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用器具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它包括一用以支承峽部的本體,本體由一支承峽部的承托部以及分別設于承托部兩端的加壓部構成,在兩加壓部上分別設有一可連接手術器具的扦入孔和一帶內螺紋的加壓孔,各加壓孔對應設有一鎖緊加壓組件,本實用新型通過本體的V字形承托結構設計,在內固定的同時,通過本體兩側設置的鎖緊加壓組件向下加壓,加大上下關節突間的夾角,為愈合后的峽部裂處在內置物取下后復發,提供預防性的保護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用器具的【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
【背景技術】
[0002]腰椎峽部裂在從事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如體操、舉重和軍事訓練等的人群中,發生率較高,常為青少年,對因為峽部裂出現腰椎不穩,發生腰腿痛的病人,通過保守治療,很難治愈(不治愈率高達95%),以至于常需要通過手術治療。較前采用的手術方式有兩種:一是峽部植骨術,一是節段間融合內固定術,其中,前一種術式因單純植骨,術后穩定性差,需制動臥床休息或石膏托制動2至3個月,且易引起不愈、復發;后一種術式因行節段間固定融合,雖穩定了失穩椎,但犧牲了節段間的功能活動,對椎間盤無明顯退化的青少年,易引起術后腰部活動受限,并加速鄰近節段的退化。
[0003]近幾年來,采用節段內修補內固定術,可避免上述兩種手術方式的缺陷,治愈率較高,對日后腰部活動恢復好,可早期活動。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該器具在內固定的同時,通過本體兩側設置的鎖緊加壓組件向下加壓,加大上下關節突間的夾角,為防止愈合后的峽部裂處在內置物取下后復發,提供預防性的保護作用。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它包括一用以支承峽部的本體,所述本體由一支承峽部的承托部以及分別設于承托部兩端的加壓部構成,在兩加壓部上分別設有一可連接手術器具的扦入孔和一帶內螺紋的加壓孔,各加壓孔對應設有一鎖緊加壓組件。
[0007]所述本體的承托部為圓弧狀,本體的加壓部傾斜設于承托部兩端,構成一彎曲位置呈圓弧狀的V字形的本體。
[0008]所述同一邊加壓部上的扦入孔和加壓孔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與對應一邊的加壓部端面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和加壓孔垂直貫穿于對應一邊的加壓部上。
[0009]所述各加壓部上各扦入孔和各加壓孔的大小相一致。
[0010]所述鎖緊加壓組件可為螺釘或螺栓。
[0011]所述鎖緊加壓組件可為椎弓根螺釘。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本體采用機械加工形成彎曲位置呈圓弧狀的V字形承托結構,并藉由特殊設計的撐開器、壓縮器,結合峽部裂發生的病理機制,在內固定的同時,通過本體兩側設置的鎖緊加壓組件向下加壓,加大上下關節突間的夾角,為防止愈合后的峽部裂處在內置物取下后復發,提供預防性的保護作用。【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本體的俯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它包括一用以支承峽部的本體I以及復數可向下穿過本體I末端顯平面的鎖緊加壓組件2。
[0018]如圖1-3所示,本體I由一支承峽部的承托部11以及分別設于承托部11兩端的加壓部12構成,本體I的承托部11為圓弧狀,本體I的加壓部12傾斜設于承托部11兩端,承托部11和各加壓部12—體成型,構成一彎曲位置呈圓弧狀的V字形的本體1,其中,二加壓部12的長度、傾斜度相一致,二加壓部12對稱設置。
[0019]如圖1-3所不,本體I米用臨床常用的鈦合金制成的直形圓棒,該直形圓棒優選直徑為6_的圓形棒,長度為6?12cm,在不影響內固定所需的強度下,通過機械加工改造,將直形圓棒改造成彎曲位置呈圓弧狀的V字形結構。
[0020]如圖1-3所示,在兩加壓部12上分別設有一可連接手術器具(可為撐開器、壓縮器或其他術中可配合扦入孔13使用的器械)的扦入孔13和一帶內螺紋的加壓孔14,同一邊加壓部12上的扦入孔13和加壓孔14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13與對應一邊的加壓部12端面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13和加壓孔14垂直貫穿于對應一邊的加壓部12上,同一邊上加壓部12的扦入孔13與加壓孔14相距約2.5cm。
[0021]如圖1-3所示,進一步地,各加壓部12上各扦入孔13和各加壓孔14的大小相一致,各扦入孔13和各加壓孔14優選設置為直徑2.5mm的圓孔。
[0022]如圖1-3所示,各加壓孔14對應設有一鎖緊加壓組件2,鎖緊加壓組件2優選手術用的螺絲釘,且進一步優選直徑為2.5mm,長度為8?IOmm的螺絲釘。
[0023]如圖1-3所示,在手術時,通過特殊設計的撐開器、壓縮器等器械,并結合峽部裂發生的病理機制,在內固定的同時,通過本體I兩側設置的鎖緊加壓組件2向下加壓,加大上下關節突間的夾角,為防止愈合后的峽部裂處在內置物取下后復發,提供預防性的保護作用。
[0024]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裝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特用于峽部裂修補內固定術中的器具,它包括一用以支承峽部的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由一支承峽部的承托部以及分別設于承托部兩端的加壓部構成,在兩加壓部上分別設有一可連接手術器具的扦入孔和一帶內螺紋的加壓孔,各加壓孔對應設有一鎖緊加壓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承托部為圓弧狀,本體的加壓部傾斜設于承托部兩端,構成一彎曲位置呈圓弧狀的V字形的本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邊加壓部上的扦入孔和加壓孔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與對應一邊的加壓部端面的距離相一致,各扦入孔和加壓孔垂直貫穿于對應一邊的加壓部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加壓部上各扦入孔和各加壓孔的大小相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加壓組件可為螺絲釘。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3763216SQ201420184212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楊雙石 申請人:楊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