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包括牽引管、牽引管管口、空腸營養管、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和導絲;所述空腸營養管內設置有導絲,空腸營養管的下端為圓弧狀,空腸營養管的上端外壁設有長螺紋,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通過帶防滑槽的金屬連接端插入空腸營養管上端;所述牽引管的上端設置有牽引管管口,牽引管的下端內壁設有長螺紋,牽引管的下端與空腸營養管的上端通過螺紋卡口連接,形成一段中空圓管。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在右胸上腹二切口法(Ivor-Lewis手術)以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簡化了操作流程,能夠安全、快捷、方便、準確的完成空腸營養管倒置法置入空腸。
【專利說明】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空腸營養管。
【背景技術】
[0002]胃腸道手術后往往有較長一段時間無法正常進食,需要通過營養支持來維持生命體征和基本代謝需求。腸內營養已逐漸取代腸外營養,以避免導管及營養代謝并發癥,提高營養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03]目前常用經鼻放置空腸營養管方法為手術吻合完畢之后,經鼻孔插入空腸營養管,術者必須用手輕握幽門處,協助空腸營養管鼻通過幽門,并保證其順利進入小腸,直至送至屈氏韌帶以下30cm。
[0004]經鼻放置空腸營養管不產生新創傷,置入方法簡單、快捷、方便,但是在右胸上腹二切口法(Ivor-Lewis)手術以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需要先做胃的處理,然后關閉腹部切口,再行胸部或者頸部吻合手術完成根治術,無法按傳統方法手輔助空腸營養管通過幽門順利進入小腸,只能選擇穿刺法空腸造瘺置入營養管。而經皮穿刺放置空腸營養管需在腸壁上穿刺,并需將穿刺點及附近空腸段固定于腹壁,改變了腸道的正常走向,可能造成術后腸梗阻及穿刺點腸液滲漏等并發癥。隨著食管癌根治術右胸淋巴結清掃質控要求的提高,以及Ivor-Lewis手術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比例逐年升高,這一問題日趨突出。
[0005]倒置法置入空腸營養管可以解決該問題,手術中術者先在腹部切口按傳統方法手輔助空腸營養管通過幽門順利進入小腸,將剩余空腸營養管盤曲于殘胃中,關閉腹腔。將患者改變體位后,從右胸切口或者頸部切口進行吻合后,再通過牽引管將空腸營養管頭端牽引出鼻腔,最后將管口與管身連接,以方便營養輸注。
[0006]傳統空腸營養管管身與管口無法分離,剪斷后再接容易滲漏,也缺少可以與管身連接的牽引管,常用絲線代替,容易導致營養管口損傷粘膜。從而很難進行倒置法置入空腸營養管,而且傳統空腸營養管管頭無膨大,管身無竹節狀突起,在手輔助營養管通過幽門時難以感覺空腸營養管,在胸腹腔鏡手術中,切口較小,僅容兩指通過時,尤其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
[0008]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包括牽引管、牽引管管口、空腸營養管、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和導絲;
[0009]所述空腸營養管內設置有用于輔助穿插的鋼制導絲,空腸營養管的下端為圓弧狀,可避免軟組織損傷,空腸營養管的上端外壁設有長螺紋,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通過帶防滑槽的金屬連接端插入空腸營養管上端;
[0010]所述牽引管的上端設置有牽引管管口,牽引管的下端內壁設有長螺紋,牽引管的下端與空腸營養管的上端通過螺紋卡口連接,形成一段中空圓管,牽引管內徑等于空腸營養管外徑;
[0011]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和牽引管管口上均設有管塞。
[0012]所述空腸營養管被牽引管牽引出鼻腔后,即與牽引管分離,將管口金屬連接端插入空腸營養管上端牢固連接,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空腸營養管輸注系統。
[0013]作為優選,所述空腸營養管的上端外壁和牽引管的下端內壁的長螺紋為1cm,以利于通過螺紋連接固定。
[0014]作為優選,所述空腸營養管下端成球形膨大,直徑3mm,便于術中觸摸定位,更容易通過幽門。
[0015]作為優選,所述空腸營養管每隔1cm管壁均有竹節樣環狀突起,有利于在置管過程中觸摸到營養管,確定營養管向下運動。
[0016]作為優選,所述空腸營養管及牽引管均有數值刻度,有利于術中及術后確定營養管位置。
[0017]作為優選,所述牽引管下端設有5個在圓周方向錯位排列的側孔,便于完成牽引后,再次置入胃腔成為胃腸減壓管。
[0018]作為優選,所述牽引管、牽引管管口、空腸營養管和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材質均為聚氨酯,具有無毒性,強度大,耐酸性好,耐溫性好,內外徑比值大,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0019]作為優選,所述牽弓I管和空腸營養管管壁包埋不透X光線,透視下可見。
[002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空腸營養管管身能夠與管口分離,空腸營養管管頭有膨大,管身有竹節狀突起,可以與牽引管連接,以方便在Ivor-Lewis手術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使用倒置法置入空腸。牽引管可連接負壓,發揮減壓作用。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在Ivor-Lewis手術以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簡化了操作流程,能夠安全、快捷、方便、準確的完成空腸營養管倒置法置入空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牽引管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空腸營養管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導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6]如圖1所示:一種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包括牽引管1、牽引管管口 2、空腸營養管3、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 4和導絲5 ;所述空腸營養管3的下端為圓弧狀,可避免軟組織損傷,空腸營養管3下端成球形膨大,直徑3mm,便于術中觸摸定位,更容易通過幽門,空腸營養管3下端3cm有三個側孔,管長120cm,每20cm標有數值刻度,空腸營養管3每隔1cm管壁均有竹節樣環狀突起,有利于在置管過程中觸摸到營養管,確定營養管向下運動。空腸營養管3的上端外壁設有Icm長螺紋,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 4通過帶防滑槽的金屬連接端6插入空腸營養管3上端;所述牽引管I的上端設置有牽引管管口 2,牽引管I的下端內壁設有Icm長螺紋,牽引管I下端5cm有5個側孔,管長50cm,每1cm標有數值刻度,牽引管I的下端與空腸營養管3的上端通過螺紋卡口連接,形成一段中空圓管,牽引管I內徑等于空腸營養管3外徑3.33mm ;所述牽引管1、牽引管管口
2、空腸營養管3和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 4材質均為聚氨酯,具有無毒性,強度大,耐酸性好,耐溫性好,內外徑比值大,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所述牽引管I和空腸營養管3管壁包埋不透X光線,透視下可見。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 4和牽引管管口 2上均設有管塞7,在營養管及減壓管不用時,可密封管腔,防止污染及胃腸液流出。所述空腸營養管3可以與牽引管I連接,從而易于被牽引出鼻腔。所述空腸營養管3管身能夠與管口分離,待空腸營養管3牽引出鼻腔后再與管口連接。所述空腸營養管3設置用于輔助穿插的鋼制導絲5,從而更易于插過幽門,避免在腸腔中打折。本實用新型空腸營養管可以很方便在Ivor-Lewis手術及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使用倒置法置入空腸。
[0027]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牽引管、牽引管管口、空腸營養管、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和導絲; 所述空腸營養管內設置有導絲,空腸營養管的下端為圓弧狀,空腸營養管的上端外壁設有長螺紋,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通過帶防滑槽的金屬連接端插入空腸營養管上端; 所述牽引管的上端設置有牽引管管口,牽引管的下端內壁設有長螺紋,牽引管的下端與空腸營養管的上端通過螺紋卡口連接,形成一段中空圓管,牽引管內徑等于空腸營養管外徑; 所述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和牽引管管口上均設有管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腸營養管的上端外壁和牽引管的下端內壁的長螺紋為1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腸營養管下端成球形膨大,直徑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腸營養管每隔1cm管壁均有竹節樣環狀突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腸營養管及牽引管均有數值刻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管下端設有5個在圓周方向錯位排列的側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管、牽引管管口、空腸營養管和可拆卸式營養管管口材質均為聚氨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右胸上腹二切口法食管癌根治術中置入的空腸營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管和空腸營養管管壁包埋不透X光線。
【文檔編號】A61J15/00GK203915522SQ20142023279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張治 , 袁方良, 許林 申請人: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