘急性發作2、亞急性咳嗽:是指病程大于2周而小于4周,除呼吸道感染外可見于細菌性鼻竇炎和哮喘。3、慢性咳嗽。咳嗽癥狀持續>4周稱為慢性咳嗽。
[0003]小兒臟腑嬌嫩,一方面抵御外邪的能力低,極易患咳嗽,另一方面由于小兒各個臟器的功能不完善,對藥物極為敏感,因此,在兒童患咳嗽后在藥物的選擇和使用方面需要非
常慎重。
[0004]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小兒咳嗽的重要原因。小兒呼吸道血管豐富、氣管、支氣管內徑狹窄,粘膜柔嫩,容易發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等,上述疾病均以咳嗽為主要癥候。
[0005]歷代醫書對咳嗽論述頗多,《幼幼集成》指出:“凡有聲無痰謂之咳,肺氣傷也;有痰無聲謂之嗽,脾濕動也;有聲有痰謂之咳嗽”說明咳嗽是一個癥候。《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對咳嗽的治療提出:“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幼科金針》指出了小兒咳嗽的轉歸,并在治療上提出了“風者散之”的法則。《醫宗金鑒》將小兒咳嗽分為風寒咳嗽、火熱咳嗽、食積咳嗽等。咳嗽有外感和內傷之分。臨床所見,小兒外感咳嗽多屬于內傷咳嗽。小兒“易寒易熱”,“稚陰未長”易傷陰陽亢,表現熱的癥候,臨床多見熱癥咳嗽,故治則以宣肺清熱、治痰平喘為主。
[0006]目前,雖然用于治療咳嗽的藥物種類繁多,但是卻沒有安全有效的特效藥,臨床應
用化學藥物治療較為普遍,藥物多以鎮咳、解熱、消炎為主,但臨床用藥的副作用大,危險性
較高,與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退熱藥和抗生素消炎藥的聯合用藥,更加大了患者特別
是兒童患者的臨床用藥風險,因此開發安全有效的止咳藥物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0007]為了解決目前小兒咳嗽治療情況不是很理想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0008]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9]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32-76、僵蠶38-75、桔梗40-82、川貝母42-87、款冬花35-86、麥冬32-68、瓜萎28-59、八角蓮25-57、蟬蛻20-49、前胡31-63、連翹23-58、薄荷19-42、鱉甲12-35、茯苓27-61、麻黃13-39、黃芩18-41,、雞內金 11-35、知母 9-23。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32、僵蠶75、桔梗40、川貝母87、款冬花35、麥冬68、瓜萎28、八角蓮57、蟬蛻20、前胡63、連翹23、薄荷42、鱉甲12、茯苓61、麻黃13、黃芩41,、雞內金11、知母23。
[0011]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二: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76、僵蠶38、桔梗82、川貝母42、款冬花86、麥冬32、瓜萎59、八角蓮25、蟬蛻49、前胡31、連翹58、薄荷19、鱉甲35、茯苓27、麻黃39、黃芩18,、雞內金35、知母9。
[00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三: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53、僵蠶46、桔梗67、川貝母66、款冬花59、麥冬48、瓜萎37、八角蓮34、蟬蛻30、前胡41、連翹42、薄荷27、鱉甲22、茯苓39、麻黃24、黃芩25,、雞內金27、知母15。
[0013]本發明的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的劑型為糖漿劑。
[0014]制備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的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0015](I)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80-200目篩,在進行混合得到藥物細粉備用;
[0016](2)然后將步驟(1)制備的藥物細粉加入煎煮鍋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8-13倍量,煎煮時間為2-5h,第二次加水量為5-10倍量,煎煮時間為l_3h,合并煎煮液,過濾;
[0017](3)過濾完畢,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08-1.13的清膏,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1-3倍,然后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取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再加入糖漿,調整含糖量,使60°C下相對密度不小于1.30,制得糖漿劑。
[0018]步驟(1)中,優選粉碎后過100目篩。
[0019]步驟(2)中,優選第一次加水為11倍量,煎煮時間為4h,第二次加水量為8倍量,煎煮時間為2h。
[0020]步驟(3)中,優選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的清膏。
[0021]步驟(3)中,優選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2倍。
[0022]本發明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根據中醫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選取射干、僵蠶、桔梗、川貝母、款冬花作為君藥;射干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僵蠶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川貝母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款冬花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功效。
[0023]選取麥冬、瓜萎、八角蓮、蟬蛻、前胡為臣藥;麥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瓜萎具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的功效;八角蓮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消腫的功效;蟬蛻具有宣散風熱、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風止痙的功效;前胡具有宣散風熱,下氣,消痰的功效。
[0024]選取連翹、薄荷、鱉甲、茯苓為佐藥;連翹具有抗菌、抗炎、解熱、鎮吐的功效;薄荷具有疏風,散熱,辟穢,解毒的功效;鱉甲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
[0025] 選取麻黃、黃芩、雞內金、知母為使藥;麻黃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雞內金具有消積滯,健脾胃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
[0026]本發明的藥物配方嚴謹、君臣佐使分明,君臣佐使諸藥相合,用“培土生金”、“虛則補其母”的方法、健脾、益肺、止咳、化痰。
[0027]本發明的藥物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可祛脾胃及肺中的濕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抑制濕痰上犯。
[0028]本發明的藥物經過藥效學實驗和臨床驗證對小兒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且療效快、效果明顯、副作用少,不會傷及小兒的臟腑。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的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0]實施例1
[0031]1.1 原料組成(g):
[0032]射干32、僵蠶75、桔梗40、川貝母87、款冬花35、麥冬68、瓜萎28、八角蓮57、蟬蛻20、前胡63、連翹23、薄荷42、鱉甲12、茯苓61、麻黃13、黃芩41,、雞內金11、知母23。
[0033]1.2制備方法:
[0034](I)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80目篩,在進行混合得到藥物細粉備用;
[0035](2)然后將步驟(1)制備的藥物細粉加入煎煮鍋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8倍量,煎煮時間為2h,第二次加水量為5倍量,煎煮時間為lh,合并煎煮液,過濾;
[0036](3)過濾完畢,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08的清膏,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I倍,然后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取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再加入糖漿,調整含糖量,使60°C下相對密度不小于1.30,制得糖漿劑。
[0037]實施例2
[0038]2.1 原料組成(g):
[0039]射干76、僵蠶38、桔梗82、川貝母42、款冬花86、麥冬32、瓜萎59、八角蓮25、蟬蛻49、前胡31、連翹58、薄荷19、鱉甲35、茯苓27、麻黃39、黃芩18,、雞內金35、知母9。
[0040]2.2制備方法:
[0041](I)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200目篩,在進行混合得到藥物細粉備用;
[0042](2)然后將步驟(1)制備的藥物細粉加入煎煮鍋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13倍量,煎煮時間為5h,第二次加水量為10倍量,煎煮時間為3h,合并煎煮液,過濾;
[0043](3)過濾完畢,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3的清膏,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3倍,然后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取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再加入糖漿,調整含糖量,使60°C下相對密度不小于1.30,制得糖漿劑。
[0044]實施例3
[0045]3.1 原料組成(g):
[0046]射干53、僵蠶46、桔梗67、川貝母66、款冬花59、麥冬48、瓜萎37、八角蓮34、蟬蛻30、前胡41、連翹42、薄荷27、鱉甲22、茯苓39、麻黃24、黃芩25,、雞內金27、知母15。[0047]3.2制備方法:
[0048](I)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100目篩,在進行混合得到藥物細粉備用;
[0049](2)然后將步驟(1)制備的藥物細粉加入煎煮鍋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11倍量,煎煮時間為4h,第二次加水量為8倍量,煎煮時間為2h,合并煎煮液,過濾;
[0050](3)過濾完畢,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的清膏,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2倍,然后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取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再加入糖漿,調整含糖量,使60°C下相對密度不小于1.30,制得糖漿劑。
[0051]藥效學研究
[0052]I止咳實驗
[0053]1.1實驗動物
[0054]KM小鼠,雌雄兼用,體重27_32g,由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動物中心繁育場提供。
[0055]1.2實驗藥品
[0056]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糖漿劑;小兒止咳糖漿,湖南三九南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0057]1.3實驗方法
[0058]將60只小鼠隨機分成對照組,本發明藥物組,小兒止咳糖漿組。
[0059]本發明藥物組和小兒止咳糖漿組的大鼠按給藥組灌胃給藥,劑量為15ml/Kg,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I小時后每只鼠用濃氨水0.1ml噴霧引咳,以咳嗽期為指標,觀察藥物對小鼠咳嗽潛伏期的反應.結果如表1所示。
[0060]止咳率% =(給藥組咳嗽反應時間/對照組咳嗽反應時間)X 100%
[0061]表1
[0062]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32-76、僵蠶38-75、桔梗40-82、川貝母42-87、款冬花35-86、麥冬32-68、瓜萎28-59、八角蓮25-57、蟬蛻20-49、前胡31-63、連翹23-58、薄荷19-42、鱉甲12-35、茯苓27-61、麻黃 13-39、黃芩 18-41、雞內金 11-35、知母 9-2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32、僵蠶75、桔梗40、川貝母87、款冬花35、麥冬68、瓜萎28、八角蓮57、蟬蛻20、前胡63、連翹23、薄荷42、鱉甲12、茯苓61、麻黃13、黃芩41,、雞內金11、知母2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76、僵蠶38、桔梗82、川貝母42、款冬花86、麥冬32、瓜萎59、八角蓮25、蟬蛻49、前胡31、連翹58、薄荷19、鱉甲35、茯苓27、麻黃39、黃芩18,、雞內金35、知母9。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射干53、僵蠶46、桔梗67、川貝母66、款冬花59、麥冬48、瓜萎37、八角蓮34、蟬蛻30、前胡41、連翹42、薄荷27、鱉甲22、茯苓39、麻黃24、黃芩25,、雞內金27、知母15。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的劑型為糖漿劑。
6.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按配比稱取中藥材原料,然后分別放入中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后過80-200目篩,在進行混合得到藥物細粉備用; (2)然后將步驟(1)制備的藥物細粉加入煎煮鍋中,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8-13倍量,煎煮時間為2-5h,第二次加水量為5-10倍量,煎煮時間為l_3h,合并煎煮液,過濾; (3)過濾完畢,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08-1.13的清膏,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1-3倍,然后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取上清液并回收乙醇,再加入糖漿,調整含糖量,使60°C下相對密度不小于1.30,制得糖漿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粉碎后過100目篩。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第一次加水為11倍量,煎煮時間為4h,第二次加水量為8倍量,煎煮時間為2h。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對濾液進行加熱濃縮,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的清膏。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無水乙醇加入量為清膏體積的2倍。
【文檔編號】A61K36/8968GK103989931SQ201410239695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王盛梅, 李雪梅 申請人: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