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基座,基座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的槽溝將基座分成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還包括與第一基部的頂部呈連體式設置的彈性插片以及在第一基部側壁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彈性插片包括依次連續分布的連體部、中部和自由端,彈性插片的連體部由第一基部向第二基部反向延伸并從下方反轉,由中部和自由端向第二基部延伸,彈性插片的自由端通過卡孔移至槽溝上方與槽溝形成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自由端呈彎曲狀與卡孔形成鎖止,自由端彈性形變通過卡孔移出槽溝上方時自由端與卡孔形成反向鎖止。本實用新型能夠防止托槽變形錯位以及弓絲槽的意外打開和關閉,具有結構簡單精巧、矯治效率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牙科正畸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 鎖托槽。 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
【背景技術】
[0002] 正畸治療是牙科領域的一門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分支學科,主要是針對牙齒、頜骨、 面部畸形進行矯治,通過在口腔內部固定正畸矯治器來逐漸恢復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托 槽是正畸矯治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粘接于前牙、尖牙、前磨牙上,正畸治療通過將矯治 弓絲安裝在托槽的槽溝內,引導錯位的牙齒移動到理想的位置。
[0003] 傳統的托槽采用結扎絲或彈性橡皮圈結扎的方式將矯治弓絲固定于槽溝內,但 這種固定方式存在臨床操作費時不便、摩擦力大、舒適程度差等缺點。近年來,自鎖托槽 (self-ligating bracket)矯治系統的出現為錯頜畸形的正畸治療引入了新的方法。自鎖 托槽最大的特點是通過托槽的自鎖結構替代傳統結扎絲(圈)對弓絲進行結扎,減小了正 畸矯治器內部的摩擦力,使矯治效率顯著增加,是一種快速、舒適、安全的固定矯正裝置。目 前,自鎖托槽相對于傳統托槽具有低摩擦力、減少支抗喪失、提高臨床操作效率、患者對疼 痛反應輕等方面的獨特優點,且自鎖托槽嚙合穩定、小巧美觀,患者戴用舒適、易于清潔,椅 旁時間縮短、復診間隔延長,矯治效率高、療程較短。使得自鎖托槽得到越來越多正畸醫生 的認識和肯定。
[0004] 常見的自鎖托槽為滑道式結構(a passive slide)或鎖扣裝置式結構(a spring clip)。滑道式托槽在槽溝頂部設置滑蓋,將弓絲納入后推動滑蓋形成一個堅實的、弓絲可 自由移動的封閉管道,又稱被動型自鎖托槽(passive self-ligating bracket)。鎖扣裝置 式托槽內置高彈性鎖扣裝置,關閉后產生的彈性壓力可在需要時作用于弓絲,提供持續輕 柔的正畸力,又稱主動型自鎖托槽(active self-ligating bracket)。由于自鎖托槽的自 鎖裝置多位于托槽金屬表面,方便用工具或指尖開關,結扎過程更為簡便。
[0005] 目前多數自鎖托槽本身具有一定的設計缺陷,其滑蓋或鎖扣裝置容易在某些意外 因素影響下打開,如果滑蓋或鎖扣裝置意外打開會失去槽溝對弓絲的控制,影響治療效果, 反倒延長了治療時間。而且由于自鎖托槽的結構比較復雜,一些外力(包括咀嚼力)以及 醫師的不正確操作均可能造成自鎖托槽的損壞,從而導致滑蓋或者鎖扣裝置無法打開及關 閉,嚴重時甚至造成自鎖托槽報廢,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了治療成本。再次,自鎖托 槽的自鎖裝置通常占據牙面上較大空間,使得自鎖托槽的厚度較大,咀嚼時可能脫落,因此 對依從性較差的兒童和深覆頜患者的使用存在局限性。同時由于自鎖托槽的工作翼短小圓 鈍,在添加結扎附件時固位較不便、易滑脫,而且在置入弓絲和取出弓絲的過程中,自鎖托 槽和傳統的雙翼托槽相比具有極大的不舒適性,常常引起患者的疼痛。除此之外,在使用彎 曲的不銹鋼弓絲調整個別牙齒時,弓絲就位較困難而無法關閉滑蓋或鎖扣裝置,這些都限 制了傳統精細調整方式的使用。
[0006] 本 申請人:提出的申請號為201320746182. 8、名稱為一種具有雙重自鎖系統的正畸 托槽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涉及了一種帶有將彈簧圈卡扣與滑動鎖蓋巧妙結合為一體的u 形滑蓋,能夠根據弓絲尺寸的大小,選擇在鎖止狀態下或解除鎖止狀態下使弓絲出入弓絲 槽的具有雙重自鎖系統的正畸托槽。由于該專利申請中U形滑蓋與托槽主體為分體式設 計,且該自鎖托槽結構復雜精細,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托槽局部變形錯位,直接影響弓絲 出入弓絲槽從而導致正畸醫生無法正常開展正畸治療。 實用新型內容
[0007]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托槽自帶的且與基座的基部呈連體 式的彈性插片配合托槽槽溝壁上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往返穿插并形成雙向鎖止的自鎖托槽, 能夠防止在實際操作中的托槽變形錯位以及弓絲槽的意外打開和關閉,具有結構簡單精 巧、矯治效率商的優點。
[0008]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 -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連接 所述托槽底板的唇頰面,基座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溝,位于所述槽溝一側的部分為第一 基部,位于槽溝另一側的部分為第二基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第一基部的頂部呈連體式 設置的彈性插片以及在第一基部側壁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彈性插片包括依次連續分布的連 體部、中部和自由端,所述彈性插片的連體部由第一基部向第二基部反向延伸并從下方反 轉,由中部和自由端向第二基部延伸,所述彈性插片的中部的寬或高大于卡孔對應的寬或 高,所述卡孔的大小與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相對應,所述自由端通過卡孔移至槽溝上方與槽 溝形成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呈彎曲狀與卡孔形成鎖止,所述彈 性插片的自由端彈性形變通過卡孔移出槽溝上方時所述自由端與卡孔形成反向鎖止。
[0010] 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為向上彎曲的曲線結構,所述曲線結構的高度大于卡孔的 高度。
[0011] 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為拱形結構。
[0012] 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為向下彎曲的曲線結構,所述曲線結構的高度低于卡孔的 高度。
[0013] 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與第二基部的側壁相接觸,或與第二基部的側壁之間的間 隙小于0. 30mm。
[0014] 所述卡孔以及彈性插片的中部均水平設置。
[0015] 所述彈性插片的連體部和中部均設置有操作孔,所述連體部的操作孔大于中部的 操作孔。
[0016] 所述托槽底板、基座和彈性插片為采用金屬鑄造、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線切割、激 光雕刻或激光切割方法制作的一體結構。
[0017] 所述彈性插片為由彈性金屬一體成型的結構。
[0018] 所述彈性金屬為鎳鈦形狀記憶合金、鎳鈦基形狀記憶合金、鈦基合金、鈷鉻合金或 不銹鋼。
[0019]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
[0020]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基座、彈性插 片和卡孔,彈性插片與第一基部的頂部呈連體式設置,卡孔設置在第一基部側壁并且為通 透卡孔,彈性插片的連體部由第一基部向第二基部反向延伸并從下方反轉,由中部和自由 端向第二基部延伸,彈性插片的中部的寬或高大于卡孔對應的寬或高,使得彈性插片的中 部無法通過卡孔進入托槽槽溝,卡孔的大小與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相對應,使得彈性插片的 自由端可以通過通透的卡孔往返穿插。彈性插片的自由端通過卡孔移至槽溝上方與槽溝形 成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彈性插片的自由端呈彎曲狀與卡孔形成鎖止,該鎖止使得自由 端不易通過卡孔而移出托槽槽溝上方,從而避免弓絲槽意外打開;在外力作用下,彈性插片 的自由端彈性形變通過卡孔移出槽溝上方時自由端與卡孔形成反向鎖止,該反向鎖止使得 自由端不易通過卡孔而進入托槽槽溝上方,從而避免弓絲槽意外關閉。本實用新型的自鎖 托槽結構簡單精巧,操作靈活,彈性插片的連體部與第一基部呈連體式,避免了傳統技術采 用滑蓋與托槽主體分體式設計導致的托槽局部變形錯位的問題,弓絲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 準確出入弓絲槽,為正常開展正畸治療提供了基礎。與基座呈連體式的彈性插片配合托槽 槽溝壁上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往返穿插并形成雙向鎖止的自鎖托槽,能夠防止在實際使用時 發生弓絲槽意外打開和關閉的問題,通過弓絲槽對弓絲進行控制,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提高 了矯治效率。
[0021] 設置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為向上彎曲或者向下彎曲的曲線結構,向上彎曲時的曲線 結構的高度大于卡孔的高度,向下彎曲時的曲線結構的高度低于卡孔的高度,這種結構的 彈性插片的自由端設計簡單方便,通過簡單的結構實現自由端與卡孔形成鎖止,降低了自 鎖托槽的成本。
[0022] 設置彈性插片的自由端與第二基部的側壁相接觸,或與第二基部的側壁之間的間 隙小于0. 30_,由于彈性插片具有彈性,因此在外力作用下擠壓彈性插片的自由端使該自 由端發生稍許彈性形變,在自由端與第二基部的側壁之間形成縫隙,該縫隙可以作為一個 允許小尺寸的弓絲出入弓絲槽的弓絲出入口,從而在無需解除彈性插片自由端的鎖止和反 向鎖止的情況下將小尺寸的弓絲從弓絲槽置入或取出。
[0023] 在彈性插片的連體部和中部均設置操作孔,連體部的操作孔大于中部的操作孔, 這樣,在遇到大尺寸的弓絲置入或移出弓絲槽時,可以通過操作孔插入專用探針工具將彈 性插片的自由端與卡孔形成的鎖止解除,使得自由端更迅速地通過卡孔離開托槽槽溝上 方,從而將弓絲槽快速打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2是圖1中的彈性插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打開過程的示意圖。
[0027]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完全打開的示意圖。
[0028]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的第二種優選結構示意圖。
[0029]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的第三種優選結構示意圖。
[0030] 圖中各標號列示如下:
[0031] 1 -托槽底板;2 -基座;21 -槽溝;22 -第一基部;23 -第二基部;3 -彈性插 片;31 -連體部;32 -中部;33 -自由端;4 -卡孔;5 -第一操作孔;6 -第二操作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 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 托槽底板1、基座2、彈性插片3和卡孔4,基座2的底部連接托槽底板1的唇頰面,基座2的 頂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溝21,位于槽溝21 -側的部分為第一基部22,位于槽溝21另一側的 部分為第二基部23,彈性插片3與第一基部22的頂部呈連體式設置,卡孔4為在第一基部 22側壁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彈性插片3的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依次連續分布的連體部31、 中部32和自由端33,彈性插片3的連體部31由第一基部22向第二基部23反向延伸并從 下方反轉,由中部32和自由端33向第二基部23延伸,優選卡孔4以及彈性插片3的中部 32均水平設置。彈性插片3的中部32的寬或高大于卡孔4對應的寬或高,使得彈性插片3 的中部32無法通過卡孔4進入托槽槽溝21。卡孔4的大小與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相 對應,使得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可以通過通透的卡孔4往返穿插。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 33可以通過卡孔4移至槽溝21上方,如圖1所示,圖1可以理解為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 槽處于自然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是未受到外力的情況,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和中 部32分別位于通透的卡孔4的兩側,位于槽溝21上方的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與槽溝21 共同形成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呈彎曲狀與卡孔4形成鎖止,該 彎曲狀可以是圖2所示的拱形結構,形成的鎖止使得該自由端33不易通過卡孔4而移出托 槽槽溝21上方,使得形成的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處于關閉狀態,從而避免弓絲槽意外打 開。
[0034]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打開過程的示意圖,彈性插片3在外 力的作用下打開,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發生彈性形變通過卡孔4逐漸移出槽溝21上方。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托槽中的彈性插片完全打開的示意圖,彈性插片3在外力的作用 下完全打開,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完全移出托槽的槽溝21上方,卡孔4對彈性插片3的 自由端33形成反向鎖止,該反向鎖止使得自由端33不易通過卡孔4而進入托槽槽溝21上 方,從而避免弓絲槽意外關閉,弓絲槽完全打開,能夠自由置入或者取出槽溝21內的正畸 弓絲。
[0035]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彈性插片3的優選結構,該結構中的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 為拱形結構,除此結構外,彈性插片3還可以是其它結構,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可以為向 上彎曲的其它形狀的曲線結構,如設置為圖5所示的類似房頂形狀的折線結構,設置曲線 結構的高度大于卡孔4的高度,因此在自然狀態下(或者說是在弓絲槽閉合的情況下)卡 孔4的與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構成鎖止。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也可以采用向下彎曲的 曲線結構,如圖6所示結構,設置曲線結構的高度低于卡孔4的高度,使得自由端33與卡孔 4構成鎖止。
[0036] 在自然狀態下,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位于槽溝21的上方,此時彈性插片3的 自由端33可以與第二基部23的側壁相接觸,或與第二基部23的側壁之間的間隙小于 0. 30mm。當需要從弓絲槽中置入或移出尺寸較小弓絲時,并不需要解除彈性插片3的自由 端33的鎖止和反向鎖止狀態再將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通過卡孔4整體移出和移至槽溝 21上方,只需利用彈性插片3的彈性,通過對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進行擠壓使之發生稍 許彈性形變,在自由端33與第二基部23的側壁之間的縫隙形成一個允許小尺寸的弓絲出 入弓絲槽的弓絲出入口,使得小尺寸的弓絲出入弓絲槽。
[0037] 通常設置自由端33的高度低于第一基部22和第二基部23的高度,第二基部23 上設置有工作翼,第一基部22上也可以設置工作翼,可以理解為是彈性插片3的連體部31 與第一基部22的工作翼呈連體式,也可以理解為是連體部31起到第一基部22的工作翼的 作用。此外,優選在彈性插片3的連體部31上設置貫穿的第一操作孔5,在彈性插片3的中 部32上設置貫穿的第二操作孔6,優選第一操作孔5大于第二操作孔6。當從弓絲槽中置 入或移出尺寸較大弓絲時,需要解除彈性插片3的自由端33與卡孔4的鎖止狀態,可采用 專用探針作工具,專用探針可以是截面為矩形的長桿,專用探針的工作端可以帶有倒鉤或 者不帶倒鉤,專用探針的工作端從連體部31的第一操作孔5伸入,并穿過中部32的第二操 作孔6,撬動彈性插片3的中部32使之發生彈性形變,帶動自由端33運動,解除卡孔4對 自由端33的鎖止,進而方便快速地打開弓絲槽。在需要將弓絲槽關閉時,無需專用探針,只 需對彈性插片3的連體部31或中部32施加向第二基部23的方向的外力,通過推動連體部 31或中部32,解除卡孔4對自由端33的反向鎖止,可帶動自由端33通過卡孔4進入槽溝 21上方,進而方便快速地關閉弓絲槽。
[0038] 本實用新型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中的托槽底板1、基座2和彈性插片3 優選為采用金屬鑄造、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線切割、激光雕刻或激光切割方法制作的一體結 構。其中,彈性插片3可以為由彈性金屬一體成型制成,該彈性金屬可以是現有材料中的鎳 鈦形狀記憶合金、鎳鈦基形狀記憶合金、鈦基合金、鈷鉻合金或不銹鋼。
[0039] 應當指出,以上所述【具體實施方式】可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 新型創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創造。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 本實用新型創造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 新型創造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總之,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 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創造專利的保護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連接所 述托槽底板的唇頰面,基座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溝,位于所述槽溝一側的部分為第一基 部,位于槽溝另一側的部分為第二基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第一基部的頂部呈連體式設 置的彈性插片以及在第一基部側壁設置的通透的卡孔,彈性插片包括依次連續分布的連體 部、中部和自由端,所述彈性插片的連體部由第一基部向第二基部反向延伸并從下方反轉, 由中部和自由端向第二基部延伸,所述彈性插片的中部的寬或高大于卡孔對應的寬或高, 所述卡孔的大小與彈性插片的自由端相對應,所述自由端通過卡孔移至槽溝上方與槽溝形 成容納正畸弓絲的弓絲槽,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呈彎曲狀與卡孔形成鎖止,所述彈性插 片的自由端彈性形變通過卡孔移出槽溝上方時所述自由端與卡孔形成反向鎖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插 片的自由端為向上彎曲的曲線結構,所述曲線結構的高度大于卡孔的高度。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插 片的自由端為拱形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插 片的自由端為向下彎曲的曲線結構,所述曲線結構的高度低于卡孔的高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插片的自由端與第二基部的側壁相接觸,或與第二基部的側壁之間的間隙小于 0· 30mm〇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以 及彈性插片的中部均水平設置。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插 片的連體部和中部均設置有操作孔,所述連體部的操作孔大于中部的操作孔。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底 板、基座和彈性插片為采用金屬鑄造、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線切割、激光雕刻或激光切割方 法制作的一體結構。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插 片為由彈性金屬一體成型的結構。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帶連體式彈性插片的自鎖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金 屬為鎳鈦形狀記憶合金、鎳鈦基形狀記憶合金、鈦基合金、鈷鉻合金或不銹鋼。
【文檔編號】A61C7/30GK203898471SQ201420264908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2日
【發明者】黃兵民 申請人:北京圣瑪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