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是由下列藥物制備而成的:丹參、當歸、黃柏、蒼術、銀花、赤芍、黃芩、連翹、荊芥、梔子、竹葉、枳實、大黃,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專利說明】-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丹毒是皮膚突然發紅或黏膜內網狀淋巴管的急性傳染性、細菌性感染疾病。多由 溶血性鏈球菌自不易察覺的皮膚破損處侵入引起,好發于面頰及四肢。因其所發部位不同, 又有抱頭火丹、內發丹毒、赤游丹、流火丹等病名。本病炎癥不侵及皮下組織,極少化膿,病 程進展快,可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臨床表現為突然起病,發冷發熱,頭痛,局部皮膚變赤, 色如丹涂脂染,灼熱腫脹,迅速擴大,邊緣稍高起,與周圍正常皮膚之間界限清楚,法無定處 等。中醫認為該癥多因火熱毒邪侵犯,郁于肌膚,不得宣泄而發。
[0003] 臨床上治療丹毒極為棘手,因為人們一般常在藥店自己購買口服藥或西藥輸液, 有時并不對癥,使用起來沒有明顯效果。
【發明內容】
:
[0004] 本發明是一種見效快、療效好、服用方便、無副作用,且不反彈的中藥制劑。
[0005]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0006] 丹參20克當歸12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銀花15克赤芍10克黃芩10克 連翹10克
[0007] 荊芥10克桅子10克竹葉10克枳實5克大黃5克
[0008] 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9] 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 第二劑加水500暈升煎至200暈升。
[0010] 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11] 中醫認為:丹毒應以疏風解毒、燥濕通腑、養血活血為治療原則。本發明方中荊芥、 銀花、黃芩、連翹、桅子、竹葉疏風解毒;黃柏、蒼術、枳實、大黃燥濕通腑;丹參、當歸、赤芍 養血活血;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012] 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無副作用,對丹毒有很好的療效。
[0013] 為進一步證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50位患者對本發明的藥物進行臨 床觀察。
[0014] 50位患者中,丹毒嚴重者35例,丹毒輕微者15例,全部使用本發明進行治療,每日 兩次,早晚空服。
[0015] 療效標準:顯效:發冷發熱,頭痛,局部皮膚變赤,色如丹涂脂染,灼熱腫脹癥狀消 失,恢復正常;有效:發冷發熱,頭痛,局部皮膚變赤,色如丹涂脂染,灼熱腫脹癥狀減輕或 消失;無效:無明顯變化。
[0016] 表1治療后療效統計結果
[0017]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是由以下列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丹參20克當歸12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銀花15克赤芍10克黃芩10克連 翹10克 荊芥10克桅子10克竹葉10克枳實5克大黃5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治療丹毒的中藥,其特征是將所述藥物混合后煎成湯 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4042960SQ201410293090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8日
【發明者】劉斌勝 申請人:劉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