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五指毛桃120~160份、倒扣草20~40份、馬鞭草20~40份、羅布麻葉3~9份、翼首草3~9份、紫花杜鵑3~9份、胡頹子葉3~9份、臘梅花3~9份、陸英根1~5份、土木香1~5份、淮山藥1~5份、貓爪草1~3份、暴馬子皮1~3份。本發明相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低。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白癜風是一種因皮膚局限性色素脫失、代謝失調而發生的白斑,不疼不癢,多發生 于面部及其它易暴露的地方。中醫稱為"白駁風"。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氣血失和,外感 風邪所致。白癜風屬于難治之癥,病人無法痊愈,極為痛苦。
[0003] 在目前現有的技術中,西醫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通過口服或局部應用光感藥物, 補骨脂素及其衍生物,通過紫外線或日光照射可刺激黑色素生成。此療法給患者造成很大 的痛苦及經濟負擔,且治療效果不佳。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很多,但是中藥普遍治療療程長、 見效慢,效果不顯著。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 低的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具體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五指毛桃12(Tl60份、倒扣 草2(Γ40份、馬鞭草2(Γ40份、羅布麻葉:T9份、翼首草:T9份、紫花杜鵑:T9份、胡頹子葉 3、份、臘梅花:T9份、陸英根1飛份、土木香1飛份、淮山藥1飛份、貓爪草廣3份、暴馬子 皮1 3份。
[0005] 優選地,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五指毛桃140 份、倒扣草30份、馬鞭草30份、羅布麻葉6份、翼首草6份、紫花杜鵑6份、胡頹子葉6份、 臘梅花6份、陸英根3份、土木香3份、淮山藥3份、貓爪草2份、暴馬子皮2份。
[0006] 上述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的制備方法為:稱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藥材放入炒鍋 中,用文火加熱翻炒2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1500重量份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 后文火煎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0007] 治療方法:將本發明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中、晚各一次,1個月為1個療程。
[0008]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相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療效 好、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低。
[000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 實施例1 : 稱取五指毛桃120g、倒扣草40g、馬鞭草20g、羅布麻葉9g、翼首草3g、紫花杜醇9g、胡 頹子葉3g、臘梅花9g、陸英根lg、土木香5g、淮山藥lg、貓爪草3g、暴馬子皮lg放入炒鍋中, 用文火加熱翻炒2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15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 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0011] 實施例2: 稱取五指毛桃160g、倒扣草20g、馬鞭草40g、羅布麻葉3g、翼首草9g、紫花杜醇3g、胡 頹子葉9g、臘梅花3g、陸英根5g、土木香lg、淮山藥5g、貓爪草lg、暴馬子皮3g放入炒鍋中, 用文火加熱翻炒2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15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 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0012] 實施例3: 稱取五指毛桃140g、倒扣草30g、馬鞭草30g、羅布麻葉6g、翼首草6g、紫花杜醇6g、胡 頹子葉6g、臘梅花6g、陸英根3g、土木香3g、淮山藥3g、貓爪草2g、暴馬子皮2g放入炒鍋中, 用文火加熱翻炒2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15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 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0013] 對比實施例1 : 稱取五指毛桃140g、倒扣草30g、馬鞭草30g、羅布麻葉6g、翼首草6g、紫花杜醇6g、胡 頹子葉6g、臘梅花6g、陸英根3g、土木香3g、淮山藥3g、貓爪草2g、暴馬子皮2g放入煎藥器 具內,加入15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 液即為對比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0014] 為了驗證本發明外用中藥對于白癜風的治療效果,進行如下臨床試驗: 一、臨床資料 選擇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64例白癜風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 例,年齡27至60歲,平均年齡47歲。主要癥狀:皮損為色素脫失斑,常為乳白色,也可為淺 粉色,表面光滑無皮疹;白斑境界清楚,邊緣色素較正常皮膚增加,白斑內毛發正常或變白; 病變好發于受陽光照射及磨擦損傷部位,病損多對稱分布;白斑還常按神經節段分布而呈 帶狀排列;除皮膚損害外,口唇、陰唇、龜頭及包皮內側黏膜也常受累;排除其他皮膚疾病。 將上述患者隨機、平均分成4個試驗組,每組16例,分別為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 對照組。其中,治療組1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中藥治療;治療組2采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 中藥治療;治療組3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中藥治療;對照組采用對比實施例1的中藥治 療。
[0015] 二、治療方法 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 :將本發明實施例的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連續使用1個月;臨床試驗期間禁止使用其他藥物。
[0016] 對照組:將對比實施例1的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中、晚各一次,連續使用1個月; 臨床試驗期間禁止使用其他藥物。
[0017] 三、療效評定標準 1、 治愈:白斑全部消退,皮膚膚色恢復正常,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正常; 2、 顯效:白斑消退50%以上,膚色明顯好轉,白斑消失部分組織病理學檢查正常; 3、 有效:白斑消退小于50%,膚色相比治療前有好轉,白斑消失部分組織病理學檢查正 常; 4、 無效:白斑無消退,或有加重趨勢。
[0018] 四、治療結果 治療組1 :治愈2例,占12. 5%;顯效7例,占43. 75% ;有效7例,占43. 75%;無效0例; 總有效率100% ;試驗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五指毛桃 12(Γ160份、倒扣草2(Γ40份、馬鞭草2(Γ40份、羅布麻葉:T9份、翼首草:T9份、紫花杜鵑 3、份、胡頹子葉:T9份、臘梅花:T9份、陸英根1飛份、土木香1飛份、淮山藥1飛份、貓爪 草Γ3份、暴馬子皮Γ3份;其制備方法為:稱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藥材放入炒鍋中,用文火 加熱翻炒2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1500重量份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 熬30分鐘,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 藥材制成:五指毛桃140份、倒扣草30份、馬鞭草30份、羅布麻葉6份、翼首草6份、紫花杜 鵑6份、胡頹子葉6份、臘梅花6份、陸英根3份、土木香3份、淮山藥3份、貓爪草2份、暴 馬子皮2份。
【文檔編號】A61K36/8945GK104083584SQ201410385953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施維華 申請人:施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