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315731閱讀:344來源:國知局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了一種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葉、芡實和桑白皮;其制備方法為先將所有組分粉碎得到粗粉,再將粗粉進行滲漉,所得初漉液濃縮得到清膏,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最后將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療效顯著、安全、價廉,具有祛風通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養血活血、祛瘀止痛、化濕行氣的功效。
【專利說明】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風濕病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 免疫系統損傷造成的。風濕病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 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的疼痛、麻木、酸楚、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畸 形等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病證,亦稱"痹證"或"痹病"。在《黃帝內經·素問》中稱為"痹",漢 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風濕"的病名,該書"痙濕喝病脈證治"中說:"病者一身盡 疼,發熱、日哺所劇者,名風濕"。
[0003] 風濕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風寒引起的血液循環不通暢,致使包括肌、韌帶、滑囊、筋 膜的營養供給不良導致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 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0004] 風濕骨病的全新概念是指所有病在關節、骨頭、軟骨、滑囊、肌腱,以及肌肉和皮 膚,表現為疼痛的一組病癥群,屬中醫"痹癥"范疇,包括結締組織疾病如風濕、類風濕性關 節炎、頸椎病,腰椎病等。其發病原因:一是細菌因素,二是病毒因素,三是遺傳因素,四是 性激素不平衡等為主因,常以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為誘發因素。
[0005]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當前風濕病學科的一大難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主 要與感染、免疫、代謝、內分泌、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 動障礙,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影響腕、掌指、近端指 間關節等小關節,呈多個對稱分布,切疼痛劇烈,常有晨僵現象。臨床治療此病的藥物品種 繁多,雖然有抗炎作用、抗變態反應、鎮靜、鎮痛作用、改善微循環,但副作用大,不適合病人 長期服用。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 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療效顯著、安全、價廉,具有祛風通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養血活 血、祛瘀止痛、化濕行氣的功效。
[0007]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5?12份,兩面針3?5份,紅 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彎2?6份,白]E 1?6份,草烏2?7份,桂皮3?8份, 乳香2?5份,黃芪2?7份,酸棗仁3?5份,紅景天2?6份,細辛1?5份,阿膠2? 6份,黑芝麻2?5份,山藥1?6份,茯苓3?8份,防風5?10份,羌活2?8份,玄參 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陳2?8份,蒼耳子1?6份,番瀉葉2?5 份,芡實3?7份,桑白皮4?9份。
[0008] 五味藤: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急性腸胃炎、 過敏性皮炎。
[0009] 兩面針: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打損傷、風濕痹 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外治湯火燙傷。
[0010] 紅花: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經閉、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 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療效。
[0011] 土木香:健脾和胃,調氣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脅、脘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 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0012]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 瘀滯腥痛、癥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
[0013] 白芷: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
[0014] 草烏:塊根有大毒,但入藥能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 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5] 桂皮:具有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 瀉、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濕痹痛、瘀滯痛經、血痢、腸風、跌打腫痛。
[0016] 乳香: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 痛經、跌打瘀痛、癰疽腫毒、腸癰、瘡潰不斂。
[0017] 紅景天:具有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氣虛體弱、病 后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燙火傷、神經癥、高原反應。
[0018]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 痛、痰飲喘咳。
[0019] 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主治血虛證、虛勞咯血、吐血、尿血、便 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陰虛心煩失眠、肺虛澡咳、虛風內動之痙厥抽搐。
[0020] 茯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 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0021] 防風:具有發表、祛風、勝濕、止痛的功效;臨床主治風寒感冒、感冒夾濕、頭痛、昏 眩、寒濕腹痛、泄瀉、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破傷風、目赤、瘡瘍、疝瘕、疥癬、風疹。
[0022] 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 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0023]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功效;主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 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 毒。
[0024] 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收斂固脫的功效;主治腰頭暈目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 虛汗不止。
[0025] 旋覆花:具有消痰行水、降氣止嘔的功效;主治咳喘痰粘、咳嗉噫氣、胸痞脅痛。
[0026] 茵陳: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腸炎痢疾、小便 淋濁、癰疽丹毒、尿血、便血、外傷出血、痛經、瘀血經閉、跌打損傷、關節炎。
[0027] 蒼耳子: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的功效;主治鼻淵、風寒頭痛、風濕痹 痛、風疹、濕疹、疥癬。
[0028] 番瀉葉:具有瀉熱通便、消積導滯、止血的功效;主治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積滯 腹脹、水腫臌脹、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0029] 芡實: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的功效;臨床主治遺精、白濁、淋濁、帶下、小便不 禁、大便泄瀉。
[0030] 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熱喘痰、水飲停肺、脹滿喘急、水 腫、腳氣、小便不利。
[0031] 作為上述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 味藤7份,兩面針4份,紅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烏5份,桂皮7份,乳 香4份,黃芪6份,酸棗仁4份,紅景天3份,細辛3份,阿膠5份,黑芝麻4份,山藥2份,茯 苓7份,防風9份,羌活5份,玄參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陳5份,蒼耳子3份,番 瀉葉4份,芡實5份,桑白皮7份。
[0032]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突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口服液。
[0033] 作為上述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1所得粗粉粒度為20?40目。
[0034] 作為上述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2中采用60?80%的乙醇作溶劑、每分鐘約1? 2ml的速度進行滲漉。
[0035] 作為上述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2中粗粉在滲漉前采用乙醇浸漬48小時后再開 始滲漉。
[0036] 作為上述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4中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160°C, 出風溫度為85?95°C。
[0037]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療效顯著、安全、價廉,具有祛風通絡、祛 風除濕、散寒止痛、養血活血、祛瘀止痛、化濕行氣的功效。
[003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5份,兩面針3份,紅花2份,土木 香1份,川芎2份,白芷1份,草烏2份,桂皮3份,乳香2份,黃芪2份,酸棗仁3份,紅景天 2份,細辛1份,阿膠2份,黑芝麻2份,山藥1份,茯苓3份,防風5份,羌活2份,玄參3份, 山茱萸2份,旋覆花1份,茵陳2份,蒼耳子1份,番瀉葉2份,芡實3份,桑白皮4份。
[0039]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芡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為20目;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60%乙醇作溶劑,浸漬48小時后,以每分鐘約 lml的速度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 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0040]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片劑。
[0041] 實施例2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7份,兩面針4份,紅花3份,土木 香2份,川芎3份,白芷2份,草烏3份,桂皮4份,乳香3份,黃芪3份,酸棗仁4份,紅景天 5份,細辛2份,阿膠3份,黑芝麻4份,山藥5份,茯苓7份,防風8份,羌活6份,玄參5份, 山茱萸8份,旋覆花3份,茵陳4份,蒼耳子5份,番瀉葉3份,芡實6份,桑白皮8份。
[0042]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芡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為20目;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60%乙醇作溶劑,浸漬48小時后,以每分鐘約 lml的速度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 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0043]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口服液。
[0044] 實施例3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10份,兩面針4份,紅花5份,土木 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烏6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黃芪6份,酸棗仁4份,紅景天 5份,細辛4份,阿膠5份,黑芝麻4份,山藥5份,茯苓7份,防風9份,羌活7份,玄參6份, 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陳7份,蒼耳子5份,番瀉葉4份,芡實6份,桑白皮8份。
[0045]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芡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為20目;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60%乙醇作溶劑,浸漬48小時后,以每分鐘約 lml的速度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 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0046]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顆粒劑。
[0047] 實施例4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12份,兩面針5份,紅花6份,土 木香5份,川芎6份,白芷6份,草烏7份,桂皮8份,乳香5份,黃芪7份,酸棗仁5份,紅景 天6份,細辛5份,阿膠6份,黑芝麻5份,山藥6份,茯苓8份,防風10份,羌活8份,玄參 7份,山茱萸9份,旋覆花7份,茵陳8份,蒼耳子6份,番瀉葉5份,芡實7份,桑白皮9份。
[0048]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芡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為20目;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60%乙醇作溶劑,浸漬48小時后,以每分鐘約 lml的速度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 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0049]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膠囊劑。
[0050] 實施例5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7份,兩面針4份,紅花5份,土木 香3份,川;5份,白芷4份,草烏5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黃芪6份,酸棗仁4份,紅景天 3份,細辛3份,阿膠5份,黑芝麻4份,山藥2份,茯苓7份,防風9份,羌活5份,玄參4份, 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陳5份,蒼耳子3份,番瀉葉4份,芡實5份,桑白皮7份。
[0051] 上述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芡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為20目;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60%乙醇作溶劑,浸漬48小時后,以每分鐘約 lml的速度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 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0052]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片劑。
[0053] 以下結合具體病例來說明本發明所述藥物的使用及治療效果。
[0054] 典型病例: 1、王某,男,67歲,因四肢關節腫脹疼痛,尤其是指關節紅腫疼痛,伴有頭痛、頭暈、胸 悶、大便時稀時結,經醫院診斷為類風濕,經多方治療沒有好轉,服用本發明藥實施例1的 藥物45天后癥狀消失,行走方便。
[0055] 2、曹某,女,72歲,四肢關節腫脹疼痛、活動不利已有6年,經醫院診斷為類風濕, 經多方治療癥狀時好時壞,反復發作,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藥物1個月癥狀緩解,為鞏固 療效繼續服用1個月,癥狀消失并停藥,至今未見復發。
[0056] 3、李某,男,79歲,雙下肢關節畸形腫脹疼痛、活動不利,伴有氣急、胸悶,經常頭痛 頭暈,全身疼痛,四肢無力,經醫院診斷為1)風濕性心臟病;2)類風濕。服用本發明實施例 3的藥物3個月,癥狀基本消失,至今未見復發。
[0057] 4、王某,男,63歲,全身關節疼痛反復發作已有5年,肢體沉重,晨起僵硬,關節屈 伸不利,遇冷加重。經檢測血沉50mm/h,類風濕因子為陰性,臨床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月艮 用本發明實施例4的藥物3個月后,關節疼痛、晨起僵硬等癥消失,身體功能恢復,化驗指標 也恢復正常。
[0058] 5、張某,男,58歲,患風濕病6年,肢體關節疼痛,疼痛劇烈,得熱痛減,遇寒痛 增,關節不能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入院檢查血沉為60mm/h,抗"0"( + ),診 斷為風濕性關節炎。服用本發明實施例5的藥物2個月,癥狀大有改善,繼續服用3個月, 癥狀全消,理化檢驗指標正常,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0059] 6、林某,女,45歲,患類風濕關節炎8年,四肢關節腫痛,指趾變形,頸部活動受限, 長期服用各種鎮痛片,出現行走功能障礙、肌肉萎縮、痛苦不堪。入院檢查血沉80mm/h,類 風濕因子陽性( + ),隨即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藥物3個月,病癥明顯減輕,繼續服用1個 月,血沉、類風濕因子恢復正常,全身關節疼痛好轉,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0060] 7、田某,女,72歲,已有15年類風濕病史,怕風、惡寒、易感冒,肢體關節拘急疼痛, 患處不紅不熱。入院檢查類風濕因子( + ),血沉65mm/h,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服用本發 明實施例3的藥物1個月,癥狀基本緩解,繼續服用2個月,癥狀基本消失,理化檢驗指標正 常,至今未見復發。
[0061] 8、王某,男,54歲,肢體、關節酸痛,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舌苔白膩、脈象滯緩,多方 治療效果不佳。入院檢查血沉80mm/h,抗"0"( + ),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隨即服用本發明 實施例4的藥物3個月,癥狀消失,功能恢復正常,檢測血沉14mm/h,抗"0" 220單位,隨訪 至今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 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計包括:五味藤5?12份,兩面針 3?5份,紅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彎2?6份,白]E 1?6份,草烏2?7份,桂 皮3?8份,乳香2?5份,黃芪2?7份,酸棗仁3?5份,紅景天2?6份,細辛1?5 份,阿膠2?6份,黑芝麻2?5份,山藥1?6份,茯苓3?8份,防風5?10份,羌活2? 8份,玄參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陳2?8份,蒼耳子1?6份,番 瀉葉2?5份,芡實3?7份,桑白皮4?9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計包括:五 味藤7份,兩面針4份,紅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烏5份,桂皮7份,乳 香4份,黃芪6份,酸棗仁4份,紅景天3份,細辛3份,阿膠5份,黑芝麻4份,山藥2份,茯 苓7份,防風9份,羌活5份,玄參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陳5份,蒼耳子3份,番 瀉葉4份,芡實5份,桑白皮7份。
3.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驟: 步驟1,將五味藤、兩面針、紅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烏、桂皮、乳香、黃芪、酸棗仁、紅 景天、細辛、阿膠、黑芝麻、山藥、茯苓、防風、羌活、玄參、山茱萸、旋覆花、茵陳、蒼耳子、番瀉 葉、突實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粗粉按滲漉法,以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收集初漉液; 步驟3,將步驟2所得初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3?1. 05的清膏; 步驟4,將步驟3所得清膏通過離心噴霧得到膏粉; 步驟5,將步驟4所得膏粉與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口服液。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所得粗粉粒度為20?40目。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中采用60?80%的乙醇作溶劑、每分鐘約1?2ml的速度進行滲漉。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中粗粉在滲漉前采用乙醇浸漬48小時后再開始滲漉。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中離心噴霧設備的進風溫度為140?160°C,出風溫度為85?95°C。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4147306SQ20141037217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王秀華 申請人:王秀華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