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稱取銀杏葉、杜仲、骨碎補、枸杞子、蛇床子加入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濾出藥液,即得。本發明治療骨質疏松的中藥以銀杏葉為主藥,搭配其它輔藥,它們相互影響,協同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祛風通絡、溫補下元作用,對骨質疏松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其原料簡單、服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 用于治療骨質疏松,同時還提供了該中藥制劑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3] 骨質疏松癥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導致的以骨量減少、骨微觀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全身 性代謝性骨骼疾病,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正常生理情況下,成骨細胞的骨形成活 動與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是相互協調一致的,骨質疏松是由于成骨與破骨活動之間的不協調 導致的,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松為:骨質或骨密度值比起同性年輕年人之平均值在等 與或少于2. 5SD以下。全世界有數千萬的人深受其害,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松危 害性極大,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椎體壓縮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噴嚏、輕微外傷等誘發椎 體骨折。
[0004] 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眾多,存在不能長期服用的缺點;單味中藥治療效果是 針對具體原因出現的疲勞癥狀改善較好,沒有中藥復方效果顯著。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以銀杏葉為主藥,搭配其它輔 藥,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疾病,具有組方獨特、安全可靠、療效顯著等特點。
[0006]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藥 物按重量份數比制成的: 銀杏葉5-10份,杜仲3-7份,骨碎補3-5份,枸杞子2-6份,蛇床子1-4份。
[0007] 所述的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作為優選由下列組份按照重量 份數組成: 銀杏葉8份,杜仲5份,骨碎補4份,枸杞子4份,蛇床子2份。
[0008]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銀杏葉、杜仲、骨碎補、枸杞子、蛇床子,加入5?8倍原料重量的 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4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0009]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兩次,每次服150?200克。
[0010]【適應癥】骨質疏松,關節炎,骨折,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配伍機理如下: 本發明是根據我國中醫學對骨質疏松疾病的總體認識和現代醫學對本癥發病機理及 治療原則,精選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祛風通絡、溫補下元作用的中藥配伍而成制劑;其 中,銀杏葉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斂肺平喘、化濕止瀉的功效。杜仲具有補肝 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的功效。杜仲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 和泌尿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杜仲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 質功能。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耳鳴耳聾,跌撲閃挫,筋骨折傷。枸杞 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蛇床子溫腎壯陽,燥濕,祛風, 用于寒濕帶下、濕痹腰痛。所述褚藥相互配伍,協同作用,相須相俠,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祛 風通絡、溫補下元共奏治療骨質疏松之功效。
[0011] 通過以下臨床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的療效: 以下通過實驗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治療骨質疏松的中藥的有益效果。
[0012] 一、實驗人群: 分為A、B兩個實驗組: A組:骨質疏松男患者70例;年齡50?70歲。
[0013] B組:骨質疏松女患者70例;年齡50?75歲。
[0014] 二、藥物服用方法: 口服本發明實施例1~3制得的治療骨質疏松的中藥每天2次,每次服200克,連服30 天。
[0015] 三、療效評定: (1)無效:與服藥前相比,無明顯變化。
[0016] (2)顯效:治療效果明顯。
[0017] 四、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 成: 銀杏葉5-10份,杜仲3-7份,骨碎補3-5份,枸杞子2-6份,蛇床子1-4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各 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銀杏葉8份,杜仲5份,骨碎補4份,枸杞子4份,蛇床子2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銀杏葉復方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銀杏葉、杜仲、骨碎補、枸杞子、蛇床子,加入5?8倍原料重量的 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4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4337935SQ201410647592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吳哲, 錢明, 張海洋, 時舒曼, 張甲第, 谷旭, 袁浩天 申請人: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