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包括初級準直器、均整器、微調機構,所述微調機構包括:旋轉座、第一調節螺釘、第二調節螺釘、第一調整塊及第二調整塊。本發明提供的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利用把手和調節螺釘對均整器的位置進行微調,調節過程簡單;通過旋轉座調節均整器在圓周方向的位置,通過調整塊和調節螺釘調節均整器在徑向的位置,每個方向上的調節都有限制均整器移動方向的限位面,可以使得均整器按預設的位置調節到位,定位更加精確;在微調過程中,初級準直器出束孔的軸線和旋轉座的中心軸始終重合,不會因為調節產生射野半影。
【專利說明】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放射治療腫瘤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
【背景技術】
[0002]醫用加速器是生物醫學上用來對腫瘤進行放射治療的粒子加速器裝置。通過微波對電子束進行加速,形成高速電子束流,再通過高速電子束轟擊重金屬靶產生X射線。在臨床應用中,不均勻的X射線會增加皮膚劑量,對病人產生危害,因此希望X射線在輻射野范圍內線質均勻。而醫用加速器實際產生的X射線的能量分布并不均勻,而是集中分布在入射方向上很小的角度范圍內,不符合臨床對射線能量分布的要求,所以在加速器中用均整器對X射線進行均整。
[0003]不同能量的X射線對應不同形狀的均整器,并需要保證均整器的中心軸線與X射線的軸線重合。由于X射線的軸線位置無法在生產過程中確定,因此需要均整器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可調性,以適用于醫用直線加速器射線中心軸的位置變化。
[0004]現有技術CN202409871U公開了一種醫用直線加速器均整過濾器調節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初級準直器I和均整過濾器6,初級準直器I內設有四個相對的滑槽,均整過濾器6位于初級準直器I的出束孔內,初級準直器I內設有用于固定均整過濾器6及調解機構的固定塊2,固定塊2通過固定螺釘3與初級準直器連接,初級準直器I內設有用于獨立調節均整過濾器6在GT與AB方向的四個調節塊4,并通過調節螺釘5與固定塊2連接,調節塊4設于所述滑槽內,且與均整過濾器6接觸面呈斜面。
[0005]該調節機構通過四個調節塊實現均整器在兩個方向上的調節,但是由于每一個方向的調節都需要松開另外一個方向上調節用的調節螺釘,均整器移動方向沒有限制,均整器調節的方向有不確定性,并不能按預設的位置調節到位,故需要調節多次,不夠方便。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該輻射頭包括均整器的微調機構,調節過程簡單,定位更加精確,不會因為調節產生射野半影。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包括:
[0008]初級準直器,所述初級準直器包括出束孔;
[0009]均整器,所述均整器成錐形狀,位于所述出束孔內;
[0010]微調機構,用于調節所述均整器的位置;
[0011]其中,所述微調機構包括:
[0012]旋轉座,設置于所述初級準直器內,用于調節所述均整器的角度。
[0013]可選的,所述初級準直器內設置第一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所述出束孔的軸線重合,所述旋轉座位于所述第一圓形凹槽內,并沿著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內壁旋轉。
[0014]可選的,所述微調機構包括第一固定螺釘和第二固定螺釘,所述第一固定螺釘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釘將所述旋轉座固定在所述初級準直器上。
[0015]可選的,所述旋轉座的外邊緣設置第一回轉面,所述第一固定螺釘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釘均與所述第一回轉面抵壓接觸。
[0016]可選的,所述旋轉座上設置把手,用于控制所述旋轉座的旋轉角度。
[0017]可選的,所述把手為2個。
[0018]可選的,所述微調機構還包括第一調節螺釘和第二調節螺釘以及第一調整塊和第二調整塊,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一調整塊與所述旋轉座連接,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二調整塊與所述旋轉座連接。
[0019]可選的,所述旋轉座內設置第二圓形凹槽,所述第二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所述出束孔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一調節螺釘、所述第二調節螺釘、所述第一調整塊和所述第二調整塊均設置在所述第二圓形凹槽內。
[0020]可選的,所述第一調整塊上設置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一穿孔,與所述旋轉座螺紋連接,所述第一穿孔的直徑大小使得所述第一調節螺釘卡設在所述第一調整塊上,所述第一調整塊緊貼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的螺頭。
[0021]可選的,所述第二調整塊上設置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二穿孔,與所述旋轉座螺紋連接,所述第二穿孔的直徑大小使得所述第二調節螺釘卡設在所述第二調整塊上,所述第二調整塊緊貼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的螺頭。
[0022]可選的,所述均整器上設置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調整塊與所述第二斜面的接觸面成第三斜面,所述第二調整塊與所述第二斜面的接觸面成第四斜面。
[0023]可選的,所述第二斜面為兩個平面,且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0024]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均整器調節機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發明利用把手和調節螺釘對均整器的位置進行微調,調節過程簡單;
[0026]2、通過旋轉座調節均整器在圓周方向的位置,通過調整塊和調節螺釘調節均整器在徑向的位置,每個方向上的調節都有限制均整器移動方向的限位面,可以使得均整器按預設的位置調節到位,定位更加精確;
[0027]3、在微調過程中,初級準直器的出束孔和旋轉座的軸線始終重合,不會因為調節產生射野半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現有技術中醫用直線加速器均整過濾器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本發明的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3為圖2沿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4為圖2沿B-B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5為圖4中的位置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2-5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34]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包括初級準直器1、微調機構、均整器2,所述微調機構設置在初級準直器I內,結合圖3,初級準直器I包括出束孔,均整器2成錐形狀,位于所述出束孔內,并通過所述微調機構支撐在初級準直器I上。
[0035]結合圖2和圖3,所述微調機構,用于調節均整器2的位置,包括旋轉座3,旋轉座3位于初級準直器I內,用于支撐均整器2。在初級準直器I內設置第一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初級準直器I的出束孔的軸線重合,旋轉座3位于所述第一圓形凹槽內,并沿著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內壁繞初級準直器I的出束孔的軸線旋轉,旋轉座3的中心軸與初級準直器I的出束孔的軸線重合。
[0036]所述微調機構還包括第一固定螺釘4、第二固定螺釘5,第一固定螺釘4和第二固定螺釘5共同作用將旋轉座3固定在初級準直器I上。在初級準直器I上對應位置分別設置螺孔,供第一固定螺釘4和第二固定螺釘5旋入。如圖3所示,在旋轉座3的外邊緣設置第一回轉面8,將第一固定螺釘4和第二固定螺釘5旋入對應的螺孔,第一固定螺釘4和第二固定螺釘5的螺頭均與第一回轉面8抵壓接觸,從而將旋轉座3壓緊在初級準直器I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回轉面8的形狀為相對旋轉座3的中心軸傾斜的直線繞旋轉座3的中心軸旋轉形狀的曲面。
[0037]旋轉座3用于調整均整器2的角度。在旋轉座3上設置把手9,在該實施例中,把手9為兩個,且關于旋轉座3的中心軸對稱分布,通過旋轉把手9,帶動旋轉座3旋轉,調整旋轉座3在初級準直器中的角度位置。
[0038]所述微調機構還包括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以及第一調整塊10和第二調整塊11,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關于旋轉座3的中心軸對稱分布,在旋轉座3上對應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的位置設置螺孔,供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旋入。
[0039]旋轉座3內設置第二圓形凹槽,所述第二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所述出束孔的軸線重合,第一調節螺釘6、第二調節螺釘7、第一調整塊10和第二調整塊11均設置在所述第二圓形凹槽內。第一調整塊10和第二調整塊11沿所述第二圓形凹槽的徑向分布,均與均整器2的側邊緊密接觸。
[0040]如圖5所示,均整器的側邊設置第二斜面12,在該實施例中,第二斜面為兩個平面,第一調整塊10與第二斜面12的接觸面設置為第三斜面13,第二調整塊11與第二斜面12的接觸面設置為第四斜面14,在該實施例中,第三斜面13和第四斜面14的傾斜角度與第二斜面12的傾斜角度相同。
[0041]第一調整塊10上設置第一穿孔15,第一調節螺釘6穿過第一穿孔15,與旋轉座3上的對應螺孔連接,第一穿孔15的直徑大小使得第一調節螺釘6卡設在第一調整塊10上,第一調整塊10緊貼第一調節螺釘6的螺頭;第二調整塊11上設置第二穿孔16,第二調節螺釘7穿過第二穿孔16,與旋轉座3上的對應螺孔連接,第二穿孔16的直徑大小使得第二調節螺釘7卡設在第二調整塊11上,第二調整塊11緊貼第二調節螺釘7的螺頭,這樣的結構設置保證第一調整塊10、第二調整塊11分別穩固在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上,不會相對各自的調節螺釘滑動。
[0042]在這樣的結構下,松開第二調節螺釘7,通過旋轉第一調節螺釘6,對應的第一調整塊10隨著第一調節螺釘6 —起沿著旋轉座3的中心軸方向運動,由于斜面的相互作用,第一調整塊10推動均整器2沿著第二圓形凹槽的徑向,即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連線的方向移動,同樣的方式,當旋轉第二調節螺釘7,對應的第二調整塊11隨著第二調節螺釘7 —起沿著旋轉座的中心軸方向運動,由于斜面的相互作用,第二調整塊11推動均整器2沿著第二圓形凹槽的徑向,即第一調節螺釘6和第二調節螺釘7連線的方向移動,從而實現了均整器的徑向位置調節。為了保證第一調整塊10和第二調整塊11在沿著旋轉座3的中心軸方向運動時有足夠的空間,在旋轉座3的第二圓形凹槽底面對應螺孔的位置設置兩個方孔(圖未示),以增大第一調整塊10和第二調整塊11運動的空間。
[0043]在具體應用中,X射線的軸線位置已經確定,通過調節均整器在初級準直器中的角度及徑向位置,可以調整均整器中心軸的位置,從而使得均整器的中心軸與X射線的軸線重合。
[0044]本發明提供的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使用把手和調節螺釘對均整器的位置進行微調,調節過程簡單;通過旋轉座調節均整器在圓周方向的位置,通過調整塊和調節螺釘調節均整器在徑向的位置,每個方向上的調節都有限制均整器移動方向的限位面,可以使得均整器按預設的位置調節到位,定位更加精確;在微調過程中,初級準直器的出束孔和旋轉座的軸線始終重合,不會因為調節產生射野半影。
[004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包括: 初級準直器,所述初級準直器包括出束孔; 均整器,所述均整器成錐形狀,位于所述出束孔內; 微調機構,用于調節所述均整器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包括旋轉座,設置于所述初級準直器內,用于調節所述均整器的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準直器內設置第一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所述出束孔的軸線重合,所述旋轉座位于所述第一圓形凹槽內,并沿著所述第一圓形凹槽的內壁旋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包括第一固定螺釘和第二固定螺釘,所述第一固定螺釘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釘將所述旋轉座固定在所述初級準直器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座的外邊緣設置第一回轉面,所述第一固定螺釘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釘均與所述第一回轉面抵壓接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座上設置把手,用于控制所述旋轉座的旋轉角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為2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還包括第一調節螺釘和第二調節螺釘以及第一調整塊和第二調整塊,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一調整塊與所述旋轉座連接,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二調整塊與所述旋轉座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座內設置第二圓形凹槽,所述第二圓形凹槽的中心軸與所述出束孔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一調節螺釘、所述第二調節螺釘、所述第一調整塊和所述第二調整塊均設置在所述第二圓形凹槽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整塊上設置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一穿孔,與所述旋轉座螺紋連接,所述第一穿孔的直徑大小使得所述第一調節螺釘卡設在所述第一調整塊上,所述第一調整塊緊貼所述第一調節螺釘的螺頭。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整塊上設置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穿過所述第二穿孔,與所述旋轉座螺紋連接,所述第二穿孔的直徑大小使得所述第二調節螺釘卡設在所述第二調整塊上,所述第二調整塊緊貼所述第二調節螺釘的螺頭。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整器上設置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調整塊與所述第二斜面的接觸面成第三斜面,所述第二調整塊與所述第二斜面的接觸面成第四斜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醫用加速器的輻射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為兩個平面,且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文檔編號】A61N5/10GK104225805SQ20141040441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成建平, 周鴻軍 申請人: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