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是由以下藥物為原料制備而成的:黨參、茯苓、白術、蒼術、生意米、車前子、黃芪、杜仲、菟絲子、沙苑子、桂枝、鹿茸、生龍骨、生牡蠣、茜草、烏賊骨,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帶下腹痛是指婦女陰道流出大量膿液狀帶下時,呈現小腹脹痛的一種病癥。此時宮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分,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說明是慢性宮頸炎糜爛。帶下腹痛(宮頸糜爛)的原因,多是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或產褥期、月經期及性交不潔,不注意衛生,使病原體侵入局部感染而成。
[0003]臨床上治療帶下腹痛較為棘手,一般的治療是口服活血止痛類藥物或中成藥,治標不治本,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一種見效快,療效好,無副作用的藥物。
[0005]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
[0006]黨參12克茯苓12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生意米15克車前子10克黃芪15克杜仲10克
菟絲子9克沙苑子9克桂枝9克鹿茸3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茜草10克烏賊骨9克
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7]本發明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
[0008]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09]中醫認為,治療帶下腹痛應以健脾燥濕、溫腎補陽、固澀止帶為治療原則。方中以黨參、茯苓、白術、蒼術、生意米、車前子、黃芪健脾燥濕;杜仲、菟絲子、沙苑子、桂枝、鹿茸溫腎補陽;生龍骨、生牡蠣、茜草、烏賊骨固澀止帶;諸藥相得,共奏健脾燥濕、溫腎補陽、固澀止帶之效,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發明的藥物見效快,療效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0010]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的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133位患者進行臨床觀察,133例患者中分娩、流產引起的患者20例,手術損傷宮頸引起的患者70例,產褥期、月經期引起的患者18例,性交不潔引起的患者25例。全部使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11]療效標準:顯效:膿液狀帶、小腹脹痛癥狀消失;有效:膿液狀帶、小腹脹痛癥狀減輕或消失;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0012]表1 治療后療效統計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黨參12克茯苓12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生意米15克車前子10克黃芪15克杜仲10克菟絲子9克沙苑子9克桂枝9克鹿茸3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茜草10克烏賊骨9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治療帶下腹痛的中藥,其特征是將所述藥物混合后煎成湯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4162045SQ20141035164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楊建平 申請人:楊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