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所述旋轉墊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包括方形手柄(11)和橢圓形底盤(12),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圓形墊塊(2),所述底座的方形手柄(11)上設置有方形墊塊(3),所述旋轉墊塊還包括截骨支撐板(4),所述截骨支撐板(4)設置在方形手柄(11)上,進行旋轉測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整體設計巧妙、安裝方便;2)底盤上設置的多個圓孔,可以方便的將墊塊進行插入操作,可以穩定的放置墊塊;3)圓形墊塊具有立柱與圓孔設計,圓形墊塊之間可以相互套疊,同時可以放置于底座上,從而可以方便的進行屈伸間隙測量;可以相互套疊并可以在底座上隨意放置,從而適合不同大小的膝關節操作。
【專利說明】 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墊塊,特別涉及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膝關節置換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關節外科成熟手術技術,對于緩解老年患者膝關節疼痛畸形有著絕對的手術療效。在膝關節假體飛速發展的今天,膝關節手術的療效最關鍵的仍然為手術技術,膝關節置換的術中的截骨定位與膝關節術后的功能及假體的遠期壽命息息相關。
[0003]很多文獻報道顯示假體旋轉定位于膝關節的功能影響極大,原因是錯誤的旋轉對位將導致嚴重的屈伸間隙不匹配和髕骨軌跡異常。股骨旋轉定位參考線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包括髁上線、后髁線和滑車線,后髁線是目前廠家使用最多的參考線,但是在后髁存在缺損時候無法準確定位,而髁上線和滑車線則受到手術醫生經驗的限制。較為可靠的是同時參考多根參考線實現股骨假體的旋轉對位。較為經典的為同時參考脛骨近端截骨線。但是對于目前常用的公司假體器械,對于參考近端截骨無方便可靠的工具。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種新的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該裝置整體設計巧妙,可以使手術的操作過程變得更為簡單、方便、準確可靠,有效提高手術準確性及良好的手術療效。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墊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方形手柄和橢圓形底盤,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圓形墊塊,所述底座的方形手柄上設置有方形墊塊,所述旋轉墊塊還包括截骨支撐板,所述截骨支撐板設置在方形手柄上,進行旋轉測定。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底座整體設置設置為Z形,所述橢圓形底盤上對稱設置有圓孔,所述相鄰圓孔之間的距離相等。底盤上設置的多個圓孔,可以方便的將墊塊進行插入操作,可以穩定的放置墊塊。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圓形墊塊的數量至少是兩個,并且每個圓形墊塊上設置有雙孔雙柱。圓形墊塊之間可以相互套疊,同時可以放置于底座上,可以根據股骨或脛骨的尺寸選擇合適的位置放置墊塊。從而可以方便的進行屈伸間隙測量;圓形墊塊具有立柱與圓孔設計,相互套疊并可以在底座上隨意放置,從而適合不同大小的膝關節操作。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形墊塊的數值至少為兩個,厚度為2_—5_。可以放置于底座A的手柄部位,從而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假體調節墊塊高度,以確定截骨位置。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截骨支撐板的數量為兩個,斜坡面分別設計成0°及3°。該設計以適應目前國際上常用非旋轉及自帶旋轉的股骨假體。可以放置于底座的手柄上進行旋轉測定;并可直接放置四邊截骨板進行截骨。
[0010]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整體結構設計巧妙、安裝方便;2)底盤上設置的多個圓孔,可以方便的將墊塊進行插入操作,可以穩定的放置墊塊;3)圓形墊塊具有立柱與圓孔設計,因此,圓形墊塊之間可以相互套疊,同時可以放置于底座上,可以根據股骨或脛骨的尺寸選擇合適的位置放置墊塊,從而可以方便的進行屈伸間隙測量;圓形墊塊具有立柱與圓孔設計,相互套疊并可以在底座上隨意放置,從而適合不同大小的膝關節操作;4)該技術方案可以使手術的操作過程變得更為簡單、方便、準確可靠,有效提高手術準確性及良好的手術療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底座結構不意圖;
[0012]圖2為圓形墊塊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方形墊塊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截骨支撐板結構示意圖;
[0015]圖5為另外一種截骨支撐板結構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7為圖6側視圖;
[0018]圖中:1為底座;2為圓形墊塊;3為方形墊塊;4為截骨支撐板;11為手柄;12為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和認識,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和介紹。
[0020]實施例1:參見圖6、圖7,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所述旋轉墊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包括方形手柄11和橢圓形底盤12,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圓形墊塊2,所述底座的方形手柄11上設置有方形墊塊3,所述旋轉墊塊還包括截骨支撐板4,所述截骨支撐板4設置在方形手柄11上,進行旋轉測定。該技術方案通過完成近端脛骨和遠端股骨截骨后將可方便增減厚度的墊塊測定伸直間隙,從而可以在脛骨近端截骨后迅速方便的進行股骨四邊截骨。
[0021]實施例2:參見圖6、圖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底座1整體設置設置為Z形,所述橢圓形底盤12上對稱設置有圓孔,所述相鄰圓孔之間的距離相等。底盤上設置的多個圓孔,可以方便的將墊塊進行插入操作,可以穩定的放置墊塊。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0022]實施例3:參見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圓形墊塊2的數量至少是兩個,并且每個圓形墊塊上設置有雙孔雙柱。圓形墊塊之間可以相互套疊,同時可以放置于底座上,可以根據股骨或脛骨的尺寸選擇合適的位置放置墊塊。從而可以方便的進行屈伸間隙測量;圓形墊塊具有立柱與圓孔設計,相互套疊并可以在底座上隨意放置,從而適合不同大小的膝關節操作。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0023]實施例4:參見圖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形墊塊3的數值至少為兩個,厚度為2mm — 5mm。可以放置于底座A的手柄部位,從而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假體調節墊塊高度,以確定截骨位置。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0024]實施例5:參見圖4、圖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截骨支撐板4的數量為兩個,斜坡面設計成0°,參見圖3;斜坡面設計成及3°,參見圖4,。該設計以適應目前國際上常用非旋轉及自帶旋轉的股骨假體。可以放置于底座的手柄上進行旋轉測定;并可直接放置四邊截骨板進行截骨。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0025]工作原理如下,參見圖1-圖7,膝關節置換術中股骨遠端及脛骨近端截骨無誤后,伸直位將底座1與合適厚度的圓形墊塊2插入關節間隙,測量寬度。再將膝關節屈曲90°位置固定,根據測量的深度減去廠家提供的股骨后髁截骨量后,抽出相應的墊塊,并在手柄上加入合適厚度的方形墊塊3,最后將截骨支撐板4放置于手柄11上,即可直接放置合適大小的股骨截骨板進行股骨四邊截骨。
[0026]本發明還可以將實施例2、3、4、5所述技術特征中的至少一個與實施例1組合形成新的實施方式。
[0027]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作出的等同變換或替代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墊塊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包括方形手柄(11)和橢圓形底盤(12),所述底座(I)上固定有圓形墊塊(2),所述底座的方形手柄(11)上設置有方形墊塊(3 ),所述旋轉墊塊還包括截骨支撐板(4 ),所述截骨支撐板(4)設置在方形手柄(11)上,進行旋轉測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整體設置設置為Z形,所述橢圓形底盤(12)上對稱設置有圓孔,所述相鄰圓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墊塊(2)的數量至少是兩個,并且每個圓形墊塊上設置有雙孔雙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方形墊塊的數值至少為兩個,厚度為2mm—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膝關節置換股骨旋轉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支撐板(4)的數量為兩個,斜坡面分別設計成0°及3°。
【文檔編號】A61F2/38GK204181745SQ201420295921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明者】徐志宏, 蔣青, 陳東陽 申請人: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