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制成該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包括:半夏10g,陳皮15g,茯苓10g,炒白術15g,天麻15g,秦艽10g,郁金10g,石菖蒲10g,川芎10g,赤芍10g,僵蠶10g,天竺黃10g,遠志10g,甘草5g。該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因水濕內停,聚而成痰,流竄經絡,痹阻氣血而引起的中風病上療效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中風亦稱腦卒中,是以言語不利、肢體活動不靈、麻木不適等為癥狀的一類疾病,常伴有頭暈目眩,惡心欲吐,口中粘膩,口流粘涎,舌體龐大,邊有齒痕,舌質暗淡,苔白膩,脈濡等癥狀。該病多發于老年人,目前也趨于年輕化。因其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聞和常留有后遺癥的特點,對人類的健康威脅十分巨大。
[0003]目前,治療中風多施以化學藥物治療,而化學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帶來體現在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以及皮膚上的諸多副作用,況且療效也不十分顯著。
【發明內容】
[0004]傳統中醫學認為,中風的發生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以適于水濕內停,聚而成痰,流竄經絡,痹阻氣血而引起的中風的治療。
[0006]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制成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包括:半夏10g,陳皮15g,茯苓1g,炒白術15g,天麻15g ,秦究1g ,郁金1g,石菖蒲1g,川彎1g ,赤茍1g ,僵蠶1g,天竺黃1g,遠志1g,甘草5g。
[0007]所述半夏為法半夏,遠志為制遠志。
[0008]本發明組方中所述各味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半夏: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降逆止嘔,溫和中胃,燥濕化痰,消痞散結的功效。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補中健脾,寧心安神之功效。炒白術:苦、甘,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之功效。天麻:甘、平;入肝經;具有息風,定驚之功效,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秦艽:辛、苦,平,歸胃、肝、膽經;具有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之功效。郁金;味辛、苦,性寒;歸肝、心、肺經;具有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之用。石菖蒲:辛、溫;歸心、胃經;具有祛痰開竅,化濕開胃,寧神益智之功效。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僵蠶:味辛行散,能祛風、化痰、通絡。天竺黃:甘,寒;入心,肝,肺經;有清熱豁痰,涼心定驚之功效。遠志:苦、辛、溫;歸心、腎、肺經;具有安神益智,解郁之效,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效。
[0009]本發明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辨證施藥,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中,白術燥濕健脾以祛痰,天麻鎮肝熄風,三藥共為主藥,陳皮健脾行氣,茯苓滲濕健脾,秦艽祛風通絡,共為臣藥,郁金、石菖蒲豁痰開竅,川芎、赤芍活血通絡,僵蠶、天竺黃息風化痰,兼以清熱,遠志祛痰,兼以寧神,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除濕,化痰通絡”之功,其中重用健脾、除濕、化痰之藥,為受“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啟發,采用“培土生金”之法,使得本發明在治療因水濕內停,聚而成痰,流竄經絡,痹阻氣血而引起的中風病上具有顯著的療效。
[0010]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通過如下步驟實現:
(1)按上述組方的配比關系取各味中藥;
(2)先用水浸泡30分鐘以上;
(3)然后武火煎煮至沸騰,接著文火煎煮20-30分鐘,煎煮完畢濾出藥液;再重新煎煮二次,煎煮完畢濾出藥液,將三次煎煮的藥液合并混勻即可制得湯劑。
[0011]本發明的用法及用量:按上述組方中的用量取各味中藥構成一劑中藥,每日用一劑煎煮成500ml湯劑,分2次服用,早、晚飯后15分鐘溫服。
[0012]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組方辨證合理,無毒副作用,使用成本低,在治療因水濕內停,聚而成痰,流竄經絡,痹阻氣血而引起的中風病上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1
制成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法半夏10g,陳皮15g,獲茶1g ,炒白術15g,天麻15g,秦究1g ,郁金1g,石菖蒲1g,川彎1g ,赤茍1g ,僵蠶1g,天竺黃1g,制遠志1g ,甘草5g。
[0014]下面通過臨床實驗來驗證本發明的療效。
[0015]一、病例選擇: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對110名病人進行了臨床治療,110名病人中,男60人,女50人,最大年齡69歲,最小年齡45歲,平均年齡54歲。
[0016]二、患者癥狀:肢體活動不靈,麻木不適,起坐困難,目語不利,吐字不清,頭暈目眩,惡心欲吐,口中粘膩,口流粘涎,舌體龐大,邊有齒痕,舌質暗淡,苔白膩,脈濡。
[0017]三、實驗方法:服用本發明制成的湯劑,連服25天。
[0018]四、療效判斷標準:上述癥狀,8項以上消除的為有效,11項以上消除的為顯效。
[0019]五、實驗結果及結論:統計110名病人的治療情況,其中8項以上癥狀消除的為88人,11項以上癥狀消除的為22人。從統計結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本發明有效率高,對中風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
【權利要求】
1.一種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該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包括:半夏1g,陳皮15g,獲茶1g ,炒白術15g,天麻15g ,秦究1g ,郁金1g,石菖蒲1g,川彎1g ,赤茍1g ,僵蠶1g,天竺黃1g,遠志1g ,甘草5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除濕、化痰通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夏為法半夏,所述遠志為制遠志。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4338076SQ20141056932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韓麗娜, 龐彥喜 申請人:韓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