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藥,是由下列藥物制備而成的:千里光、蒲公英、魚腥草、地丁、澤瀉、茯苓、牛蒡子、僵蟬、蟬衣、白鮮皮、荊芥、防風、生地、丹參,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藥
[000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 藥。
[0002]
【背景技術】: 接觸性皮炎是因接觸某些物理、化學、生物等刺激而引起的皮膚炎癥,多發生在皮膚裸 露部位。臨床表現:接觸部位或擴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腫脹,瘙癢,紅斑,丘疹,燒灼及脹痛, 甚則起水皰或大皰以至壞死潰瘍等。有的并伴有無力,頭痛、頭脹等全身癥狀。中醫認為本 病系風毒襲表,濕熱內蘊,熱毒壅遏,氣血失和而成。治宜疏風散邪,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之 法。
[0003] 臨床上治療接觸性皮炎較為棘手,一般的治療口服成藥或外用藥物洗劑及膏劑, 收效慢,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0004]
【發明內容】
: 本發明是一種見效快、療效好,無任何副作用的中藥制劑。
[0005]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 千里光l〇g蒲公英30克魚腥草15克地丁 15克澤瀉15克茯苓12克牛 蒡子10克僵蟬10克蟬衣10克白鮮皮12克荊芥10克防風12克生地20克 丹參15克 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6] 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 第二劑加水500暈升煎至200暈升。
[0007] 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08] 中醫認為:接觸性皮炎應以疏風散邪、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涼血活血為治療原則。 本發明組方中用防風、荊芥疏風散邪;千里光、蒲公英、魚腥草、地丁、牛蒡子清熱解毒;澤 瀉、茯苓、僵蟬、蟬衣、白鮮皮利濕止癢;生地、丹參涼血活血。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 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009] 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見效快、服用方便、無副作用,對接觸性皮炎有很好的治療 效果。
[0010] 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70例患者對本發明藥物進 行臨床觀察。
[0011] 70例病人中,15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治愈者20例,二個療程治愈者21例,三 個療程治愈者8例,四個療程治愈者11例,四個療程以上治愈者9例,無效1例。全部使用 本發明進行治療,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療效標準:顯效:腫脹、瘙癢、紅斑、丘疹、燒灼、水皰或大皰以至壞死潰瘍癥狀消失,恢 復正常;有效:腫脹、瘙癢、紅斑、丘疹、燒灼、水皰或大皰以至壞死潰瘍癥狀減輕;無效:無 明顯變化。
[0012] 表1 治療后療效統計結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的: 千里光l〇g蒲公英30克魚腥草15克地丁 15克澤瀉15克茯苓12克牛 蒡子10克僵蟬10克蟬衣10克白鮮皮12克荊芥10克防風12克生地20克 丹參15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中藥,其特征是將所述藥物用水煎 服成湯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4189293SQ20141035846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6日
【發明者】王建春 申請人:王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