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室轉運擔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艙室轉運擔架,包括基體和面罩,面罩與基體連接形成密閉型艙室結構;在發生戰爭、火災等情況下,可將燒燙傷患者及時轉運到附近醫院,或者在現有醫院不具備救助條件的情況下,方便燒燙傷患者轉院,而且在轉運過程中,由基體和面罩形成的密閉艙室空間,內部可加壓、增氧,可將患者與外部環境隔開,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而且,本轉運擔架結構簡單,便于在民航飛機上放置使用,針對性強,工作量較小,具有便捷性和實用性。
【專利說明】艙室轉運擔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用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燒燙傷患者的艙室轉運擔架。
【背景技術】
[0002]擔架是一種常用的醫療用具,主要是裝備在救護車內供病人躺臥。目前的醫用擔架結構簡單,是針對普通患者設計使用,不具備密封性,在針對專門的燒燙傷患者使用時,通常會將患者暴露在外部環境中,由于燒燙傷病情的敏感性,極易造成患者感染,加重病情。而且,在發生戰爭、火災等情況的時候,需要及時將燒傷患者轉移到附近醫院,或者在現有醫院不具備救助情況下,需要將燒傷患者從甲醫院轉移到乙醫院,使用現有的醫用擔架極其不方便,會加重患者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艙室轉運擔架,可專門針對燒燙傷患者使用,不僅方便在發生戰爭、火災等情況下方便患者轉運,在對患者轉運過程中,避免將患者暴露在外部環境中,減少患者的感染幾率,降低患者的痛苦。
[0004]本發明的艙室轉運擔架,包括基體和面罩,面罩與基體連接形成密閉型艙室結構。
[0005]進一步,面罩包括面罩本體和與面罩本體粘接的面罩骨架,面罩本體與基體通過拉鏈連接。
[0006]進一步,基體為縱向可伸縮結構,基體包括固定體和拉伸體,拉伸體以沿縱向可伸縮的方式與固定體單自由度配合設置。
[0007]進一步,基體底面裝配有用于在擔架固定到飛機座椅后形成支撐的可折疊支撐架,可折疊支撐架包括固定設置于基體底面的支撐座和與支撐座鉸接的支撐腿。
[0008]進一步,基體內設有承載體,承載體為充氣墊。
[0009]進一步,面罩本體由可透X光的透光材質制成。
[0010]進一步,面罩本體上通過拉鏈設置有可單獨打開并用于對患者不同部位進行針對性治療的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設有用于醫療設備連接的操作孔。
[0011]進一步,基體上還設有用于除去氣味的氣味吸收裝置,基體的側邊內側設置有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通過內部設置的卡板對氣味吸收裝置固定。
[0012]進一步,基體底側設置有用于與飛機座椅連接的安全帶接口,基體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固定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安全帶和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通過末端設置的布料包裹所述基體并沿基體縱向滑動。
[0013]進一步,艙室內還設置有LED燈、微型攝像頭和心電監護儀,面罩骨架上設有嵌裝LED燈和微型攝像頭的安裝孔,基體內側固定設有心電監護儀卡槽,卡槽通過兩側設置的卡板對心電監護儀固定;
[0014]擔架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治療的醫療設備,醫療設備包括:輸液泵、除顫儀、血氧飽和度檢測儀、呼吸機、血壓計和所述心電監護儀,醫療設備和微型攝像頭均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外部信息接收終端通信連接。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艙室轉運擔架,在發生戰爭、火災等情況下,可將燒燙傷患者及時轉運到附近醫院,或者在現有醫院不具備救助條件的情況下,方便燒燙傷患者轉院,而且在轉運過程中,由基體和面罩形成的密閉艙室空間,內部可加壓、增氧,可將患者與外部環境隔開,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而且,本轉運擔架結構簡單,便于在民航飛機上放置使用,針對性強,工作量較小,具有便捷性和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7]圖1為本發明結構立體視圖;
[0018]圖2為本發明底部視圖;
[0019]圖3為本發明上部剖視圖;
[0020]圖4為本發明的基體伸縮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基體底部與飛機座椅預裝不意圖;
[0022]圖6為本發明與飛機座椅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艙室轉運擔架,包括基體I和面罩2,面罩2與基體I連接形成密閉型艙室結構;本實施例中,基體I為方形結構,面罩2撐起與基體I連接,面罩2下端與基體I四周對應與基體I為連接,面罩2可一側打開,當然,也可繞基體I四周全部打開,均可實現將患者放置到基體I上,再封閉面罩2和基體I連接處形成密閉型艙室空間,另外,基體I為碳纖維材質,通過膠水將各部分碳纖維結構固定。
[0024]本實施例中,面罩2包括面罩本體2a和與面罩本體2a粘接的面罩骨架2b,面罩本體2a與基體I通過拉鏈3連接;面罩骨架2b通過膠水粘接于面罩本體2a上,拉鏈一連接邊設置在基體I周側上,另一連接邊對應設置在面罩2下端,面罩2可整體打開,用于放置患者,連接方式簡單,易于實現,且操作容易。
[0025]本實施例中,基體I為縱向可伸縮結構,基體I包括固定體Ia和拉伸體lb,拉伸體Ib以沿縱向可伸縮的方式與固定體Ia單自由度配合設置;具有較高的適應性,其中,固定體Ia兩側邊為管狀結構,內徑略大于拉伸體兩側邊外徑,拉伸體Ib兩側邊對應插入固定體Ia兩側邊形成伸縮結構,在拉伸到適當位置時可通過連接件Ic旋緊固定,連接件Ic為銷軸,拉伸體和固定體兩側邊上均設有與銷軸配合的定位孔,當然,連接件也可為其它現有伸縮定位機構,只要能實現定位本伸縮結構的目的均可;另外,基體I的伸縮長度為
1.5-1.8m。
[0026]本實施例中,基體I底面裝配有用于在擔架固定到飛機座椅后形成支撐的可折疊支撐架,可折疊支撐架包括固定設置于基體I底面的支撐座4和與支撐座4鉸接的支撐腿5 ;所述基體I底部通過膠水固定可折疊支撐架的支撐座,支撐腿通過銷軸6固定于支撐座上,當擔架放置于飛機座椅21上時,可以放下支撐腿,起著支撐作用。
[0027]本實施例中,基體I內設有承載體7,承載體7為充氣墊;基體I內放置充氣墊,充氣墊充氣后膨脹擴充與基體I形成緊密接觸,保證了基體I內的固定牢靠,當充氣墊放氣后,可以方便取出進行清洗,增加患者舒適性的同時可以減輕擔架整體重量。
[0028]本實施例中,面罩本體2a由可透X光的透光材質制成;可透X光,方便進行透視檢查。
[0029]本實施例中,面罩本體2a上通過拉鏈10設置有可單獨打開并用于對患者不同部位進行針對性治療的操作窗口 8,操作窗口 8上設有用于醫療設備連接的操作孔9 ;可以通過單獨打開面罩本體2a上的拉鏈,打開面罩2上的操作窗口 8,其操作窗口上留有操作孔,氧氣管等可以通過操作孔穿透面罩2。
[0030]本實施例中,基體I上還設有用于除去氣味的氣味吸收裝置,基體I的側邊內側設置有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11,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11通過內部設置的卡板12對氣味吸收裝置固定;氣味吸收裝置為活性炭氣味吸收裝置,當放置于卡槽內后,卡板形成固定,連接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0031]本實施例中,基體I底側設置有用于與飛機座椅21連接的安全帶接口 13,飛機座椅21上設置有飛機座椅安全帶接口 22,便捷穩定固定擔架,基體I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固定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安全帶和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 14,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通過末端設置的布料15包裹所述基體I并沿基體I縱向滑動;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末端的布料包裹在擔架基體I上,可以通過滑動包裹在擔架基體I上的布料,移動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對患者進行避開嚴重燒傷部位的固定。
[0032]本實施例中,艙室內還設置有LED燈16、微型攝像頭17和心電監護儀,LED燈的設置可補充內部亮度, 微型攝像頭的設置方便醫務人員遠程對于患者進行實時觀測,面罩骨架2b上設有嵌裝LED燈和微型攝像頭的安裝孔,基體I內側固定設有心電監護儀卡槽18,卡槽通過兩側設置的卡板19對心電監護儀固定;
[0033]擔架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治療的醫療設備,醫療設備包括:輸液泵、除顫儀、血氧飽和度檢測儀、呼吸機、血壓計和心電監護儀,醫療設備和所述微型攝像頭均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外部信息接收終端20通信連接;另外,基體I內還配備移動電源,對于醫療設備統一供電,其中,外部信息接收終端為平板電腦,可以接收記錄攝像頭、心電監測、血壓、血氧飽和度儀器反饋的患者信息,醫療設備上都配備藍牙或無線發送裝置,將患者數據轉換通過轉換,發送到平板電腦上;通過配備針對燒傷病人的急診醫療設備,可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0034]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體和面罩,所述面罩與所述基體連接形成密閉型艙室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包括面罩本體和與所述面罩本體粘接的面罩骨架,所述面罩本體與所述基體通過拉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為縱向可伸縮結構,所述基體包括固定體和拉伸體,所述拉伸體以沿縱向可伸縮的方式與所述固定體單自由度配合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底面裝配有用于在擔架固定到飛機座椅后形成支撐的可折疊支撐架,所述可折疊支撐架包括固定設置于基體底面的支撐座和與所述支撐座鉸接的支撐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內設有承載體,所述承載體為充氣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體由可透X光的透光材質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體上通過拉鏈設置有可單獨打開并用于對患者不同部位進行針對性治療的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上設有用于醫療設備連接的操作孔。
8.根據權利要 求7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上還設有用于除去氣味的氣味吸收裝置,所述基體的側邊內側設置有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氣味吸收裝置安裝卡槽通過內部設置的卡板對氣味吸收裝置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底側設置有用于與飛機座椅連接的安全帶接口,所述基體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固定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安全帶和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所述滑動式安全帶固定接口通過末端設置的布料包裹所述基體并沿所述基體縱向滑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艙室轉運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艙室內還設置有LED燈、微型攝像頭和心電監護儀,所述面罩骨架上設有嵌裝LED燈和微型攝像頭的安裝孔,所述基體內側固定設有心電監護儀卡槽,所述卡槽通過兩側設置的卡板對心電監護儀固定; 所述擔架上還設有用于對患者治療的醫療設備,所述醫療設備包括:輸液泵、除顫儀、血氧飽和度檢測儀、呼吸機、血壓計和所述心電監護儀,所述醫療設備和所述微型攝像頭均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外部信息接收終端通信連接。
【文檔編號】A61G1/00GK104013498SQ20141029979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郭繼衛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