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旨在公開一種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抗菌藥物制作簡單、療效確切、費用較低。該方法具體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25℃~30℃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上述方法得到的是藥物原液,上述原液可按功能需求與其他物質進行配比使用。本發明的抗菌藥物制作方法簡單,該藥物具有廣譜抗菌性;且無毒、無刺激、無污染、無激素,可在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醫藥化學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治療燒燙傷的方法和藥物較多,但療效不一,治療時間較長,治愈后會留有疤痕,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公開一種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方法制作簡單、療效確切、費用較低。該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25°C?30°C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所得抗菌藥物為藥物原液,使用時將所得的藥物原液與水按體積比1:10000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后使用;
所述溶液a為將純凈水在25°C?30°C的恒溫條件下用臭氧處理24tT36h所得溶液;經臭氧處理的水質滲透性好,能夠滲透到軟組織,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所述純凈水中鈣含量小于 380mg/L ;
所述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5/100(Tl0/1000的溶液;
所述溶液c為0.019Γ0.03%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10.5。
[0004]所述抗菌藥物為采用上述方法制得。
[0005]所述恒溫條件為28 V。
[0006]所述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8/1000的溶液。
[0007]所述溶液c為為0.0218%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
[0008]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82。
[0009]所述抗菌藥物用于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的應用;具體為具有強烈的止痛、止癢作用,減少燒燙傷患者的痛苦;本抗菌藥物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可對粘膜進行無痛抗菌,抗菌能力高于乙醇,而不使黏膜損傷,無刺激。經吉林省衛生監測檢驗中心檢測得出:所述抗菌藥物原液能夠100%的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致病菌;殺菌作用時間為2min。所述抗菌藥物原液對陰道粘膜刺激指數小于1,刺激級別為無刺激。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所述抗菌藥物制作方法簡單,該藥物具有廣譜抗菌性;且無毒、無刺激、無污染、無激素,可在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應用。本品對燒燙傷的治療可縮短治療周期3-5倍,醫療成本降低10倍以上,并具有強烈的止痛、止癢作用,減少患者的痛苦,是燒燙傷領域的一種新藥,大大簡化燒燙傷的治療難度,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3-5倍。本品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可對粘膜進行無痛抗菌,抗菌能力高于乙醇,而不使黏膜損傷,無刺激。本品孕婦可正常使用,不會引起基因突變。
[0011]【具體實施方式】I 本發明一種抗菌藥物,所述抗菌藥物含有0.01%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抗菌藥物的保存過程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37°c的恒溫條件下可保存90天。所述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25°C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
溶液a為將純凈水在25°C的恒溫條件下用臭氧處理24h所得溶液;純凈水中的鈣含量應達到國家一級水平,所述純凈水中鈣含量小于380mg/L ;經臭氧處理的水質滲透性好,能夠滲透到軟組織,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5/1000的溶液;
溶液c為0.01%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 ;抗菌藥物原液中可加入0.3%的卵磷脂作為穩定劑。
[0012]通過上述方法制得該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含有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且所述抗菌藥物中還含有一種新物質,所述新物質為含有芳香烴的有機物。
[0013]所述抗菌藥物用于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的應用;具體為具有強烈的止痛、止癢作用,減少燒燙傷患者的痛苦;本抗菌藥物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可對粘膜進行無痛抗菌,抗菌能力高于乙醇,而不使黏膜損傷,無刺激。經吉林省衛生監測檢驗中心檢測得出:所述抗菌藥物原液能夠100%的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致病菌;殺菌作用時間為2min。所述抗菌藥物原液對陰道粘膜刺激指數小于1,刺激級別為無刺激。
[0014]使用時,將所得的藥物原液與水按體積比1:10000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后,涂于患處,可起到殺菌消炎、治療燙傷且能夠治療疤痕。
[0015]【具體實施方式】2
本發明一種抗菌藥物,所述抗菌藥物含有0.0218%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抗菌藥物的保存過程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37°C的恒溫條件下可保存90天。該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28°C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
所述溶液a為將蒸餾水在28°C的恒溫條件下用臭氧處理30h所得溶液;純凈水中的鈣含量應達到國家一級水平,所述純凈水中鈣含量小于380mg/L ;經臭氧處理的水質滲透性好,能夠滲透到軟組織,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8/1000的溶液;
溶液c為0.0218%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82。所述抗菌藥物原液中可加入0.3%的卵磷脂作為穩定劑。
[0016]通過上述方法制得該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含有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且所述抗菌藥物中還含有一種新物質,所述新物質為含有芳香烴的有機物。
[0017]所述抗菌藥物用于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的應用;具體為具有強烈的止痛、止癢作用,減少燒燙傷患者的痛苦;本抗菌藥物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可對粘膜進行無痛抗菌,抗菌能力高于乙醇,而不使黏膜損傷,無刺激。經吉林省衛生監測檢驗中心檢測得出:所述抗菌藥物原液能夠100%的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致病菌;殺菌作用時間為2min。所述抗菌藥物原液對陰道粘膜刺激指數小于1,刺激級別為無刺激。
[0018]使用時,將所得的藥物原液與水按體積比1:10000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后,涂于患處,可起到殺菌消炎、治療燙傷且能夠治療疤痕。
[0019]【具體實施方式】3
本發明一種抗菌藥物,所述抗菌藥物含有0.03%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抗菌藥物的保存過程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在37°C的恒溫條件下可保存90天。該方法具體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30°C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
溶液a為將純凈水在30°C的恒溫條件下用臭氧處理36h所得溶液;純凈水中的鈣含量應達到國家一級水平,所述純凈水中鈣含量小于380mg/L ;經臭氧處理的水質滲透性好,能夠滲透到軟組織,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10/1000的溶液;
溶液c為0.03%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所述溶液c的pH值為10.5 ;抗菌藥物原液中可加入0.3%的卵磷脂作為穩定劑。
[0020]通過上述方法制得該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含有二癸基二甲基氯化胺,且所述抗菌藥物中還含有一種新物質,所述新物質為含有芳香烴的有機物。
[0021]所述抗菌藥物用于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的應用;具體為具有強烈的止痛、止癢作用,減少燒燙傷患者的痛苦;本抗菌藥物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可對粘膜進行無痛抗菌,抗菌能力高于乙醇,而不使黏膜損傷,無刺激。經吉林省衛生監測檢驗中心檢測得出:所述抗菌藥物原液能夠100%的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致病菌;殺菌作用時間為2min。所述抗菌藥物原液對陰道粘膜刺激指數小于1,刺激級別為無刺激。
[0022]使用時,將所得的藥物原液與水按體積比1:10000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后,涂于患處,可起到殺菌消炎、治療燙傷且能夠治療疤痕。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藥物為將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在25°C?3(rC的恒溫下、按體積比700:800:1進行混合后隔絕空氣密封所得;所得抗菌藥物為藥物原液,使用時將所得的藥物原液與水按體積比1:10000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后使用; 所述溶液a為將純凈水在25°C?30°C的恒溫條件下用臭氧處理24tT36h所得溶液;所述純凈水中鈣含量小于380mg/L ; 所述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C3H8O3)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5/100(Tl0/1000的溶液; 所述溶液c為占所述溶液體積百分比為0.019Γ0.03%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的水溶液;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10.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抗菌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藥物為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溫條件為28°C。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b為將醫用甘油用溶液a制成甘油濃度為8/1000的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c為占所述溶液體積百分比為0.0218%的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的水溶液。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抗菌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c的pH值為9.82。
7.根據權利要求f6所述抗菌藥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藥物用于燒燙傷、醫療美容、普通外科手術及婦科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47/04GK104127396SQ20141038594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張曉東 申請人: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