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制藥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制藥用途,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組成配比是:夏枯草30份,菊花30份,冰片10份,丹參30份,川芎30份;進一步,所述的原料藥組成還可加入谷精草30份,黃芩30份,細辛10份,當歸30份;再進一步,可加入透骨草20份,決明子20份,薄荷20份;更進一步來說,可加入防風20份,鉤藤20份。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將各配比組成的原料藥,按照本領域常規的操作方法制備而成各種口服制劑。實踐用藥證明,本發明組合物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具備產業化推廣的潛力。
【專利說明】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制藥用途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制藥用途。
【背景技術】
[0002] 腦血管疾病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和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 "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 風,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上升的趨勢。腦血管的病因為由于高 脂血癥、血液粘稠、動脈稠樣硬化導致血管壁的改變,所致的大腦及周圍組織發生的缺血性 和出血性疾病的統稱。其疾病包括腦供血不足,腦神經衰弱,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病,腦萎 縮,腦梗塞后遺癥等。其病因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即動脈血管內壁有脂肪、膽 固醇等沉積,并伴隨著纖維組織的形成與鈣化病變。從正常的動脈到無癥狀的動脈稠樣硬 化及動脈搏管狹窄,需要十余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但從無癥狀的動脈硬化到有癥狀的動脈 硬化,若患腦中風只需要幾分鐘。此類疾病致殘率非常高,對患者健康有著嚴重的危害。
[0003]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內因主要是臟腑失調,氣血不和,情志郁怒,過度勞累等由此 產生的風、火、痰、瘀等病理產物,這些致病因素長期刺激機體,必然導致臟腑陰陽偏盛偏 衰,氣血逆亂,風、火、痰、瘀乘機作祟或蒙蔽清竅而發病。外因包括飲食和季節,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火,引起肝風,夾痰上擾可致此病,或入 冬,寒邪入侵,可影響血脈循環誘發此病。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其包括在中醫"眩暈"、"頭 痛"等病癥,且中醫認為,該病主要由于先天稟賦不足,但大多繼發于風眩(高血壓)、痰癥、 瘀癥(高血脂)等病癥,隨著增齡、臟腑漸虧,臟陰不足,加之七情刺激,用腦過度等,使精血 虧損,腦絡不榮,經脈失柔,則脈絡硬化而發病。或飲食肥厚,脾胃受損,運化失健,痰濁內 生;老倦年高氣虛血瘀,痰濁瘀血于血管,交互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腦終失濡,元神失養而 為病。中醫辨證分為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腎精虧虛,兼有痰瘀;氣虛血瘀,腦絡閉阻,肝腎陰 虛,痰瘀閉阻,肺胃氣虛。常用的治法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填精益腎,化痰活絡,益氣活 血、化瘀通絡、活血化瘀、滋補肝腎之治。
[0004] 本發明是在多年臨床經驗基礎上,總結發現療效可靠的處方,并且對腦供血不足, 腦神經衰弱,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病,腦萎縮,腦梗塞后遺癥的病癥有確切的療效,可以起 到更好得治療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的處方組成;
[0006]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0007]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該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腦供血不足,腦神經衰弱, 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病,腦萎縮,腦梗塞后遺癥等藥物中的應用。
[0008]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它是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組成:
[0009] 夏枯草30份,菊花30份,冰片10份,丹參30份,川彎30份。
[0010] 進一步地,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重量配比還可以是:
[0011] 谷精草30份,黃芩30份,細辛10份,當歸30份。
[0012] 再進一步,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重量配比較選地方案為:
[0013] 透骨草20份,決明子20份,薄荷20份。
[0014] 更進一步,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重量配比是:
[0015] 防風20份,鉤藤20份。
[0016] 以上所述組合物中的原料藥的名稱、來源、功用等,其均是依據現行中國藥典中記 載的內容。
[0017] 上述所有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均是能夠按照如下方案操作:取所述配比組成 的原料藥,混合,然后按照本領域常規的制劑方法處理,即可。
[0018] 其中,所述常規的制劑方法是采用粉碎、過篩,混勻,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 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得。
[0019] 本發明的處方是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的有確切療效,同時,采用戴帽的治療方式,從 而達到治療腦部疾病的目的。其治療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有效物質的揮發,經過呼吸道、 皮膚進入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頭者精明之府"、"腦 為髓海"、人體頭部有穴位60多個,藥物可以通過皮膚滲透,并以微小的藥量產生明顯的效 果。這些理論在很多的臨床實驗中,得以證實。因此,將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成中藥藥帽, 長期戴用,可以起到與常規給藥同樣有效的作用。這也說明了本發明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0020] 本方中川芎、丹參活血化瘀,夏枯草、菊花,清肝泄熱利尿,冰片通諸竅,諸藥相配 能起到清泄上焦,通達經絡之功。在加入谷精草、黃芩清少陽郁熱,細辛,當歸能祛風止痛。 加透骨草芳香開竅,決明子降壓醒腦、薄荷發散郁熱;最后加入防風、鉤藤、可以達祛風、定 驚作用,諸藥合用共取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治痰之功效。這類患者多因病程長,病情發 作無規律等,用藥帽長時間外用,從而達到內并外治之目的。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活血化 瘀,通經活絡,開竅醒腦,祛風治痰的功效。
[0021]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或根據上述方法制得的中藥制劑在制備治療腦 供血不足,腦神經衰弱,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病,腦萎縮,腦梗塞后遺癥藥物中的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此處,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基于此處內容公開的啟示下,但凡在本發 明的精神和實質范圍內,所作的任何改變、等同替換和改進,例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 理解,在本發明藥物的質量檢測方法中,對于所給出的某些具體數值進行適當的修改也有 可能達到實現質量控制的目的。這些均應當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應當理解, 此處提供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指導性的,而不應當解釋為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
[0023] 以下是本
【發明內容】
的具體實施例,用于闡述本申請文件中所能解決技術問題及其 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實施例包括本發明組合物的處方配比,制備方法及其臨床用藥 研究等,以便有助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全面理解本
【發明內容】
。
[0024] 實施例1
[0025] ⑴處方配比組成:夏枯草30g、菊花30g、冰片10g、丹參30g、川彎30g ;
[0026] ⑵制備方法:取⑴中所述配比組成的原料藥,混合,粉碎、過篩,混勻,取藥粉20 g 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得。
[0027] 實施例2
[0028] ⑴處方配比組成:夏枯草30g、菊花30g、冰片10g、丹參30g、川芎30g、谷精草30g、 黃芩30g、細辛10g、當歸30g ;
[0029] ⑵制備方法:取⑴中所述配比組成的原料藥,混合,粉碎、過篩,混勻,取藥粉20 g 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得。
[0030] 實施例3
[0031] ⑴處方配比組成:夏枯草30g、菊花30g、冰片10g、丹參30g、川芎30g、谷精草30g、 黃芩30g、細辛10g、當歸30g、透骨草20g、決明子20g、薄荷20g ;
[0032] ⑵制備方法:取⑴中所述配比組成的原料藥,混合,粉碎、過篩,混勻,取藥粉20 g 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得。
[0033] 實施例4
[0034] ⑴處方配比組成:夏枯草30g、菊花30g、冰片10g、丹參30g、川芎30g、谷精草30g、 黃芩30g、細辛10g、當歸30g、透骨草20g、決明子20g、薄荷20g、防風20g,鉤藤20g ;
[0035] ⑵制備方法:取⑴中所述配比組成的原料藥,混合,粉碎、過篩,混勻,取藥粉20 g 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得。
[0036] 實施例5臨床觀察
[0037] 一、研究對象:
[0038] ⑴病例選擇標準
[0039] 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全國高等院校中醫統 編教材《中醫內科學》共同制定。
[0040] ⑵療效判定標準:
[0041] 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中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積分法。
[0042] 二、研究方法
[0043] ⑴一般資料:選擇158例,其中男83例,女75例,年齡在52?73之間,平均年齡 62. 6歲。隨機分為4組,各組間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0044] ⑵藥物組:本發明藥物組:分別按照如上實施例1-4中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 備成中藥健腦帽,即得。
[0045] 三、觀察方法及標準
[0046] 符合觀察對象者,將本發明藥帽帶于頭部藥芯對準百會穴,每晚入睡前佩戴,亦可 全天戴。病重者將藥冒置開水中1小時后加熱外用,每天約4小時。詳細觀察記錄治療前 后的臨床表現,觀察期間患者一律禁止服用于本藥物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藥物。
[0047] 四、治療結果
[0048] 表1本發明藥物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見表1
[0049]
【權利要求】
1. 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組成:夏枯草30份,菊 花30份,冰片10份,丹參30份,川彎30份。
2.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的組成配比,再進一 步加入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谷精草30份,黃芩30份,細辛10份,當歸30份。
3. -種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的組成配比,再進一 步加入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透骨草20份,決明子20份,薄荷20份。
4. 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的組成配比,再進一 步加入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防風20份,鉤藤20份。
5. 制備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配 比組成的原料藥,混合,然后按照本領域常規的制劑方法處理,即可。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規的制劑方法是采 用粉碎、過篩,混勻,置于做好的墊布上,包裹并縫成藥帽芯,置于帽頂的夾層內,密封,即 得。
7.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腦供血不足,腦神經衰弱,神經性 頭痛,高血壓腦病,腦萎縮,腦梗塞后遺癥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P9/12GK104138412SQ201410404433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吳建軍, 劉秋蓮 申請人:劉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