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藥生產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生產制備系統。
背景技術: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然而,機體自身并不能合成維生素或合成量較少,需要從食物中獲取或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公開號為CN101797276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復方維生素納米乳,該產品為口服液,屬于動物藥物添加劑,其主要成分(1000ml):維生素A1800萬IU、維生素D3480萬IU、萬維生素E7.0g、維生素K31.5g、二氫吡啶5.0g、維生素C8g、維生素B13g維生素B20.6g維生素B63.0g維生素B123.6mg、泛酸鈣10.0g、葉酸75mg、酷胺3.75mg、活性成分及多種氨基酸。主要用于補充機體所需要的維生素,預防和治療動物維生素缺乏癥,并提高飼料報酬,縮短飼養周期,提高畜禽生產性能,改善畜禽產品質量,降低畜禽發病率,更為重要的是可大幅度降低畜禽體內藥物殘留,為控制畜禽養殖場生物污染和生產安全、綠色、無公害畜產品提供技術依據和保障。目前,市場上的用于畜禽食用的維生素產品多為固體或者凝膏狀的膏劑,維生素膏劑在制備過程中,需要將脂溶性原輔料與表面活性劑混合然后加水稀釋制備為脂溶性乳狀基質,即脂溶性原料;另取水溶性維生素配制成水溶液,即水溶液原料;然后再將脂溶性原料與水溶性原料通過簡單攪拌,即得復方維生素膏劑。該類膏劑制備過程復雜,自動化程度低,而且由于攪拌程序的簡單粗獷,產品穩定性差,有效期一般為12月,且見光顏色易變深、出現渾濁現象。由于其生產工藝與現有技術中的維生素乳液制備工藝不同,所以在本領域內的生產設備無法用于所述復方維生素納米乳的制備。因此,亟需研制一種專門的制備系統將所述復方維生素納米乳這一發明專利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操控、高效快捷、保證產品質量的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生產制備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生產制備系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下料裝置、混合裝置、攪拌裝置和包裝裝置,所述下料裝置的出料口與混合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混合裝置的出料口與攪拌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攪拌裝置的出料口與包裝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所述下料裝置包括脂溶性原料罐和水溶液原料罐,脂溶性原料罐的下端出口連接有第一配料管道,第一配料管道上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第一流量計和第二電磁閥,水溶液原料罐的下端出口連接有第二配料管道,第二配料管道上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三電磁閥、第二流量計和第四電磁閥,第一配料管道的下端出口和第二配料管道的下端出口分別與混合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所述混合裝置包括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和水平設置的混料管道,混料管道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第一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轉動連接在左軸承座上并沿混料管道軸向方向伸入到混料管道內,第一轉軸上設有位于混料管道內的第一螺旋輸送葉片,第二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轉動連接在右軸承座上并沿混料管道軸向方向伸入到混料管道內,第二轉軸上設有位于混料管道內的第二螺旋輸送葉片,第一配料管道下端出口與混料管道左端上部的一個進料口連接,第二配料管道下端出口與混料管道右端上部的一個進料口連接,混料管道的出料口設在混料管道中間下部,第一轉軸的右端和第二轉軸的左端分別均懸空在混料管道的出料口上方,混料管道的出料口連接有上小下大的變徑管,變徑管下端與攪拌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垂直設置的攪拌罐、水平設置的第三驅動電機和垂直設置的第四驅動電機,攪拌罐上端的進料口與變徑管下端連接,第三驅動電機自上而下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三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同軸連接有伸入到攪拌罐內的水平轉筒,水平轉筒外圓周均勻設有U型攪拌桿,第四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同軸向連接有由攪拌罐底部向上伸入到攪拌罐內的垂直轉筒,垂直轉筒外圓周均勻設有S型攪拌桿,攪拌罐的出料口設在攪拌罐底部一側。所述包裝裝置包括下料管道和傳送機構,下料管道上端與攪拌罐的出料口連接,傳送機構為皮帶輸送機,皮帶輸送機包括水平設置的輸送皮帶,輸送皮帶上設有頂部敞口的藥瓶,藥瓶上端開口的口徑大于下料管道管徑,下料管道下端的出口垂直朝下指向輸送皮帶。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工作前,先向脂溶性原料罐和水溶液原料罐中分別加入配制好的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然后根據兩者的體積配比,第一配料管道上的第一電磁閥開啟、第二電磁閥關閉,第一流量計監控脂溶性原料罐通入第一配料管道內的原料流量,當第一流量計檢測到累計流量到達預定目標值時,控制第一電磁閥關閉,第二電磁閥開啟,一定量的脂溶性乳狀基質進入到混料管道左端內部;于此同時,第二配料管道上的第三電磁閥開啟、第四電磁閥關閉,第二流量計監控水溶液原料罐通入第二配料管道內的原料流量,當第二流量計檢測到累計流量到達預定目標值時,控制第三電磁閥關閉,第四電磁閥開啟,一定量的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進入到混料管道右端內部。接著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上的第一螺旋輸送葉片就將脂溶性乳狀基質由左向右輸送,同時第二驅動電機驅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上的第二螺旋輸送葉片就將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由右向左輸送,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被輸送到混料管道中部由變徑管進入到攪拌罐內,上面的一個第三驅動電機帶動水平轉筒,水平轉筒上的U型攪拌桿高速旋轉將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進行混合,上面的一個第三驅動電機再進一步進行混合作業,第四驅動電機帶動垂直轉筒轉動,垂直轉筒上的S型攪拌桿高速旋轉再對混合液體進行混合,經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混合,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混合得非常均勻,混合均勻的混合液體從攪拌罐底部連接的下料管道流出,進入皮帶輸送機上運送的每個藥瓶內,即得瓶裝的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綜上所述,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工成本,而且螺旋輸送機構的水平推攪,加之U型攪拌桿和S型攪拌桿的高剪切效應攪拌,提高了液體產品的乳化效果,提高了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的穩定性。本發明也可以用于維生素膏劑及其他口服液的生產。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復方維生素口服液生產制備系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下料裝置、混合裝置、攪拌裝置和包裝裝置,所述下料裝置的出料口與混合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混合裝置的出料口與攪拌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攪拌裝置的出料口與包裝裝置的進料口連接。下料裝置包括脂溶性原料罐10和水溶液原料罐11,脂溶性原料罐10的下端出口連接有第一配料管道12,第一配料管道12上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電磁閥13、第一流量計14和第二電磁閥15,水溶液原料罐11的下端出口連接有第二配料管道16,第二配料管道16上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三電磁閥17、第二流量計18和第四電磁閥19,第一配料管道12的下端出口和第二配料管道16的下端出口分別與混合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混合裝置包括第一驅動電機20、第二驅動電機21和水平設置的混料管道23,混料管道23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軸承座24和右軸承座25,第一驅動電機20的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第一轉軸26,第一轉軸26轉動連接在左軸承座24上并沿混料管道23軸向方向伸入到混料管道23內,第一轉軸26上設有位于混料管道23內的第一螺旋輸送葉片27,第二驅動電機21的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第二轉軸28,第二轉軸28轉動連接在右軸承座25上并沿混料管道23軸向方向伸入到混料管道23內,第二轉軸28上設有位于混料管道23內的第二螺旋輸送葉片29,第一配料管道12下端出口與混料管道23左端上部的一個進料口連接,第二配料管道16下端出口與混料管道23右端上部的一個進料口連接,混料管道23的出料口設在混料管道23中間下部,第一轉軸26的右端和第二轉軸28的左端分別均懸空在混料管道23的出料口上方,混料管道23的出料口連接有上小下大的變徑管30,變徑管30下端與攪拌裝置的進料口連接。攪拌裝置包括垂直設置的攪拌罐31、水平設置的第三驅動電機32和垂直設置的第四驅動電機33,攪拌罐31上端的進料口與變徑管30下端連接,第三驅動電機32自上而下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三驅動電機32的動力輸出軸同軸連接有伸入到攪拌罐31內的水平轉筒34,水平轉筒34外圓周均勻設有U型攪拌桿35,第四驅動電機33的動力輸出軸同軸向連接有由攪拌罐31底部向上伸入到攪拌罐31內的垂直轉筒36,垂直轉筒36外圓周均勻設有S型攪拌桿37,攪拌罐31的出料口設在攪拌罐31底部一側。包裝裝置包括下料管道40和傳送機構,下料管道40上端與攪拌罐31的出料口連接,傳送機構為皮帶輸送機41,皮帶輸送機41包括水平設置的輸送皮帶42,輸送皮帶42上設有頂部敞口的藥瓶43,藥瓶43上端開口的口徑大于下料管道40管徑,下料管道40下端的出口垂直朝下指向輸送皮帶42。本發明工作前,先向脂溶性原料罐10和水溶液原料罐11中分別加入配制好的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然后根據兩者的體積配比,第一配料管道12上的第一電磁閥13開啟、第二電磁閥15關閉,第一流量計14監控脂溶性原料罐10通入第一配料管道12內的原料流量,當第一流量計14檢測到累計流量到達預定目標值時,控制第一電磁閥13關閉,第二電磁閥15開啟,一定量的脂溶性乳狀基質進入到混料管道23左端內部;于此同時,第二配料管道16上的第三電磁閥17開啟、第四電磁閥19關閉,第二流量計18監控水溶液原料罐11通入第二配料管道16內的原料流量,當第二流量計18檢測到累計流量到達預定目標值時,控制第三電磁閥17關閉,第四電磁閥19開啟,一定量的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進入到混料管道23右端內部。接著第一驅動電機20驅動第一轉軸26轉動,第一轉軸26上的第一螺旋輸送葉片27就將脂溶性乳狀基質由左向右輸送,同時第二驅動電機21驅動第二轉軸28轉動,第二轉軸28上的第二螺旋輸送葉片29就將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由右向左輸送,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被輸送到混料管道23中部由變徑管30進入到攪拌罐31內,上面的一個第三驅動電機32帶動水平轉筒34,水平轉筒34上的U型攪拌桿35高速旋轉將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進行混合,上面的一個第三驅動電機32再進一步進行混合作業,第四驅動電機33帶動垂直轉筒36轉動,垂直轉筒36上的S型攪拌桿37高速旋轉再對混合液體進行混合,經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混合,脂溶性乳狀基質和含有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溶液混合得非常均勻,混合均勻的混合液體從攪拌罐31底部連接的下料管道40流出,進入皮帶輸送機41上運送的每個藥瓶43內,即得瓶裝的復方維生素口服液。復方維生素口服液是由藥物、油相溶劑、水、納米乳化劑、助乳化劑制成的溶液。它的液滴粒徑在100納米以下,是肉眼看不見的,故復方維生素口服液是一種均一、澄清透明的納米乳液。自乳化納米乳在體溫條件(37℃)下遇體液后,可自發形成水包油型納米乳劑,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提高了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度,從而具有速效和高效的作用與特點。復方維生素口服液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藥劑技術“載體凝固緩釋技術”,即到達動物體后,水包油納米乳滴中的油相析出并凝固形成多個膠體粒,該包裹藥物的膠體粒不斷緩慢釋放藥物到機體中起作用,因而具有長效控釋的功效。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