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霧化吸入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90844閱讀:205來源:國知局
一種霧化吸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霧化吸入裝置,既能連接呼吸面罩又能連接氣管套管,包括彎轉管、連接頭和雙向帽。彎轉管的兩端分別連接霧化罐和連接頭。連接頭為中空的T字形管,底端與彎轉管連接并能夠同軸旋轉,一個側端外部套有內外兩層圓柱的雙層結構并能夠同軸旋轉的圓柱接頭,用于連接氣管套管,另一個側端為呼吸面罩接口。雙向帽的帽口為雙層結構,用于堵塞連接頭的兩個側端管口,內層帽的直徑與氣管套管接口的直徑以及圓柱接頭內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外層帽的直徑與圓柱接頭外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
【專利說明】一種霧化吸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護理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霧化吸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氧氣霧化吸入是現代治療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應用氧氣霧化吸入能將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隨著病人吸氣進入呼吸道,藥液隨著深而慢的吸氣可被吸入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達到消炎、鎮咳、祛痰、解除支氣管痙攣、改變通氣方式等目的。
[0003]現在臨床上使用的霧化罐一般利用文丘里原理,霧化罐直接連接到呼吸面罩上,缺點是病人平臥時霧化器會傾斜,霧化液容易灑出來,而且帶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的病人不能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霧化吸入裝置,解決現有技術僅能直接與呼吸面罩連接,無法適用于氣管插管的患者的技術問題。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霧化吸入裝置,包括彎轉管、連接頭和雙向帽,其中:
[0006]所述彎轉管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頭,另一端用于連接霧化罐;
[0007]所述連接頭為中空的T字形管,T字形管底端與所述彎轉管連接并能夠同軸旋轉,T字形管的一個側端外部套有圓柱接頭,所述圓柱接頭能夠同軸旋轉,所述圓柱接頭為內外兩層圓柱的雙層結構,開放端為敞口結構,用于連接氣管套管,所述T字形管的另一個側端為呼吸面罩接口;
[0008]所述雙向帽的邊緣連接懸掛帶,所述懸掛帶連接在所述連接頭的管徑上,所述雙向帽的帽口為內外雙層結構,用于堵塞所述連接頭的兩個側端管口,其中內層帽的直徑與所述氣管套管接口的直徑以及所述圓柱接頭的內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外層帽的直徑與所述圓柱接頭的外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
[0009]可選的,所述雙向帽為橡膠材質,所述雙向帽的帽底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上塞有氣孔塞,所述氣孔塞的底面上設置有呈蘑菇狀凸起的塞體,所述通氣孔的直徑略小于所述塞體的莖部直徑,將所述塞體擠入所述通氣孔內時能夠實現密封。
[0010]可選的,所述氣孔塞的底面為長條狀,一端與所述雙向帽的邊緣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蘑菇狀凸起的塞體設置在靠近所述長條狀底面自由端的位置并留出一段所述自由端便于拔出所述塞體。
[0011]可選的,所述氣孔塞的底面自由端的寬度大于與所述雙向帽連接一端的寬度,所述自由端上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摩擦條。
[0012]可選的,所述雙向帽的內層帽的帽底為圓形過濾網,氣體能夠透過所述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圓周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帽筒,所述帽筒上塞有帽筒塞,用于密封所述雙向帽。
[0013]可選的,所述雙向帽的外邊緣設置有向外延伸出來的帽檐,所述帽檐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摩擦條。
[0014]可選的,所述彎轉管的管身為突出和凹進相間隔的波紋狀,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拉伸和壓縮,拉伸狀態下長1cm?50cm。
[0015]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吸入裝置,通過T字形連接頭的設置既能夠連接呼吸面罩,對于氣管插管的患者也能夠連接氣管套管,而且雙層結構的雙向帽既能夠密封連接頭的氣管套管接口,又能夠密封呼吸面罩接口,方便使用和存放。雙向帽上設置的通氣孔和氣孔塞或者過濾網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密封連接頭的接口或者保留較小的通氣流量,給臨床護理帶來便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圓柱接頭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雙向帽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氣孔塞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過濾網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帽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3]如圖1所示的一種霧化吸入裝置,包括彎轉管1、連接頭2和雙向帽3,其中彎轉管I的一端與連接頭2連接,另一端用于連接霧化罐。連接頭2為中空的T字形管,T字形管底端與彎轉管I連接并能夠繞中心軸旋轉,在連接氣管套管時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旋轉調節霧化罐的角度和位置。T字形管的一個側端外部套有能夠同軸旋轉的圓柱接頭4,如圖2所示,圓柱接頭4由底部連接在一起的外層圓柱6和內層圓柱7構成雙層結構,開放端為敞口結構,用于連接氣管套管。為了進一步方便調節霧化罐的角度和位置,圓柱接頭4與氣管套管連接時二者能夠相對360度旋轉。T字形管的另一個側端為呼吸面罩接口 5。
[0024]所述雙向帽3的邊緣連接懸掛帶8,懸掛帶8懸掛在連接頭2的管徑上,具有一定的長度,使雙向帽3的活動空間能夠達到連接頭2的氣管套管接口 5和圓柱接頭4的開放端。雙向帽3的帽口為雙層結構,其中內層帽9的直徑與氣管套管接口 5的口徑和圓柱接頭4的內層圓柱6的直徑相匹配,外層帽10的直徑與圓柱接頭4的外層圓柱6的直徑相匹配,使得雙向帽3既能夠蓋住氣管套管接口 5,又能夠蓋住圓柱接頭4。
[002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雙向帽3的帽底上設置有通氣孔11,通氣孔11上塞有氣孔塞12。
[0026]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如圖3所示,雙向帽3的外邊緣設置有向外延伸出來的帽檐13,帽檐13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第一摩擦條14,捏住帽檐13能夠將雙向帽3揭開,第一摩擦條14能夠加大人手與帽檐13的摩擦力。
[0027]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如圖4所示,雙向帽13為橡膠材質,氣孔塞12的底面上設置有呈蘑菇狀凸起的塞體15,通氣孔11的直徑略小于塞體15的莖部直徑,將塞體15擠入通氣孔11內時能夠實現密封,拔出塞體15能夠使連接頭2透氣,但是氣流較小。
[0028]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氣孔塞12的底面為長條狀,一端與雙向帽3的邊緣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蘑菇狀凸起的塞體15設置在靠近所述長條狀底面自由端的位置并留出一段所述自由端用于拔出所述塞體15。
[0029]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氣孔塞12的底面自由端的寬度大于與雙向帽3連接一端的寬度,所述自由端上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第二摩擦條16。捏住所述自由端能夠將氣孔塞12拔出,第二摩擦條16能夠加大人手與所述自由端的摩擦力。
[0030]最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如圖5和圖6所示,雙向帽3的內層帽9對應的帽底為圓形過濾網17,氣體能夠透過所述過濾網17,所述過濾網17的圓周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帽筒18,帽筒18上塞有帽筒塞19,用于密封所述雙向帽3。
[0031]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彎轉管I的管身為突出和凹進相間隔的波紋狀,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拉伸和壓縮,拉伸狀態下長1cm?50cm。與霧化罐連接時,能夠拉伸或彎折彎轉管I的角度保證霧化罐能夠呈豎直狀態,能夠適用于不能坐起的患者。
[0032]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吸入裝置,通過T字形連接頭2的設置既能夠連接呼吸面罩,對于氣管插管的患者也能夠連接氣管套管,而且雙層結構的雙向帽3既能夠密封連接頭2的氣管套管接口 5,又能夠密封呼吸面罩接口,方便使用和存放。雙向帽3上設置的通氣孔11和氣孔塞12或者過濾網17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密封連接頭2的接口或者保留較小的通氣流量,給臨床護理帶來便利。
[0033]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彎轉管、連接頭和雙向帽,其中: 所述彎轉管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頭,另一端用于連接霧化罐; 所述連接頭為中空的T字形管,T字形管底端與所述彎轉管連接并能夠同軸旋轉,T字形管的一個側端外部套有圓柱接頭,所述圓柱接頭能夠同軸旋轉,所述圓柱接頭為內外兩層圓柱的雙層結構,開放端為敞口結構,用于連接氣管套管,所述T字形管的另一個側端為呼吸面罩接口; 所述雙向帽的邊緣連接懸掛帶,所述懸掛帶連接在所述連接頭的管徑上,所述雙向帽的帽口為內外雙層結構,用于堵塞所述連接頭的兩個側端管口,其中內層帽的直徑與所述氣管套管接口的直徑以及所述圓柱接頭的內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外層帽的直徑與所述圓柱接頭的外層圓柱的直徑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帽為橡膠材質,所述雙向帽的帽底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上塞有氣孔塞,所述氣孔塞的底面上設置有呈蘑菇狀凸起的塞體,所述通氣孔的直徑略小于所述塞體的莖部直徑,將所述塞體擠入所述通氣孔內時能夠實現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孔塞的底面為長條狀,一端與所述雙向帽的邊緣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蘑菇狀凸起的塞體設置在靠近所述長條狀底面自由端的位置并留出一段所述自由端便于拔出所述塞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孔塞的底面自由端的寬度大于與所述雙向帽連接一端的寬度,所述自由端上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摩擦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帽的內層帽的帽底為圓形過濾網,氣體能夠透過所述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圓周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帽筒,所述帽筒上塞有帽筒塞,用于密封所述雙向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帽的外邊緣設置有向外延伸出來的帽檐,所述帽檐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長條狀凸起的摩擦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轉管的管身為突出和凹進相間隔的波紋狀,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拉伸和壓縮,拉伸狀態下長1cm?50cm。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3989386SQ20142037806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孫丹陽, 冀蓁, 韓微, 盛金玲, 李艷敏, 董超, 楊敏, 吳玉華, 呼洪萍, 呂媛, 李鑫, 張倩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