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該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以半邊蓮、絲瓜子、桃花、土牛膝、萹蓄、車前子、虎刺、白茅根、赤小豆、女貞子、蜂蜜、決明子、壺盧、杉皮和甘蔗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發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
[0001](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
[0002](二)
【背景技術】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現腹水,標志硬化已進入失代償期(中晚期)。出現腹水的早期,患者僅有輕微腹脹,很容易認為是消化不好。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門靜脈壓力升高、血蛋白降低,腎臟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內分泌功能紊亂等。
[0003]肝硬化腹水是一種常見多發病,并且不易治療,反復性強,肝硬化腹水已引起腹腔聚留積水,并波及體內其他系統,如不及時治療腹水長期滯結,將導致肝功能進一步減退并使更多系統受累。目前治療肝硬化腹水尚無特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療效差,治愈緩慢;常用的是從腹腔抽水的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存在創傷易感染、并發癥多、病人痛苦等缺陷,而且單一的抽腹水治療,治標不治本,患者治療費用高,治愈率低。
[0004](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
[0005]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半邊蓮10-20份、絲瓜子3_9份、桃花2_6份、土牛膝9_15份、篇蓄9_15份、車前子4_10份、虎刺9-15份、白茅根10-20份、赤小豆10-20份、女貞子6_12份、蜂蜜10-20份、決明子6-12份、壺盧9-15份、杉皮10-20份、甘蔗10-20份。
[0006]其優選的重量配比為:
半邊蓮15份、絲瓜子6份、桃花4份、土牛膝12份、篇蓄12份、車前子7份、虎刺12份、白茅根15份、赤小豆15份、女貞子9份、蜂蜜15份、決明子9份、壺盧12份、杉皮15份、甘鹿15份。
[0007]本發明所述中藥為湯劑,將各原料清洗干凈后,加水煎煮,制成湯劑,定量服用。
[0008]本發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藥用性能為:
半邊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毒蛇咬傷,多種癌癥,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漆瘡濕熱黃疸,臌脹水腫,濕疹足癬,跌打扭傷;
絲瓜子:清熱,利水,通便,驅蟲。主治水腫,石淋,肺熱咳嗽,腸風下血,痔漏,便秘,蛔蟲病;
桃花:利水通便,活血化瘀。主治小便不利,水腫,痰飲,腳氣,砂石淋,便秘,癥瘕,閉經,癲狂,瘡疹;
土牛膝:活血祛瘀,瀉火解毒,利尿通淋。主治閉經,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痢疾,白喉,咽喉腫痛,瘡癰,淋證,水腫;
篇蓄:利水通淋,殺蟲止癢。主治淋證,黃疸,帶下,瀉痢,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婦女陰蝕,皮膚濕瘡,疥癬,痔疾;
車前子:清熱、利尿、明目、祛痰。主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水腫,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嗽;
虎刺:祛風利濕,活血消腫。主治風濕痹痛,痰飲咳嗽,肺癰,黃疸,水腫,痞塊,婦女經閉,小兒疳積,蕁麻疹,跌打損傷,燙傷;
白茅根: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熱病煩渴,肺熱喘咳,胃熱嘔逆,血熱出血,小便淋浙澀痛,水腫,黃疸;
赤小豆:利水消腫退黃,清熱解毒消癰。主治水腫,腳氣,黃疸,淋病,便血,腫毒瘡瘍,癬疹;
女貞子:補益肝腎,清虛熱,明目。主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蜂蜜:補中,止咳,潤燥,解毒。主治脘腹虛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瘡瘍,風疹,燙傷,手足皸裂;
決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淚多,青盲,雀目,頭痛頭暈,視物昏暗,習慣性便秘,腫毒,癬疾;
壺盧:利水,消腫,通淋,散結。主治水腫,腹水,黃疸,消渴,淋病,癰腫;
杉皮:利濕,消腫解毒。主治水腫,交期,漆瘡,流火,燙傷,金創出血,毒蟲咬傷;
甘蔗:清熱生津,潤燥和中,解毒。主治煩熱,消渴,嘔噦反胃,干咳,大便燥結,癰疽瘡腫。
[0009]配方中,選用半邊蓮、絲瓜子、篇蓄、赤小豆,用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殺蟲止癢;加配桃花、土牛膝、虎刺、壺盧,用于利水通便、活血化瘀、瀉火解毒;又配車前子、白茅根、蜂蜜、杉皮,用于清熱利尿、明目祛痰、涼血止血;再配女貞子、決明子、甘蔗,用于補益肝腎、清熱明目、潤燥和中。
[0010]本發明基于中醫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辨病及辯證相結合的原則,標本兼治,虛實并治,內外通調,緩急兼收,篩選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利尿通淋的天然植物藥,根據中醫理論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對肝硬化腹水有顯著的療效和作用。
[0011]臨床觀察:
(I)臨床資料
本發明人于2007年至今,對24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
[0012](2)治療方法
口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根據患者病情輕重計算治療時間,輕度患者服用20-30天,重病患者連服40-60天。
[0013](3)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癥判斷療效標準》中有關療效標準。
[0014]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
[0015]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接近正常水平。
[0016]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有所改善,體征有改善。
[0017]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18](4)臨床結果
臨床治愈188例(75.50%),顯效32例(12.85%),有效23例(9.24%),無效6例(2.41%),總有效率為97.59%。
[0019]本發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0020](四)【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取半邊蓮10g、絲瓜子3g、桃花2g、土牛膝9g、篇蓄9g、車前子4g、虎刺9g、白茅根10g、赤小豆10g、女貞子6g、蜂蜜10g、決明子6g、壺盧9g、杉皮10g、甘鹿1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加水煎煮,制成湯劑,定量服用。
[0021 ]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0022]實施例2:
取半邊蓮20g、絲瓜子9g、桃花6g、土牛膝15g、篇蓄15g、車前子10g、虎刺15g、白茅根20g、赤小豆20g、女貞子12g、蜂蜜20g、決明子12g、壺盧15g、杉皮20g、甘鹿20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加水煎煮,制成湯劑,定量服用。
[0023]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0024]實施例3:
取半邊蓮15g、絲瓜子6g、桃花4g、土牛膝12g、篇蓄12g、車前子7g、虎刺12g、白茅根15g、赤小豆15g、女貞子9g、蜂蜜15g、決明子9g、壺盧12g、杉皮15g、甘鹿15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加水煎煮,制成湯劑,定量服用。
[0025]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半邊蓮10-20份、絲瓜子3-9份、桃花2-6份、土牛膝9-15份、篇蓄9-15份、車前子4_10份、虎刺9_15份、白茅根10-20份、赤小豆10-20份、女貞子6-12份、蜂蜜10-20份、決明子6_12份、壺盧9-15份、杉皮10-20份、甘鹿10-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半邊蓮15份、絲瓜子6份、桃花4份、土牛膝12份、篇蓄12份、車前子7份、虎刺12份、白茅根15份、赤小豆15份、女貞子9份、蜂蜜15份、決明子9份、壺盧12份、杉皮15份、甘蔗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為湯劑。
【文檔編號】A61P7/10GK104127723SQ20141036068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張志偉 申請人:濟南偉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